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感染者電梯內咳嗽,鄰居1分55秒後被感染!司機撿拾冰凍北美...

2021-01-13 手機鳳凰網

24日,天津疫情防控發布會介紹,11月24日24時起,天津市將濱海新區漢沽街、中心漁港冷鏈物流區A區和B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自11月21日上午10時,天津啟動「濱城大篩」,至11月23日晚10時,2467411份核酸採樣工作全部結束。檢測結果顯示全部為陰性。

【為何天津海聯冷庫與瞰海軒的疫情沒有關聯性?】

在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女士介紹海聯冷庫與瞰海軒的疫情沒有關聯性,是兩起獨立的發病。判斷的依據不單純是從地理位置、人員的聯繫,更重要的是病毒的基因。

海聯冷庫經過粗測序,它的病毒基因屬於是L基因型歐洲家系2分支,瞰海軒屬於L基因型歐洲家系1分支,它們的上緣是一樣的,就像家庭一樣,是兄弟兩個人是不同的兩個分支,從基因測序上可以判斷這兩起疫情是完全沒有關聯性的。

還有傳播模式不同,海聯冷庫至今沒有發生進一步的人傳人,只是物到人。瞰海軒從物到人後期又出現了在社區裡面的其他居民感染的情況,這也是這兩起疫情不同點。

【海聯冷庫感染來源為北美豬頭】

在發布會上,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女士介紹了天津海聯冷庫的疫情源頭:北美豬頭!

10月7日山東省德州市通報從天津港轉運到德州市一批德國進口豬肘,外包裝檢出核酸陽性。天津衛健委循著這根線對海聯冷庫進行了全員的排查,發現了138號病例和139號病例。

138號病例是個搬卸工,搬卸貨物是德國豬肘。

139號病例是運送貨物的司機,運送的是北美豬頭,但是他沒運過德國豬肘。

通過流調顯示,兩人並不認識,沒有任何交集。且豬肘存放在4號冷庫,豬頭則是在6號門運走的,兩個物品間也沒有交集。

再進一步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調取了冷庫裡的監控,終於排查出來139號病例被感染的主要原因。

圖上綠色的是六個不同的冷庫,地下淺色的是工人的作業平臺,這個部分是常溫的。

11月4日是海聯冷庫的入庫日,當天有三批貨在不同的時間運到海聯冷庫,一批是德國豬肘,另外兩批是北美豬頭。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性的人物是裝卸工,138號病例(搬卸工),入庫的豬肘是他搬卸的,同時入2號庫豬頭也是他搬卸的,但是入5號庫的豬頭他沒有進行搬卸。

11月5日是三批貨的出庫日,德國豬肘從4號庫作業平臺運出。138號病例(搬卸工)他搬運完2號庫的豬頭,轉天照樣穿著同樣的衣服,戴著同樣的手套,沒有消毒,繼續出庫豬肘。有可能山東德州豬肘與包裝檢測出來的陽性是通過138號病例(搬卸工)的衣服或者是手套外表的汙染造成的。

不參與豬頭搬運的貨車司機

他是怎麼感染的?

貨車司機,就是139號病例,在整個運輸過程當中,不參與豬頭搬運的,他是怎麼感染的?

調取錄像後發現,原來,在出庫豬頭過程當中,豬頭外包裝散了,帶著一層塑料膜的豬頭就滾落到了地上,司機參與撿豬頭,他把豬頭撿起來放回到車裡面去,所以說他是暴露於豬頭,這能夠解釋出來139號病例他的感染來源確實是豬頭。這起事件鎖定的感染來源是北美豬頭,它汙染了德國的豬肘,造成豬肘外包裝的陽性。

豬頭散落的地方核酸檢測是陽性,同時測序完全和138號和139號病例他們的基因測序完全一致,由此這起疫情可以確認,北美豬頭是它感染的來源,138號病例參與豬頭的搬卸,139號病例參與撿豬頭。另外,搬運工休息的場所三張床的床單上還檢測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這個基本上可以確認和結案。

【瞰海軒小區新冠病毒感染原因曝光:首例感染者曾在電梯咳嗽】

近日,天津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接連出現8名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針對這起疫情,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今天公布了該小區病毒追溯結果。

瞰海軒小區,此次出現疫情主要集中在4號樓以及19號樓,其中4號樓為瞰海軒小區第一個被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王某所居住的樓棟,共涉及到4名感染者。

此外,與該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無關的19號樓內,也出現了4個感染者,其中包括居住在樓內的楊家三口(楊某及父母,住同層相鄰2套房),和一位辦公地點在該樓內的申某。

瞰海軒小區4號樓感染鏈分析

經多日追蹤發現,小區首個感染者王某曾乘坐電梯時未佩戴口罩,並在電梯的密閉空間中咳嗽、打噴嚏,汙染了電梯環境,進而導致小區內其他居民被感染。

11月9日,感染者王某的公司組織他去進行核酸檢測,早晨王某首先進入了4號樓的電梯,他在電梯裡不戴口罩,還在裡面咳嗽

跟他相隔不到兩分鐘的時間,1分55秒,康某一家三口走進了電梯。咳嗽會產生飛沫,飛沫長時間在空氣裡面會沉降,但是1分多鐘飛沫是沉降不下去的,這麼短的時間康某一家進入到電梯之後,裡面會有可能存在的氣溶膠和沒有沉降的飛沫,造成了康某的感染。這裡面更關鍵的細節是康某沒有戴口罩,如果當時康某戴口罩,這樣的情況可能會避免發生他感染的概率就會降低,但是很不幸當時康某進入到電梯的時候是沒有戴口罩的。康某和王某之間的流行病學關聯就串聯上了。

4號樓和19號樓之間是怎麼傳播關聯的?

通過流行病學調查發現,9號樓裡面有人員的交叉,9號樓裡面住著4號樓感染者王某的工友,還住著在19號樓裡面工作申某的同事。

公安幹警和疾控人員連續兩個晚上不眠不休,終於發現了線索:四號樓第一個發現的感染者王某,在11月9號晚上,去串門了,他去的9號樓找他的同事。他不單是串門了,在電梯裡面又有小動作,不單咳嗽,還打噴嚏,沒戴口罩。

11月10日,申某坐電梯去9號樓找他的同事,又返回19號樓,10日下午申某住在9號樓的同事到19號樓聚餐

據檢測,9號樓的電梯物表採樣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而且是多點位的陽性

瞰海軒小區19號樓感染鏈分析

住在9號樓的申某的同事往返於19號樓跟10號樓,因為這是申某的老闆,他的公司辦公地點在19號樓,很可能通過他的手部汙染或者是其他的汙染機械性把病毒帶到19號樓,同時申某自己也是不斷往返於9樓和19號樓之間

在對海聯冷庫和瞰海軒小區疫情進行深入解析之後,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還在發布會上向市民做出一些疫情防控的提醒:

第一,當你進入到像電梯這樣的密閉空間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到公共場所也一定要戴口罩。

第二,注意手衛生。機械性的這種傳播主要的是靠什麼?主要是靠手,摸了汙染物從公共場所回到家裡之後,第一件事做手部的消毒。

第三,講究衛生禮儀,王某在電梯裡面咳嗽、打噴嚏,他如果有一個遮擋,就不會汙染電梯了,所以講究衛生非常的關鍵。同時不要隨地吐痰。冬天到了,呼吸道的這種感染症狀是很多的,在這個時候吐痰擤鼻涕一定要用紙巾,用完了之後要把它丟到垃圾桶裡面去,不要隨意丟掉,講究文明禮儀。

另一個細節,裝卸工的休息區三個床的床單都有病毒核酸陽性,所以說在冬天要經常地把被褥拿出來曬一曬紫外線,不但能殺死新冠病毒,包括其他的病原微生物它都能夠殺死滅活的。

總監製:陳良傑

監製:夏宇

相關焦點

  • 感染者電梯裡咳嗽,鄰居1分55秒後沒戴口罩進入,被感染……
    經過視頻調查,最終發現,第一例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王某,在電梯內並未佩戴口罩,並出現咳嗽、打噴嚏的情況,最終導致病毒在小區內傳播。4號樓內感染鏈條11月9日,感染者王某的公司組織他去進行核酸檢測,早晨王某首先進入了4號樓的電梯,他在電梯裡不戴口罩,還在裡面咳嗽。跟他相隔不到兩分鐘的時間,1分55秒,康某一家三口走進了電梯。
  • 一個北美豬頭,一個噴嚏導致小區內傳播!這個大漏洞曝光
    其中,天津港海聯冷庫新冠病毒源頭鎖定為進口北美豬頭,而瞰海軒小區新冠病毒傳播鏈也查清了:第一例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王某,在電梯內並未佩戴口罩,並出現咳嗽、打噴嚏的情況,最終導致病毒在小區內傳播。來看看具體破案過程海聯冷庫咋回事?德國肘子是被北美豬頭汙染的!
  • 戴口罩有用嗎?
    2月6日 一則新聞震驚到了很多人—— 寧波有一男子未戴口罩去菜市場買菜 結果15秒感染了新冠肺炎! 緊接著,一男子取藥未戴口罩 50秒被感染的新聞也出現了 這些新聞再次展示了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有多強 2020年2月8日下午2:
  • 戴口罩就能防感染?間接接觸感染也不可忽視,勤洗手多消毒有必要
    病菌雖然對人有害,但是卻無需過於擔憂,因為任何病菌的感染,其實都需要滿足諸多的條件,如果能夠阻隔這些條件,其實就能很好的防止病菌感染。對於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的病菌來說,戴上口罩無疑是最好的方式,因為口罩本身可以阻隔飛沫,防止病菌進入鼻腔或者口腔,從而有效預防病菌感染。
  • 北京:乘客拒不戴口罩 計程車司機可拒載
    乘客拒不戴口罩 計程車司機可拒載  計程車不得出京至中高風險地區運營 新入職駕駛員須持三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2020年12月27日至12月30日進行三次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2021年1月3日第4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運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確診病例,臨床分型為普通型。  無症狀感染者:某女,36歲,現住順義區北小營鎮北府村,為順義區金馬工業園某公司員工。
  • 曾光教授:繼續保持戴口罩、洗手、少聚會!
    《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中提到,IgM抗體陽性表示近期感染,IgG抗體陽性表示感染時間較長或既往感染,因此韓某被確定為「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鄰居間傳染上下樓鄰居公共環境可能被汙染此前確定的一名無症狀感染者曹某4月14日轉為確診病例。據哈爾濱市疾控中心與公安偵查機關聯合調查發現,韓某有可能將病毒傳染給了居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單元的曹某。
  • 用計算思維認識戴口罩的重要性
    02 模式識別 把三類人分開後,我們就可以構建出這三類的關係:易感者受到感染後變成感染者,感染者治癒後變成免疫者。 了解了疾病傳播的過程後,我們就可以構建起疾病模型的算法,所謂算法,就是指模型運行的規則,這個模型的規則只有兩條: 規則1:感染者有一定機率在下一步讓易感者鄰居稱為感染者,感染者在下一步成為免疫者,免疫者不會變成感染者。
  • 上海,全球首個將口罩寫入地方立法的城市
    天津做疫情流調時發現,感染者電梯內咳嗽,鄰居1分55秒後沒戴口罩進入被感染,浦東機場2個確診病例就是因為進入密閉航空集裝器卻未佩戴口罩所致……「戴口罩對自己、對他人都是一道有效的防護,但總會有人不自覺,因此我支持口罩入法,這是對我們每個人的保護。」
  • 沒戴口罩,近距離接觸15秒後被感染!
    據江北發布5日消息,浙江寧波市江北區一確診病人買菜時與同一攤位另一名確診病例有過短暫(約15秒)的接觸,當時兩人均未戴口罩,後被確診。患者5:男,56歲,現住江北區文教街道雙東路小區, 2月4日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確診病例。目前在定點醫療機構隔離治療。
  • 再次呼籲:出門請戴口罩! 實在不想戴,記住1米線! 唾沫能飛多遠...
    大約11點半,我來到梅登高橋公交站,只有一位約50歲的男士在等車,沒有戴口罩。沒一會兒,一輛274路公交車從我面前經過,整輛車裡只有司機一個人,透過門,看到司機戴著一隻藍色的醫用外科口罩。接著,一輛8路公交車停了下來,這條線路原本總是擠滿了人,但在這個時間,也顯得冷清不少。
  •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
    科學戴口罩「指南」您收好本報海口1月10日訊 (記者 馬珂 通訊員 楊靜)科學戴口罩,對於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具有預防作用,既保護自己,又有益於公眾健康。目前,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下,為引導公眾科學戴口罩,有效防控疫情,保護公眾健康,省疾控中心特提出以下指引。
  • 天津一搬運工陽性近兩周後確診,其工友鄰居已有7人感染|無症狀感染...
    在他11月10日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以來,已有工友、鄰居等7人陸續檢出核酸陽性。目前天津東疆港區瞰海軒小區被劃定為高風險地區。據天津市衛建委通報,昨日(11月23日),在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近兩周後,天津市第93例無症狀感染者、47歲的搬運工王某某確診。在他11月10日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以來,已有工友、鄰居等7人陸續檢出核酸陽性。
  • 八問權威專家:無症狀感染者難題怎麼解?
    第二個冰山現象是感染後發病人群中重症的比例佔少數。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無症狀感染者(包括隱性感染者)的比例需要開展社區監測、血清流行病學調查來確定,不能單純依靠模型預測。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染性也需要進一步研究來確認。理論上講,無症狀感染者因為沒有症狀,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傳給別人的可能性較低,傳染性應該低於有症狀的患者。
  • 為什麼有的人戴口罩也能感染新冠,這幾點要注意
    口罩 我們已經知道新冠病毒通過咳嗽,打噴嚏和說話時的飛沫傳播。為了阻止病毒的傳播,在許多國家/地區,公共場合佩戴口罩已經成為強制性措施。很多研究已經證明佩戴口罩對於減少病毒傳播方面的作用,一項相對較小的臨床研究還表明,戴著口罩的受感染兒童並未將病毒傳播給家庭成員。(威信共眾昊關注「華仁大健康」了解更多) 但是科學是複雜的。佩戴口罩並不會阻止人們吸入空氣中的冠狀病毒顆粒,而這同樣會引起感染。
  • 天津一小區多人感染,傳染鏈關鍵是電梯裡這些小動作
    今天下午,在對海聯冷庫和瞰海軒小區疫情進行深入解析之後,天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向市民做出重要提醒:第一,當你進入到像電梯這樣的密閉空間的時候,一定要戴口罩,到公共場所也一定要戴口罩。
  • 無症狀感染者如何應對?會否引起疫情爆發?專家回應
    無症狀感染者應集中隔離14天,原則上兩次連續標本核酸檢測陰性者(採樣時間至少間隔24小時)可解除隔離。疾控機構在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調查核實,於2小時內通過網絡直報系統完成報告信息的三級確認審核。不具備網絡直報條件的醫療機構,應當立即向當地縣(區)級疾控機構報告,並於2小時內將填寫完成的傳染病報告卡寄出;縣(區)級疾控機構在接到報告後,應當立即進行網絡直報,並做好後續信息的訂正,同時,應當於24小時內完成無症狀感染者的流行病學調查。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需要進行14天的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如出現臨床表現,應及時訂正為確診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