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證明中國高鐵的「穩」
疊水瓶、立硬幣已經過時了
以下畫面引起極度舒適!
這股神秘定力從何而來
在你看不見的夜色中
有一群人為此努力著
他們就是——高鐵線路維修工
子夜零點,話匣妹來到滬昆高鐵滬杭段嘉善南站,四個工作小組共24名滬杭高鐵綜合維修車間金山北綜合維修工區的工人,已經在站外廣場上集結待命。
零點剛過,他們等來了列車運行空檔期的下達命令,他們管這個叫「天窗點」,命令顯示:當天0:00-4:00期間,可以進線路作業。於是,上百件大大小小的工具經由候車大廳,被搬上樓梯、搬入白天禁止入內的鐵軌區。在接近冰點的室外低溫中,他們將啟動「一級維修「。
在之前的巡檢中,靠近站臺的列車到達出發線鐵軌上,被發現有些疲勞裂紋。這些斑痕會影響列車尤其是高速列車的平穩運行,乘客的舒適度也會打折扣。要想在高鐵上「立硬幣」,類似這樣的隱患就必須消除。打磨組當天的任務就是這個。
240斤的垂直打磨機被架上了這段長約40米的鐵軌。設備啟動,霎時火花四濺。打磨組組長劉濤彎下身子,開始拖動機器緩慢倒退,平均幾秒鐘才能移動一米。40米走完了,再反向推著設備前進,如此循環往復。
金山北綜合維修工區工長孫逸斐介紹,設備每次只能垂直打磨零點幾毫米的深度,如果是一兩毫米深的斑痕,就需要多次往返、反覆打磨。打磨的速度不能快,還要適時微調砂輪的角度,保證鋼軌的原有廓形。這個工作看上去簡單粗曠,實際上是個精細活兒!
打磨組的工作區域再向南50米,另一個小組正在齊力更換一根預埋套管。一組道岔70多米,有133根軌枕,每根枕上有4到6個螺栓套管。這根套管在之前的巡檢中被發現螺紋失效鬆動,必須及時更換,不然墊板和枕木之間產生空隙,高速列車經過就會產生顛簸,時間長了還可能會導致病害擴大,影響到旁邊螺絲的緊固性。
維修組的王永明師傅說,這根套管的位置比較特殊,因此光拆卸周圍各類部件就動用了一堆工具。預埋套管在水泥枕裡,要拆掉套管就得先把固定水泥枕的螺栓用套筒取下,用榔頭敲打水泥枕將其平移,套管孔位才會暴露出來。用小一號的電鑽將壞的套管打磨掉,嵌在螺紋裡的殘餘塑料則要用其他工具一點點絞出來,這樣才不會破壞原有的螺紋。全部清理乾淨後,才能把新的螺紋套管擰進去。這工作的精細程度,簡直堪比「繡花」,拆一個就要花上一個小時。
不僅如此,更換完新套管後要將其他所有部件一一復位,工人們要自己清點現場的零件數量,確保沒有部件忘記安裝,也沒有作業工具遺留在現場,清理出來的套管殘渣也要認真清走,以免後續列車高速駛過時被吸入車體,給安全運行造成隱患。
全國高鐵一張網,任何一個小問題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甚至導致大面積的列車晚點。王永明說,在1平方米的區域忙上幾個小時,就是為了不讓小毛病變成大毛病。
工人們橙色工裝上的反光條和頭燈在漆黑夜幕中就像螢火蟲,伴著叮叮噹噹交織而成的交響樂在鐵軌上飛舞。
此時,2號、4號道岔正忙碌著電務組工人的身影,他們的任務是檢修道岔區域的機械、電路,包括檢查戶外設備內的電路狀態是否存在破皮、短路等情況,清潔、擦拭設備內部,確保不影響各項指令的發送。他們還要關注道岔區域軌道間的密貼性,保證兩軌間的縫隙在標準的區間範圍內,這樣列車才能安全運行。
他們和控制室裡的同組兄弟們緊密協同,維護保障著列車運行的中樞神經。
隨著鐵路事業飛速發展,很多高新設備替代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維修工作並沒有因此簡化,對於維修工人的日常工作要求反而更高。金山北綜合維修工區工長孫逸斐說,責任心、業務素質不斷提升,「一路平安」才不會淪為一句空話,高鐵維修工人要「活到老,學到老」。
維修工 王永明:我工作30年了,2014年到的高鐵維修段。之前在老的既有線上工作比較粗獷,畢竟那時列車速度只有160左右,要求沒這麼高。像高鐵現在這個速度,細微的問題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要求肯定更高,難度也更大。我們春運和平時都一樣,不能說春運就要求高,平時就要求低,平時要求也不能低,畢竟是高鐵。
信號工 陳俊傑:春節前後滬杭高鐵增開了許多夕發朝至的列車,相應的維修天窗點就少了。所以我們要趕在僅有的天窗點時間裡加密檢修、全面檢修、精益求精。而進入春運後,我們的休息時間就馬上顛倒過來了,客流多、集合時間少,我們就休息,但是只要一停運,我們馬上就要上崗維修保障。
打磨工 劉濤:沒有天窗點的時候我們要保養機器設備,確保它們的狀態符合要求,因為隨時都要準備好搶修。有個宣傳片,行駛的列車上放硬幣,說明那裡的鋼軌是很好的,保養水平非常高。而我們這邊也不差,坐車的時候也放過硬幣,基本上也都沒問題的。
凌晨5點不到,已經回到金山北宿舍的工人們陸續進入夢鄉,習慣晚睡的孫逸斐聽到一輛確認列車從寂靜的窗外呼嘯而過。
他告訴話匣妹,每天天窗點關閉後,在第一輛載客列車出發前,上海到杭州、杭州到上海會各有一趟不載客的確認列車發出,以確認高鐵是否安全。每當自己躺在床上聽到第一輛確認列車開過的聲音,就知道凌晨幾個小時沒白忙活,維修工作沒有任何問題。
這個時候踏踏實實地睡去,是他和很多鐵路維修工人一天之中最幸福的時刻。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