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暖冬的原因是什麼

2021-02-08 三顆西柚呀

暖冬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常常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暖冬的成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我國處於偏暖期

氣溫的變化有一定的周期性.近一百多年來的氣象資料統計表明,我國溫度存在著大約30年為一周期的冷暖交替.上世紀20年代以前偏冷,20到40年代偏暖,50到70年代偏冷,80年代後又轉入一個偏暖期,目前我國還處於這個偏暖期.

我國暖冬天氣出現比較集中的西北、華北和東北地區,這些地區的周期性體現得更加明顯.

2、 溫室效應

自上個世紀工業化以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含量迅速增加,引起全球氣溫明顯上升,我國持續的暖冬就是在這種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發生的.我國處在東西伯利亞偏暖區的南端,我國偏暖是全球偏暖的一個組成部分.

厄爾尼諾暖流,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

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厄爾尼諾又分為厄爾尼諾現象和厄爾尼諾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是發生在熱帶太平洋海溫異常增暖的一種氣候現象,大範圍熱帶太平洋增暖,會造成全球氣候的變化,但這個狀態要維持3個月以上,才認定是真正發生了厄爾尼諾事件。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後,拉尼娜現象有時會緊隨其後。

相關焦點

  • 歐洲出現千年不遇暖冬(圖)
    莫斯科市和莫斯科州氣象局10日發表的氣象資料顯示,莫斯科9日的氣溫達到6.4攝氏度,打破該市67年來的暖冬紀錄。新華社/法新  今年歐洲沒有雪  聖誕節馬上就要來臨,很多人希望可以下雪,迎來一個白色的聖誕節,可是今年冬天整個歐洲就沒有什麼寒冷的跡象。在英格蘭,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高達12.6攝氏度,是自1659年以來的最高溫度。
  • 暖冬的成因與利弊
    至2000年30年平均值作為常年值)時,稱該年該區域為暖冬,否則為冷冬。  暖冬的概念具有嚴格的科學定義,是否暖冬一定要看整個冬季的全國平均氣溫是否高於常年值。所以冬季裡某一時段出現氣溫偏高(相對暖和)時,就說是暖冬,另一時段氣溫偏低(相對寒冷)時,又說是冷冬,那就出現一個冬季既是暖冬,又是冷冬的笑話了。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2019/2020年冬季全國平均氣溫距平分布圖又是一個「暖冬」!你感受到了嗎?可是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是不是氣溫偏暖了就是暖冬?來了冷空氣又該怎麼界定?……暖冬、冷冬到底誰說了算?且聽小編給你說說——冷冬、暖冬究竟該怎麼算?
  • 大寒不寒四九不冷 不排除未來出現寒潮 定義「暖冬」為時過早
    1月20日將迎大寒節氣,也是四九寒天的第三天,作為農曆年的最後一個節氣,南昌並未出現寒風凜冽的冬日景象。冬至之前,倒是有幾次全國性的寒潮,不過「進九」之後似乎就沒有怎麼冷過,南昌還頻頻出現「小陽春」的反常天氣。  市民紛紛詢問,這個冬天是不是「暖冬」?
  • 連續15年氣溫偏高 今年我國是否又遭遇暖冬氣候?
    暖冬形成的原因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一直持續暖冬氣候,但是1999年和2000年冬季氣溫又明顯下降,暖冬特點表現不明顯。那麼暖冬和冷冬主要是受哪些因素制約而形成的呢?  首先,隨著溫室效應的不斷加劇,大氣中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增加是全球變暖的重要原因。
  • 北方地區今明兩天將出現降溫天氣?今年冬天會不會是暖冬?
    昨天晚上去鍛鍊身體,以前每天晚上都有二十幾個人一起來做健身操,但昨晚只到了六個,原因無它,就是天氣突然變冷,昨晚的大風估計得有六級以上。在做完操回家的路上,幾個中年婦女討論起最近幾年冬天不正常的溫度,所謂的暖冬其實並不是冬天一直不冷,而是指冷的時間很短而已,確切的說我們已經度過好多個暖冬了。記得小時候的冬天,是從還沒立冬開始,那時候氣溫是逐漸一點一點冷下來的,先是下雨降溫,再飄輕小細微的雪,然後才是大雪,冬天是一步一步慢慢走來的。
  • 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冬?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2020年有可能會是一個冷冬年,原因在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 拉尼娜 去年冬天我國經歷了一次暖冬,之所以會出現暖冬現象,是因為去年我國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我國南方多暴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厄爾尼諾的影響。
  • 恐怖暖冬,溫室效應「威力」已現
    一網友在博客裡說,下班回家看到這期節目後,心生感慨:「這些雖然都是極端的案例,但現在還有什麼能讓大家感到震撼呢?好像都已經習以為常、麻木不仁了。趁現在還來得及,大家多為我們環境的未來,為子孫後代將來的生存做點什麼吧。  身邊連結  記者調查:滑雪場遭遇「黑色夢魘」  點上煙,王利東(化名)深深地吸了一口。煙霧繚繞,升騰。他表情嚴肅,不苟言笑。
  • 冷冬or暖冬?平均氣溫和極端事件「說了算」
    但也有人說,有時候天氣還是暖和的,應該是暖冬吧!這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嗎?冷冬和暖冬是如何定義的?據北方網消息,冷冬和暖冬都指的是整個冬季的氣溫情況,而不是某天或某一個時期的氣溫變化。暖冬期間可能會有大雪紛飛時的寒冷,冷冬裡也能感受到陽光明媚時的溫暖,這都是正常的。
  • 今年北半球普遍的暖冬天氣,和澳洲持續四個月的大火有關嗎?
    暖冬並沒有一個嚴格的定義,一般將某一區域整個冬季(12月到次年2月)的平均氣溫高於正常年份的平均值即認定為暖冬,但到底高多少算是暖冬呢?這並沒有硬性規定。暖冬和冷冬的定義全球氣溫上升這是個不爭的事實,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中國平均氣溫大幅上升,從1951年到2018年這68年中,氣溫偏暖的就有25年,但卻又23年在1985年以後!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但是對於如今的氣候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導致地球出現降溫,是否會逆轉全球氣溫偏高的趨勢,這還真的不好說,沒有辦法給出精確答案。所以這潛意識的說明了,今年冬季受到拉尼娜現象的可能性較大,不過話說回來,這才是秋季的第一個月,能夠完全度過秋季暫時也不清楚,海洋區域的情況也是說變就變,這完全不會出乎意料,並且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之下,氣候多變也是屬於正常的,而對於拉尼娜現象出現之後,肯定大家對我國冬季的氣候可能最為在意了。
  • 冬至大陽,都說今年是暖冬,那對地裡油菜生長有什麼影響嗎?
    冬至之後,臘月也就到了,大家都說今年是暖冬,那暖冬的出現,對於今年大旱出苗的油菜生長有什麼影響嗎?前天冬至剛過,這也就意味著日照開始拉長,地裡的油菜也進入到年前越冬的管理階段,好不容易熬過了播種時期的旱情問題,抗旱播種出苗了,如今有遇見暖冬了,那今年的暖冬對油菜的生長是好還是壞呢?
  • 最強冷空氣來了,今年是寒冬還是暖冬?專家提醒農民早做準備
    最近一則「甘肅瑪曲縣老師『格桑加』為貧困孩子募捐衣物」的信息頻繁出現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裡。這則募捐信息其實是個老梗了,2年前就已經被公安機關闢謠過。雖然這則信息的通信地址留的是甘肅省瑪曲縣採日瑪鄉一個小學,而所留手機確是廣西柳州的一個電話,且該電話撥出之後一直忙線,並且已經被很多人標記是詐騙電話。
  • 大寒已過,厄爾尼諾沒「現身」,今年還會是暖冬嗎?有倒春寒嗎?
    今年的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已經過去了,但是大家依舊是沒有感受到「暖冬」,並且到現在還沒看到厄爾尼諾的影子,之前專家預測都是很大機率會來臨,可現在冬季已經開始很久了,大家還是體會到「暖冬」,前段時間沒有「暖冬」是因為大寒氣溫受影響比較低,可現在大寒已經過去了,為什麼還是沒有
  • 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 2019/2020年冬季平均氣溫為18.1℃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深圳出現史上第二暖冬&nbsp&nbsp&nbsp&nbsp深圳商報
  •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但是對於如今的氣候來說,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導致地球出現降溫,是否會逆轉全球氣溫偏高的趨勢,這還真的不好說,沒有辦法給出精確答案。同時這裡面還有一個誤區,那就是大家覺得暖冬年一定不會冷,這完全是不對的。暖冬年依然可能出現「間歇性」的大降溫,比如1-2天內,最高氣溫從20℃降到10℃和從10℃降到0℃,這完全屬於正常的現象,因為也可能出現較強冷空氣的影響。在2020年雖然有拉尼娜現象的影響,確實依然可能出現氣候的波動。
  • 2018-2019冬天會冷嗎 2019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
    2019年的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從目前的消息看,今年冬天可能厄爾尼諾現象會出現。  平靜沒多久的太平洋,又正醞釀一個大新聞。從2018年夏季開始,秘魯寒流不斷減弱,我國南海和菲律賓以東洋面的海溫逐漸轉為偏低,而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逐漸轉為偏高。氣象數據顯示,厄爾尼諾監測關鍵區(Nino3和Nino4)的海溫已連續多日偏高,幅度達到0.5度以上。
  • 2018-2019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18年至2019年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計不是暖冬因為受全球拉妮娜效應的影響,全球將有一個寒冷的冬季。夏天越熱,冬天越冷,今年的夏天那麼熱,所以冬天應該是比較寒冷的。而且相關方面的機構,包括世界氣象組織、國家氣候中心等都表示拉尼娜就要來了。這預示著,今年冬天可能比往年更冷一些。今年6月,氣象專家表示超強厄爾尼諾現象已經結束。拉尼娜效應或許有將讓2019年有個寒冬。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暖冬,對這個年度小麥實現豐產豐收肯定是極其有利的。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歷年來,逢是小麥豐產豐收年,幾乎都得益於本年度暖冬的支持,它首先表現在了冬後麥田群體較大或群體「合理」上,這為實現「多穗」奠定了基礎。 在此,面對暖冬,我們只是敢說「為實現多穗奠定了基礎。」
  • 今日霜降,如果霜降當天下霜,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霜降,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也是秋季的最後一個季節,霜降過後就是立冬,因此,霜降也是秋季和冬季的過渡,不過,大家要明確一點,霜降和降霜是有區別的,霜降來臨後,可能會出現降霜,也可能不會出現降霜,是否降霜和霜降節氣並無直接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