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不到CK胖模特的美,因為你對美的理解被商業消費定義了

2020-12-02 澎湃新聞

上圖是Calvin Klein(CK) 最新啟用的模特Jari Jones,她有著多重身份:演員、模特、製片人、作家、跨性別者......

時代精神向來與時尚彼此呼應,無論哪個維度展示,都是一種呼應社會需求的表現手段。自20世紀以來,大眾審美逐漸拋棄單一的審美傾向,並與傳媒業的審美理想形成一種在迷宮中相互追逐的關係。而CK對模特的選用,也恰恰折射出當今社會探索多元化審美的又一隻觸角。

正如埃科在《美的歷史》中,運用浩瀚的藝術知識和史料儲備,訴說美、藝術與時代精神,曖昧多層的關係:「參觀前衛藝術展覽的人買他們無法理解的雕塑,參加『偶發』藝術活動者,依照時尚的正典穿著化妝。他們穿牛仔褲或名牌衣服,髮型與化妝來自時尚雜誌、電影、電視標榜的模型,也就是媒體提倡的模型。他們追隨的美的理想,是商業消費世界提供的,而那是前衛藝術對抗逾五十年的世界。」

假想一位未來的藝術史家,或一位外層空間來的探險者,兩人都問:主導20世紀的「美」觀是什麼?根本的說,美的歷史一路走來,我們只是就古希臘、文藝復興及19世紀初期或晚期提出一些類似的問題。我們辨認各個時期裡引起波動的相反藝術風格,以及例如新古典主義品位與崇高美學同時並存的時代。但基本上,我們「從一段距離」看事情,每覺各世紀有其一貫的特徵,或者,至少有一個根本的不連貫。

梅耶,尼金斯基與山林女神,取自《牧師之午後》,1912

輪到未來的詮釋者「從一段距離」看事情,他們找他們認為真正的20世紀特徵,可能拈出馬利內提(Marinetti),說《勝利女神》在20世紀的對等之作的確是一輛美麗的賽車,而無視於畢卡索或蒙德裡安(Piet Mondrian)。我們無法從如此距離看今天,我們只能說,20世紀上半葉,最多到(包括)20世紀60年代,有一場挑激(provocation)之美與消費之美激烈相爭。

挑激之美

挑激之美,其理念出於各種前衛運動與藝術實驗主義:從未來主義到主體主義,從表現主義到超現實主義,從畢卡索到非正式藝術以降。

畢卡索,阿維尼翁少女,1907,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前衛藝術不拿美的問題自擾。新的意象在藝術上是「美」的,它們給我們的快感,猶如喬託的壁畫或拉斐爾的繪畫給他們當代人的快感,這都不待贅言,但我們必須明白,其所以不待贅言,全因前衛藝術以充滿挑激的做法,背棄了所有至今仍受尊重的審美正典。藝術不再有興趣提供自然之美,也不提供由靜觀和諧形式而來的樂趣。相反地,藝術現在的目標是教我們透過各種不同的眼光詮釋世界,教我們樂於回歸古老或玄奧的模型,夢的宇宙,精神病患的幻想,藥物激發的視境,重新發現物質,以驚世駭俗的手法在不可能的背景中呈現的日常物品(如現成藝術、達達,等等),以及下意識衝動。

塞維裡尼,糾纏的舞者,1911,都靈,私人收藏

當代藝術只有一派恢復幾何和諧的理念,令人想起比例美學,此即抽象藝術。抽象藝術反對遷就自然與日常生活,走純粹形式之路,自蒙德裡安的幾何構圖,以至克萊因(Yves Klein)、羅斯科(Mark Rothko)或曼佐尼(Piero Manzoni),皆是。不過,數十年來參觀展覽或美術館者,誰不曾聽人對著一件抽象作品問:「這到底什麼意思?」誰不曾聽見看完展覽出來的人說:「這也叫藝術?」所以,即使是這個重返比例與數學美學的「新畢達哥拉斯主義」,也衝擊當代感性,衝擊一般人對美的觀念。

馬爾維奇,黑色方形與紅色方形,1915,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最後,許多當代藝術流派,諸如偶發(happenings)、藝術家自殘、聲光秀、音響現象──以藝術之名,演出類似古代神秘儀式的場面,其目的不在於沉思美麗事物,而在宗教體驗,而且是欲情、原始一路,諸神已經不在。與此類似,有raves之類事件,即大群人齊集迪斯科舞場或搖滾演唱會,燈光閃爍,音樂震天,儼然大同世界(每每由化學藥物刺激助興),局外人見之,謂之「美」(古羅馬競技場那種萬眾鼓譟的美),實際置身其中者,體驗又自不同。參與者可能大談「美麗的經驗」,猶如我們說某次遊泳真「美」,某次機車出遊好「美」,或某次性邂逅之「美」暢。

消費之美

但我們的未來訪客不會不發現另一件怪事。參觀前衛藝術展覽的人買他們無法理解的雕塑,參加「偶發」藝術活動者,依照時尚的正典穿著化妝。他們穿牛仔褲或名牌衣服,髮型與化妝來自時尚雜誌、電影、電視標榜的模型,也就是媒體提倡的模型。他們追隨的美的理想,是商業消費世界提供的,而那是前衛藝術對抗逾五十年的世界。

這矛盾如何解釋?此處不擬妄揣,不妨稱之為20世紀的典型矛盾。那位未來客人必定要問,大眾傳播媒體的美的模型到底是什麼。他會注意到這個世紀的一些對比。

葛麗泰·嘉寶

安妮塔·艾克伯格

第一個對比是,同一個十年裡有兩種相反的模型。茲舉一例:電影出現葛麗泰·嘉寶(Greta Garbo)與麗塔·海華斯(Rita Hayworth)代表的「致命女人」,同時有克勞德特·科爾伯特(Claudette Colbert)與桃樂絲·黛(Doris Day)代表的「鄰家女孩」。

約翰·韋恩,電影《龍虎盟》,霍華德·霍克斯導演,1967

達斯汀·霍夫曼

高大而雄赳赳的西部英雄約翰·韋恩(John Wayne),與溫良而略帶陰柔的達斯汀·霍夫曼(Dutin Hoffman)並存。加裡·庫珀(Gary Cooper)與弗雷德·阿斯泰爾(Fred Astaire)同時。身材輕瘦的弗雷德·亞斯坦(Fred Astaire)與魁梧的吉恩·凱利(Gene Kelly)共舞。時裝界推出電影《羅伯塔》裡的華麗女裝,同時有可可·香奈兒那些男女融合的設計。大眾媒體徹底民主,為天生貴族風致者提供美的模型,也為肉感的勞動階級少女提供美的模型。

弗雷德·阿斯泰爾和珍姬·羅傑絲,電影《海上戀舞》,馬克·桑德裡奇導演,1936

無法與胸脯豐滿的安妮塔·艾克伯格(Anita Ekberg)爭鋒的女性,可以纖細的奧黛麗·赫本(Audrey Hepburn)為法。沒有理查·基爾(Richard Gere)那種文雅型陽剛之美的男人,則以艾爾·帕西諾(Al Pacino)的善感與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的藍領階級魅力為式。最後,買不起瑪莎拉蒂(Maserati)之美的人,選擇迷你車(the Mini)之美,亦甚方便。

雷蒙德,《閃電俠》,1974

第二種對比將20世紀一分為二。大眾媒體在20世紀前60年呈現的那些美的理想,源出「主流藝術」(major arts)。1920年代與1930年代廣告裡的慵懶女人,令人想起新藝術與裝飾藝術運動的苗條之美。各種產品的廣告素材透露了未來主義、主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影響。漫畫《小尼莫》的靈感來自新藝術,《閃電俠》裡其他世界的都市情節,則令人聯想聖伊利亞(Sant』Elia)等現代主義建築師的烏託邦,此作甚至預啟現代飛彈的形狀。漫畫《狄克·崔西》出現愈來愈眼熟的前衛繪畫。最後,追蹤1930年代到1950年代的《米老鼠》,可以看出那些畫法如何步趨當時管領風騷的審美感性。

不過,波普藝術繼起,開始根據取自商業、工業及大眾傳播媒體的意象,以挑激手法推出實驗性作品,以及披頭四合唱團巧妙改寫一些傳統音樂形式,挑激的藝術與消費的藝術之間的隔閡即日益縮小。此外,「人文」藝術與「通俗」藝術之間似乎仍有間隔,但是,在所謂後現代的氣候裡,傳統不斷被重估之際,有文化的藝術也推出超越視覺藝術的實驗新作。

艾德曼,披頭四,《黃色潛水艇》插畫· Subafilms Ltd.

另一方面,大眾傳播媒體不再呈現任何統一的模型,任何單一的理想美。即使是註定只維持一星期的廣告攻勢,傳媒也可以徵用一切前衛實驗之作,同時推出取自20世紀20、30、40及50年代的模型,甚至呈現世紀中期的過時汽車款式。大眾傳媒至今不斷端出回鍋的19世紀畫像學意象,梅·韋斯特(Mae West)的豐滿與當紅時裝模特兒厭食症造成的魅力並見;納奧米·坎貝爾(Naomi Campbell)的熱騷美,與克勞蒂亞·希弗(Claudia Schiffer)的北歐美;《歌舞在線》傳統踢躂舞的優雅,與《銀翼殺手》的冷洌建築;電視影片或廣告裡的致命女人,與朱利婭·羅伯茨(Julia Roberts)或卡梅隆·迪亞茲(Cameron Diaz)代表的冰清鄰家女;短髮的喬治·克魯尼(George Clooney),與花樣翻新,臉上畫成金屬色彩,頭髮直豎如五彩森林或完全剃光的機器人賽博格(Cyborg),眾型兼陳並列。

達麗爾·漢納與羅特格爾·哈爾,電影《銀翼殺手》,萊德利·斯科特導演,1982

我們的未來訪客勢將無從辨認大眾媒體在20世紀與20世紀以降傳播的審美理想是哪個理想。面對這全然的異同寬容、徹底的混合主義、絕對而莫之可遏的美的多神教,他也束手。

本文節選自

作者: [意] 翁貝託·埃科

出版社: 中央編譯出版社

譯者: 彭淮棟

出版年: 2007-2

責編 | 大寶

主編 | 魏冰心

圖片 | 網絡

原標題:《Get不到CK胖模特的美,因為你對美的理解被商業消費定義了》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說CK的模特美!是沒經歷過青春期嗎?
    今天放出一張照片,告訴我,看吧,這也是一種美!美你媽了個逼的美!我懷疑現在的社交網絡,就是在不斷強姦我,強姦完之後還要再扇幾下我的臉,告訴你「你要尊重多樣化!」來來來,我給你講什麼叫多樣化!這是美中的多元化,雖然一個瘦點一個胖點,但是論美麗,這兩個妹子都是人群中頂尖級的,身後的追求者能排一個連吧。其實不是社交網絡在強姦我,是政治正確在強姦我,你可以用N種方式評價一個人,但是就是不能說一個人醜。怎麼了?
  • 胖了依舊美的,不止是佟麗婭,在以瘦為美的模特界「肥胖」更出眾!
    最近,「肥胖」之美在觀眾之間成為話題,體型變差的話會給觀眾帶來違和感,很多觀眾都吐槽說「這次很難瘦」,很嚴格,沈月出道以來一直被吐槽「很胖」,在多樣化的時代,「瘦得很美」不是單一的標準,倒不如說像沈月那樣露出自己身體的人很少。
  • 散文:關於美的定義!
    關於美的定義,一直都是人們喋喋不休熱論的話題,那究竟美有定義嗎?該如何定義?對於這個刺手的問題,我認為應該用莎士比亞說的:「一千個觀眾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即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人都會對美有不同的理解,每個人對待美都有自己的看法,一千個人就有可能有一千種不同的看法。
  • 問題來了:CK選的新代言人是審美多元化還是?
    她身高172,體重約為90公斤,在參與CK的拍攝活動前做過多年的大碼模特和演員。她的身份很多,是演員,模特,劇本顧問,LGBTQ活動家,也是第一個帶著電影參與坎城電影節的黑人變性製片人。因為長相和體重的關係,她在娛樂圈一直很不順利,不斷有人叫她去整容,去減肥,但她認為接受最真實的自己更重要。直到2018年,她在美劇《姿態》(POSE)中飾演「 Butt Smack Women」進入大眾視野。
  • 當CK不CK,美麗該如何定義?
    提到CK的內衣,你會想到什麼?品質、輕奢,還是性感?如同維密一樣,CK在內衣上一直拿性感大做文章,CK的歷代廣告中,模特們無一不有傲人的身材,對著鏡頭做著性感、挑逗的動作。Calvin Klein公司也因其廣告過於暴露,性暗示意味濃厚而頗受爭議。
  • 呂燕丨從醜模到第一名模,你的美由自己定義
    時至今日,大家對她「醜」的評價早已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她的美——無法複製。當她笑起來的時候,渾身都在發光,自信,爽朗,就好像可以把整個世界拿下。3你的美,永遠只能由自己定義在法國站穩腳跟後,2000年,呂燕決定回到北京,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模大賽。朋友們都勸她不必冒險,畢竟,在此之前,中國人在這一賽事上最好的成績只有第四名。
  • 體重不是衡量美的標準,「微胖」模特告訴你什麼是曲線美,羨慕了
    在我們亞洲很多女性的審美意識是以瘦為美,我覺得她們身材苗條身材好,很多女性為了瘦,每天都控制體重,每天吃一頓飯量體重,最擔心的是見了親戚朋友,說自己胖了,最喜歡聽到的就是最近怎麼又瘦了。所以評價身體是否美麗的標準,不單純的在數字上比較多的時候比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其實,好的身體是通過運動鍛鍊出來的,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高,健身成為了創造好身體的好方法,韓國有名的健身模特,李金娜的身材可以說很適合大部分人的審美觀念。
  • 光影T臺,美由你定義!
    本次大賽的賽前培訓由多模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對外,傳承並弘揚中華文化,助力中國公益慈善事業,用女性獨有的溫度,感動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看見中國女性的美!本次大賽的監製是:世界小姐中國區組委會執行主席、導師、全國評判長;世界小姐全球賽組委會執行委員;新絲路中國模特大賽組委會副主席、評委;新絲路模特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蘇文濱。
  • 究竟是誰定義了美的標準?
    不要說普通女孩了,就連我們眼中「完美無缺」的女明星們都少不了被抨擊,被議論,被定義。圍繞女性的話題永遠不會變少,女明星更甚。大眾不是盯著她們的顏值,就是她們的胖瘦。胖了要被說,化妝濃了要被說,曬黑了也要被說。 之前夏天那會兒,吉克雋逸去三亞錄節目,回來之後再次因為膚色而引起了一波討論。
  • 你心目中對女生美的定義是什麼?
    美,每個人都不陌生的一個字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對美有不同的定義,那你對女生美的定義又是怎樣的呢?你是否調查過身邊的人對美的定義,自己是否思考過自己對美的定義。美,內心的美,外貌的美,各不一樣。其實,當今社會更多的人會選擇化妝來讓自己變得更漂亮一點,其實畫淡妝還是不錯的,偽素顏嘛,讓自己更自信一點,可以理解。我特地調查過我身邊的人對女生美的定義,一群哥哥姐姐誒,嘿嘿,超愛他們。大部分都是看內心的美,因為朋友告訴我,長得漂亮的,心不一定好,女生大部分定義的美還是自我修養,當然也有內外兼修,再加上道德品質,素養是個關鍵,我自己的認為,要有修養,不管你是誰,長得什麼樣。
  • 白左 | 說一下CK的新廣告
    不好意思,我覺得美翻了。看了下國內社交媒體上的評論,大多數基本上是下面這種論調:都是因為平面廣告模特Jari Jones是黑人+跨性別+女同+大碼的身份,所以「全美最政治正確」,但是實際上這個模特根本就是醜啊!
  • 婀娜多姿的女生你說愛了,那瘦瘦高高的姑娘你會說美嗎
    妖嬈婀娜,前凸後翹,這是部分男人和女人對身材的一種追求和理解,並不是所有女生都會喜歡那樣的自己,女人味的體現也從來不是說非要靠身材曲線,女性美也開始變得不再那麼傳統呆板了,就那最近幾年選秀節目,每一檔都有幾位特別火的中性打扮女生,她們很瘦,但她們又很酷,非常受女生的歡迎,至於各位觀眾你們喜不喜歡這樣的姑娘,就不知道了。
  • 【美胖說】你是素食星人,還是肉食動物?
    from 美胖點上方即可收聽音樂你是無肉不歡的肉食動物,還是清欲寡歡的素食星人?其實,不管是哪一種,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飲食習慣。有人享受肆意吃肉時的大快朵頤,有人偏愛採菊東籬的田園暢想。無論哪一種,食物都會滿足食客內心的缺失感。
  • 唐朝從未以胖為美:有詩為證
    「短長肥瘦各有志,玉環飛燕誰敢憎」,蘇軾的這首《孫莘老求墨妙亭詩》,誕生了「環肥燕瘦」這個成語,從此,世人就普遍認為楊玉環是個「胖女人」,唐朝是以胖為美。甚至一些胖乎乎的女孩得意地說:「要是在唐朝,我一定是個大美女!」這恐怕是你想多了。實際上,唐朝的主流審美觀裡從來沒有「以胖為美」,我們可以從很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詩歌來證明這一點。
  • 【創業者說】支付寶、美圖等工具產品的現狀、商業模式、發展趨勢
    你會發現在給這些產品進行官方定義過程中,除了以「圖片修理工具」、「天氣應用」結尾能夠讓大眾更加理解外,別無選擇。這些領域太小,沒有能力進行市場教育讓大眾知道「圖片修理」、「天氣」是和「電商」、「社交」同等級的網際網路領域,而只能被統一歸入「工具」。 這樣粗暴、沒有明確標準的分類當然有極大問題,依據這樣的分類而得到的結論自然也不靠譜。我嘗試用我的理解來定義「純工具產品」。
  • 李沁體重惹熱議,這個時代的美該如何定義?
    輕盈靈動,仙仙的她正是時下所流行的美,不過要保持她這樣的身材可是需要很自律呢,畢竟美食的誘惑力很強的。同時,在減肥節食時,可不能忽略身體健康這個根本。近日,李沁在被問到體重時也是很直率說自己現在重90斤,算是比較胖的時候了。沒想到一語激起千重浪,竟然引發了熱議,有知名作家就提出,身高166cm,體重才90斤,這個比倒合適嗎?
  • 小ck為什麼會這麼火?朋友圈裡200一個的小ck包包是正品嗎?
    微商裡面賣小ck的,一般都會有兩個說法,一、工廠貨;二、境外代購。小編個人認為,這應該不可能是代購來的,因為境外代購的不可能這麼便宜,比實體店的便宜一半,這太誇張了吧,畢竟你一個境外代購,你買的小ck包包還不夠你來回機票錢。But,工廠貨或者境外代購是不是正品就很難說了,看你自己怎麼定義正品。
  • 150斤大碼模特,健身不為減肥為塑形,不顯臃腫反而充滿丰韻美
    今天的社會是一個以瘦為美的社會。很多女孩已經到了發瘋的地步,瘦的只剩皮包骨。不知道這種美在哪裡體現。有很多模特為了保持身材,每天只吃一點食物。有些人甚至一天只吃一頓飯。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他們可能更瘋狂。
  • 什麼是美呢?其實,美沒有標準,完全定義美是不可能的
    美一旦被喚醒,就像暴君。就像梵谷筆下的向日葵和藍得令人眩暈的星空,能瞬間讓我們臣服。身體美是我們的追求,但精神美,才是一個人此生的修行。美沒有標準,也沒有共識,如果非得說出個標準,健康美和自然美肯定是全球都可以公認的第一條。健康和自然,除了肉體更指靈魂。
  • 人們對美的定義,徹底顛覆了……
    女人之美近幾年來,小編從女性口中聽到最多的兩個字是:減肥。減肥!減肥!減肥!以瘦為美,似乎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共識。「胖子沒有未來,胖子沒有前途,胖子沒有愛情」等論調,更是不絕於耳。不論年長年幼,都千方百計、不遺餘力地讓自己瘦下來。可瘦就一定美,胖就一定醜?人們就該為身上的贅肉感到切膚的自卑與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