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被稱為地球「兩隻大眼睛」的波多黎各阿雷西博(Arecibo)射電望遠鏡塌了。
這架望遠鏡的擁有者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當地時間12月1日證實,在今年8月發生兩起嚴重電纜事故後,望遠鏡懸掛的接收設備平臺當天墜落,並摧毀瞭望遠鏡反射鏡(天線)的表面。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然而,望遠鏡可能不能再使用,重建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
阿雷西博天文臺一名工作人員此前表示,如果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失去功能,世界將不得不依賴中國貴州在天文探測領域的另一顆「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
阿雷西博望遠鏡於1963年建成,整個望遠鏡由底部直徑305米的接收盤和懸掛在其上的重達900噸的接收平臺組成。三個鋼筋混凝土塔架支撐著18根電纜,以幫助接收平臺懸掛在面板上方。
在中國FAST建成之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上最大的單孔徑望遠鏡。它在射電天文學、大氣科學和雷達天文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歷史上,阿雷西博望遠鏡曾幫助搜尋危險的近地小行星,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還發現了太陽系以外的第一顆行星。
1974年為了慶祝這一轉變的完成,阿雷西博望遠鏡還向距離地球2.5萬光年的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系列由1679個二進位數字組成的信號,稱為「阿雷西博信息」,包括人類DNA的化學元素數量和結構、人類的形狀,以及太陽系的信息。
2017年以來,阿雷西博望遠鏡接連「受傷」,那一年颶風「瑪麗亞」帶來的強風導致430兆赫線路饋送斷裂並掉到主鏡盤上,損壞了接收面板上38000塊鋁板中的約30塊。由於阿雷西博的觀察主要依賴於圓頂中的饋送和接收器傳送,而不是使用線狀饋送,瑪麗亞總體上沒有造成什麼損害。
隨後是12月1日上午8時左右發生的坍塌事故,在阿雷西博天文臺工作了26年的喬納森·弗裡德曼(Jonathan Friedman)向美聯社描述了這次崩塌:「聽起來像是隆隆聲,我不知道那是什麼,我在尖叫什麼。就我個人而言,我已經失控了,我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一種很深很可怕的感覺。」
根據國家科學基金會和社交媒體上的圖片,倒塌造成的破壞更為嚴重。儀器接收平臺完全倒塌,接收平臺部分鋁板脫落,露出盤面下的植被。
現在,全世界只有FAST一隻眼睛了,阿雷西博和中國貴州的FAST望遠鏡被稱為地球射電天文學中的「兩隻大眼睛」如如果你在監測一個無線電頻譜較弱的來源,你需要兩個大型射電望遠鏡:一個在白天指向某個物體,另一個在晚上指向某個物體。」
門德斯補充道:「我們現在唯一在做類似事情的地方是中國(FAST),而且(它)比阿雷西博還要靈敏......如果失去阿雷西博,你就失去了一天24小時監控微弱無線電信號的能力,現在我們只有一隻眼睛了。」
目前,最可行的辦法是重建阿雷西博,紐約城市大學天體物理學家薩維克·福特認為,重建後的阿雷西博將成為許多領域,特別是引力波領域的重要科研設備。但她也承認,必須考慮經濟因素。因此拜登政府和國會將是資金籌措的最大障礙。但是如果放棄阿雷西博,即意味著美國的外星無線電監聽計劃的實質終止。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