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對抗假科學的潮流

2020-08-28 嗨氏科學

這些天,科學受到了很多尊重。不幸的是,它也因錯誤信息而引起了很多競爭。十分之七的美國人認為科學帶來的好處大於危害,十分之九的美國人認為科學技術將為子孫後代創造更多機會。科學家在了解宇宙和生物學機制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並且計算方面的進步使科學的所有領域受益。

另一方面,美國人被錯誤信息和偽科學的上升趨勢所包圍。以氣候變化為例。科學家們幾乎完全同意,人類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但是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公眾不同意這個結論。

在研究和促進科學素養的30年中,我發現受過大學教育的成人在基本科學知識方面有著很大的漏洞,並令人感到異常容易受到迷信和信仰的薰陶,這些迷信和信仰並非基於任何證據。解決此問題的一種方法是使人們更容易在線檢測偽科學。為此,我在亞利桑那大學的實驗室開發了一種基於人工智慧的偽科學檢測器,我們計劃將其免費發布為網絡瀏覽器擴展程序和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

美國人對假科學的偏愛

美國人容易迷信和超自然的信念。查普曼大學的社會學家進行的年度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人相信精神和像亞特蘭蒂斯這樣的古代文明的存在,而超過三分之一的人認為外星人過去曾經訪問過地球或現在正在訪問地球。超過75%的人持有多種超自然信念。調查顯示,這些數字近年來有所增加。
佔星術的廣泛信仰是我在天文學領域的同事們討厭的東西。長期以來,它通過報紙和雜誌上的佔星術在流行文化中立足,但目前正在蓬勃發展。即使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信仰也很強烈。我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四分之三的人認為佔星術是科學的,或者是「某種」科學的,只有一半的科學專業的人認為它根本不是科學。

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社會學家艾倫·馬祖(Allan Mazur)深入研究了非理性信仰體系的本質,其文化根源及其政治影響。從定義上說,陰謀論對可能證明它們是錯誤的證據或數據具有抵抗力。有些至少有趣。平坦地球理論的擁護者使科學發展了兩千年。在過去的五年中,由於社交媒體影響者和Reddit等網站的回聲室性質的刺激,對這種奇異想法的興趣激增。與否定氣候變化一樣,許多人通過YouTube視頻達到了這一信念。

但是,假科學的後果絕非易事。在健康和氣候變化方面,錯誤信息可能是生死攸關的問題。在從12月,1月和2月開始的90天內,人們喜歡,共享和評論來自包含虛假或誤導性COVID-19信息的站點的帖子,是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信息的142倍。 。

打擊假科學是當務之急。在這個日益依賴科學和技術的世界中,公民社會只有在選民充分了解情況後才能運轉。

教育工作者必須袖手旁觀,並更好地向年輕人傳授批判性思維。但是,問題不僅僅局限於教室。網際網路是80%18至24歲人群中科學信息的第一來源。

一項研究發現,隨機抽取的200份有關氣候變化的YouTube視頻樣本中,大多數否認人類有責任或聲稱這是陰謀。兜售陰謀論的視頻獲得了最多的觀看。另一項研究發現,所有有關氣候的推文中有四分之一是由漫遊器產生的,它們優先放大了來自氣候變化否認者的信息。

技術來拯救?

機器學習和AI在檢測假新聞方面的最新成功為在線檢測假科學提供了途徑。關鍵是神經網絡技術。神經網絡可以在人腦上輕鬆地建模。它們由許多相互連接的計算機處理器組成,這些計算機處理器識別諸如單詞和圖像之類的數據中有意義的模式。神經網絡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自然語言處理系統中,例如亞馬遜的Alexa和Google的語言翻譯功能。

在亞利桑那大學,我們在精選的有關氣候變化和生物進化的熱門文章上對神經網絡進行了培訓,並且該神經網絡在區分小麥和穀殼方面的成功率為90%。通過快速瀏覽站點,我們的神經網絡可以判斷其內容在科學上是合理的還是對氣候不利的垃圾。經過更多的完善和測試,我們希望擁有可以在所有科學領域中工作的神經網絡。

我們的目標是提供一個網絡瀏覽器擴展程序,該程序可以檢測用戶何時查看科學內容,並推斷出該內容是真實的還是假的。如果提供的信息有誤,該工具將針對該主題建議一個可靠的網站。我和我的同事們還計劃使用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對界面進行遊戲化,使人們可以與親朋好友競爭以發現假科學。這些最佳參與者的數據將用於幫助訓練神經網絡。

嗅探偽科學比一般嗅探偽新聞要容易,因為主觀意見在合法科學中起著最小的作用,合法科學的特徵在於證據,邏輯和驗證。專家可以很容易地將合法科學與意識形態所激發的陰謀理論和論點區分開,這意味著機器學習系統也可以接受訓練。

相關焦點

  • 抖in廣州,一場潮流與科技交織的穿「粵」等你點燃
    當潮流遇上科技上了這輛車之後將「穿越過去」一睹「神州行,一定行」是如何聞名街頭巷尾看見周董掀起的動感風暴、科技體驗、美食享受於一體不僅好玩、炫酷、有料更有超多意想不到的驚喜等待解鎖趕緊戳視頻,看看這個feel!
  • 找到那張假照片,對抗Deepfake之路
    FakeCatcher是如何實現其「打假」功能,是否會導致Deepfake「反打假」以及兩年後FakeCatcher又有什麼新的突破和創新,今天智東西為你一一道來。論文:https://arxiv.org/abs/2008.11363
  • 瀋陽貨櫃小鎮「開箱」 奉出一道潮流文化大餐
    沈殿成 攝  瀋陽潮流文化新地標  貨櫃小鎮「開箱」當晚,悅彩花火、時尚樂舞、燈火集市、遊走互動四維立體活動,共同為市民上演一場融匯國際潮流的瀋陽潮流IP「大秀」。非洲鼓舞、雷射豎琴、花式籃球、街舞、時尚走秀等潮流藝術表演也在啟動儀式上引爆熱情。  貨櫃小鎮設置三大功能區:翼展煙火市集、箱遇有時廣場、聽風逐野民宿。
  • 不到200 行代碼,教你如何用 Keras 搭建生成對抗網絡(GAN)
    在訓練過程中,兩個網絡最終都要學習如何處理任務。通常,我們會用下面這個例子來說明 GAN 的原理:將警察視為判別器,製造假幣的犯罪分子視為生成器。一開始,犯罪分子會首先向警察展示一張假幣。警察識別出該假幣,並向犯罪分子反饋哪些地方是假的。接著,根據警察的反饋,犯罪分子改進工藝,製作一張更逼真的假幣給警方檢查。這時警方再反饋,犯罪分子再改進工藝。
  • 「科技」基因遭遇「潮流」突變,新物種都成了啥樣?
    「B站彈幕Lo娘舞,夜半種草小紅書」——浸淫在前所未有、迷人心竅的潮流香氛中,00後的鼻子,太難了。他們在瘋狂嗅捕各種魔幻花草間應接不暇:不要說以「蘋果」為代表的「技術極簡主義」聞不出來,他們怕都快忘了如何呼吸。而生存,終究是場「物競天擇」的連續博弈。
  • 地毯如何趕潮流
    Hendrix在上海對《第一財經周刊》記者寧華說,他們需要緊跟時尚潮流,這樣才不會變成一個傳統的地毯公司。C=CBNweeklyH=Daniel T. Hendrix英特飛是全球模塊地毯設計與生產商,成立於1973年。Daniel T. Hendrix於2001年開始擔任英特飛的總裁與執行長。
  • 「內容科技」創業成為潮流
    原標題:「內容科技」創業成為潮流   從南京達斯琪打造的「5G全息遠程交互」方案、到杭州企業「氣味王國」打造的氣味電影院、北京悉見科技的MR互動娛樂爆款《Mall
  • 風險投資人如何看待潮流文化?
    文 | BAI資本近年來,國內的潮流品牌逐漸迎來熱潮。伴隨著《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等綜藝節目的熱播,潮流品牌及其背後的潮流文化,正從默默無聞的小眾市場走向主流。伴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與中國經濟的崛起,源生於中國本土的國潮也在傳統外國大牌的包圍中脫穎而出,形成了某種全新文化現象。潮流文化是何時進入中國的?
  • 光啟科學,假作真時真亦假
    而光啟科學正是馬丁飛行器公司的控股股東,於是有媒體稱其為「鋼鐵俠背後的中國大贏家」。看來,光啟科學果然是深圳又一家很NB的企業。出人意料的是,光啟科學在香港的股價波瀾不驚,在馬丁飛行器公司上市的當周放量收出一個小陰線,5.18港元的收盤價較去年6.38港元的高點仍有18.8%的差距。
  • 我們如何看待科學,我們如何運用科技
    重溫六十年前美國著名科學家費曼的講演——  我們如何看待科學,我們如何運用科技  現在,科技部等部門已經意識到科技管理體制問題的緊迫性。最迫切的是要明確科技人員究竟應該如何獲取合法的收入、應有多少收入;要重建科技人員的行為規範,重塑科學誠信,反對欺詐和學術不端;要合理配置科技資源,調動全體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在以上幾個方面,最需要改進的是研究機構的薪酬和考核制度。
  • 原創 | LHD中國海琴: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是如何煉成的?
    十多年來,林東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發世界首臺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過程中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最終為我國打造出「世界首座海洋潮流能發電站」。林東及其團隊的創業故事,正是新時代我國有志青年投身重大科技創新創業的最佳實踐。
  • 該如何選擇皮革單品,才能面面俱到地趕上皮革這場潮流
    那麼事不宜遲,今天就來跟大家說說要想面面俱到地趕上皮革這場潮流,該如何選擇皮革單品呢?想保暖,選皮革外套皮革是最古老的面料之一,早在祖先時代就開始被用於遮體禦寒了,在這一點上就足以證明皮革的保暖程度不亞於皮草。
  • 榮耀趙明:從「理工男」氣質向潮流科技轉型
    從「理工男」的氣質向潮流科技轉型 此前榮耀數字系列結合潮流美學設計,在外觀設計上擁有自己獨特的風格,這也帶來了榮耀8、榮耀9系列的成功。通過研究年輕人的潮流與時尚,發現了年輕人希望不要跟隨,要有自己的特點,要能夠引流,而且這種引流是能夠有品質的。
  • 薛丁格: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那麼如何對抗才能獲得快樂?
    「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而生命不正是如此嗎?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薛丁格把熵增理論擴及到生命領域,他在《生命是什麼》這本書中寫到:人活著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從這個角度思考,人無時無刻不在對抗熵增,那麼人活著就是為了吃苦,就是為了逆天而為嗎?其實並不是。首先,我們的地球並不是孤立系統,我們每天都可以源源不斷地從地球之外的太陽獲取能量,太陽給予我們的負熵足以對抗熵增。這就像一間總會變得凌亂的房間,每天都有人來打掃收拾維持整潔,對抗熵增。
  • 你知道貽貝粘蛋白是如何有效對抗氧化的嗎?
    你知道嗎,其實「黃臉婆」是有科學依據的,大部分家庭婦女每天在廚房裡做飯,被油煙燻著,會直接導致人體自由基數量增多,健康細胞被攻擊,開始逐漸失去彈性和光澤,久而久之,皮膚就會看起來更暗沉,更顯老~以前我真的單純的以為,「黃臉婆」就是被炒菜的煙燻黑的,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這其實就是皮膚被
  • 美國政府與谷歌等科技公司討論,利用智慧型手機定位數據來對抗疫情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谷歌最新資訊 > 正文 美國政府與谷歌等科技公司討論,利用智慧型手機定位數據來對抗疫情
  • 開放科學-國際科技出版技術新趨勢2023的意義
    國際科技出版技術新趨勢2023,是由國際科學科技和醫學出版商協會(簡稱「STM出版商協會」)發布的。 STM出版商協會是學術和專業出版商的同業協會,旗下有來自21個國家的145名會員。 2019年STM出版商協會推出了對2023年國際科技出版技術新趨勢的展望,以「開放科學與跨界合作」為主題,主要圍繞「用戶體驗、誠信、共享」的理念,強調滿足多用戶生態下的多元化技術要求。
  • 360數科吳海生:金融機構對抗熵增的最好方法是科技投入
    9月22日,360數科召開了品牌升級後的首個技術開放日,首次體系化地對外展現360數科在金融科技領域中的普惠金融實踐與核心技術成果。同時,360數科CEO吳海生發表演講,分享了360數科在發展過程中的實踐經驗。吳海生表示,企業的成長應該是一個熵減的過程,因此管理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對抗熵增,而金融機構對抗熵增的最好方法就是科技投入。
  • 科技讓科學「活起來」 《十萬個為什麼》AR版書展首發
    在許多人的童年,《十萬個為什麼》是陪伴在他們身邊重要的一套科普讀物。書中的內容豐富,涵蓋多個方面。據悉,這次的AR版本書有四冊,順應當下數字時代的潮流,運用現代科技,將AR技術和紙質圖書結合起來,用立體的聲、像讓更多低年齡的小讀者能更加容易並且直觀地聽到、看到、學到書裡的知識。  現場,眾多少年兒童積極的參與科學知識問答環節,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知。記者看到,當大屏幕上演示如何「掃一掃」將火山虛擬再現時,許多小朋友被屏幕上的動態多視角圖像所吸引。
  • 生命科學 植物是如何呼吸的?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潮流科技fans!綠色植物在我們的地球上可以說隨處可見,它們點綴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氧氣,因此它們成為了地球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又是如何呼吸的?推薦閱讀:但是直到現在為止,人們還是不明白空氣通道是如何在正確的位置形成的。如果沒有在正確的位置形成空氣通道,二氧化碳將無法源源不斷的到達每個植物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