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海洋所發現三個紫柳珊瑚科新物種

2020-12-06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5日訊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JCR 1區)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eep-sea purple gorgonians (Octocorallia: Victorgorgiidae) from seamounts in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 of three new species」。該研究採用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相結合,對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並描述三個新物種: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culata Li, Zhan & Xu, 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VictorgorgiaflabellataLi, Zhan & Xu, 2020。

此前,為慶祝中科院海洋所建所70周年,海洋所分類學者將5個深海新物種以海洋所命名。其中,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是首個發表的新物種,也是迄今首個以海洋所命名的大型生物新物種。該新種名稱由海洋所英文縮寫iocas,加拉丁文後綴–ica(意為屬於)構成。海洋所紫柳珊瑚於2019年發現於西太平洋卡羅琳海山1549米水深,高約33釐米,呈扇狀,亮紫色,寓意「紫氣東來」。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外部形態

紫柳珊瑚隸屬珊瑚綱、八放珊瑚亞綱、軟珊瑚目、紫柳珊瑚科,全部生活於深海,常被蔓蛇尾附生,與紅珊瑚、擬柳珊瑚等同為海山等深海硬底生境的建群生物,為眾多無脊椎動物和魚類提供棲居場所。國際上對紫柳珊瑚的分類研究非常匱乏,之前僅報導紫柳珊瑚屬1屬6種,除1種分布於大西洋外,其餘全部發現於太平洋。該研究將該屬的已知種類增至9種。

該研究對紫柳珊瑚的各分類特徵進行了比較分析,提出珊瑚蟲的骨片特徵是對該類物種界定的最可靠分類性狀,而常用於區分八放珊瑚物種的mtMutS和COI基因序列因過於保守而難以區分其相近種。該研究所涉4個物種分別採自4座相鄰的海山,不同海山無共有種,提示海山間的生物連通性很低。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骨片特徵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2017FY10080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1930533、31970489)和「科學」號高端用戶項目的支持。李陽副研究員為論文第一作者,徐奎棟研究員為論文通訊作者。

閃電新聞記者 劉洋 辛晟瑋 報導

相關焦點

  • 中科院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物種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 JCR 1區)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Morphology and molecular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deep-sea purple gorgonians (Octocorallia: Victorgorgiidae) from seamounts
  •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新聞—科學網
    >  海洋所紫柳珊瑚的外部形態   近日,《海洋科學前沿》在線發表了中科院海洋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研究採用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相結合,對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並描述三個新物種:海洋所紫柳珊瑚 Victorgorgia iocasica Li, Zhan & Xu, 2020、簇生紫柳珊瑚 Victorgorgia fasciculata Li, Zhan & Xu, 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
  • 海洋所長莖海綿、海洋所紫柳珊瑚……中科院海洋所發布5個命名深海...
    紀念活動上,海洋所發布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研究所取得的十項重要科技進展,並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韓恩厚代表中國科學院向海洋所成立70周年表示祝賀。
  • 海洋所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中國科學院
    研究人員結合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系統研究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發現並描述三個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 Li,Zhan & Xu,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culata Li, Zhan & Xu,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
  • 海洋所發布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新物種
    8月1日,在慶祝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70周年紀念大會上,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為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
    科技日報記者 王健高 通訊員 王敏8月1日,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正式發布了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發布
    央廣網青島8月2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敏)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這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Triton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異胸蝦(新種)Sternostylus iocasicus sp. nov.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新聞—科學網
    8月1日,在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正式命名了5個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 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
  • 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發布
    央廣網青島8月2日消息(記者王偉 通訊員王敏)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活動現場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這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Victorgorgia iocasica sp. nov.、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Laetmonice iocasica sp. nov.
  • 科研人員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
    研究人員結合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系統研究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發現並描述三個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Li,Zhan & Xu,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 科研人員發現深海刺胞動物紫柳珊瑚科三新種
    研究人員結合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系統研究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發現並描述三個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iocasicaLi,Zhan & Xu,2020、簇生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asciculataLi, Zhan & Xu,2020和扇形紫柳珊瑚Victorgorgia flabellataLi
  • 發現紫柳珊瑚科仨新種
    本報訊(記者廖洋 通訊員王敏)近日,《海洋科學前沿》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類與系統演化實驗室最新成果,該研究採用經典分類學與分子系統學方法,對採自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與卡羅琳洋脊交聯區4座海山的紫柳珊瑚科進行了系統研究,發現並描述了三個新物種:海洋所紫柳珊瑚
  • 中科院海洋所發布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
    活動現場還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見證我國海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
  • 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新物種今天揭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雲所慶」。紀念活動上,海洋所發布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研究所取得的十項重要科技進展,揭曉了以「中科院海洋所」命名的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韓恩厚,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參加相關活動。
  • 中科院公布5個深海新物種,地球到底在經歷物種滅絕還是更替?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8月1號對外公布了5個新發現的海洋物種,目前新發現的物種大多都在此前難以勘測的深海領域,由於技術的突破人類已經探索了海洋95%以上的區域,深海區域的生物有一套特殊而獨立的生態系統,在這些高壓而黑暗的區域中能發現完全有別於其它地方的生物,下面來看看這5個新發現的物種到底是什麼吧。
  • 【中國科學報】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5個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
    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8月1日,在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上,5個以該所命名的深海生物新物種正式公布,分別是海洋所紫柳珊瑚(新種)、海洋所鏢毛鱗蟲(新種)、海洋所三歧海牛(新種)、海洋所異胸蝦(新種)、海洋所長莖海綿(新種)。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
    他勉勵海洋所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開拓創新,圍繞「三個面向」「四個率先」,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早日建成國際一流的海洋科研機構和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青島市政協副主席卞建平代表青島市政府向海洋所70華誕表示祝賀。
  • 三沙海域發現珊瑚新物種 為世界已知最小直徑珊瑚
    陳宏 攝    「這真是一個令人驚喜的發現。鑑定結果表明,我們2013年在三沙海域採集的珊瑚是一個新的珊瑚物種。」27日下午,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所長陳宏高興地告訴記者這一了不起的發現。    據了解,海南南海熱帶海洋生物及病害研究所在執行所承擔的「十二五」海南省重大科技專項的子課題「三沙珊瑚礁生態系統的監測與養護技術集成應用與示範」中,於2013年在三沙海域採集到一個奇特的珊瑚標本,經過近2年研究和鑑定,證實這是一個新的珊瑚物種。    「這種珊瑚的結構很奇妙,它沒有珊瑚隔,珊瑚杯的直徑非常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