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烏龍:「渾天儀」被印韓國萬元紙幣上,難道又來爭文化遺產?

2020-11-29 羽昕天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卓越輝煌。——《中華世紀壇序》

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其文明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時期。在如此悠久的文明中,中國的祖先用其智慧發明、創造出了一件又一件事物,其中就包括中國古代偉大的發明家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雖然它們都是出自張衡之手,但是在千年之後,它們的命運卻大不一樣。「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的紙幣上,當成了韓國本土的文化,而地動儀卻被移出了中國教材。這是究竟是為什麼呢?

韓國紙幣上的「渾天儀」

渾天儀是渾儀和天儀的合稱,是一種測繪天體的工具。根據歷史記載,渾天儀是張衡發明的,由於渾天儀是當時極為罕見的科學測繪儀器,因此一直被中國人引以為豪。現如今,張衡所製造的渾天儀已經失傳,而中國現存的最早的渾天儀是明代的渾天儀,在南京紫金山天文臺。

在2017年,韓國發布了新型的紙幣,在大多數國家的紙幣一樣,韓國紙幣上也印有具有韓國代表性的圖像,比如歷史人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很快,中國的網友就發現韓國新版萬元紙幣上印的的圖像,竟然是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一下子,這件事情就鬧得沸沸揚揚,中國網友尤其氣憤——韓國又搶中國的文化遺產。

一時間,網上全是批判韓國的聲音。其實這樣的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韓國的歷史較之中國而言是比較短的,且由於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強大融合性以及歷史上的韓國長時間在綜合國力上處於劣勢地位,韓國受中國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在文化方面。哪怕在當代,韓國社會上的許多禮儀和習俗都受到中國的影響。甚至於中國人發明的漢字在他們國家通行了上百年,直到上個世紀才廢除。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韓國就有了非常多的和中國一樣的文化元素,比如端午節、中醫。韓國一直非常重視文化,因此韓國便在2005年將端午節申請為他們國家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那時候起,韓國在中國人的心中,就是搶奪中國文化、將中國文化據為己有的強盜。

因此,在中國網友發現韓國萬元紙幣上印的是中國的渾天儀,就認為韓國又來搶中國的文化了,一時間,網絡上血雨腥風。中國人不滿意,韓國人也不滿意——韓國沒有東西了嗎?為什麼要印中國的渾天儀?害得韓國被中國人罵,自己還是理虧的一方。

然而韓國銀行發行局長更委屈,因為韓國萬元紙幣上所印的根本不是中國的渾天儀,而是韓國人民發明的渾天表。渾天表是韓國的科學家發明的,是將渾天儀和西式鐘錶結合的產物,和渾天儀不是一回事情。

韓國銀行發行局認為在本國的紙幣上印上代表自己國家的文化符號,是可以增強國家的民族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因此選擇渾天表。但是渾天表的外形是箱形的,這實在不美觀,於是韓國就選擇了渾天表中的一部分並將其印在了紙幣上。

就這樣,一個國際烏龍產生了。實際上,印在紙幣上的那部分雖然和渾天儀十分類似,但是還是有區別的——渾天儀中心是沒有東西的,而渾天表的中心是一個地球儀。但是由於地球儀實在太小,因此人們無法在第一時間注意到。

地動儀慘遭教科書移除

張衡的地動儀也曾經是被載入史冊的一項發明,被視為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曾在登在教科書上。據說地動儀上有八條龍,這八條龍各自朝著不同的方向,嘴裡都含著一顆珠子,在地震來臨之前,地震的那個方向的龍嘴中的珠子就會落下,並以此來告訴人們——有地震了。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地動儀的身影從教科書中移除了。

對於這件事情,網友認為這是和魯迅先生的文章被移出教科書,《水滸傳》被禁是一樣的,是不尊重中國歷史文化的做法,是不恰當的。因此許多人的情緒非常激烈,紛紛要求在歷史書和語文書上重新加上地動儀的圖片。

教材是給學生用的,因此教材裡的內容是要經過嚴謹而科學地篩查、選擇的。因此教育部選擇將地動儀移出教材肯定是有原因的。

實際上,之前教材上的地動儀並不是張衡親造的,和渾天儀一樣,地動儀也早就失傳了,現在我們見到的地動儀是當代的王振鐸先生根據史書的記載所製作出來的「複製版本」。後來,另外一個教授馮銳在充分地了解了史書之後,發現真正地動儀並不是王振鐸教授所複製出來的版本。於是馮銳教授就和出版社進行了多次交涉,最終教育部和出版社將我們所熟悉的地動儀的照片移出了教科書。

這種做法其實是完全正確的——首先,這個教科書,承擔著教育學生的作用,如果不對此修正,那麼錯誤的東西將會變成永久的錯誤。其次,科學本身就是需要真實的。

文化自信

不管是韓國紙幣上的「渾天儀」事件還是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中國的網友都表現出了劇烈的反抗的態度,這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中國人對於自己的文化是有歸屬感和自豪感的。試想一下,如果人們認為這些發明是無關緊要的,那麼他們會不會在乎這些東西是否會被移出教科書或者被其他國家「據為己有」呢?顯然是不會的。

中國一直在講「文化自信」,什麼是文化自信呢?這,就是文化自信!當然,或許會有人覺得中國人這種偏激的態度是不好的,但是這種態度卻可以保護中華民族的文化。

張衡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天文學家,他曾經發明了地動儀和渾天儀,這兩樣東西,被中國人引以為豪。但是在2017年,渾天儀卻出現在了韓國的紙幣上,地動儀也被移除了教科書。就在人們群情激昂時候,事情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原來此「渾天儀」非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而是韓國渾天表的一部分;教科書上的地動儀也是不正確的仿製品。

相關焦點

  • 中國渾天儀印上韓國紙幣[圖]
    中國渾天儀印上韓國紙幣[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4日 08:14 來源:東方網 圖片說明:在新版萬元紙幣上,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竟赫然紙上。
  • 明朝仿製的渾天表太醜,為提升文化自豪感,韓國紙幣印中國渾天儀
    2007年,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在新版的萬元紙幣上赫然印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2007年,韓國銀行發行新版萬元的韓元紙幣,一般來說,國家的貨幣都會印有國家標誌性特色性的物體,提升文化自豪感,比如說人民幣印有長城、黃河,這款萬元的韓元紙幣也一樣——正面印有韓國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和普賢山1.8米望遠鏡,還有「渾天表」——
  • 張衡「渾天儀」被印上韓國貨幣
    韓國銀行22日才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就引發了一場爭議!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  據韓國《京鄉新聞》昨日報導,韓國將「渾天表(國寶230號)」中的渾天儀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報導說,渾天儀是起源於中國的天文觀測儀,而將其印在韓國貨幣上,可能使人誤解為渾天儀就是代表韓國的科學成果。  一萬韓元新版紙幣正面印有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和普賢山1.8米望遠鏡、渾天儀等圖案。
  • 我要上觀網|韓國紙幣上印中國渾天儀?兩邊都不開心了
    【觀察者網 文/陳雅莉】昨日觀網的一篇新聞報導,到10月10日午夜,中韓兩國長達八年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就到期了,而當日早上,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稱,關於協議要不要續籤,中韓雙方還在開會商討。 不過,有讀者的注意點卻歪在了文中的配圖上:韓國的紙幣上居然印了我國的渾天儀?
  • 張衡兩項發明命運坎坷,渾天儀被印上韓國紙幣,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張衡做出名的發明,一個是渾天儀,一個是地動儀,這兩樣發明不僅對古代研究自然有著重要作用,對後世也有借鑑學習的意義。不過,這些屬於我們中國的國寶,如今卻面臨著一個尷尬的境遇,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紙幣上,而地動儀則被我們自己刨除在了課本之外。
  • 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紙幣上,韓媒:這種設計屬於韓國獨創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自古以來就廣為人知,不僅有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明,更有蘊含了高科技的天體運行測定儀器—渾天儀。這個渾天儀可不簡單,古代天體運行到哪裡了,它都能第一時間知道。而就是這樣一個瑰寶,最近竟然被印到了韓國的萬元大鈔上!
  • 韓國將渾天儀印在鈔票上,引韓國教授不滿,直言:那是中國的發明
    同時,他還根據自己掌握的規律,發明了渾天儀。渾天儀由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以及外面的天象所組成,包括了二十八星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渾天儀完全用水流來驅動,當水流動過時,它就會旋轉起來,按照張衡所研究的天象規律,慢慢轉動。
  •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渾天儀和地動儀都是中國古代璀璨奪目的發明,雖然沒有四大發明的印象深、傳播遠,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成就是不可忽視的。這兩個發明就像是孿生兄弟一樣,都是出自漢朝張衡之手,不過這兩個發明的「下場」卻不太一樣,渾天儀在韓國簡直是捧出天際,甚至印在紙幣上,而地動儀卻是被移除了歷史課本。
  • 渾天儀出現在韓國紙幣上 文化傳承難分你我他
    韓國銀行於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韓元紙幣,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赫然出現在新版萬元紙幣上。這種做法,在韓國被一些人批評為忽視了韓國紙幣所應有的本國歷史文化內涵;而在中國則被一些人解讀為韓國是「搶」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因此或是義憤填膺大聲指責,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筆者以為,中韓兩國的這兩種看法皆大可不必。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文/歷史大齒輪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東西是在東漢時期被張衡發明出來的,渾天儀是一個關於天文的東西。地動儀是關於地震的東西,能夠預測地震方位。渾天儀和地動儀在古代看來都是兩個非常、非常高明的東西,當然了,現在看來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但是在現代渾天儀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甚至被韓國印道的紙幣上面,但是地動儀卻地位非常的底下,甚至連教科書都沒有了,地動儀的地位。小編覺得,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古代的發明到現在地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發明的用途,或者說真實性出現了一定的區別吧。
  •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可以說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世界上其他的地動儀的「祖輩」,張衡也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開拓者」,雖然受限於那個時候的整體科技水平有限,它只能測試出地震時震中大概的方位,但是這卻已經領先了世界上相關科技1800多年。
  •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人類近二百年來所創造出來的科學技術成就,要比過去幾千年的歷史多上很多倍,但是古人的智商並不比我們差,甚至要更聰明,比如中國古代就有四個大發明,對於這些成果,每個民族都希望它是歸屬於自己的
  • 渾天儀上韓元新紙幣(圖)
    一萬韓元新幣22日發行 正面印有世宗大王肖像 背面印有中國古代發明———  韓國央行22日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但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韓國媒體今日紛紛對此發表評論並質疑。
  • 韓國新幣印上中國渾天儀 官方稱提升自豪感(圖)
    中國渾天儀 印上韓紙幣  一萬韓元新幣22日發行 正面印有世宗大王肖像 背面印有中國古代發明  韓貨幣圖案諮詢委沒有科學史專家 媒體紛紛質疑 稱銀行忽略科學性和歷史性  韓國央行22日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但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踢出了中國的歷史教材?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對孿生兄弟,它們在歷史上的存在都很厲害。一個上知天文,一個下知地理。父親更是了不起,說是父親其實也就是它們的發明者,大家都知道張衡吧。他就是東漢大名鼎鼎的發明家。相信稍微懂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這麼個人,可是這倆兄弟的下場卻截然不同。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材
    令人驚訝的是,渾天儀已經被印在韓國的鈔票上好幾代了,而在中國,張衡地震儀的記錄已經從我國的教科書中刪除了。真相是什麼?在沒有高科技測量儀器的時代,人們對宇宙充滿了好奇。然而,人們只能依靠想像來探索奧秘。在蒙昧時代,人們堅信圓天圓地的理論。他們認為宇宙是球體,而地球是正方形。
  • 地動儀被我國歷史教材移除,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又申遺了?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紙幣上韓元是1975年8月14日正式開始發行,在發行韓元時,幣值是參考了日本的日元,從1元到1萬元都有大小不等的金額,一般來講,金額越大,越不好換算,日本也是取消的一些大額面值,但是韓國在60年的經濟發展,並沒有造成韓國經濟流通問題。
  •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錢上,地動儀卻移出了我國的歷史教材?
    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錢上,地動儀卻移出了我國的歷史教材?在當時的東漢時期,出現了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發明家,張衡,他通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終於發明出了兩臺聞名天下的機器,一臺管天文叫渾天儀,另外一臺機器管地理,叫地動儀。
  • 韓元新紙幣印上渾天儀 圖好看不講歷史引來批評
    據《北京晚報》報導韓國中央銀行於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但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背面,源於中國的渾天儀成為主要圖案,這引起廣泛質疑和批評。  據報導,一萬韓元新版紙幣正面印有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和普賢山1.8米望遠鏡、渾天儀等圖案。
  • 漢代就出現的渾天儀,為什麼會印在韓元的萬元鈔票上?
    但是,記載如此詳實的儀器竟然再一次被人盯上了,而且印在了萬元大鈔上。這就是與我們爭奪孔子和端午的韓國。皇帝在古代的地位不用多說,而皇帝自稱天子,認為王朝的統治受命於天,所以對於祭祀之類的活動格外重視。這一方面是百姓認識問題,另一方面則與古代農業的地位有關,所以天象在古代的地位重要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