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所」)1950年建於海濱城市青島,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機構。海洋科技創新是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海洋所憑藉其過硬的科研實力,推動著這一領域的多學科交叉發展。在海洋所成立70周年之際,海洋所所長王凡分享了海洋所的建設歷程、定位及未來發展的願景與規劃。
王凡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所長
海洋所是在何種契機下成立的?
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現代海洋學研究在國內幾乎一片空白。為開展海洋生物資源調查,替後續開發利用打下基礎,在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和曾呈奎的建議下,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並在1959年擴建為現在的海洋所,成為中國海洋科學研究的搖籃。建所初期,海洋所的老一輩科學家們參與了《1956~1967年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綱要》的制定,為中國海洋科學和海洋事業的長期發展繪製了宏偉藍圖。
您如何解讀海洋所的獨特發展定位?
海洋科學與技術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關心海洋、認識海洋、開發海洋、保護海洋」是海洋科學研究的重要使命。有別於大學和政府的海洋管理機構,海洋所堅持使命導向的科學研究,面向海洋領域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開展綜合研究。海洋所的發展定位是:致力於綜合性海洋科學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立足近海環境演變與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創新和關鍵技術的綜合交叉與系統集成,拓展深海探索的先導性研究,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系統性和原創性成果,成為國際一流的海洋科學和技術研究機構,在我國海洋科技領域發揮不可替代的引領作用。
海洋所是如何以其科研成果服務社會需求的?
海洋所堅持面向世界科學前沿,立足科技創新。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們就堅持西太平洋環流研究,後來發起了我國海洋領域首個大型國際合作計劃——「西北太平洋海洋環流與氣候實驗(NPOCE)」,以提高人類對西太平洋海洋環流及其對全球氣候影響的認識。我們在《自然》、《科學》發表的有關洋殼俯衝的研究,改變了學界對於地震成因的一些傳統觀念。
海洋所的研究還揭示了近海生態災害的形成機理和演變趨勢,研發了改性黏土治理赤潮等綠色環保技術,以保護海洋環境,相關產品已在國際上得到廣泛應用。我們開發的水體治理、溢油修復和海洋牧場技術極大幫助了汙染治理以及海洋生境修復。我們還解析了海洋環境微生物腐蝕機理,創新了腐蝕防護技術。
引領中國海水養殖的三次產業浪潮,海洋所在海帶、對蝦、扇貝養殖方面做出了原創性貢獻,是科學技術惠及民生的典範。圍繞我國海洋生物產業轉型升級中的迫切需求,突破基因組解析、種質創新、健康養殖、綠色加工等關鍵問題和技術瓶頸,提振了整個海洋生物產業。
您對海洋所的未來發展規劃是什麼?
海洋研究依賴大型基礎設施的支持,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點。順應中國科學院發展「大科學」的計劃,海洋所正在建設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依託我們的海洋科研平臺,尤其是「科學號」科考船等科技基礎設施,我們布局了「印太匯聚區多圈層相互作用」、「健康海洋理論與技術應用」、「海洋生命過程認知與生物資源綠色發展」等核心研究方向,並積極促進中科院海洋所和煙臺海岸帶所兩所的融合。這將幫助解決全球氣候變化、海洋健康、海洋經濟綠色發展等重大問題。我們還開辦了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以深化科教融合,培養海洋科技創新人才。
海洋大科學中心的資源平臺是如何支持多學科交叉研究的?
海洋大科學中心特別重視海洋科學研究平臺建設,布局建設多層次、多類型的海洋基礎設施平臺集群:以 「科學號」為核心建設中科院海洋科考船隊運行管理平臺;構建海洋綜合觀測網絡和海洋大數據中心;不斷完善面向各類海洋樣品的系統分析測試平臺;啟動「海洋生態系統模擬設施」預研。通過提升中心平臺支撐服務能力,滿足海洋「大科學」時代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在「印太多圈層相互作用」方向,我們依託海洋大科學中心的多平臺資源,組織團隊面向環流、氣候變化、板塊俯衝、生物多樣性、海洋環境的相互作用開展了跨學科協同攻關。
利用海洋大科學中心的建設,我們也努力集聚共建單位的優勢力量,在海洋工程裝備、海洋資源利用、海洋災害防控等領域組建交叉研發集群。我們遴選優質研究成果,疏通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的連接,以實現成果落地轉化。目前,海洋大科學中心設置了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端用戶項目,已集聚了不同學科的專家,開展聯合研究和成果轉化示範。
海洋綜合觀測網絡的建立有哪些意義?
建設海洋綜合觀測網絡的主要目的在於獲取海洋生態系統、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資源長期變化的相關參數。作為海洋大科學中心的重要支撐平臺之一,海洋觀測網絡綜合了海洋所和海岸帶研究所「四站四網」,基本形成了覆蓋典型河口、海灣、近海和西太平洋的觀測體系。長期綜合觀測將有利於深入研究海洋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下的演變和效應。
您是如何推動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的?
海洋科學的研究離不開全球合作。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將堅持全球視野,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提升中心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在NPOCE計劃的基礎上,海洋大科學中心還將圍繞海洋生命、海洋環境、全球變化等領域,倡導設立新的國際大科學計劃,支持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計劃。
此外,圍繞「一帶一路」倡議,我們積極開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合作。海洋大科學中心將以積極開放的態度,打造海洋科學與技術研究的國際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