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滿江紅·寫懷》 宋·嶽飛
2、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寫懷》 宋·嶽飛
3、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唐·杜甫
4、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靜夜思》 唐·李白
5、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夜歸鹿門山歌》 唐·孟浩然
6、 渡頭楊柳青青。枝枝葉葉離情。《清平樂·留人不住》 宋·晏幾道
7、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宋·楊萬裡
8、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武陵春·春晚》 宋·李清照
9、 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清平樂·村居》 宋·辛棄疾
10、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墨梅》 元·王冕
11、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書有感》 宋·朱熹
12、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明·楊慎
13、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14、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15、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宋·李清照
16、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沁園春·長沙》 現代·毛澤東
17、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寒菊 / 畫菊》 宋·鄭思肖
18、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新綠未成陰。《宿新市徐公店》 宋·楊萬裡
19、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南浦別》 唐·白居易
20、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憶江南詞三首》 唐·白居易
21、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琵琶行》 唐·白居易
22、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蘇軾
23、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卜算子·我住長江頭》 宋·李之儀
24、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25、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26、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舟過安仁》 宋·楊萬裡
27、 詩酒尚堪驅使在,未須料理白頭人。《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唐·杜甫
28、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宋·辛棄疾
29、 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讀書》 宋·陸遊
30、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除夜太原寒甚》 明·于謙
31、 月墮枝頭歡意,從前虛夢高唐,覺來何處放思量。《臨江仙·淺淺餘寒春半》 宋·晏幾道
32、 白頭弔古風霜裡,老木滄波無限悲。《登嶽陽樓·其一》 宋·陳與義
33、 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出塞二首》 唐·王昌齡
34、 濯錦古江頭,飛景還如許。《海棠春·已未清明對海棠有賦》 宋·吳潛
35、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36、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蘇軾
37、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徵》 唐·岑參
38、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採蓮曲》 唐·白居易
39、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憶江南·江南憶》 唐·白居易
40、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玉樓春·春景》 宋·宋祁
41、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兵車行》 唐·杜甫
42、 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兵車行》 唐·杜甫
43、 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生查子·重葉梅》 宋·辛棄疾
44、 秋浦猿夜愁,黃山堪白頭。《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45、 來時浦口花迎入,採罷江頭月送歸。《採蓮曲二首》 唐·王昌齡
46、 揚子江頭楊柳春,楊花愁殺渡江人。《淮上與友人別》 唐·鄭谷
47、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長相思·汴水流》 唐·白居易
48、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贈範曄詩》 南北朝·陸凱
49、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夢微之》 唐·白居易
50、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曲江二首》 唐·杜甫
51、 陂中飢烏啄牛背,令我不得戲壠頭。《牧童詞》 唐·李涉
52、 林外鳴鳩春雨歇,屋頭初日杏花繁。《田家》 宋·歐陽修
53、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揚子江》 宋·文天祥
54、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閨怨》 唐·王昌齡
55、 春去春來洞庭闊,白蘋愁殺白頭翁。《清明二首》 唐·杜甫
56、 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57、 樓高望不見,盡日欄桿頭。《西洲曲》 南北朝·佚名
58、 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桂枝香·金陵懷古》 宋·王安石
59、 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唐·王維
60、 憑君先到江頭看,柳色如今深未深。《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 唐·韓愈
61、 若得山花插滿頭,莫問奴歸處。《卜算子·不是愛風塵》 宋·嚴蕊
62、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詠華山》 宋·寇準
63、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64、 自小刺頭深草裡,而今漸覺出蓬蒿。《小松》 唐·杜荀鶴
65、 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唐·柳宗元
66、 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鷓鴣天·晚日寒鴉一片愁》 宋·辛棄疾
67、 今日江頭兩三樹,可憐和葉度殘春。《離思五首》 唐·元稹
68、 閒讀道書慵未起,水晶簾下看梳頭。《離思五首》 唐·元稹
69、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詠蟬 / 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70、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宋·李清照
71、 頭上紅冠不用裁,滿身雪白走將來。《畫雞》 明·唐寅
72、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西塞山懷古》 唐·劉禹錫
73、 笛裡誰知壯士心,沙頭空照徵人骨。《關山月》 宋·陸遊
74、 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唐·孟浩然
75、 舉頭望雲林,愧聽慧鳥語。《墨萱圖·其一》 元·王冕
76、 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底離情三月雨。《玉樓春·春恨》 宋·晏殊
77、 嶺頭便是分頭處,惜別潺湲一夜聲。《過分水嶺》 唐·溫庭筠
78、 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蘭陵王·柳》 宋·周邦彥
79、 戲與山妻談故事,試吟斷送老頭皮。《赴戍登程口佔示家人二首》 清·林則徐
80、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代悲白頭翁》 唐·劉希夷
81、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代悲白頭翁》 唐·劉希夷
82、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寄黃幾復》 宋·黃庭堅
83、 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野薺花。《鷓鴣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宋·辛棄疾
84、 梧桐半死清霜後,頭白鴛鴦失伴飛。《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 宋·賀鑄
85、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暮秋獨遊曲江》 唐·李商隱
86、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途中見杏花》 唐·吳融
87、 連理枝頭花正開,妒花風雨便相催。《落花》 宋·朱淑真
88、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春題湖上》 唐·白居易
89、 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宋·范成大
90、 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御街行·秋日懷舊》 宋·范仲淹
91、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念奴嬌·春情》 宋·李清照
92、 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琴詩》 宋·蘇軾
93、 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 宋·辛棄疾
94、 汴水東流虎眼紋,曉色鴨頭春。《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95、 鸚鵡洲頭浪颭沙,青樓春望日將斜。《浪淘沙九首》 唐·劉禹錫
96、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人未梳頭。《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 宋·李清照
97、 塵世難逢一笑,況有紫萸黃菊,堪插滿頭歸。《水調歌頭·隱括杜牧之齊山詩》 宋·朱熹
98、 彩筆昔遊幹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秋興八首》 唐·杜甫
99、 瞿唐峽口曲江頭,萬裡風煙接素秋。《秋興八首》 唐·杜甫
100、 梅花大庾嶺頭髮,柳絮章臺街裡飛。《對雪二首》 唐·李商隱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長按點讚,每天詩詞陪伴!喜歡文章可以一鍵三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