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份河北或將出現2-3次區域性汙染過程

2021-01-07 瀟湘晨報

11月25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應急與重汙染天氣預警中心主任王曉利對我省剛剛經歷的重度汙染過程進行了解析,並對12月份天氣形勢進行了預測。

王曉利指出,隨著季節的轉換和冬季的供暖,每年供暖期的前後,我省均會出現一到兩次不同程度的重汙染過程。主要是有這麼三個原因的疊加。一是氣象條件不利,二是區域汙染排放增加,三是區域傳輸問題。

11月9-12日全省地面平均風速1.3m/s,14-17日也為1.3 m/s。其中,廊坊和保定前後兩次汙染過程平均風速分別為0.9m/s、0.7m/s和0.5m/s、1.6m/s;11月9-12日全省地面平均相對溼度為57%,14-17日為77%,且溼度呈逐漸上升的趨勢;11月9-12日全省平均靜穩天氣指數為12.3,14-17日為13.4。地面風力異常偏小,相對溼度逐漸升高,到了後期時段甚至出現了大霧、濃霧,相對溼度達到了飽和,靜穩天氣指數呈上升趨勢,靜穩天氣的形成,氣象條件擴散極不利。

同時,由於供暖鍋爐啟爐時由於剛起爐,相應各方面的設施運行也不算穩定,也會增加區域汙染物的排放。在工業方面,全國下半年以來粗鋼、焦炭、水泥、有色、平板玻璃、原油加工、火電等主要工業產品產量還同比增加了。

此外,9日起受地面偏南風影響,我省南部地區汙染團向太行山前平原地區傳輸聚集,受太行山和燕山阻擋,在廊坊、保定、石家莊、邢臺、邯鄲區域形成汙染輻合帶,致使我省沿山城市汙染進一步加重。

針對本次重汙染過程,省生態環境應急中心及時與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省環境氣象中心進行聯合的會商,於11月5日及時向省政府上報了《關於區域一和區域二啟動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的請示》;省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於11月7日向各市印發了《關於啟動區域一和區域二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和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要求各相關城市加強會商研判,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各項應急響應措施落實到位;11月9日8時,包括石家莊、秦皇島、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定州、辛集和雄安新區在內的12個市均啟動了重汙染天氣Ⅱ級應急響應。預警期間,應急響應區域PM2.5的平均濃度是86微克/立方米,較預測值降低了10微克/立方米;實測日最高峰值為125微克/立方米,較預測值低了26微克/立方米,達到了重汙染天氣應急預案的消風降速的作用。

王曉利預計,12月份,歐亞中高緯度地區總體以緯向環流為主,東北亞槽偏弱,西伯利亞高壓略偏強,影響河北省的冷空氣活動較頻繁但勢力較弱,大部分地區氣溫較常年偏高了0.5度左右,整體氣象條件同比偏不利,可能會出現2-3次區域性的汙染過程。

(燕都融媒體記者呼延世聰)

【來源:燕趙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四川盆地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
    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密切跟蹤汙染過程發展情況,並對本次區域性汙染特徵以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受持續高溫炎熱天氣影響,從4月26日開始,我國東北中南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至汾渭平原、成渝地區、華南地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臭氧汙染,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共有149個城市出現臭氧超標,其中北京市和廣州市分別出現2天和1天重度汙染。
  • 生態環境部:今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發生6次區域性汙染過程
    【生態環境部:今年以來京津冀及周邊發生6次區域性汙染過程】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今年進入秋冬季以來,截至11月26日,京津冀及周邊「2+26」城市共發生6次區域性汙染過程,比2019年同期增加1次,屬於正常波動範圍。
  • 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
    中國北方出現空氣汙染過程 多城市啟動重汙染預警中新社北京11月11日電 (記者 阮煜琳)根據最新預報結果,11日開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兩次汙染過程,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所有城市已經啟動重汙染天氣橙色預警。
  • 大霧疊加長時間靜穩導致大範圍重汙染天氣 汙染過程預計持續到10日
    自12月6日起,受靜穩、逆溫、高溼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汾渭平原、河南大部分地區、遼寧和湖北部分地區出現連片汙染過程
  • 北京天氣再現汙染 媒體:3月份以來為何汙染頻頻
    |政解) 新京報快訊3月31日以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又經歷一次中-重度汙染過程。4月1日上午,北京市PM2.5濃度從6時的145微克/立方米升高到11時的247微克/立方米,5個小時內升高幅度超過100微克/立方米,出現爆發式增長。
  • 京津冀再現大範圍靜穩天氣,多地出現PM2.5小時重汙染(國家大氣汙染...
    01總體情況11月21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重汙染逐漸形成,唐山、衡水和安陽最先出現PM2.5小時重度汙染,隨後發展為區域性重汙染,中南部汙染程度相對更高。從風速看,11月21日起,區域近地面風速下降至2米/秒左右。從相對溼度看,夜間至清晨相對溼度在80%左右,太行山前部分城市在90%以上。中央氣象臺於21日晚間發布預報,21–22日京津冀地區普遍出現能見度小於1公裡的大霧,河北中南部出現能見度小於200米的強濃霧。22日適逢小雪節氣,歷年同期空氣中溼度均較高。
  • 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四川1-2月大氣汙染形勢嚴峻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9日訊(記者 李慧穎)12月29日上午,省環保廳廳長於會文在省環境監測總站主持召開2018年初大氣汙染形勢分析會商會。會議聽取了各位專家對近期氣象變化趨勢、空氣品質形勢的分析和預判。
  • 我國北方沙塵天氣已造成多地PM10重汙染 汙染過程將於15日開始逐步...
    國家大氣汙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及時組織專家分析,邀請中國氣象局環境氣象中心張碧輝主任對此次汙染的成因和發展趨勢進行解讀。張碧輝主任表示,此次沙塵天氣是2021年首次沙塵天氣過程,也是自2002年以來出現時間最早的一次沙塵天氣過程,呈現出強度高、影響範圍大的特徵,沙塵途經之處空氣品質迅速轉差,首要汙染物為PM10,沙塵天氣在13日、14日繼續發展,15日開始逐步緩解。
  • 未來6天京津冀將出現重汙染天氣 局地PM2.5峰值超250微克/立方米
    新京報快訊(記者鄧琦)環保部今日通報,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1月12日至1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汙染天氣過程。本次重汙染過程從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城市地區形成,汙染範圍不斷擴展,程度逐漸增強,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相關城市汙染較重、持續時間較長。
  • 河北武安3月份停限產新規出爐!2家鋼廠3套燒結設備超低排放未達標...
    武安市大氣汙染防治工作領導小組2019年3月2日武安市2019年重點行業三月份強化錯峰生產執行方案按照《邯鄲市2019年重點行業三月份強化錯峰生產方案》要求,根據我市環境空氣品質預測和2018-2019年採暖季錯峰生產執行情況,現將2019年三月份重點行業強化錯峰執行方案調整如下:
  • 京津冀等地遭遇大氣重汙染 專家詳細分析解讀
    因此,多種汙染物高強度的疊加排放是推高本次汙染過程中各地PM2.5濃度的重要原因。圖為11月13日8時20分許,河北邯鄲,從高處眺望一覽無景,滿目皆為白霧。  本次汙染過程,華北區域高溼度是其顯著特徵,特別是夜間隨溫度逐漸降低,大氣近地面相對溼度迅速升高,普遍達到90%左右,甚至出現溼度飽和狀態,多個城市有大霧過程出現。這一區域性高溼的特點非常有利於大氣中氣態汙染物向顆粒態轉化,PM2.5組分中硝酸鹽等二次反應生成的成分迅速升高,在本次汙染過程持續性偏南風的作用下向太行山及燕山山前城市匯聚。
  • 聽專家說說 京津冀為何一周連遇2次空氣汙染
    12日下午,隨著冷空氣進場,北京的空氣品質逐步轉為優良,陽光再次明媚可愛起來。但預報顯示,從14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再次遭遇汙染天氣,這一次汙染過程將持續到16日。一周時間內,為什麼連續發生兩次汙染過程?
  • 鐵礦石價格指數漲破130美元 河北鋼廠毛利跌破100
    耶倫曾任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任期是2014年2月3日至2018年2月5日,她是美聯儲百年歷史上第一位女性掌門人。河北地區鋼廠螺紋噸鋼毛利潤90.1元/噸,環比下降81.67元/噸,廢鋼與鐵水價差292.28元/噸,環比擴大38.51元/噸。詳情>>   ◎ 截止11月26日,我的鋼鐵61家鋼廠廢鋼庫存總量303.47萬噸,周環比增2.49萬噸,增0.83%;周轉天數12.4天,增0.1天。
  • 北京2日傍晚起風吹霾散 後天將出現雨夾雪天氣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2日)北京處於空氣重汙染藍色預警中,截至14時全市大部地區為重度汙染或嚴重汙染。據北京市專業氣象臺專家黃述印分析,今天傍晚起,冷空氣將自北向南影響京城,風吹霾散的同時,部分地區或起揚沙,至夜間21-22時許,空氣品質將明顯轉好。
  • 生態環境部:空氣重汙染次數同比減50%,12月可能有重汙染
    今天(11月30日)上午,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從過去五年來看,12月汙染通常比10月和11月要重,不排除再次出現重汙染過程的可能性。生態環境部將會同中國氣象局及相關省市加強形勢研判,全力做到精準預測預報,並採取有力措施開展應對。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其中,1-2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5-6日可能出現輕度至中度汙染過程;4-8日,蘇皖魯豫區域可能出現輕度至中度汙染過程;7-8日以及11-15日,汾渭平原區域可能出現輕度至中度汙染過程;9-11日,東北區域可能出現輕度至中度汙染過程。新疆南疆及天山北坡地區受沙塵天氣影響,可能出現PM10中度及以上汙染過程。
  • 京津冀地區灰霾將持續至月底 空氣重汙染過程與原因
    重汙染天氣走了又來,10月來襲3次  灰霾天為何頻繁襲擊京津冀  環境保護部今天發布的信息說,華北地區、中西部地區和東北地區從10月22日起持續至今日的灰霾汙染或將延續至月底。這已是10月以來京津冀等地區遭遇的第3次大面積空氣汙染。
  • 明天至25日再現重汙染天氣 專家稱系大氣逆溫層影響
    未來五天,京城空氣品質將有所波動,23日至25日預計將出現一次重汙染過程,26日,受冷空氣影響,空氣品質轉為優良。你是否感覺,這個月京城的霧霾沒完沒了?專家稱,這主要由不利的氣候特徵引起,如果冷空氣「待不長久」,就容易形成逆溫,導致汙染物快速積累,形成重汙染過程。
  • 9月成都氣象擴散條件總體中等偏差 或出現4次汙染過程
    據成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8月,優良天數155天,同比增加4天,優良天數率65.4%,同比上3.3個百分點;重汙染天數4天,同比減少12天。雖然此前的優良天數有所增加,但從市環保局與市氣象局的空氣品質會商結果來看, 9月氣象擴散條件總體為中等偏差,平均氣溫較去年略偏高,降水量較去年同期偏少,上旬前期高溫天氣持續;9月上旬前期、中旬後期和下旬前期,日最高氣溫仍在25℃以上,仍有臭氧汙染風險;綜合模式預報,9月可能出現4次汙染過程,分別在上旬的前期和後期、中旬後期和下旬中期,主要以輕度汙染為主。
  • 說好一月是廣州最冷的月份,要來3次冷空氣夠意思了吧!可是…
    預計本月有3次主要的冷空氣過程!點擊播放 GIF 0.0M月內將有3次冷空氣過程資料顯示,1月份廣州各地歷史月平均氣溫12.8℃~14.3℃, 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極端最低氣溫-2.9℃~0.4℃。1月份是全年中降水第三少的月份,歷史月降雨量41.0毫米~54.2毫米。1月份冷空氣頻繁影響廣州且強度較強,多低溫、霜凍等寒冷天氣出現,是全年寒潮出現概率最大的月份,歷史上曾出現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