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2020-05-17 材料material

導讀:今天我們一起回顧2015年的一篇經典論文。該文提出一種新型固溶技術——電脈衝處理(Electropulsing treatment,EPT),在鋁合金固溶過程中可使第二相快速溶解於合金基體中,固溶時間僅為220ms。這種新的短時固溶方法,不但縮短了鋁合金固溶時間,而且力學性能也有所提高,具有重要的工程價值。


7075鋁合金素有」鋁王」美稱,以其獨特的高強度,低密度的特點受到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的青睞。現有的加熱爐固溶技術中工藝時間約為30min,嚴重製約了高強鋁零件生產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獲得卓越人們一直將提升機械性能視為設計材料。對於7075鋁合金,人工時效後獲得均勻析出相,通過第二相強化可以使合金具有較高的強度。眾所周知細晶強化也是提高強度的有效方法,現階段大塑性變形技術所生產超細晶粒對合金強度的提升令人驚訝,但是在鋁合金的實際生產中變形都會與熱處理配合使用,它們本身是相互排斥的:熱處理會使形變後的晶粒粗化。因此,如何開發出一種短時固溶技術,在縮短固溶工序時間的同時能提升合金力學性能,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


2015年吉林大學徐曉峰提出鋁合金電脈衝處理技術(EPT),該技術依靠瞬時高能量輸入,將7075鋁合金固溶時間縮短至220ms,引起了廣泛關注。相關論文以題為「Effect of rapid solid-solution induced byelectropulsing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 7075 Al alloy」發表在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A上,研究討論電脈衝處理技術對組織和力學的溶解作用在鋁合金中的性能的影響。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msea.2015.12.036

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結果表明,電脈衝處理技術可以顯著加速7075鋁合金中的固溶過程。雖然與傳統固溶方法相比,脈衝電流處理的試樣過飽和度稍低,脈衝電流處理引起的晶粒細化和析出相細化綜合作用效果更好,人工時效後強度比常規T6處理的試樣性高。另外,脈衝電流處理的工藝時間不足1s,可以避免材料熱處理過程中的變形和氧化。因此脈衝電流處理是獲得快速強化的有前途的方法。


這項研究中,以SST傳統T6處理方式作為對比,圖1為淬火態7075鋁合金的光學顯微組織圖。在經過SST和EPT後,從圖中可以看到合金中發生了再結晶。根據晶粒尺寸統計可以看出,由於熱處理時間的巨大差異,脈衝電流處理試樣晶粒尺寸僅為15μm,而傳統固溶試樣晶粒尺寸僅為53μm。

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圖1 不同狀態下7075鋁合金的光學顯微組織圖:(a)HR,(b)SST 和(c)EPT

7075鋁合金主要由α-Al基體和以MgZn2相為主的第二相組成。圖2為不同處理狀態的合金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到,經過固溶處理和脈衝電流處理的試樣中MgZn2相峰幾乎消失,這說明了第二相的數量減少,合金中確實發生了第二相溶入了基體。

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圖2 不同處理狀態的合金XRD圖譜


經過固溶處理和脈衝電流處理的合金,抗拉強度和延伸率都得到了提高,如圖3所示。合金的固溶度越大,即過飽和程度越大,固溶強化下合金的強度越高,從力學性能中可以知道固溶處理比脈衝電流處理得到了更大的過飽和度,即合金中第二相的溶入較多。雖然根據第二相與基體的導電率不同,脈衝電流處理可短時間溶解第二相,但在由於時間有限,第二相的溶解朗不如傳統固溶方法。人工時效之後,脈衝電流處理的合金卻擁有更高的強度和少量的延伸率損失,可認為脈衝電流處理後的細晶組織卻對合金的強度有額外的貢獻。

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圖3 不同處理狀態下合金的工程應力應變曲線圖

圖4為不同處理狀態的合金時效後的透射組織分析。時效後合金中出現了大量的析出相,固溶處理後的合金擁有更大的過飽和度,即更大的析出驅動力,傳統固溶處理的試樣中第二相析出更多。然而由脈衝電流處理得到的細晶組織,使合金中的溶質原子分布更加均勻,也防止了由於時效時間的延長而引起的合金中析出相粗化,析出相更為細小從而使合金的強度得到提高。


經典回顧:一種新型快速固溶技術,同時提高鋁合金強塑性

圖4 不同處理狀態的合金時效後的透射組織分析:(a) SST+AA 和(b) EPT+AA

總的來說,作者提出了一種新的短時固溶方法,既縮短了鋁合金固溶時間,具有重要的工程價值,而且力學性能也有所提高,此外對脈衝電流固溶技術的作用機理也有了全新的認識。(文:Joker)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Acta》大塑性變形製備高強高熱穩定性的新型鋁合金
    編輯推薦:本文提出了一種利用大塑性變形製備具有高強度和高熱穩定性的新型可時效強化鋁合金的方法。通過高壓扭轉使合金得到40000左右的剪切應變。理論分析了大塑性變形對顯微結構和性能的影響。本研究提出的改善Al-Zr合金的處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合金性能。高強度鋁合金經過多年發展已經得到多種應用,尤其是汽車和航空工業領域。
  • 眾泰開發全新鋁合金髮蓋技術
    作為自主品牌的中堅力量,眾泰汽車一直致力於提升研發技術水平,在輕量化技術上提前布局。相繼開展了全鋁車身、全鋁底盤、輕量化座椅等在內的輕量化研發項目。同時不斷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實現整車輕量化技術目標。目前眾泰汽車已經聯手南南鋁業等國際鋁合金生產和加工企業,共同開發汽車新材料的應用,並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汽車新材料研發能力。
  • 鋁合金熱處理特點與鋼的熱處理有哪些不同?
    然而對鋁合金並不然,鋁合金剛淬火後,強度與硬度並不立即升高,至於塑性非但沒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但這種淬火後的合金,放置一段時間(如4~6晝夜後),強度和硬度會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明顯降低。淬火後鋁合金的強度、硬度隨時間增長而顯著提高的現象,稱為時效。時效可以在常溫下發生,稱自然時效,也可以在高於室溫的某一溫度範圍(如100~200℃)內發生,稱人工時效。
  • 稀土在鋁合金中的應用
    稀土元素的原子半徑小於常見的金屬,如鉛、鎂等,在這些金屬中的固溶度極低,幾乎不能形成固溶體。稀土元素加入到鋁合金中可起到微合金化的作用;此外,它與氫等氣體和許多非金屬有較強的親和力,能生成熔點高的化合物,故它有一定的除氫、精煉、淨化作用;同時,稀土元素化學活性極強,它可以在已形成的晶粒界面上選擇性地吸附,阻礙晶粒的生長,結果導致晶粒細化,有變質的作用。
  • 眾泰質量:更輕更強悍,眾泰開發全新鋁合金髮蓋技術
    同時不斷通過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實現整車輕量化技術目標。目前眾泰汽車已經聯手南南鋁業等國際領先鋁合金生產和加工企業,共同開發汽車新材料的應用,並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汽車新材料研發能力。眾泰汽車依託與南南鋁業在新車型的鋁合金板材的開發上的前期合作基礎,開發完成了大型SUV車型的鋁合金前機蓋。
  • 華南理工:增材製造492MPa鋁基複合材料,同時提高塑性
    導讀: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比剛度高,耐蝕性好等優點。近年來,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鋁合金複雜結構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AMCs)備受研究人員所關注,但其強化相的選擇主要集中在TiB2/TiC/SiC/AlN等陶瓷顆粒上。
  • 華南理工:增材製造492MPa鋁基複合材料,同時提高塑性
    導讀:鋁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強度、比剛度高,耐蝕性好等優點。近年來,航空航天技術的快速發展對鋁合金複雜結構件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目前,顆粒增強鋁基複合材料(AMCs)備受研究人員所關注,但其強化相的選擇主要集中在TiB2/TiC/SiC/AlN等陶瓷顆粒上。
  • 金屬材料固溶硬化與強化機制概述
    儘管當時人們並不知情,但他們卻應用了一種重要的強化機制——固溶強化。青銅時代便成為了冶金的開端。 固溶強化簡單的描述就是一種金屬溶入另一種金屬的行為,就像在咖啡中加入糖一樣。這一行為是在鑄造的過程中完成的,所以的金屬都會熔化成液體。作為電器連接元件,銅通常是主要成分並且通常是溶劑,就像上面的例子中的咖啡。其它元素,其作用就像糖,被加入到銅中作為溶質。
  • 變形鋁合金為什麼要進行時效處理?鋁合金時效處理的作用
    鋁合金在剛淬火後,強度和硬度並不高,塑性很好;但放置幾天後,強度和硬度會顯著提高,而塑性則明顯下降。鋁合金的這種淬火後力學性能隨時間延長而顯著提高的現象,稱為時效硬化現象,這一過程稱為時效。將鋁合金固溶處理時,高溫下的過飽和α固溶體被原封不動地保留到室溫。但是這種過飽和固溶體在室溫下處於不平衡狀態,有脫溶分解和析出強化相而趨於穩定的傾向。隨著時間的延長,強化相逐漸脫溶而使合金強度硬度提高,即所謂時效硬化。時效有自然時效和人工時效兩種方式。時效溫度對時效速度有很大影響,時效溫度高,時效速度快,但溫度越高,時效所獲得的最高強度卻越低。
  • 提高材料綜合強韌性新途徑
    如何提高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塑性?這是眾多材料科學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為了使材料強化後獲得良好的綜合強韌性能,強化界面應具備三個關鍵結構特徵:(1)界面與基體之間具有晶體學共格關係;(2) 界面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3) 界面特徵尺寸在納米量級(<100nm)。進而,盧柯等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材料強化原理及途徑——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
  • 航空鋁合金熱處理工藝的優化
    固溶、時效熱處理是調控鋁合金材料綜合性能的有效手段,一種新的熱處理技術的建立往往標示著一種新合金材料的產生。因此,熱處理工藝的優化對於研發新型高性能鋁合金具有重要意義。  一.固溶工藝。
  • 鋁合金固溶及時效處理爐
    【鋁道網】連續式鋁合金淬火爐適用於對大、中型鋁合金產品零部件的固溶處理及時效處理。本設備專供鋁鑄件、型材大批量固熔、時效熱處理。    連續式鋁合金淬火爐是由加熱爐罩和移動式底架組成的。方形(或圓形)爐罩頂裝有起重機,通過鏈條和掛鈎可將料筐吊至爐膛。爐罩由型鋼支起,底部有氣動(或電動)操作的爐門。位於爐罩下方的底架可沿軌道移動、定位,底架上面載有淬火水槽和料筐。
  • 鋁合金車身板件超塑成形技術探討
    鋁合金的K值雖然略低於超高強鋼,但是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擴大,鋁合金的強度會逐漸增加,價格會逐漸降低,競爭力會逐漸增加。鋁合金在減振、抗氧化、耐腐蝕、易回收方面的優越性能及其對冷衝壓工藝的適應性提升了鋁合金在汽車減重方面的競爭力。   據估算,用鋁板替代鋼板,白車身可減重40%~60%。
  • 鋁合金時效爐之影響時效的因素
    【鋁道網】鋁合金時效爐之影響時效的因素,包括時效溫度的影響,從淬火到人工時效之間停留時間的影響,合金化學成分的影響及合金的固溶處理工藝影響。1、從淬火到人工時效之間停留時間的影響:研究發現,某些鋁合金如Al-Mg-Si系合金在室溫停留後再進行人工時效,合金的強度指標達不到較大值,而塑性有所上升。
  • 金屬所學者提出提高材料綜合強韌性的新途徑
    如何提高材料的強度而不損失其塑性?這是眾多材料科學家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為了使材料強化後獲得良好的綜合強韌性能,強化界面應具備三個關鍵結構特徵:(1)界面與基體之間具有晶體學共格關係;(2) 界面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和機械穩定性;(3) 界面特徵尺寸在納米量級(<100nm)。進而,盧柯等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的材料強化原理及途徑——利用納米尺度共格界面強化材料。
  • 鋁合金6061-T6和7075-T651有什麼區別?讓我們重新系統認識鋁合金
    冷加工(Cold Working):金屬在一定的溫度和速率下發生塑性變形,實現應變硬化。例如通過滾壓,拉拔等塑性變形,來提高其強度。其原理是,冷加工使得微觀結構中形成位錯和空位,抑制了原子之間的相對運動,從而合金的強度得以提高。應變硬化(Strain Hardening):通過冷加工對金屬結構進行改性,從而使得強度和硬度增加,而延展性下降。
  • 稀土對鋁及鋁合金的影響
    通常情況下,稀土原子半徑大於鋁原子半徑,性質比較活潑,熔於鋁液中極易填補合金相的表面缺陷,使得新舊兩相界面上的表面張力降低,提高了晶核的生長速度;同時還能在晶粒與熔融液之間形成表面活性膜,阻止生成的晶粒長大,細化合金組織(見圖2b所示)。
  • 航空航天鋁合金與普通鋁合金的區別
    【鋁道網】航空航天鋁材是一種超高強度變形鋁合金,目前廣泛應用於航空工業。其具有較好的力學和加工性能,固溶處理後塑性好,熱處理強化效果好,一般在150℃(甚至更高)以下有高的強度,韌性好,是理想的結構材料。飛機用的鋁合金和普通鋁合金相比,對強度、硬度、韌性、抗疲勞性、塑性有較高的要求。
  • 新型高強高導鋁合金絞線及電工圓鋁杆技術探討
    在2020(第五屆)中國電工材料供需交易峰會上,山東創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工王超帶來了主題為「新型高強高導鋁合金絞線及電工圓鋁杆技術探討」的演講,主要從63%導線率導線製備工藝及思路、8A07導電率61.5%耐熱導線製作及優勢、6201鋁鎂矽合金導線導電率由52.5%提升至55%的趨勢解讀這幾個方面展開。
  • 攪拌摩擦焊技術可以解決鋁合金焊接的重大技術難題
    鋁合金是工業中應用最廣泛的有色金屬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車、機械製造、船舶、建築、裝修及化學工業中已大量應用。材料技術的進步使鋁合金材料得到了快速發展,迄今已經發展出航空鋁合金、宇航鋁合金、裝甲鋁合金、鋁基複合材料等不同系列和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