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將迎來超級寒冬?「暖冬」與「冷冬」究竟如何判斷?

2020-11-25 騰訊網

「今天好冷,不是說今年暖冬嗎?咋這麼冷呢?」「可不是嗎?暖啥暖,都凍成哈士奇了!」(PS:哈士奇作為雪橇犬,其實根本不怕冷)。那今年究竟是「暖冬」還是「冷冬」?讓我們來一起認識 「暖冬」和「冷冬」的定義。

究竟什麼是「暖冬」「冷冬」?

首先,我們要明確「暖冬」和「冷冬」是表徵氣候的名詞,不是天氣名詞。氣候?天氣?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天氣是指某個區域一定時間內距離地表大氣層中短時間的具體狀態,如陰天、小雨、天晴、霧等;氣候是指一定地區裡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多年統計平均的氣象情況。比如,北京2020年11月17日小雨,小雨就是天氣概念,它反映的是2020年11月17日的北京當時的天氣狀態;北京2019年平均降水量是448mm,年平均降水量就是氣候概念,它反映的不是哪天是否下雨,它是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這365天下雨總量的集合,這就是氣候的概念。「暖冬」和「冷冬」是氣候名詞,它表徵的不是某一日或某一個短期的氣溫情況,而是指整個冬季(12月-次年2月)的氣溫與歷年平均水平的對比情況。「冷冬」也可能出現暖和的天氣,「暖冬」也可能出現很冷的天氣。再比如以大家喜聞樂見的成績分析為例, 80分及以上算優秀, 60分以下算不及格。A班的小紅考了100分、小王考了95分、小張考了85分、小樂考了90分、小明考了55分,不能因為A班小明考了55分,就認為A班成績不及格,而需要從平均分來看。A班平均分達到85分,所以說A班達到了優秀級別,教育質量很高。

「暖冬」「冷冬」如何判斷?

實際上關於「暖冬」和「冷冬」,我們有自己的國家標準《GB/T 21983-2020 暖冬等級》和《GB/T 33675-2017 冷冬等級》。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個月的平均氣溫,在空間上分為單站、區域、全國三個範圍等級。

在單站方面:如果單站平均氣溫距平大於等於標準差的0.43倍,則為暖冬;反之,如果單站平均氣溫距平小於等於標準差的-0.43倍,則為冷冬;

在區域總站數方面:暖冬站數超過總站數的50%,即為暖冬;冷冬站數超過總站數的50%,即為冷冬;

在全國有效面積方面:暖冬面積超過全國有效面積的50%,即為暖冬;冷冬面積超過總站數的50%,即為冷冬。

比如,北京有16個區,如果房山區今年冬天的平均氣溫距平大於(小於)等於標準差的0.43(-0.43)倍,則房山區就是暖(冷)冬;如果同時有另外8個區也是暖(冷)冬,則北京市出現暖(冷)冬。

那「暖冬」是不是更好呢?

有句歌詞「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 ,我在北方的寒夜裡四季如春」,全國人民尤其是沒有暖氣抗寒全靠毅力的南方人民對「暖冬」都尤其的偏愛,那麼「暖冬」真的就那麼好嗎?其實未必!因為人們喜歡「暖冬」,而害蟲們也喜歡暖冬。如果冬天溫度不夠低,那麼不僅越冬害蟲的幼蟲不會凍死,甚至越冬害蟲本身都有可能熬過冬天,那麼等到開春迎接幼苗的將是無數的害蟲。2022年北京將召開冬奧會,如果遇上暖冬,組委會就將要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去維護各種場館,去實現人工造雪和人工造冰;但如果是冷冬,相應的費用會降低很多,「瑞雪兆豐年」冷冬也能夠給我們帶來一些益處。當然,冷冬也有危害,例如,凍傷甚至凍死一些經濟作物,大範圍的雨雪會導致交通堵塞等。

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就是說任何事情做得過頭,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合適的。暖冬和冷冬都是超過平均態的一類極端事件,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危害。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暖冬的頻率增加和強度增大,冷冬的頻率是在降低但是類似2008年的低溫雨雪冰凍災害也時有發生。

那麼暖冬和冷冬是否能提前預測?由於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狀況的因子多,準確預測平均氣溫超過臨界點的難度大,因此對冬季氣溫的預測只能給出偏暖或偏冷的趨勢,在每年的10月底到11月初,國家氣候中心會召開全國年度的氣候大會商,給出冬、春季的氣溫趨勢預測;是否為暖冬或者冷冬的最終評判需要等冬季結束後,根據實況數據才能確定。

作者丨佔明錦 中國科學院大學博士、江西省氣象局應對氣候變化首席

審稿丨溫晶 中國氣象局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

文章由騰訊「全民愛科學」團隊推出

轉載請註明來自科普中國

相關焦點

  • 「暖冬」與「冷冬」究竟如何判斷?原來我們一直理解錯了……
    那今年究竟是「暖冬」還是「冷冬」?讓我們來一起認識 「暖冬」和「冷冬」的定義。 究竟什麼是「暖冬」「冷冬」? 「暖冬」「冷冬」如何判斷?
  • 今年是暖冬,還是冷冬,不能只看表面現象!
    新冠病毒在寒冷天氣更加活躍,目前,關於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的話題備受關注,記者就此採訪了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等專家。天氣究竟有多冷:北京最低氣溫19.6℃。進入冬季以來,低溫天氣確實增多了。例如,在北京,從2020年12月1號到2021年1月6號,全市平均氣溫為-5.2℃,比上年同期偏低2.0℃(-3.2℃)。
  • 「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是平均氣溫嗎?
    2020年開年以來,冷空氣似乎淡出了大眾的視野,人們對冷的感受不是很強烈。加之,今年1月上旬,全國大部偏暖,尤其是廣西和周邊一帶,偏暖最明顯。因而,有人開始說「今年暖冬已成定局」,事實真的如此嗎?「暖冬」「冷冬」究竟如何判別呢?
  • 2020年是寒冬還是暖冬?
    根據現有的資料顯示,2020年有可能會是一個冷冬年,原因在於拉尼娜現象的出現。 拉尼娜 去年冬天我國經歷了一次暖冬,之所以會出現暖冬現象,是因為去年我國受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今年我國南方多暴雨,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厄爾尼諾的影響。
  • 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 今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
    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 今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時間:2020-11-18 17:51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冰火兩重天!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 今年究竟是冷冬還是暖冬 2020年已經進入11月份了,南北方的天氣一向差距很大,可是近日這差距大的有點難以置信,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是神馬情況?北方暴雪南方多地氣溫超31度,不是說2020年是最冷冬天嗎?南方   原標題:冰火兩重天!
  • 又是一個「暖冬」!冷冬、暖冬到底誰說了算?
    來源:經濟日報國家氣候中心監測資料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2020年冬季(2019年12月1日-2020年2月29日)暖溼氣候顯著,全國冬季氣溫為歷史同期第五高,降水量為歷史同期第五多。而且預計,今年春季全國大部還將繼續暖溼。
  • 冷冬or暖冬?平均氣溫和極端事件「說了算」
    伴隨著呼呼的北風,人們紛紛裹上了厚厚的羽絨服,戴上了帽子和手套,將自己全副武裝起來,準備迎接漫長的冬天。隨著一波一波的寒潮向我們襲來,天氣也變得越來越寒冷。有人說,好冷呀,今年應該是冷冬吧!但也有人說,有時候天氣還是暖和的,應該是暖冬吧!這是什麼情況?你知道如何判斷冷冬和暖冬嗎?
  • 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對有啥影響?
    而小麥產量如何,是豐是寡,更多是受冬季氣溫(也就是我們說的冷冬和暖冬)影響最大。所以,小麥人或與小麥有關的人,對馬上到來的2019—2020年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會倍加關注。 2019—2020年度冬季是冷冬還是暖冬的?
  • 寒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
    寒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預計,今冬應該是個正常冬天「暖冬」和「冷冬」是氣候概念。一般將冬季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平均氣溫偏高0.5攝氏度以上,就稱為暖冬;偏低0.5攝氏度以上,則稱為冷冬;與常年持平或者偏高偏低不足0.5攝氏度,則為正常年份。「常年」指近30年平均值,目前使用的常年值為1981至2010年30年平均值。
  • 拉尼娜現象發展如何了?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如今的拉尼娜現象已經發展如何?從最新的監測區域之一來看,科學數據明確指出了指數區間持續保持在-0.6度到0-0.8度區間,平均下來基本都是在-0.7度左右,所以在8月後期出現斷崖式波動之後,Nio3.4的溫度區域指數走低,完全是在-0.5度以下了。
  • 2018-2019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2018年至2019年冬季是寒冬還是暖冬2019冬天會持續多久:預測會持續到2019年的三月份。2019年冬天預計不是暖冬因為受全球拉妮娜效應的影響,全球將有一個寒冷的冬季。什麼是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現象就是太平洋中東部海水異常變冷的情況。
  • 暖冬還是冷冬?農村老話早已給出答案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氣候開始變得難以捉摸,而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也加劇了全球變暖,暖冬也已經成為了很多人的共識。以小時候經常看到的雪花為例,自從長大之後就很少看到了,見到一場雪都要高興半天。現在已經進入三九,真正的寒冷已經來了,如今距離春節只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今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呢?春節又是幾九?冷不冷?我們一起來看看。
  • 拉尼娜現象發展如何​了​?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我國是冷冬還是暖冬?但是在《國家森林草原防滅火指揮部辦公室關於發布2020年秋冬季全國主要林區和草原區氣候趨勢及火險形勢預測的通知》裡面卻發布了今年冬季氣候的一個趨勢。根據科學報告指出,冬季(2020年12月-2021年2月)氣候趨勢,預計在拉尼娜影響之下,冬季歐亞中高緯度地區可能以經向型環流為主,冷空氣活動偏強,易造成我國東部地區氣溫偏低,南方大部地區降水偏少。
  • 2020至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現在已經是秋天了,有些地方已經要穿長袖了,冬天的天氣是比較冷的,所以很多人都在關注今年冬天的天氣狀況,希望能夠比往年天氣更加暖和一點,畢竟衣服穿得很多的話,行動是非常不方便的,但是我國地域遼闊,各個地區的天氣狀況都是不太一樣的,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2020至2021年冬天是暖冬還是冷冬,2020至2021年冬天會冷嗎,2020到2021
  • 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今年冬天會很冷嗎
    每一年冬天我們似乎都會聽到一句熟悉的話:今年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冬天,那麼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2019年冬天預測會冷嗎?下面一起來了解下。2019年冬天是冷冬還是暖冬  過去幾年的冬天都十分寒冷,也難怪每年都會有專家出來說這是最冷的冬天,不過專家預測2019年冬天是暖冬,這跟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有關,專家們認為2019我國各地冬季溫度偏高,出現冷冬的機率十分小,因為我國屬於東亞季風氣候,冬天冷空氣的強弱取決於冬季風的強度,再加上今年冬季出現的厄爾尼諾現象,對我國冬季天氣的影響相對較大
  • 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
    導讀:今日立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啥意思。立冬晴天是暖冬嗎?立冬當天天氣情況不同,農民都可以根據天氣情況來判斷農事,也能知曉冬季是暖冬或者是冷冬,這不俗語說「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立冬一日晴,脫襖過寒冬」說的是立冬當天天氣晴朗,好天氣,那麼人們就可以不用穿棉襖,脫掉棉襖就可以過寒冬了。這只是表面意思。
  • 2019/2020年冬季是暖冬,權威預報:3天較強冷空氣醞釀
    作者:文/虞子期 終於出來了,在2019/2020年冬季時段,不少人可以說一直都在說冬季到底是暖冬或者冷冬,我們也在不斷的說,當我們的冬季結束之後,自然就知道情況了,但是初期的預測大家都在不斷的熱議,有些人說冷了,也有人說暖了,所以最終「兩部分的人」都在互相爭議。
  • 今日霜降,如果霜降當天下霜,今年是冷冬還是暖冬?
    其二,冷冬和暖冬的定義 冷冬和暖冬並不是靠感覺來判斷的,根據規定,有標準的判斷依據,具體如下:首先把12月到2月這3個月的平均氣溫,計算出一個平均值,然後和常年值進行比較,如果該地當年的平均值,高於常年值0.5度時,即可認為是暖冬,相反,如果當年的平均值,低於常年值0.5度時,即可認為是冷冬。
  • 2020年到2021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2020年到2021年是暖冬還是冷冬> 2020年可能是冷冬。 一般拉尼娜現象影響,我國可能會出現冷冬情況,但是站在全球變暖的角度之下,逆轉暖冬的可能性暫時還比較小,也就是出現暖冬的可能性還是較大,所以大家要時刻關注拉尼娜現象的發展,如今還是在持續下降之中,這相當於是一個增強的信號。
  • 厄爾尼諾年究竟是什麼?等於冷冬還是暖冬?
    然後,一個問題就出來了:既然今年是厄爾尼諾年,厄爾尼諾的強度越來越強,那麼,今年冬天會是冷冬還是暖冬?  冷與暖,可不是決定要不要多敗幾件冬裝這麼簡單,很多行業都要看天吃飯吶。  所以,就今年冬天的冷暖問題,先跟大家嘮個嗑。  厄爾尼諾是什麼鬼?  厄爾尼諾這四個字,幾個意思呢?  大多數人都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