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參加了電梯安委會的會議,會上許多委員介紹了自己手頭正在從事的研究工作,學習到了很多,受益匪淺。在會上,老孫介紹了層門破壞試驗的抽查情況總結,交大史老師介紹正在收集主要電梯標準中各個數值的詳細來源,比如安全係數為什麼這樣選取,再比如300N、1000N等等。
電梯層門是我們最直接看到的電梯部件,也是接觸最多的部件,其最重要的作用是防止人員墜落電梯井道。那麼對電梯層門有些具體要求呢?這些在標準中都有比較詳細的介紹,我就不想囉嗦了。今天我就和大家談談北美電梯標準要求層門承受5000N靜態力是怎麼來的?
我記得大概是1996年(具體時間記得不是太清楚)的時候加拿大曾經發生過一起兩人在電梯附近打鬧而後撞開層門掉入井道的事故,於是加拿大標準化委員會CSA立即著手修訂加拿大電梯標準B44,增加了對電梯層門5000N的要求,即對層門施加一個5000N的力,層門的變形不能超過20mm且不能脫槽,後來在2000年的時候美國和加拿大標準實現了統一,即同一個標準有兩個編號ASME A 17.1和CSA B44。從標準的設置目的上講:該5000N的要求應該可以防止兩個人在電梯附近打鬧而墜入井道的危險,因為此時兩人的速度不可能特別快!
那麼,5000N的要求到底可以避免什麼樣的事故呢?美國電梯專家曾經進行過測算(主要原理是根據動量守恆定律,並通過高速攝像機確定了撞擊的接觸時間,從而可以求出撞擊力),認為5000N可以防禦一名115kg的橄欖球運動員高速奔跑時撞擊電梯層門所產生的撞擊力,而層門不會被撞壞!
考慮到大部分電梯候梯廳的深度也不會太深,即使你想加速撞向層門速度也不會提起來,絕對達不到橄欖球運動員高速奔跑時的速度,因此,如果層門按照5000N的靜態力來設計的話,電梯層門是不會被撞開的!當然這樣說可不是鼓勵您去撞擊層門,因為國內的電梯層門也不是這樣設計的。
目前我國新電梯層門的設計和歐洲是一樣的,要求最終層門能通過擺錘試驗。5000N和擺錘試驗是否等效,我還沒有仔細琢磨過,也思考過的不妨留言,供大家探討一下。
上圖就是電梯層門的擺錘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