超憶症並不是記憶能力的加強版,對學習沒有幫助,對記憶知識點也沒有幫助,患者只是能把生命中的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如實記憶。
遺忘是一件經常讓人覺得糟心的事情。忘記家人的生日是尷尬的,忘記鑰匙放哪裡是崩潰的,而忘記老闆交代的東西簡直是想死的……對於阿爾茨海默氏症來說,記憶是奢侈的,他們不記得早上吃過藥沒有,甚至不記得自己是誰。
失去記憶是件悲傷的事情,但是記憶力太好似乎也並非一件幸事。
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擁有超級自傳體記憶(HSAM),也被成為「超憶症」(hyperthymesia)。患有HSAM的人能夠記住10歲或11歲以後幾乎每一天的生活,並且非常詳細。在提及過去的任何一天時,他們通常會記得他們那天穿的什麼衣服,甚至天氣如何。至於超憶症是先天還是後天形成,科學家們還不清楚。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James McGaugh最早在2006年發現了這一現象,截至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60例超憶症患者。英國赫爾大學的記憶專家Giuliana Mazzoni表示,HSAM對記憶研究者們來說是個很大的發現,當她聽說美國發現了這種現象之後,也開始在英國尋找類似的人。Mazzoni利用幾種方法來核實超憶能力的真實性,比如詢問受訪者當天電視播放的節目和天氣。對體育感興趣的人們會記得當天的比賽、隊伍以及比分,而喜歡看電視的人會記得當天播放的電視劇情節。她還安排人們聚會,並在兩個月、四個月等時間之後詢問他們聚會的具體細節,他們都能準確地記得。
牛電科技聯合創始人胡依林曾經分享了自己的故事。2013年,他被確診為重度抑鬱症。在和醫生交流的過程當中,被確認為超憶症。
「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名詞,他跟我解釋說,就是記憶力很強,一般超憶症會伴隨抑鬱症,因為無法忘記過去的事情。」他表示,在此之前自己並不覺得有何與眾不同,只是非自發對過往的事情有極強的記憶力,而且「時間過得越久越清晰,可以隨時根據一個時間點或人,想起當時的圖片式場景」。
也因為這樣的記憶力,只要一安靜下來,就會陷入回憶之中,特別是對於失敗的回憶。「把自己逼入悲觀的境地,最近幾年一直靠著褪黑素或飲酒睡覺。」至於超憶症是否果然如坊間「嚮往」的那般會帶來諸多好處,他則表示,其實並沒有太大幫助,只是記得生活中的流水帳,而不是臆想中的「過目不忘」。
俄國人所羅門·舍雷舍夫斯基出生於1886年,是一名記者,因為記得發生過的所有事情而非常有名。在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給舍雷舍夫斯基出示了一張紙,上面寫著一個擁有30個字母和數字組成的複雜公式。然後他們把紙放在盒子裡,將它封存15年。當他們取出之後,舍雷舍夫斯基能夠精確地回憶起來,但他不能將它們組織成重複性樣式。最終他不能搞清隱喻、明喻、詩歌,甚至複雜的句子。
美國CBS電視臺曾做過一期關於超憶症的專題The Gift of Endless Memory,研究人員對一組超憶症人群進行分析和對比發現,他們都有超群的尾狀核(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一個區域),除此之外,他們也都有類似強迫症的症狀:收集東西、排列東西、潔癖、恐懼症、癔症,等等。
如胡依林所言,超憶症並不是記憶能力的加強版,對學習沒有幫助,對記憶知識點也沒有幫助,患者只是能把生命中的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經過如實記憶。(北絳整理)
《中國科學報》 (2017-06-09 第3版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