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筆等工具,墨、顏料等材料,在紙、棉織物、牆體等表面上作圖或者作其他可視的形象繪製的圖或畫就稱之為繪畫。
怎麼理解繪畫?
繪畫是一種在二維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臨摹自然的藝術,在中世紀的歐洲,常把繪畫稱作「猴子的藝術」,因為繪畫模仿場景設計就如同猴子喜歡模仿人類活動一樣。在20世紀以前,繪畫模仿得越真實,技術就越高超,不過進入20世紀,隨著攝影技術的出現和發展,繪畫開始轉向表現畫家主觀自我的方向,看到一幅畫,鑑賞家有時候已經說不清畫的是什麼,不過卻一定能說出是誰畫的。每一位畫家開始形成自己的風格。不同的畫家風格不一樣,也有不同的價值。20世紀初,有些畫家的風格因評畫者不能接受而被冷落甚至貶低,這就是有一些畫家畫得很好而並不出名或甚至因貧窮而餓死凍死的原因所在。
繪畫在藝術層面上,是一個以表面作為支撐面,再在其上加上色彩的行為,紙張、油畫布、木材、玻璃、瓷器或水泥混凝土等都是表面的特例。在藝術用語的層面上,繪畫的意義還包含運用此藝術行為再加上圖形、構圖及其他美學方法去達到表現出從事者希望表述的概念和意思。
繪畫是一個捕捉、記錄及表現不一樣創意目的形式。繪畫的本質可以是自然及具象派的、影像繪畫、抽象畫、有敘事性質的、象徵主義、情感的或者政治性質的。歷史上有一大部分的繪畫被靈性主題及概念所主導,某些繪畫形式由陶瓷器上的神話角色到西絲汀教堂的內壁及天花板上的聖經故事場景設計,它們會透過人們身體本身去表述靈性的主題。

在西方藝術中,知名度最高的繪畫媒介渠道當屬油畫及水彩畫,它們在風格和主題有豐富且複雜的傳統。在東方,黑色及彩色的水墨畫則主導了繪畫媒介渠道的選擇,不過它在風格和主題上和西方一樣同樣有著豐富且複雜的傳統。
按照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一樣,繪畫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主要畫種。中國畫按照技法的工細與粗放,又可分為工筆畫和寫意畫。版畫根據板材的不一樣,又可分為木版畫、銅版畫、紙版畫、石版畫、絲網版畫等;版畫還依製版方法和印色技法分類,常見的有腐蝕版畫、油印木刻、水印木刻、黑白版畫、套色版畫等。
以上某些畫種,依照描繪對象的不一樣,還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等。人物畫還可依據描繪題材內容的不一樣,分為肖像畫、歷史畫、宗教畫、風俗畫、軍事畫、人體畫。
有一部分歷史學家會認為位於法國肖維巖洞內已經知道最古老的繪畫可以追溯至32000年前。那些畫是由紅赭石和黑色顏料作雕刻及繪畫,主題有馬、犀牛、獅子、水牛、猛獁象或是狩獵歸來的人們。石洞壁畫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常見,比如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澳大利亞及印度等。某些繪畫的發現及其存在目的引起了眾多不一樣的猜測,有些猜想指出那些繪畫是當時的人會認為繪畫可以捕捉動物的靈魂,令他們狩獵更為順利;還有某些猜想則會認為那是泛靈論的一種現象,表述他們對自然的尊敬;此外,還有一個猜想是指人們天生已經有自我表述的需求,而那些繪畫正是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