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天儀出現在韓國紙幣上 文化傳承難分你我他

2021-01-09 華夏經緯網

  韓國銀行於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韓元紙幣,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赫然出現在新版萬元紙幣上。這種做法,在韓國被一些人批評為忽視了韓國紙幣所應有的本國歷史文化內涵;而在中國則被一些人解讀為韓國是「搶」中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因此或是義憤填膺大聲指責,或是痛心疾首自愧不如。筆者以為,中韓兩國的這兩種看法皆大可不必。

  中日韓越等國家,在歷史上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或「儒教文化圈」,分享著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和思想價值觀念,而古代朝鮮的國家政治、禮樂文明、典章制度、風俗日用等,則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尤甚。把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按照現代民族國家疆域強行進行分割,非要分個彼此你我,這是現代人的思維而不是歷史的真實。渾天儀在中國出現之後不久即傳入朝鮮,而且朝鮮人還根據渾天儀的原理改制成了獨具特色的「渾天儀」模型,並創製了「渾天表」。從這個角度看,韓國把渾天儀印上新版紙幣,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而中國也沒有必要批評韓國這一做法。如果硬要把共同的歷史文化傳統進行分割,則不但中日韓越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的歷史文化淵源和現實文化糾纏無法算清,而且只能引來一些毫無意義的筆墨官司,甚至引發和助長各自的民族主義情緒和文化排外意識。韓國國旗上的主體圖案,就是中國太極圖的一種變形,是不是中韓兩國人民也要要求韓國更改國旗呢?部分漢字被借用為日本現今的漢字,部分漢字的偏旁或簡化體演化成日本的假名,是不是中日兩國人民也要要求日本文字剔除漢字的影響呢?

  文化無國界,或者更準確地說,文化的起源和生成有國界,但文化的傳播和影響無國界。基督教起源於中東,但如今基督教並不為中東所獨有而在世界廣為流傳;佛教起源於印度,但如今佛教在印度的發展相對有限卻在世界深有影響。有些文化不是不想而是沒有能力擴大自己的傳播和影響;一種文化能夠超越自己的起源地和生成地,能夠被廣泛接受和認同,是這種文化生命力的集中體現。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有著持久的生命力和廣泛的影響力,舉凡東亞和東南亞國家莫不或多或少受其影響,即使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也受其啟發,這已成為學界的一種共識。而如今,伴隨著中國走向世界,中國文化更為深入廣泛地走向世界也是可以預期的。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如果對他國借鑑和吸收中國文化感到憂慮和恐懼,有可能造成對中國文化生命力和影響力的傷害。

  遺憾的是,有些國人往往疏忽了「文化無國界」的事實,把韓國搶註端午節成功、醞釀祭孔大典申遺、挖掘和創新中醫以及這次韓國新版紙幣出爐等,一律視為是對中國文化的威脅。殊不知,韓國的這些做法,本質上構不成對中國文化的挑戰與威脅。相反,中國文化的最大憂慮來自國內。百餘年來國人對中國文化進行了持續不斷的批判質疑和顛覆解構,今天的一些國人對中國文化更是具有太多的不解、誤解、曲解,中國五千年來所積澱形成的價值信仰和文化生態目前正面臨著現代俗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強烈衝擊。中國人指責韓國新版紙幣使用渾天儀理直氣壯,然而為什麼不問一問中國紙幣緣何不使用渾天儀呢?國人的當務之急和根本之計,不在於憂慮甚至恐懼韓國的申遺等做法,而在於知恥後勇、幡然醒悟,進而通過各種途徑樹立中國文化主體性,守護和繼承、發揚和光大中國文化,實現中國文化的復興。

  如若不然,我們有何資格對別人品頭論足、橫加非議呢?韓國「申遺」也好,渾天儀上紙幣也好,都說明中國文化不是「博物館裡的展品」,而是一種活生生的文化形態。文化有無價值,當然不能從是否被採納與使用的純功利角度來衡量,但中國文化傳統孑立一時可以,能形影相弔一百年、一千年嗎?從價值承載和功能發揮來看,中國文化強調「見諸於行事」,是和現實生活緊密相關、融為一體的。中國文化的傳承不僅要靠中國人的繼承,也要靠更廣泛的傳播。一種文化的傳播越是廣泛,它也就越有生命力,而越有生命力的文化,也就越具有更為深遠的影響力。世界歷史上,文化的傳播常常會出現「本土斷代」的現象,就是本國的文化傳統在本國未能延續,而在異國得以延續,而後再「重返」本國。這種「接力傳播」的現象在「中華文化圈」中也不少見。從這個意義上講,韓國的做法不僅未對中國文化構成威脅,而且是對中國文化的繼承和發揚!(王達三 北京學者)

    《環球時報》

相關焦點

  • 中國渾天儀印上韓國紙幣[圖]
    圖片說明:在新版萬元紙幣上,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竟赫然紙上。  東方網1月24日消息:據有關媒體1月23日報導,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其中,在新版萬元紙幣上,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竟赫然紙上,這在韓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
  • 國際烏龍:「渾天儀」被印韓國萬元紙幣上,難道又來爭文化遺產?
    「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的紙幣上,當成了韓國本土的文化,而地動儀卻被移出了中國教材。這是究竟是為什麼呢?韓國紙幣上的「渾天儀」渾天儀是渾儀和天儀的合稱,是一種測繪天體的工具。在2017年,韓國發布了新型的紙幣,在大多數國家的紙幣一樣,韓國紙幣上也印有具有韓國代表性的圖像,比如歷史人物。這本來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是很快,中國的網友就發現韓國新版萬元紙幣上印的的圖像,竟然是張衡發明的「渾天儀」。一下子,這件事情就鬧得沸沸揚揚,中國網友尤其氣憤——韓國又搶中國的文化遺產。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被移出我國歷史教材?文/歷史大齒輪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東西是在東漢時期被張衡發明出來的,渾天儀是一個關於天文的東西。地動儀是關於地震的東西,能夠預測地震方位。渾天儀和地動儀在古代看來都是兩個非常、非常高明的東西,當然了,現在看來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明。但是在現代渾天儀的地位是相當的高,甚至被韓國印道的紙幣上面,但是地動儀卻地位非常的底下,甚至連教科書都沒有了,地動儀的地位。小編覺得,渾天儀和地動儀這兩個古代的發明到現在地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別,可能是因為這兩個發明的用途,或者說真實性出現了一定的區別吧。
  • 我要上觀網|韓國紙幣上印中國渾天儀?兩邊都不開心了
    ,自己都承認的笑話,恬不知恥 韓國的紙幣上的確印了渾天儀,而且這版萬元紙幣早在十年前就發行了。 2007年,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就印在新版的萬元紙幣上。
  • 明朝仿製的渾天表太醜,為提升文化自豪感,韓國紙幣印中國渾天儀
    2007年,韓國銀行於當地時間1月22日正式發行新版萬元和千元的韓元紙幣,在新版的萬元紙幣上赫然印著中國古代天文儀器渾天儀!雖然被安放在靈臺大殿的密室之中,但室外某時某刻出現的天象都能從渾天儀上讀出來——它也可以作為活動日曆,時刻表示著朔、望、弦、晦等日期;在這臺儀器幫助下,張衡指出在中原可以見到的星有2500個,與現在相差無幾;更是得出了一周天為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的結論,也就是現在的地球繞日一周曆時365天5小時48分46秒
  •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
    韓國說渾天儀是他的還印在紙幣上,專家說地動儀不存在要移出課本渾天儀和地動儀都是中國古代璀璨奪目的發明,雖然沒有四大發明的印象深、傳播遠,可是在我看來這種成就是不可忽視的。這兩個發明就像是孿生兄弟一樣,都是出自漢朝張衡之手,不過這兩個發明的「下場」卻不太一樣,渾天儀在韓國簡直是捧出天際,甚至印在紙幣上,而地動儀卻是被移除了歷史課本。
  • 渾天儀上韓元新紙幣(圖)
    一萬韓元新幣22日發行 正面印有世宗大王肖像 背面印有中國古代發明———  韓國央行22日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但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韓國媒體今日紛紛對此發表評論並質疑。
  • 張衡兩項發明命運坎坷,渾天儀被印上韓國紙幣,地動儀被移出課本
    科學家張衡的名字,想必大家都有耳聞,在上學的時候,我們就在歷史課本上學過他,知道他是古代的一位政客,同時也是一位科學家。張衡做出名的發明,一個是渾天儀,一個是地動儀,這兩樣發明不僅對古代研究自然有著重要作用,對後世也有借鑑學習的意義。
  • 張衡「渾天儀」被印上韓國貨幣
    韓國銀行22日才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就引發了一場爭議!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  據韓國《京鄉新聞》昨日報導,韓國將「渾天表(國寶230號)」中的渾天儀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報導說,渾天儀是起源於中國的天文觀測儀,而將其印在韓國貨幣上,可能使人誤解為渾天儀就是代表韓國的科學成果。  一萬韓元新版紙幣正面印有世宗大王的肖像,背面印有《天象列次分野之圖》和普賢山1.8米望遠鏡、渾天儀等圖案。
  • 歷史上渾天儀到底是誰發明的,為何會出現在韓國1萬韓元紙幣上?
    早在2005年,韓國成功將「端午節」申遺,此後更是傳出了將中醫改為「韓醫」申遺的呼聲,這不他們又將舉世聞名的中國渾天儀請到了自家一萬韓元的紙幣上。那麼,歷史上的渾天儀到底是發明的,還有為何韓國在一萬韓元的鈔票上,赫然印上了我國的渾天儀呢?
  •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
    韓國1萬元紙幣為何印渾天儀?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中刪除?,他對機械技術、天文星象等方面都很感興趣,經過他不斷的努力研究和嘗試探索,長大後張衡可謂是貫通六藝,在世六十多年,在曆法、史學、器械、數學等方面都頗有建樹。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被印在韓國紙幣上?地動儀卻被移出中國教材
    他的渾天儀帶領人們探索宇宙的奧秘,在太空的海洋中漫遊。他的地震儀曾經在預測地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對於中國,的歷史,張衡是歷史的推動者。令人驚訝的是,渾天儀已經被印在韓國的鈔票上好幾代了,而在中國,張衡地震儀的記錄已經從我國的教科書中刪除了。真相是什麼?
  • 韓國將渾天儀印在鈔票上,引韓國教授不滿,直言:那是中國的發明
    根據對天文學的研究,他創造出了渾天說,用於解釋天空中星體的運行規律。同時,他還根據自己掌握的規律,發明了渾天儀。渾天儀由一個直徑四尺多的銅球以及外面的天象所組成,包括了二十八星宿、中外星官以及黃赤道、南北極、二十四節氣。恆顯圈、恆隱圈等。
  • 韓國新幣印上中國渾天儀 官方稱提升自豪感(圖)
    中國渾天儀 印上韓紙幣  一萬韓元新幣22日發行 正面印有世宗大王肖像 背面印有中國古代發明  韓貨幣圖案諮詢委沒有科學史專家 媒體紛紛質疑 稱銀行忽略科學性和歷史性  韓國央行22日正式發行一萬韓元和一千韓元新紙幣,但中國的渾天儀赫然印在新版一萬韓元紙幣上
  • 渾天儀被印在了韓國紙幣上,韓媒:這種設計屬於韓國獨創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自古以來就廣為人知,不僅有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指南針等四大發明,更有蘊含了高科技的天體運行測定儀器—渾天儀。這個渾天儀可不簡單,古代天體運行到哪裡了,它都能第一時間知道。而就是這樣一個瑰寶,最近竟然被印到了韓國的萬元大鈔上!
  • 地動儀被我國歷史教材移除,渾天儀卻印在韓國鈔票上,又申遺了?
    除此之外,他還提出了渾天說,也就是最早的地圓說,許多人認為渾天儀是東漢張衡發明的,其實張衡是改進了落下閎的渾天儀,但地動儀是他的傳世傑作。渾天儀為何被印在韓國紙幣上韓元是1975年8月14日正式開始發行,在發行韓元時,幣值是參考了日本的日元,從1元到1萬元都有大小不等的金額,一般來講,金額越大,越不好換算,日本也是取消的一些大額面值,但是韓國在60年的經濟發展,並沒有造成韓國經濟流通問題。
  •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
    為何韓國錢上有渾天儀圖片,而中國課本裡卻刪除了地動儀人類近二百年來所創造出來的科學技術成就,要比過去幾千年的歷史多上很多倍,但是古人的智商並不比我們差,甚至要更聰明,比如中國古代就有四個大發明,對於這些成果,每個民族都希望它是歸屬於自己的
  • 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卻出現在韓國的鈔票上,這是怎麼回事?
    眾所周知,張衡是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他發明了地動儀,在繼承前人成果的情況下,造出了史無前例的渾天儀,成為中國古人研究天象的重要儀器。然而最近有網友發現,中國的渾天儀卻出現在了韓國的鈔票上,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中國將「地動儀」踢出教科書,可悲嗎?
    韓國把渾天儀印在紙幣上,中國將「地動儀」提出教科書,可悲嗎?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和小編一樣,時常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在那並沒有什麼資源和科技的時代,古人還是會發明出一些讓我們驚嘆的事物。就拿今天要了解的渾天儀和地動儀來說,這兩樣東西都是中國古人發明的傑出之作,如今,韓國人無視我國的質疑,將本屬於我國發明的渾天儀明目張胆地印在了他們的紙幣上,而我們中國將地動儀的內容踢出了教科書,你們覺得這樣可悲嗎?
  • 為何渾天儀被印在韓國鈔票上,地動儀卻被踢出了中國的歷史教材?
    在歷史上有這麼一對孿生兄弟,它們在歷史上的存在都很厲害。一個上知天文,一個下知地理。父親更是了不起,說是父親其實也就是它們的發明者,大家都知道張衡吧。他就是東漢大名鼎鼎的發明家。相信稍微懂一點歷史的人都知道這麼個人,可是這倆兄弟的下場卻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