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過小學的都知道張衡,張衡是我國東漢時期一個上通天文下知地理的著名工程師,他一生中致力於天體運行和地震原理的研究,並且精通機械製造,他製作出了渾天儀和地震儀兩個孿生兄弟,但這對雙胞胎的命運卻相差很大,哥哥渾天儀被印在鈔票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先說渾天儀,我國古代非常重視對天象的研究,人們認為天象的變化代表著天意,會導致人間巨變,古代帝王都設有欽天監,來專門負責觀測天象,推測吉兇。為了觀測天象,在春秋時期,人們就開始發明觀測天象的儀器,到了東漢時期,張衡根據前人的研究,發明了渾天儀。
渾天儀由渾象和渾儀構成,渾象來推演天象變化,渾儀測量天體的坐標位置,張衡製造渾天儀一事,在史料中都有記載。鑑於張衡的重大貢獻,聯合國還將一顆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但是搶了孫悟空的韓國人卻聲稱渾天儀也是他們發明的,還把渾天儀作為標誌,印在了他們的萬元鈔票上,就差申遺了。
然後再說地動儀,傳說地動儀的作用是地震發生時它能夠感受到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在地動儀上面八個方向分別放著一個龍頭和對應的蟾蜍,當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龍頭嘴中的珠子便會掉到蟾蜍嘴裡,在古代信息傳遞不發達的古代,用地動儀用來報告地震,可以說非常的先進。
可是關於地動儀的記錄卻非常之少,後人只知道有地動儀,卻無法將它還原,現存的地動儀也是後人仿製的,並沒有報告地震的功能,所以就有專家指出,地動儀很可能是假的,是不存在的,就把它剔除出了中學教材。
雖然目前地動儀和渾天儀的遭遇都不太好,但不得不讓人佩服製造者張衡的智慧,您對地動儀和渾天儀的遭遇怎麼看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