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秋詞》 唐·劉禹錫
2、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3、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黃鶴樓》 唐·崔顥
4、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樓》 唐·崔顥
5、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蜀道難》 唐·李白
6、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7、 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宋·嶽飛
8、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尋雍尊師隱居》 唐·李白
9、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黃鶴樓聞笛》 唐·李白
10、 猶有汀洲鶴,宵分乍一鳴。《西江夜行》 唐·張九齡
11、 絕頂人來少,高松鶴不群。《宿山寺》 唐·賈島
12、 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 唐·李白
13、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唐·李白
14、 今年新夢,忽到黃鶴舊山頭。《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宋·范成大
15、 孤雲將野鶴,豈向人間住。《送方外上人 / 送上人》 唐·劉長卿
16、 北城悲笳發,鸛鶴號且翔。《夏夜嘆》 唐·杜甫
17、 朱簾繡柱圍黃鶴,錦纜牙檣起白鷗。《秋興八首》 唐·杜甫
18、 雀羅誰問訊,鶴氅罷追隨。《偶作寄朗之》 唐·白居易
19、 池中此鶴鶴中稀,恐是遼東老令威。《池鶴二首》 唐·白居易
20、 雲迷棲鶴寺,水澀釣魚磯。《山行》 唐·戴叔倫
21、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宿王昌齡隱居》 唐·常建
22、 古廟杉松巢水鶴,歲時伏臘走村翁。《詠懷古蹟五首·其四》 唐·杜甫
23、 鶴巢松樹遍,人訪稀。《山居即事》 唐·王維
24、 願使君、還賦謫仙詩,追黃鶴。《滿江紅·江漢西來》 宋·蘇軾
25、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巖前一枝柏。《秋夜山居二首》 唐·施肩吾
26、 醉裡不知誰是我,非月非雲非鶴。《念奴嬌·賦雨巖》 宋·辛棄疾
27、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江上吟》 唐·李白
28、 龍雲玉葉上,鶴雪瑞花新。《詠雪》 唐·駱賓王
29、 卻把漁竿尋小徑,閒梳鶴髮對斜暉。《漁父》 唐·張志和
30、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沁園春·孤鶴歸飛》 宋·陸遊
31、 龍出水來鱗甲就,鶴沖天氣羽毛全。《七言》 唐·呂巖
32、 三徑初成,鶴怨猿驚,稼軒未來。《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宋·辛棄疾
33、當南遊歸甚處,莫交鶴去上天尋。《七言》 唐·呂巖
34、 琴劍酒棋龍鶴虎,逍遙永無憂。《七言》 唐·呂巖
35、 鶴為車駕酒為糧,為戀長生不死鄉。《七言》 唐·呂巖
36、 黃鶴樓前月華白,此中忽見峨眉客。《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 唐·李白
37、 松泉鹿門夜,笙鶴洛濱朝。《風箏》 唐·司空曙
38、 已似王恭披,憑欄仍是玉欄幹。《望雪》 唐·王初
39、 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新荷葉·薄露初零》 宋·李清照
40、 千林瓊玖,一空鶯鶴。《憶秦娥·雪、梅二闋懷張敬夫》 宋·朱熹
41、 春砌花飄僧旋掃,寒溪子落鶴先聞。《松》 唐·鄭谷
42、 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翠樓吟·淳熙丙午冬》 宋·姜夔
43、 閬苑有書多附鶴,女床無樹不棲鸞。《碧城三首》 唐·李商隱
44、 孤鴻憶霜群,獨鶴叫雲侶。《離思》 唐·孟郊
45、 霜凝孤鶴迥,月曉遠山橫。《早行》 唐·杜牧
46、 得路直為物,不然閒共鶴忘機。《雲》 唐·崔塗
47、 獨鶴不知何事舞,飢烏似欲向人啼。《野望》 唐·杜甫
48、 青猿吟嶺際,白鶴坐松梢。《遊終南山》 唐·姚合
49、 緬彼鶴上仙,去無雲中跡。《遊泰山六首》 唐·李白
50、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 唐·李翱
51、 不得滄洲信,空看白鶴歸。《送友人》 唐·崔塗
52、 不寐清人眼,移棲溼鶴毛。《中秋月》 唐·李洞
53、 宴罷調箏奏離鶴,回嬌轉盼泣君前。《行路難·雙絲作綆系銀瓶》 唐·王昌齡
54、 東望黃鶴山,雄雄半空出。《望黃鶴樓》 唐·李白
55、 白鶴在何處,嘗試與偕來。《水調歌頭·盟鷗》 宋·辛棄疾
56、 兔應疑鶴髮,蟾亦戀貂裘。《月》 唐·杜甫
57、 人傳有笙鶴,時過此山頭。《玉臺觀》 唐·杜甫
58、 雁南飛,烏繞樹,鶴歸城。《水調歌頭·寂寂復寂寂》 宋·劉辰翁
59、 方知黃鶴舉,千裡獨徘徊。《古風·其十五》 唐·李白
60、 蒲荷影參差,鳧鶴雛淋涔。《雜曲歌辭·遊子吟》 唐·顧況
61、 待羔兒、酒罷又烹茶,揚州鶴。《滿江紅·和範先之雪》 宋·辛棄疾
62、 白鶴飛天書,南荊訪高士。《贈參寥子》 唐·李白
63、 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64、 背飛鶴子遺瓊蕊,相趁鳧雛入蔣牙。《夔州歌十絕句》 唐·杜甫
65、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宿江邊閣 / 後西閣》 唐·杜甫
66、 粉壁圖仙鶴,昂藏真氣多。《詠省壁畫鶴》 唐·宋之問
67、 鶴飛巖煙碧,鹿鳴澗草香。《夏遊招隱寺暴雨晚晴》 唐·李正封
68、 獨有知時鶴,雖鳴不緣身。《雜詩四首》 唐·韓愈
69、 倩皓鶴傳書,衛姨呼起。《無悶·催雪》 宋·吳文英
70、 鶴髮半垂龍節在,不聞青史說封侯。《詠北海》 唐·
71、 歸來不騎鶴,身自有羽翼。《遊仙》 唐·賈島
72、 天中鶴路直,天盡鶴一息。《遊仙》 唐·賈島
73、 贏得功成丹鼎,久矣乘風而去,跨鶴與參鸞。《水調歌·石屋勢平曠》 宋·張友仁
74、 閒吹玉笛招黃鶴。《釵頭鳳·別武昌》 宋·秦觀
75、 城下滄江水,江邊黃鶴樓。《送康太守》 唐·王維
76、 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唐·方幹
77、 野鶴清晨出,山精白日藏。《陪鄭廣文遊何將軍山林》 唐·杜甫
78、 上林三月鴻欲稀,華表千年鶴未歸。《代女道士王靈妃贈道士李榮》 唐·駱賓王
79、 借得孤鶴騎,高近金烏飛。《遊仙》 唐·賈島
80、 空惹猿驚鶴怨,誤松蘿風月。《好事近·富貴本無心》 宋·胡銓
81、 美人抱瑤瑟,哀怨彈別鶴。《美人》 唐·陸龜蒙
82、 曉鶴彈古舌,婆羅門叫音。《曉鶴》 唐·孟郊
83、 鶴舞千年樹,虹飛百尺橋。《春日登金華觀》 唐·陳子昂
84、 左右拍手笑,翁似日鶴仙。《宿遷道中遇雪》 宋·陸文圭
85、 銜來多野鶴,落處半靈泉。《奉和魯望四明山九題·青欞子》 唐·皮日休
86、 絕頂神仙會,半空鸞鶴歸。《華山》 唐·鄭谷
87、 鶴等更龜齡。《南鄉子·梅雪弄芳馨》 宋·石孝友
88、 願言弄笙鶴,歲晚來相依。《贈別王山人歸布山》 唐·李白
89、 鶴帳有春留不得,碧雲扶影下湘南。《墨蘭》 元·唐珙
90、 霜黃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烏啼。《暮歸》 唐·杜甫
91、 還入九霄成沆瀣,夕嵐生處鶴歸松。《慶雲見》 唐·李紳
92、 烏啼倦依託,鶴鳴傷別離。《鴛鴦篇》 唐·陳子昂
93、 晴飛半嶺鶴,風亂平沙樹。《雨》 唐·杜甫
94、 借問迎來雙白鶴,已曾衡嶽送蘇耽。《送方尊師歸嵩山》 唐·王維
95、 玄鶴傳仙拜,青猿伴客吟。《廬山》 唐·李中
96、 九陌逢君又別離,行雲別鶴本無期。《送廖參謀東遊二首》 唐·劉禹錫
97、 雲歸入海龍千尺,雲滿長空鶴一聲。《贈陳處士》 唐·呂巖
98、 死憶華亭聞唳鶴,老憂王室泣銅駝。《曲江》 唐·李商隱
99、 不見千年鶴,多棲百丈松。《秋蝶》 唐·白居易
100、 獨鶴只為山客伴,閒雲常在野僧家。《憶廬山舊居》 唐·
感謝關注,與你一起愛上韻律之美。
歡迎朋友們點讚,轉發,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