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2020年有可能會是一個冷冬年,原因在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
拉尼娜
去年冬天我國經歷了一次暖冬,之所以會出現暖冬現象,是因為去年我國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我國南方多暴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厄爾尼諾的影響。
但今年,日本氣象局在前幾天對外公布,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其中有90%的概率會貫穿北半球的冬季。而拉尼娜現象,很可能會影響到我國的冬季氣候。
拉尼娜現象是指發生在太平洋中東部的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此時東南信信風比較強勁,會使得被太陽曬熱的海水被吹向太平洋西部,導致太平洋西部比東部的海平面較高,同時太平洋西部的溫度也較高。
由於太平洋東部的海水被強勁的信風吹向西部,導致東部底層海水不斷上湧,以至於太平洋東部海水溫度較低,海平面也較低。
厄爾尼諾現象剛好和拉尼娜現象反過來,厄尼爾諾現象是指太平洋海水溫度偏高。受厄尼爾諾影響,北半球有可能會出現暖冬現象。比如:去年我國就出現了暖冬。
而拉尼娜現象,更多的會導致北半球出現寒冬,還有可能引發乾旱等。而今年,拉尼娜現象已經形成,並且有可能在冬季時達到頂峰,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我國有可能會出現寒冬。
然而氣象學家認為,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有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到我國冬季的氣溫變化,比如:北極地區的冰川融化,森林植被的覆蓋情況等,所以我們並不能非常肯定今年一定是寒冬,但寒冬的概率比較大。
異常的氣候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為什麼最近極端氣候經常會出現,比如:去年剛經歷過厄爾尼諾,今年又迎來了拉尼娜現象。
其實,厄爾尼諾與拉尼娜現象交替出現比較正常,在歷史上經常發生這兩種現象交替出現的情況。只是最近幾十年來,全球範圍內的溫度逐漸上升,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之下,拉尼娜現象出現的概率越來越少。
拉尼娜現象一般2-7年發生一次,但從2001年至今,一共才發生5次拉尼娜事件,在拉尼娜年的冬季,我國總體氣溫偏低,極端條件下也會引起我國發生自然災害。比如:2008年冬季我國南方多地方發生大雪,有一部分原因和拉尼娜現象有關。
國慶節的雪花
我們知道,今年北方大多數地區的降雪時間有所提前,在國慶節時我國河南、內蒙古等地區就已經出現過下雪現象,那這是因為拉尼娜現象的影響嗎?
其實並不是,我國氣象局的工作人員表示,10月下雪比較正常,今年的國慶期間大雪主要是受大氣環流異常影響,和拉尼娜現象的聯繫並不緊密。
而且,並不是只要發生拉尼娜現象,就一定會發生雪災,甚至是降溫。這是因為氣象並不是由單一因素決定的,而是一個系統,在這個系統內,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到氣溫的高低,因此我們不用特別擔心今年是否會異常寒冷。
總結
我們都聽說過,生活在亞馬遜雨林的一隻蝴蝶輕輕扇動翅膀,就有可能會造成美國發生一場颶風,由此可以看出氣象系統其實非常複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甚至是原始數據的一點點微末差異,都有可能帶來嚴重後果。
拉尼娜現象的發生雖然會大概率導致北半球氣溫降低,但我們要知道的是,溫度不僅會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還會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其他溫室氣體的含量,以及當年海水溫度,永久冰川的融化情況等。
因此,我們只能說由於拉尼娜現象,今年可能會出現寒冬,但這並不是絕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