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漢病毒研究所及金銀潭醫院早前研究指,新冠病毒源頭可能來自菊頭蝠樣本的一株冠狀病毒(RaTG13)。廣東廣州的南方醫科大學近日發表研究論文,稱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去年9月23日至12月15日之間出現,且與基因序列最為相似的RaTG13不存在時間進化關係,所以新冠病毒由RaTG13演化而來的機會不大。
研究人員從資料庫GISAID下載45條新冠病毒全長基因組序列,其中39條用於計算病毒最新共同祖先時間。研究人員把1月23日設定為0時間,並以軟體分析新冠病毒與其它冠狀病毒在進化上的時間信息。
結果顯示,新冠病毒最近共同祖先出現時間的平均時間為73天前,即2019年11月10日,95%置信區間為38.9至119.3天,提示病毒的出現時間為1月23日前38.9至119.3天。但研究人員指,因時間跨度太短,只有一個月,因此結果可能不準確。
研究團隊指,RaTG13與新冠病毒的全基因序列相似度達95.9%,兩者間的時間進化信號呈負相關, 顯示病毒由RaTG13演化的機會不大。雖然新冠病毒與蝙蝠病毒CoVZC45相似度僅有87.5%,但兩者存在明顯的正性時間進化信號,顯示有一定關係,但有關推斷尚待考證。
此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及中國腦科學所的研究基於新冠病毒單倍型演化情況推算,指最早的疫情擴張在去年12月8日發生,遂認為病毒可能在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開始人傳人,且可能是從華南海鮮批發市場以外的地方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