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力測試可預判阿爾茨海默病

2021-01-11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2月8日電英國最新一期《柳葉刀·神經學》雜誌上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簡單記憶力測試可以在阿爾茨海默病出現症狀的7年前發現這種疾病。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的這種測試可以評估人們一周後的記憶力狀況,從而發現痴呆的最初表現,即使當時阿爾茨海默病的其他症狀還沒有顯現。

共有35人參加了本次測試。其中21人攜帶阿爾茨海默病的突變基因,他們在四五十歲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要比普通人高。這些受試者被要求記住一組物品、一個表格的細節和一個故事的梗概。在通常的測試中,人們被要求在30分鐘後回憶這些細節,但是新測試將時間差延長到了7天。

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攜有突變基因並預計會在7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人可以通過30分鐘的測試,但他們在7天后的表現會大幅下滑。

參與研究的倫敦大學學院神經學教授尼克·福克斯指出,這的確是遺忘加速的情況。許多人感覺他們的記憶出了問題,但是當他們做通常的測試時,不會顯示有任何問題,因為30分鐘的時間差並不夠。

研究人員希望這一測試能有助檢測藥物療效,揭示記憶力是否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減緩衰退。

相關焦點

  • 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原標題:自然醫學雜誌:運動可保護記憶力 防阿爾茨海默病   劇烈運動可以釋放大量的內啡肽,可以產生快感、改善情緒。近日,由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醫學博士、研究員Ottavio Arancio和Taub阿爾茨海默病與腦老化研究所共同牽頭的一項研究結果表明,運動還可以產生一種能夠改善記憶並預防阿爾茨海默病的激素。該項研究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雜誌上。
  • 阿爾茨海默病與tau蛋白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氏症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新完成的掃描是所謂的無症狀阿爾茨海默氏症抗澱粉樣蛋白藥物(或簡稱 A4)大型臨床試驗的一部分,這是第一個旨在發現和治療記憶力衰退開始前的早期阿爾茨海默氏症患者的試驗。  哈佛大學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人員首次在健康受試者大腦中掃描 tau蛋白,這種標誌性蛋白會形成有害的神經纖維纏結,這是與這種致命疾病相關的。
  • 無症狀期阿爾茨海默病的預後血液檢測
    , SCD)的人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利用波鴻魯爾大學(Ruhr-Universität Bochum, RUB)開發的一種名為免疫紅外傳感器(Immuno-Infrared Sensor)的測試,他們識別了203名SCD隊列中在6年內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病(即臨床症狀)的22人。該測試還顯示了哪些受試者在六年內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非常低。
  • 記憶力越好學歷越高,越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嗎?既然無法治好,還要不...
    去年10月中旬,百健公司(Biogen)宣布,世界首款可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抗β澱粉樣斑塊藥物aducanumab已提交上市申請,有望在2年內量產。目前,針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所有治療目的,就是讓患者進展到重度階段的時間來得遲一些,而不是專注於讓這個疾病有好轉。因為現在世界上所有的醫學研究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對於阿爾茨海默病的研究,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記憶力越好,學歷越高 越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病?
  • 【Science】校正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中腦蛋白合成,突觸可塑性和記憶力中eIF2依賴性的缺陷
    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在海馬神經元中觀察到由整合應激反應(ISR)的慢性激活引起的蛋白質合成損失,並且代表性的蒙太奇照片,其說明了APPswe /PS1ΔE9小鼠的背海馬中斑塊的存在(6E10免疫反應性;綠色通道)與阿爾茨海默氏病小鼠模型的認知損失有關
  • 阿爾茨海默病亞型或與tau蛋白的不同修飾有關
    華山醫院科研團隊牽頭制定了全球首個阿爾茲海默病循證預防國際指南,提出了21條防治推薦。各大媒體已做了大量相關報導,不再贅述。現在讓我們放眼海外,了解科研前沿還有哪些進展。近日,美國麻省總醫院的一項研究發現了可能影響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表現和疾病進展速度的生物學原因。該研究發表於國際權威醫學期刊《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
  • 基因解讀阿爾茨海默病
    有些人群服用魚油不但降不了血脂,還會提高罹患阿爾茨海默病(俗稱老人痴呆症)的風險。同樣,有些降脂藥對有的人很有效,對有的人卻不奏效,你知道為什麼嗎?如何安全有效降脂,同時規避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專家告訴你,這都取決於你身體裡與生俱來的一個符號——APOE基因(載脂蛋白E基因)。抽血做個簡單的基因檢測,看看你身體裡的ApoE基因是哪個類型,就知道以上問題的答案了。
  • 科學家開發新技術,在腦脊液中追蹤引發阿爾茨海默病的「罪魁禍首」
    雖然當患者表現出記憶力減退和認知能力下降等症狀時,阿爾茨海默病可能會變得明顯和更容易診斷,但科學家們希望能在這種神經變性發生之前進行幹預。這些類型的測試搜索稱為tau和澱粉樣蛋白,這兩者都牽連在大腦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的蛋白質的跡象。澱粉樣蛋白積聚成所謂的斑塊,而錯誤摺疊的tau蛋白發展成纏結,這兩種蛋白被認為對大腦神經元有毒性。
  • 研究人員發現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基因療法新靶點PGC1-α
    英國研究人員10日說,他們的小鼠實驗顯示,基因療法也許能成功治療阿爾茨海默病。不過,專家們強調,這一發現是否適用於人類尚需進一步研究。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負責研究的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瑪格達萊娜·薩斯特說,他們利用經過改造的慢病毒載體把一種叫PGC1-α的基因注射入小鼠大腦的記憶區域,這些小鼠剛開始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狀。結果顯示,這種療法阻止了小鼠大腦中β-澱粉樣肽的積聚,後者被認為會導致腦細胞的死亡,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病緊密相關。研究人員說,在利用基因療法治療4個月後,這些小鼠大腦中很少有阿爾茨海默病標誌性的澱粉樣斑塊。
  • RNA測序數據揭示了阿爾茨海默病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
    赴美治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RNA測序數據確定了阿爾茨海默病(AD)的三種主要分子亞型。這項研究有助於我們理解AD的發病機制,並為開發新的、個性化的治療方法鋪平道路。
  • 褪黑素可改善阿爾茨海默病腦微血管病變?
    來自中國醫科大學的賴紅教授團隊最新研究發現,褪黑素可在Aβ介導的退行性認知障礙疾病中通過改善腦部微血管的異常病變,從而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認知功能,該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血管內皮生長因子相關信號通路在發揮作用。
  • 阿爾茨海默病會傳染?
    一項最新研究首次向人們展現了一類可自我複製的致病蛋白,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的可能。科學家已經知道,這類可自我複製的致病蛋白,會引發罕見的大腦功能紊亂性疾病,如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的庫魯病。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朊蛋白幾乎對所有,或者說對至少包括阿爾茨海默病、亨廷頓病、帕金森病等疾病在內的、由錯誤摺疊蛋白聚集而引發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皆有影響。直到不久前,科學家都認為,造成此類嚴重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錯誤摺疊蛋白,並不會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播。
  •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
    治療阿爾茨海默病,要多早開始?圖片來源:123RF阿爾茨海默病(AD)會造成記憶力下降、認知衰退等問題,而早在臨床症狀出現的幾年、甚至幾十年前,患者的大腦中就已經悄悄發生一連串的病理性變化
  • 女性比男性更早出現與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大腦變化
    在美國,大約67%的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是女性。科學家們想確定中年女性的大腦是否比男性顯示出更多的阿爾茨海默病特徵,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麼更多的女性在老年後會患上阿爾茨海默病。這項研究於6月24日發表在美國神經病學學會的醫學雜誌《神經病學》(Neurology)上,研究發現中年女性的阿爾茨海默病相關斑塊比同齡男性多30%。
  • 關注認知障礙症:中國阿爾茨海默病人數居世界首位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類型,佔所有認知症的60%以上。《世界阿爾茨海默病報告》顯示,全球約有468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預計每20年患病人數將翻一倍,到2030年將達到7470萬人,2050年更將突破1.3億人。我國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已超過千萬,居世界首位,並且每年以30萬以上的新發病例快速增長。當前,隨著老齡化進程加劇,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人群日益增多。
  • 阿爾茨海默病相關的突變會導致神經元阻塞
    原創 Ian Le Guillou 阿爾茨海默病目前對阿爾茨海默病有效治療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β-澱粉樣蛋白肽的聚集物上,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然而,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一種叫做BACE1(β-分泌酶)的努力已經導致了幾個3期臨床試驗失敗了。
  • 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雙朊病毒病
    利用新的實驗室測試,研究人員能夠檢測和測量75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死後腦組織中澱粉樣蛋白β(A-β)和tau蛋白的特異性,自我繁殖的朊病毒形式。在這項新研究中,他們將這項技術應用於100多名死於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的人的屍檢腦組織,這些人死於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資料庫。
  • 2020年阿爾茨海默病診療規範解讀!
    其中,前3種基因的突變或多態性與早髮型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的關係密切,ApoE 與散發性阿爾茨海默病 的關係密切。目前比較公認的阿爾茨海默病發病機制認為 Aβ的生成和清除失衡是神經元變性和痴呆發生的始動因素,其可誘導tau蛋白過度磷酸化、炎症反應、神經元死亡等一系列病理過程。
  • 兩種血液分子可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發展
    本報訊兩種血液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展。這兩種分子分別是在蘇氨酸—181位上磷酸化的tau(P-tau181)和神經絲輕鏈(NfL)。該研究結果有助於開發出常規血液檢查方法,以追蹤高危群體的阿爾茨海默病進展。12月1日,相關論文刊登於《自然—衰老》。
  • 突觸修剪失控:阿爾茨海默病的病因?
    請點擊標題下的 解碼醫學,關注我們吧。 一項對小鼠的研究顯示,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早期,大腦在發育過程中修剪多餘突觸的過程可能出現了異常。 對許多人來說,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常見熟悉而可怕的疾病。僅僅在美國,就有約530萬人受到它的影響,這種疾病緩慢但無情剝奪著患者的記憶力、辨別力還有認知力,使得他們最終甚至無法完成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