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兩根電纜斷裂、一聲巨響,美國"天眼"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據英國《衛報》12月2日報導,在半個多世紀以來,這個位于波多黎各叢林深處的巨大天眼,一直是全球無數天文愛好者夢寐以求的去處,並在天文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 一筆,但是如今它已經完全損壞了。
將近900噸的接收器平臺墜落,砸穿了位於下方約120米的反射鏡,"戳瞎"了這隻地球之眼。
長期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的波多黎各大學教授亞伯·門德斯,對這個結果表現出了十足的惋惜。他稱自己從學生時代就嚮往著這裡,這個望遠鏡的損壞對於他來說,就像是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人。

不過話鋒一轉,門德斯又提到了遠在中國貴州的FAST射電望遠鏡。門德斯介紹道,中國的FAST和美國的阿雷西博對射電天文學來說意義非凡,這就像是地球上的一雙大眼睛。
門德斯表示,如果一個來源無線電譜頻率較弱,而你又想監測它,那麼單靠一個無線電望遠鏡的力量是不夠的,必須要兩個望遠鏡一起工作,"一個在白天工作,一個在夜間工作",這樣就能保證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監測目標物。
然而如今,隨著阿雷西博望遠鏡的損壞,中國的FAST成了地球上唯一一隻"大眼睛"。門德斯感慨道:"中國的FAST比阿雷西博還要靈敏。但是糟糕的是,我們只剩下一隻眼睛了,失去了24小時監控的能力。"

更糟糕的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評估後認為,重建一個射電望遠鏡,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對此,門德斯表示,放棄阿雷西博,也就意味著華盛頓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終止了,而且是實質上的終止。
1960年代,美國國防部出資建造了阿雷西博望遠鏡。在投入使用之初,該望遠鏡一直在為美國的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做貢獻。位於加勒比海的波多黎各雖然地勢良好,但氣候條件、地質條件卻有些糟糕。

阿雷西博天文臺運營的57年裡,曾多次經受颶風、潮溼天氣以及一系列的襲擊,但57年來都一一挺過了。可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不曾想到,在2020年該望遠鏡卻遭到了兩次毀滅性的打擊。
數十年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科學家,慕名來到這裡分析遙遠的行星、發現潛在危險的行星。而在1999年,該望遠鏡還在探測近地小行星時發揮了作用。
阿雷西博天文臺不光是一個觀測地,更是每年能吸引9萬名遊客的觀光勝地。不過如今看來,一切都結束了。美國57年來在此地展開的太空計劃,正式終結。
波多黎各大學的天文學家卡門·潘託雅稱:"這裡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章,不過一切都結束了。"
文 大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