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對我省剛剛經歷的重度汙染過程進行了解析,並對12月份天氣形勢進行了預測。
王曉利指出,隨著季節的轉換和冬季的供暖,每年供暖期的前後,我省均會出現一到兩次不同程度的重汙染過程。主要是有這麼三個原因的疊加。一是氣象條件不利,二是區域汙染排放增加,三是區域傳輸問題。
11月9-12日全省地面平均風速1.3m/s,14-17日也為1.3 m/s。其中,廊坊和保定前後兩次汙染過程平均風速分別為0.9m/s、0.7m/s和0.5m/s、1.6m/s;11月9-12日全省地面平均相對溼度為57%,14-17日為77%,且溼度呈逐漸上升的趨勢;11月9-12日全省平均靜穩天氣指數為12.3,14-17日為13.4。地面風力異常偏小,相對溼度逐漸升高,到了後期時段甚至出現了大霧、濃霧,相對溼度達到了飽和,靜穩天氣指數呈上升趨勢,靜穩天氣的形成,氣象條件擴散極不利。
同時,由於供暖鍋爐啟爐時由於剛起爐,相應各方面的設施運行也不算穩定,也會增加區域汙染物的排放。在工業方面,全國下半年以來粗鋼、焦炭、水泥、有色、平板玻璃、原油加工、火電等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還同比增加了。
此外,9日起受地面偏南風影響,我省南部地區汙染團向太行山前平原地區傳輸聚集,受太行山和燕山阻擋,在廊坊、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區域形成汙染輻合帶,致使我省沿山城市汙染進一步加重。
針對本次重汙染過程,省生態環境應急中心及時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環境氣象中心進行聯合的會商,於11月5日及時向省政府上報了《關於區域一和區域二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的請示》;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11月7日向各市印發了《關於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和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各相關城市加強會商研判,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應急響應措施落實到位;11月9日8時,包括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定州、辛集和雄安新區在內的12個市均啟動了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預警期間,應急響應區域PM2.5的平均濃度是86微克/立方米,較預測值降低了10微克/立方米;實測日最高峰值為125微克/立方米,較預測值低了26微克/立方米,達到了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消風降速的作用。
王曉利預計,12月份,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總體以緯向環流為主,東北亞槽偏弱,西伯利亞高壓略偏強,影響河北省的冷空氣活動較頻繁但勢力較弱,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了0.5度左右,整體氣象條件同比偏不利,可能會出現2-3次區域性的汙染過程。
(燕都融媒體記者呼延世聰)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