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貝力龍超科代表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2020-12-05 小角蛙簡筆畫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角鼻龍類\阿貝力龍超科

阿貝力龍Abelisaurus,又名亞伯龍,生活在白堊紀(坎帕階早期)的南美洲。它是兩足的肉食性恐龍,雖然只有一個部分頭顱骨標本,但身長被估計可達7-9米。不像其他阿貝力龍科(如食肉牛龍)般有任何頭冠或角,但卻在鼻端及眼上有粗糙的隆起部分,可能支撐者由角質構成的冠,而沒有在化石化過程中保存下來。

奧卡龍Aucasaurus,是中型體型的獸腳亞目恐龍,化石發現於阿根廷的Anacleto地層,地質年代為上白堊紀的桑託階。它們約有4米長,臀部約有1米高,體重約700公斤。體型較近親食肉牛龍小型,但手臂較長、較為衍化。它是食肉牛龍族中最小型的恐龍。

惡龍Masiakasaurus,是一屬小型的獸腳亞目恐龍,化石發現於馬達加斯加,惡龍的前端牙齒是向前傾,不像其他的獸腳亞目的前端牙齒是垂直角度,和邪靈龍的牙齒有點類似。這種獨特的齒列顯示惡龍的食性相當特化,可能包括魚及其他小型的獵物。骨骼的其他骨頭顯示惡龍是雙足恐龍,前肢較後肢短很多。恐龍成年個體估計約有2米長。

瑪君龍Majungasaurus,又譯瑪宗格龍,生存於白堊紀末的馬達加斯加,約70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目前僅有一個已確認種,凹齒瑪君龍(M. crenatissimus)。瑪君龍一度被認為是種厚頭龍下目恐龍,名為瑪君顱龍或瑪宗格厚頭龍(Majungatholus),瑪君顱龍現被視為瑪君龍的次異名。

有較厚的頭顱骨、口鼻部上方的表面不平較厚骨頭、特點是頭頂上的一根圓形角狀物,這個角狀物起初曾被誤認為是厚頭龍類的顱頂。瑪君龍的上頜與下頜牙齒比大部分阿貝力龍科恐龍還多。

瑪君龍是種中等體型的獸腳亞目恐龍,身長約7到8米,這數據包含尾巴在內。根據大型個體的破碎化石顯示,有些單一標本成年瑪君龍的身長約10-11米。科學家們估計成年的瑪君龍平均體重超過1,100公斤,但其中最大型的個體可能超過這個數據。瑪君龍的近親食肉牛龍身長8到9米,重量經估計為1,500公斤。

食肉牛龍 Carnotaurus,又名牛龍,是一類中型的肉食性恐龍。食肉牛龍的模式種是薩氏食肉牛龍(C. sastrei)。特點是它們眼睛上方有一對類似牛的犄角。食肉牛龍的化石目前僅發現一具,但相當完整,並具有多排的小型皮內成骨,是少數發現皮膚痕跡的獸腳亞目恐龍。

食肉牛龍是種中型的獸腳亞目恐龍,約有8米長,臀部高2.9米,體重約2500公斤。與其他體型相似的獸腳類恐龍相比,食肉牛龍的頭較小,長59公分,牙齒長度接近4公分。

始阿貝力龍Eoabelisaurus,生存於侏羅紀中期的南美洲。身長可能達約6.5米。始阿貝力龍是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原始的阿貝力龍科恐龍,並提供許多阿貝力龍科的早期演化資訊。

蠍獵龍Skorpiovenator,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阿根廷。模式種是普氏蠍獵龍(S. bustingorryi),目前只有發現一個化石,但化石几乎完整,只缺少大部分前肢與部分尾巴。因為在化石的挖掘地點生存著許多的蠍子而得名,長約為6.2 m(20.3英尺),1.67噸(1.84短噸)。

皺褶龍Rugops,目前只發現頭骨,但根據其近期的大小比較推測出皺褶龍有6米(20英尺)長。皺褶龍的頭骨為裝甲或鱗片所覆蓋,其他部分則分布著很多血管。率領團隊發現皺褶龍的發現者保羅·塞裡諾說:「這不是為了打鬥或粉碎骨頭而進化的頭部」,並提出皺褶龍是食腐動物。

勝王龍Rajasaurus,勝王龍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印度,是種體型中型的肉食性恐龍,身長約7.6到9米,頭部擁有獨特的額角,和瑪君龍非常類似。勝王龍的身長約7.6到9米,高度約2.4米,體重估計值約3到4公噸。顱骨相當短,只有60公分長,具有一個低矮的圓角,由鼻骨與額骨所構成。

相關焦點

  • 暴龍超科代表恐龍,霸王龍,特暴龍,帝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堅尾龍類\虛骨龍類\暴龍超科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或者簡寫 t-rex,學名雷克斯龍或雷克斯暴龍。霸王龍的前肢被認為只有兩指,但近年的兩個研究,發現霸王龍有額外的小型掌骨,可能代表已退化的第三指。關於前肢的作用現在沒有統一結論,主要是圍繞霸王龍的食腐性在爭議,後面馬上介紹。
  • 美國科學家發現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填補恐龍演化史空白
    美國科學家發現小型暴龍超科的新種恐龍,填補恐龍演化史空白 張夢然/科技日報 2019-05-07 07:55
  • 原始肉食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原始的獸腳亞目恐龍化石太多比較零碎,年代比較久遠離今大約2億年,是2足恐龍,年代大約在三疊紀晚期和侏羅紀早期,食性可能是雜食,或者肉食,一些也可能是和禿鷲一樣食腐性的。腔骨龍Coelophysis,又名虛形龍,是北美洲的小型、肉食性、雙足恐龍,也是已知最早的恐龍之一。它首先出現於三疊紀晚期的諾利階,腔骨龍是最早發現幾副完整骨骼的恐龍。約有2-3米長,臀部高於1米高。
  • 斑龍超科代表恐龍,棘龍,斑龍,重爪龍等
    位置:恐龍/蜥臀目/獸腳亞目/新獸腳類/鳥吻類/堅尾龍類/俄裡翁龍類/斑龍超科斑龍科:斑龍Megalosaurus,也叫巨齒龍,巨龍。生存於侏羅紀中期巴通階的歐洲(英格蘭南部、法國、葡萄牙),約1億6600萬年前。
  • 梁龍超科下代表恐龍,梁龍,雷龍,超龍等簡筆畫
    它是小型的蜥腳下目恐龍,約有10米長。它的頸部與背部有一對平行的棘,比其他蜥腳下目恐龍為高,這可能是用作支撐皮質帆狀物,但也有科學家不認同。這些棘在頸部最高,長達65公分,並且以一對對的平行排列,是比較有特色的恐龍,見下圖恐龍化石復原圖。叉龍Dicraeosaurus,生活在侏羅紀晚期的非洲,距今約1億5000萬年前。不像其他的梁龍超科,叉龍的頸部較短、較寬,頭部較大。
  • 化石群專欄:馬達加斯加·恐龍
    這種恐龍屬於角鼻龍下目的阿貝力龍超科中的西北阿根廷龍類,這是阿貝力龍類中的一個小分支。同屬於阿貝力龍超科的食肉牛龍等進步的物種,因為細小的手臂而著名,但是較小且原始的惡龍的手臂是用來抓握的,頭部又低又長。瑪君龍會捕食惡龍,因為在惡龍的骨頭上找到了瑪君龍的齒痕。
  • 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
    大家好,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小可健談,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的恐龍。北票龍北票龍是一種長有羽毛的肉食性恐龍,是在遼寧省的北票市發現的因此命名為北票龍,在不知道這種恐龍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個地方,所以可以說是北票龍提高了北票市的知名度。
  • 泰坦巨龍類恐龍介紹以及簡筆畫
    分類進化位置:恐龍\蜥臀目\蜥腳亞目\蜥腳下目\真蜥腳類\新蜥腳類\大腳類\多孔椎龍類\泰坦巨龍類泰坦巨龍類恐龍從名字可以知道都是些比較巨大的恐龍,由於他們的身體巨大,所以化石基本沒有完整的,好多只有幾塊骨骼,但是一根骨骼都能達到1-2米的長度,可見其巨大的身體。
  • 恐龍簡筆畫圖片大全帶顏色,1一3歲寶寶簡筆畫恐龍(14張)
    很多男孩子比較喜歡奧特曼、恐龍簡筆畫,生活中也喜歡這種類型的玩具,對於1一3歲寶寶簡筆畫應該畫的簡單一些,最好是線條比較圓潤,畫起來好上手的,給大家分享一組恐龍簡筆畫圖片大全,有各種類型的恐龍,比如霸王龍、翼龍、劍龍、三角龍等,還有上色版的,小朋友可以根據恐龍的顏色用畫筆給他們上色
  • 圓頂龍 恐龍世界簡筆畫 | 每日一畫
    點上方藍字關注,每晚7點更新免費教程識別上方藍色二維碼加入班級群學畫畫與老師和小夥伴們一起交流分享圓頂龍是已經滅絕的蜥腳類恐龍,北美洲最著名的恐龍之一。它們屬於素食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它們是北美洲最常見的大型蜥腳下目恐龍,成年體型約20米長,體重15-50噸。與其他長脖子的恐龍相比,它的脖子短得多,尾巴也較短,所以體格顯得更加粗壯、結實。圓頂龍是群居動物,它們不做窩,而是一邊走路一邊生小恐龍,生出的恐龍蛋形成一條線。
  • 兒童簡筆畫之小恐龍
    兒童簡筆畫之小恐龍 說到恐龍,大家腦海裡都是兇猛的形象,今天育姐要教給大家的可是萌態十足的小恐龍哦,快來學~先是GIF圖2.下面沿著眼睛開始畫一條曲線,是恐龍的頭和身體
  • 異特龍超龍代表恐龍,異特龍,大盜龍,南方巨獸龍等
    與暴龍科相比,異特龍的腿部較短,不像暴龍科適合奔跑,而且趾爪較原始,類似早期獸腳類恐龍的蹄狀趾爪.食蜥王龍Saurophaganax,食蜥王龍是種非常巨大的異特龍科恐龍,身長估計可能有10.5米到13米,或達到15米,但隨著研究深入,不採取14米到15米的長度,體重則估計約為3噸。食蜥王龍的特徵是背部神經棘的基部(橫突的上方)有垂直的椎板,以及如絞肉機般外形的人字骨。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恐龍簡筆畫圖片大全
    更多簡筆畫畫法關注微信公眾號:「每天學一幅簡筆畫99」,也可關注微博:「每天學一幅簡筆畫」。
  • 每日一畫 | 恐龍世界 簡筆畫 包頭龍
    ,每晚7點更新免費教程識別上方藍色二維碼加入班級群學畫畫與老師和小夥伴們一起交流分享包頭龍是甲龍科下的一個屬,又名優頭甲龍,是甲龍科下最巨大的恐龍之一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進行的恐龍骨骼研究支持這個觀點,顯示在鴨嘴龍上有很多咬痕,而甲龍下目則沒有。有推測指包頭龍的滅絕是因暴龍強勁的顎骨力量。狩獵包頭龍是很危險的,因為它的尾巴一搖就可以造成嚴重的傷害。小夥伴們在繪畫時要自己總結經驗,只要堅持每天一畫,一定會有進步噠~
  • 每天學一幅簡筆畫-恐龍簡筆畫劍龍的畫法圖片大全
    但是在它們所生存的年代中,還有許多更為巨大的蜥腳類恐龍。它們的尾部明顯高於地面許多,而頭部則相對地較為貼近地面,能夠離地不超過1公尺。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 蜜多時,
  • 恐龍來了!恐龍介紹之雙冠龍
    雙脊龍曾多次出現在大眾文化之中,最著名的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中被描述為會噴毒液的恐龍。此外還有眾多的電玩遊戲。其他腔骨龍超科的上頜也有相似的凹處。雙脊龍可能是包含角鼻龍下目及堅尾龍類的演化支的原始物種。一些古生物學家則將它分類在腔骨龍超科中。
  • 「簡筆畫」C+h畫一隻可愛的小恐龍~
    一個「C」+一個「h」,就可以畫一隻可愛的小恐龍呀,你信不信?1、先寫一個「c」.2、下面再接一個「h」~3、然後畫上小恐龍的背部~4、點上兩隻性感又可愛的大眼睛~5、舌頭~小恐龍還有點害羞呢~6、兩隻小手手~背上畫上一個一個的小三角形~
  • 最強十大食肉恐龍,霸王龍居然被完爆?!
    特暴龍最強食肉恐龍第十名特暴龍意為「令人害怕的蜥蜴」,是種大型獸腳亞目恐龍,屬於暴龍超科。是霸王龍的遠親。特暴龍生存於晚白堊紀的亞洲的蒙古和中國,約7400萬年前到7000萬年前。特暴龍位於食物鏈的頂端,是一種頂級掠食者,可能以大型恐龍為食。
  • CCBF少兒閱讀之旅·恐龍科普問答攻略
    說出任意1種大型的食肉恐龍答案(霸王龍、中華盜龍、阿貝力龍、勝王龍、棘龍、異特龍等)2. 哪種恐龍皮膚顏色被保存在了化石上,目前可以復原出其真實的顏色?答案:中華龍鳥3. 哪一種恐龍頭頂上長有兩個頭冠?答案:雙脊龍。
  • 史前最小恐龍現身,另外就再科普其他十大迷你恐龍吧
    迄今最小恐龍現身,寬婭眼齒鳥3月12日,中外科學家團隊在北京宣布,發現了蜂鳥般大小的恐龍物種,代表迄今為止最小的恐龍,並且成立新屬物種——寬婭眼齒鳥。屬於肉食性恐龍,眼大,牙齒一共有100多顆呢!」這些小,怎麼把所有感覺器官都整合進它們那麼微小的頭,以及如何保持體溫,都是謎。「邢立達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科普時間到啦——十大迷你恐龍】NO.10【豪氏歐羅巴龍】屬於蜥腳次亞目大鼻龍類,生活在晚侏羅世的德國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