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大寫的「冷」!說好的「暖冬」呢?

2020-12-05 果殼網

最近一段時間,強冷空氣的話題備受矚目。先是8-15天中長期數值預報被質疑了一番;當形勢越發明朗,西伯利亞寒潮爆發南下基本成定局之時,不少人又開始質疑,「磚家」說好的暖冬呢?不如我們從不同的視角來看看暖冬吧。看看下面哪一款,是你心中的暖冬。

人們記憶中的「暖冬」的情況大概可以分成這樣三類:

1、巴薩碾軋版:從頭暖到尾,全面佔優

有人會覺得,既然是暖冬,那就得從冬天開始暖到結束,今天暖,明天暖,後天還暖,總之天天都要暖。暖空氣像是「夢三」的巴塞隆納足球隊靈魂附體,全場從頭到尾局面佔優,經常打得對手毫無還手之力。如果把氣溫化成曲線,大概就是上面那樣的。

2、曼聯逆轉版:先冷後暖,逆轉翻盤

經常看英超的人會知道,「紅魔」曼聯足球隊經常有一種魔性,可能開始比分落後,但後來瘋狂反撲,最終補時進球逆轉戰勝對手。有時暖空氣也是如此,冬天一開始很冷,後續逐漸變暖,臨近冬天結束時,來一波小高潮,直接擊潰冷空氣。由於大家對臨近的事物印象會更深,所以冬季尾聲的大暖,就容易留下暖冬的感覺。對應的氣溫走勢大致就是上面那樣的。

3、中國股市震蕩版:上竄下跳,暴漲暴跌

經歷過2015年股市的朋友,應該都知道,中國股市暴漲暴跌。讓你記憶尤新的當然是跌了賠了多少錢,但算一下整個大盤的走勢,還是升的。有時候暖冬也會採用這樣的方式。冬天的氣溫跌宕起伏,你印象最深的肯定是寒潮來的時候有多冷,但最一算總帳,整個冬天整體還是偏暖的。

目前我們遭遇的冬天,可能就這種方式。

去年12月的時候,我國普遍是偏暖的,一片暖色。南方地區一開始還很暖,1月初的時候,江南不少地方最高氣溫超過了20℃,在數九寒天中,暖的如同春天。

但到了1月中下旬,情況就有變化了。隨後的冷空氣一來,氣溫大跳水。最近當很多人以為氣溫應該見底的時候,沒想到又要面對新一輪的暴跌。恐怕就算是熔斷機制,也無法抑制西伯利亞寒潮對氣溫的瘋狂打壓。

「暖冬」需看冬天全國的整體表現

看了上面3個例子,大家應該就明白了。暖冬不是看一天兩天的冷暖,而是一個冬天,全國各地的整體表現。暖冬不僅體現在時間上的平均,也是空間平均的結果。在氣象學的定義上,要求計算當年12月到來年2月這3個月各地總共的冷暖平均情況

因此,時間上,這90天就像是90分鐘的足球比賽(閏年91天,就當時傷停補時1分鐘),最後看的是90分鐘比賽結束時的結果。比賽過程中,可以交替領先,互有攻守。除了上面3種,暖冬甚至也可以是「暖空氣先贏個5:0,比賽最後10分鐘,被冷空氣扳回4個」這種虎頭蛇尾式的。

除了時間上的平均,暖冬也應該是空間上的平均。

這就好比股票的大盤指數,不能完全代表個股或板塊走勢。因此全國平均的暖冬背景下,可以出現區域性的冷冬。

下面的「距平圖」能表示全國各地的「一個冬天」和「往年平均」相比,是更暖和還是更寒冷。距平就是距離平均,正值為偏高、偏多,表現為暖色,代表更熱;負值為偏低、偏少,表現為冷色,代表更冷。

比如2013年12月-2014年2月,全國總體偏暖,內蒙古板塊領漲,但是華南地區遭遇冷冬,海南廣東廣西佔據跌幅榜前列:

再比如2014年12月-2015年2月的暖冬,呈現普漲格局。內蒙古依然領漲,跌幅榜上,海南依然領跌:

另外,氣象上對暖冬的嚴格定義,不僅是要暖,而且還要暖出一定水平。標準不止一個,相對簡明的標準是12月-來年2月,全國總體平均氣溫要偏高0.5℃以上。還有的標準過於複雜,不再贅述(類似於高考的標準分,計算相對排位來定義暖冬)。

所以今年是「暖冬」嗎?

目前不確定,但很可能是。

我們看看最新戰況吧,2015年12月1日-2016年1月17日(比賽已經進入下半場),全國大部偏暖。本周的寒潮會扳回一城,但恐怕寒潮過後,2015年12月-2016年1月,這兩個月全國總體依然略偏暖。如果接下來2月份的冷空氣不給力,那麼最後還是暖空氣會笑到最後。(編輯:Jerrusalem)

 


中國天氣網是中國氣象局發布權威預報預警信息、傳播氣象科技知識的核心門戶網站,擁有全球上萬個站點的氣象預報數據、訓練有素的氣象分析師團隊。

在這裡你可以查詢15天天氣預報,定製專屬服務產品,遍覽全球天氣事件,追蹤災害現場報導,欣賞高清震撼美圖,獲取豐富有趣的氣象科普知識。

相關焦點

  • 北京——說好的全球變暖,為何今冬這麼冷?
    監測顯示,今早06時,南郊觀象臺氣溫降至-19.5℃,打破1969年2月24日-19.3℃的紀錄,迎1966年來最冷早晨。此外,中心城區在-15至-20℃之間,西部地區風力較大,體感十分寒冷。目前,北京大風藍色和持續低溫黃色預警中。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又是一個「暖冬」!你感受到了嗎?可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是不是氣溫偏暖了就是暖冬?來了冷空氣又該怎麼界定?……暖冬、冷冬到底誰說了算?且聽小編給你說說——冷冬、暖冬究竟該怎麼算?
  • 這麼冷說好的暖冬呢,難道「小冰期」來了?
    今年是不是最冷的一個冬季?撰文 | 魏科(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儘管寒潮確實冷,但要是說冷得破紀錄,可能還得再分析下數據,至少從目前來看,還有點距離。個人看來,生物進化給人最大的發明是「忘記」,不知不覺中忘記過往的痛苦經歷,人類才可以減少負擔樂觀向前,之所以很多人覺得從來沒有這麼冷過,那肯定是忘記了上一個冬天,和上上一個冬天自己是不是也說過同樣的話了。
  • 知識科普:暖冬年,冬天就不會冷嗎?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暖冬頻繁出現,但當強冷空氣來臨時,人們又開始疑惑,不是越來越暖了嗎?為何還這麼冷?很多人認為,都是暖冬了,就不應該冷了。其實這是公眾的一個誤區。暖冬是一個氣候學的概念,即使在暖冬年中也會有階段性的冷。
  • 暖冬行動 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暖冬行動 讓這個冬天不再冷 2020-11-20 19: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寒不寒四九不冷 不排除未來出現寒潮 定義「暖冬」為時過早
    1月20日將迎大寒節氣,也是四九寒天的第三天,作為農曆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南昌並未出現寒風凜冽的冬日景象。冬至之前,倒是有幾次全國性的寒潮,不過「進九」之後似乎就沒有怎麼冷過,南昌還頻頻出現「小陽春」的反常天氣。  市民紛紛詢問,這個冬天是不是「暖冬」?
  •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是「暖冬」還是「冷冬」?
    為何今年冬天這麼冷  近期,冷空氣頻頻來襲,我國中東部大部分地區也出現持續低溫天氣。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中更為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等話題受到公眾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
  • 暖冬咋就不好呢?
    除了反應冬天冷的外,也有表示冬天比較暖和出現暖冬的,比如,「立冬沒有霜,春來地光光」,說得就是如此。「霜」是地面水汽由於溫差變化遇冷空氣凝結而成的白色晶體,它的形成不但需要溫差帶來溼氣,而且也要有足夠的低溫,在霜降節氣本應該出現的霜,立冬了仍然不見,不得不說天氣很暖和,該年會是一個暖冬。
  • 冒冷氣的鞋底,粘手的鐵欄杆,說好的全球變暖呢?
    結合能把豬刮上天的風口,讓人不覺產生這樣的懷疑——說好的全球變暖呢?歡迎來北極體驗一下全球變暖▼厄爾尼諾對應中國的暖冬,拉尼娜則對應冷冬但相比平均氣溫,突發的氣溫變化更引人關注(圖片:NASA)▼變暖導致的冷冬冷和暖是一個相對主觀的標準,今年各種因素綜合影響下的寒潮讓人萌生冬季變冷的懷疑。然而事實上,近年來其實一直是暖冬偏多,大眾對冬季氣溫的預期已經變得很高了。
  • 今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了
    文/隨風飄散今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專家給出答案,農民要做好準備了現在的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都開始穿上比較厚的衣服了,而且在早上出門的時候還會感到一陣寒冷,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非常好奇今年的冬天到底是暖冬還是冷冬呢?有些人說是冷冬,因為在以前的時候,現在的天氣並沒有這麼冷,現在還沒有到冬天呢?在以前的時候有些人在這個時候只穿個單褂就可以了,可是現在就不可以了。
  • 2018-2019冬天會冷嗎 2019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天氣網訊   今年到底是個冷冬還是暖冬?已經有人借著人們怕冷的心理造謠說是個冷冬了。那麼,2018-2019冬天會冷嗎?
  • 冷冬or暖冬?平均氣溫和極端事件「說了算」
    但也有人說,有時候天氣還是暖和的,應該是暖冬吧!這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嗎?冷冬和暖冬是如何定義的?據北方網消息,冷冬和暖冬都指的是整個冬季的氣溫情況,而不是某天或某一個時期的氣溫變化。暖冬期間可能會有大雪紛飛時的寒冷,冷冬裡也能感受到陽光明媚時的溫暖,這都是正常的。
  • 2019-2020年這個冬天又是「暖冬」!短暫偏冷也是事實
    不過,在專家看來,即將過去的這個冬天,無疑又將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暖冬」。專家表示,儘管目前國家氣候中心還沒有官宣,但通過2019年12月-2020年2月的氣溫監測可見,大多明顯偏高;因此,2019-2020年「暖冬」沒懸念。目前來看,2月除了青藏高原和吐魯番盆地,全國大部也偏暖。
  • 局部偏冷8度!冰河世紀要回地球?權威專家:別緊張,或還是暖冬
    需要注意的是,該圖顯示的是12月31日-1月9日這段時間的平均氣溫和常年同期均溫的差值,差值越多代表著偏冷/偏暖越嚴重,從這個圖上看,我國大部地區氣溫都偏冷明顯,意味著這段時間大家的感受也是比往年同期更冷了。那這個時候也有的網友要問了,氣溫偏低這麼多,是不是冰河世紀要重回地球了?
  • 今年冬季是暖冬還是冷冬?
    我國大部地區冬季都會冷,但是冷也分正常的和不正常的。正常冷是氣溫和往年差不多;不正常的是氣溫比常年的要偏高或偏低。而往往出現這種異常的情況,都是由兩種現象引起的,即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那麼,今年會不會出現這兩種現象?我國會受影響嗎?
  • 2018年是暖冬還是寒冬?寒露有哪些說法呢?
    這是為何呢?稍微了解一些農村文化的人皆知道,老人的擔憂是來自農諺「棉怕八月連陰雨,稻怕寒露一朝霜」,現在別說霜了,就是眼前的天氣就夠糟心了。眾所周知寒露到,表示秋季時節結束了,我們也知道,四季變化是相互有影響的,此時眼看到第十七個節氣寒露。於是有經驗的農民大爺們開始探討今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寒冬?
  • 中國多地遭遇歷史同期最低溫度 暖冬咋變寒潮?
    說好的暖冬 咋來了寒潮(美麗中國·熱點)  極地渦旋「開閘」南下,我國多地遭遇歷史同期最低溫度  核心閱讀  長江中下遊地區的最低氣溫將下降至-10℃左右,0℃線將南壓至華南中部一帶。「本輪寒潮以冷幹氣團為主,而主導降雪的是暖溼氣團。大面積乾燥寒冷的空氣南壓,會減弱甚至抵消暖溼氣流的作用,因此暴雪反而會在寒潮最盛的那兩天休止。長江中下遊沿江22日夜間降雪結束,江南地區23日白天降雪逐漸停止。直至26日寒潮過境之後,西南暖溼氣流才會再次回頭,給華南地區帶來降雨。」  這次寒潮真正的威力是低溫。  多地氣溫將逼近或超出「歷史同期極值」。
  • 出現暖冬的原因是什麼
    暖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暖冬的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1、我國處於偏暖期氣溫的變化有一定的周期性.近一百多年來的氣象資料統計表明,我國溫度存在著大約30年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紀20年代以前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80
  • 啥是暖冬啥是冷冬,這篇文章算是說清楚了
    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暖冬頻繁出現,但當強冷空氣來臨時,人們又開始疑惑,不是越來越暖了嗎?為何還這麼冷?冷冬暖冬到底如何界定?暖冬年冬天就不會冷了嗎?  「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冷冬」「暖冬」一直是人們冬季關注的熱點話題,然而,對於二者的界定卻眾說紛紜,那麼「冷冬」「暖冬」科學的界定標準是怎樣的呢?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自1986年以來連續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持續偏高后的又一個暖冬的即將來臨?國家氣候中心的氣象工作者們也正在為儘快得出結論而緊張地工作著。  其實,暖冬與冷冬是個氣候概念,是與氣候平均情況比較而言的。一般冬季(12月—次年2月)我國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明顯偏高,就稱為「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