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中國就發明了渾天儀,為啥韓國人卻把它印在自己的鈔票上?

2020-11-29 千古之客

韓國是一個非常自大的國家,歷史上他們上千年來一直受到中國文化的洗禮,這也給韓國留下了深深的中國烙印。韓國的歷史古籍是用漢字書寫的,就連韓國的國旗那也是當年大清官員設計師的,上面的太極八卦自然也是中國人發明的;韓國錢幣上也印著中國漢朝發明的渾天儀。但韓國人卻大言不慚,表示渾天儀是他們發明的,為啥中國人發明的渾天儀會被韓國人「據為己有」呢?

渾天儀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人對於天象的觀察和崇拜,一直以來東西方的先賢們都對「天」到底是什麼爭論不休。漢朝時期「渾天說」的宇宙理論在中國非常流行,這個學說認為天內充滿了水,而天則靠著氣支撐,地其實是漂浮在水面之上的。根據這套理論,中國古人創造除了用於觀察天象的「渾天儀」。實際上所謂的渾天儀有兩個部分構成:渾象和渾儀。渾象是一個巨大的圓球,上面刻著星宿、赤道等信息,而渾儀則相當於觀測儀。

秦漢時期中國就已經出現了渾天儀,漢武帝將儒家學說當成了正統思想,「天人感應」也要求對天象進行及時有效的觀測。這一時期,皇宮裡負責觀察天象的官員便製造了渾天儀。東漢時期張衡在擔任太史令的時候,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製造了空前銅鑄渾天儀。史料記載,張衡的渾天儀使用漏鬥滴水推動圓圈,各種天象便能展現在人們眼前,節日和二十四節氣全都和現實完全吻合。

在張衡渾天儀的基礎上,後世的科學家也進行了改進,比如說北宋的沈括和元朝的郭守敬都增加了渾天儀的一些結構,使得觀測結果更加精準。深受中原王朝影響的朝鮮半島也非常重視天象,於是唐朝時期便從中國引進了渾天儀。在韓國人看來渾天儀能夠觀測天象,簡直就是古代的「望遠鏡」,他們不會想到這其實是中國人最先發明的。

韓國人卻毫不在乎這一點,畢竟他們國旗上的太極、八卦圖案全都來自於中國!2007年韓國發行了新版的1萬元面值的鈔票,這張鈔票正面印的是朝鮮古代著名帝王世宗大王的頭像,而背面印的就是中國的渾天儀!由此可見韓國人已經完全把渾天儀當成了韓國人的東西,畢竟各個國家鈔票上印的都是本國本民族的偉人或者極具特色的東西!韓國恬不知恥把中國的東西印到自己的鈔票上,實在是令人咋舌。

相關焦點

  • 地動儀被教材刪除,渾天儀印上韓國鈔票,張衡的發明怎麼差這麼大
    張衡是中國人婦孺皆知的古人,在遙遠的漢朝,科技落後的時代,從他手裡問世了眾多發明,利用機械原理的指南車、自動日曆、可以計算裡程的鼓車、模擬鳥類飛翔的木雕......當然最著名的當屬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項與天文地理有密切相關的非凡科技儀器代表了古代中國的科技成就,也因為這兩個儀器不同一般的歷史地位,張衡的紀念郵票上也出現了它們的名字。然而,在韓國新版1萬韓元的鈔票上赫然出現了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這不僅引來我國網友的極大憤慨,即使在韓國國內也出現抨擊聲音。難道韓國人想要竊取張衡的發明權?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踢出了中國的歷史教材?
    為什麼這兩兄弟差距如此之大,小編這次就以: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踢出了中國的歷史教材?為題在下面跟你們詳細說明!它們都是一個父親生的,為什麼結局如此不同?今天小編就來跟你們講講關於它們在歷史上的一些經歷吧。然後帶你們好好地了解一下它們。不過在東漢確實有很多有名的發明家。
  • 為何哥哥渾天儀被印上鈔票,弟弟地動儀卻被移出教科書?
    上過小學的都知道張衡,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一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著名工程師,他一生中致力於天體運行和地震原理的研究,並且精通機械製造,他製作出了渾天儀和地震儀兩個孿生兄弟,但這對雙胞胎的命運卻相差很大,哥哥渾天儀被印在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這是為什麼呢?
  • 韓國將渾天儀印在鈔票上,引韓國教授不滿,直言:那是中國的發明
    張衡與渾天說天空,自古以來都是人類嚮往之所,當大多數人還在研究天上是否住著神仙時,張衡就開始研究天空中天體的運行規律。根據對天文學的研究,他創造出了渾天說,用於解釋天空中星體的運行規律。同時,他還根據自己掌握的規律,發明了渾天儀。
  • 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科書,怎麼回事?
    中國在歷史上經歷了2000多年的封建時期,雖說那個時候人們的思想是非常傳統和落後的,但是值得驕傲的是,在封建時期,中國在軍事、科技、政治、文化方面都曾是一個強國,歷朝歷代都出現過驚人的科技成果,四大科技發明是令我們至今提起都滿是驕傲的事情。
  • 為啥渾天儀被印在韓國貨幣上,地動儀卻消失在中國的歷史教材中?
    為啥渾天儀被印在韓國貨幣上,地動儀卻消失在中國的歷史教材中?在古代,由於科學知識其實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對於那時候的人來說,想要發明一樣東西就變成了一件非常難得事情。因為那時候工具或者是知識有限,所以發明創造是非常困難的。可是,這對於張衡來說是一個例外。因為他對於研究是非常感興趣的,尤其是機械,更是厲害的不得了。而且,不光是這一方面,張衡對於天文學也是非常的喜歡,甚至在後來還為此有了一個非常重大的發現。但這不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說的,今天要說的是他發明的兩件東西,一個被印在了韓國的貨幣上,另一個從歷史課本上消失了,這是為什麼呢?
  • 漢代就出現的渾天儀,為什麼會印在韓元的萬元鈔票上?
    但是,記載如此詳實的儀器竟然再一次被人盯上了,而且印在了萬元大鈔上。這就是與我們爭奪孔子和端午的韓國。皇帝在古代的地位不用多說,而皇帝自稱天子,認為王朝的統治受命於天,所以對於祭祀之類的活動格外重視。這一方面是百姓認識問題,另一方面則與古代農業的地位有關,所以天象在古代的地位重要至極。
  • 稱張衡的渾天儀是他們發明的?
    眾所周知,渾天儀是我國古代的一項重要科技發明,我國西漢時期就有人發明了初代渾天儀,據歷史資料記載,落下閎和賈逵都有發明過渾天儀。但是如今最為有名的還是東漢時期的著名科學家張衡所改進的渾天儀,張衡在前人的基礎上大舉改進了渾天儀,使得改進的渾天儀能夠精確地得出地球繞著太陽一周的度數,可以說張衡發明的渾天儀是我國古代科學的一座偉大的豐碑。
  • 本是張衡的一項發明,韓國人給它改了名字,還將其印在韓幣上
    渾天儀是儀器兩部分的總稱,分為渾儀和天儀。渾天儀是中國古代人類認識宇宙的重要儀器。但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渾天儀並不是張衡首次發明的。在西漢時期中國的文學家楊雄在其著作中對渾儀便有比較詳細的描述,其中說了渾儀的使用方式,還說明了渾儀的發明者是當時的天文學家落下閎。這個記載的出現比張衡早了將近200年。
  • 課本上消失的地動儀,韓國鈔票上的渾天儀,世界全是我的思密達
    單從其發明的測地震地動儀來說,更是對後來產生了深淵影響。然而以現在科學推測可能有錯誤,就從課本中刪除。而張衡發明測天象的渾天儀,卻被韓國人搶先申遺,最後印刷在鈔票上了!傳聞張衡就是受此啟發,經過一番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之後「渾天儀」出世,平時用來觀察天文星象,由渾象跟渾儀兩個組成部分。據說,渾儀具有gps定位的功能,能測出天體的大概位置,而渾象能對定位數據進行演算,真是相當的厲害。渾天儀的價值相當的牛啊,不得不讓世人讚嘆,中國古代科技那是多麼的輝煌!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中國歷史課本裡消失了地震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災難,有的時候小編在想,什麼時候我們可以預知地震的到來,可以提前做出準備呢?當然,這件事現在已經實現了,而在古代也有一個可以預測地震的儀器。
  • 張衡兩項發明命運坎坷,渾天儀被印上韓國紙幣,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文明很先進發達,在清朝之前,一直領先於世界,是整個世界的領跑者,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與我們抗衡。除了強大的國力之外,古代科技也相當發達,有些古人們發明的東西,甚至以現在的科技水平都難以複製,令人著實驚嘆。
  • 我要上觀網|韓國紙幣上印中國渾天儀?兩邊都不開心了
    2007年,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就印在新版的萬元紙幣上。 有讀者不樂意了,韓國這樣做是想說明渾天儀也是他們的發明嗎? 不過這倒真不是。韓國人的確承認渾天儀是中國的,所以對這事頗有意見的並非只有中國人,很多韓國人也是不開心的。 據07年法制晚報報導,韓媒認為,渾天儀是起源於中國的天文觀測儀,將其印在韓國貨幣上可能使人誤解為渾天儀就是能代表韓國的科學成果。
  •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渾天儀和地動儀都是中國古代璀璨奪目的發明,雖然沒有四大發明的印象深、傳播遠,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成就是不可忽視的。這兩個發明就像是孿生兄弟一樣,都是出自漢朝張衡之手,不過這兩個發明的「下場」卻不太一樣,渾天儀在韓國簡直是捧出天際,甚至印在紙幣上,而地動儀卻是被移除了歷史課本。
  • 渾天儀為什麼會印在韓國鈔票上,而地動儀卻從我國歷史教科書中被移除
    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出了許多令人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而古人則在這片大地上,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創造出一個個對後生產生著深遠影響的偉大發明。比如,我們在歷史教科書中所熟知的中國四大發明,其對世界有著深遠影響,至今都在被世界各國所沿用。
  • 張衡的兩大發明,一個被移出中國教材,一個卻被印在韓國紙幣上?
    中國古人憑藉智慧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極大的貢獻,優秀的歷史發明以及發明家數不勝數,其中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被稱之為古代四大發明。下面,我們就來看古代知名人士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渾天儀的發明凝結了張衡的智慧與汗水,他的橫空出世給人們帶來了極大的震撼,因此,渾天儀被稱之為最偉大的發明,可以說是中國古代科學最高水平。除了渾天儀外,張衡還發明了地動儀。相傳,地動儀的外形十分精緻,機關也十分别致靈活,更重要的是,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可以準確地檢測到地震。地動儀有8個方位,分別代表實際生活中的8個方向。
  • 都是中國發明,為何地動儀移出歷史書,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
    我們常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今天為大家介紹一對「兄弟」,它們有著共同的父親——張衡,但是現在看來這兩位兄弟卻有著截然不同的結局,一個被國家當成寶貝,給印在了紙幣上,而另外一個卻得不到認可,被在教科書中刪除,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材
    不僅如此,還有無數傑出的歷史發明和發明家,在古代中國張衡就是一個代表。他的渾天儀帶領人們探索宇宙的奧秘,在太空的海洋中漫遊。他的地震儀曾經在預測地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中國,的歷史,張衡是歷史的推動者。
  • 地動儀被我國歷史教材移除,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又申遺了?
    地圓說源自中國中國有著5千年文明,除了檯面上的戰爭以外,科學一直都在發展,「天圓地方」是中國人最早關於宇宙的一種認知,這種特殊的理論一開始被認為是人能量的循環,《黃帝內經》中便提出了五運六氣以及四季的變化,即: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一年之後周而復始。
  • 地動儀被移出教材後,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卻被印在韓國的紙幣上
    但是無論歲月如何變遷,不可否認的是,在每一個時代,總是有一些能力突出的人,他們用自己的智慧震撼世人,並給後世的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比如張衡便是這樣的一個人。張衡,字平子,為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是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