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擁有指向地球的粒子束

2020-12-06 天文在線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簡介:最新發現的超重宇宙黑洞粒子—— PSO J030947.49+271757.31 –是迄今最遠的耀變星,且其粒子束恰巧直指地球,利於分析其光束。耀變星是位於活躍星系核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對它們的觀測對於研究黑洞種群規模有很大意義。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是我們目前所觀測到的最古老、也是最遙遠的黑洞,距離地球大約有130億光年,更為重要的是,該黑洞發出的明亮粒子束方向恰好指向地球。

研究人員介紹,新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PSO J030947.49+271757.31,是迄今為止所觀測到的距離最遠的耀變體。科學家可以通過物體特徵波長的紅移來測量空間中發光光源的距離。

耀變體是活躍星系核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星系的中心區域亮度較高,而且會爆發出較強的電磁輻射,一般認為這是在超大質量黑洞的吸積盤中旋轉的氣體和塵埃粒子產生了高能熱量所造成的。在宇宙中,耀變體是最明亮的一類,不過也取決觀察的視角。一般將超大質量黑洞中粒子束噴射方向指向地球的一類稱為「blazar」,天文學家通過對耀變體的研究可以更方便地對這些遙遠的黑洞進行更詳細的分析。

義大利英蘇布裡亞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Silvia Belladitta說,「PSO J0309 + 27的光譜證明了它的確是一個活躍星系核,或者具體來說,這是一個中心極其明亮的星系,它中心存在的超大質量黑洞在吞噬周圍的氣體和恆星以提供能量。此外,通過大型雙筒望遠鏡(LBT)獲得的數據計算得到它特徵光譜的紅移值為6.1,這也證實了PSO J0309+27確實離我們很遠,以前從未有過類似的物體。」

根據這些數據,天文學家估算從PSO J0309+27探測到的光線實際上大約是130億年前發出的,這意味著耀變體存在於宇宙的極早期階段,約為宇宙大爆炸後不到10億年內。雖然迄今為止已經發現了數千個耀變體,但PSO J0309+27的距離和年齡使它變得極為獨特,或許在未來可能會發現更有價值的耀變體。

耀變體發出的粒子束方向恰好指向地球,我們才有機會更好地了解它們。另一類被稱作類星體的活躍星系核的粒子束髮射方向沒有指向地球,因此我們對其粒子束及天體的了解就會相對較少。Belladitta 說到,「觀察耀變體是非常重要的,每發現一種天體類型,都會有100個相似的天體,但由於方向不同,因此大多數天體難以被直接觀察到。」

研究團隊估計PSO J0309+27的質量大約是太陽質量的10億倍,不過目前為止這還是一個較為合理的推測。在發現了PSO J0309+27之後,研究者意識到這些巨大的天體很可能大量存在於宇宙的早期階段。該團隊表示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來縮小黑洞質量的範圍。

無論如何,PSO J0309+27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耀變體;在超大質量黑洞研究領域,任何發現都應該得到重視。Belladitta最後說,「由於這個耀變體的發現,我們可以說,在宇宙最初的十億年裡,存在著大量非常巨大的黑洞,它們能夠發出強大的相對論性噴流,這將成為判斷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模型是否合理的嚴格約束之一。

作者: physics-astronomy

FY: 機制的咩咩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天文學家追蹤到神秘高能中微子的來源,指向超大質量黑洞
    天文學家追蹤到神秘高能中微子的來源,指向超大質量黑洞  Emma Chou • 2020-05-18 15:35:59 來源:前瞻網 E4245G0
  •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IT之家1月15日消息 據外媒 cnet 報導,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超過 130.3 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其中心的太陽大 16 億倍。該類星體被命名為 J0313-1806,在宇宙大爆炸 6.7 億年時誕生。
  • 外媒:天文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1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稱,天文學家在距離地球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這項發現是在本周二的美國天文學會第 237 次會議上宣布的,它有助於闡明古代宇宙的環境。
  • 在時間之初,宇宙間可能充滿了超大質量的黑洞
    天文學家在地球捕獲到了該古老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發射的一束相當明亮的噴流,這噴流看起來像為黑洞穿上了一件閃亮的外衣。(圖片:NRAO)大爆炸後9億年,在宇宙最早的星系時代,已經有一個相當於10億倍太陽大小的黑洞。
  • 83個超大質量黑洞現身!幾乎與宇宙本身一樣古老!
    超大質量黑洞是已知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之一,它的質量相當於100萬顆至100億顆太陽,通常每個星系中心都會潛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天文學家在一個遙遠的發光類星體的中心發現了一個特大質量的黑洞,或許有助於幫助科學家們更好地了解古老的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距地球130.3億光年的類星體。它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距離地球最遠的類星體,形成於宇宙大爆炸後的6.7億年後。
  • 超大質量黑洞如何吞噬恆星?你將看到整個過程
    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這些幽靈般的黑洞的生長及行為,揭開星系誕生和演化的秘密。但問題是,超大質量黑洞不發光,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休眠,我們看不見。只有當它們「進食」時,才會甦醒過來,但超大質量黑洞的食物極其少有,因為圍繞它們旋轉的大多數氣體、灰塵和恆星都待在穩定的軌道上,超大質量黑洞根本吃不到。
  • 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一個來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迄今最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被發現比太陽大16億倍!
    據外媒cnet報導,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超過130.3億光年的暗角發現了一個類星體,它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比太陽大16億倍。來了解一下吧!該類星體被命名為J0313-1806,在宇宙大爆炸6.7億年時誕生。
  • 要了解超大質量黑洞如何誕生?先找到最小的超大質量黑洞研究吧
    我們對超大質量黑洞似乎耳熟能詳,但它們的形成機制至今仍是宇宙學一大謎團。天文學家最近鎖定一個距離地球約 1,100 萬光年的模糊星系,其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與同類一比相對青澀,或許有機會幫助天文學家解開超大質量黑洞的原貌。
  • 黑洞大決戰!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專家警告稱,位於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可能會「失控」,吞噬地球。 隨著黑洞的年齡超過數十億年,它們的質量隨著它們吞噬周圍的行星和恆星而增長。對於位於銀河系中心的黑洞射手座來說,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黑洞如此之大,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410萬倍。
  • 天文學家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非常非常遙遠的星系裡…… 天文學家周二宣布,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古老、最遙遠的「超大質量」黑洞和類星體。 黑洞和類星體的年齡超過130億歲,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黑洞和類星體,這讓天文學家對早期宇宙中巨大星系的形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 M87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會「晃動」
    研究人員說,發現如此巨大的黑洞或可揭示神秘暗物質的大部分性質。這些神秘的暗物質佔到了宇宙總物質的五分之四。大多數星系(即使不是全部)的中心是超大質量的黑洞,質量是我們的太陽的數百萬乃至數十億倍。例如,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心是人馬座A*,尺寸大約是450萬個太陽質量。目前已知最大的黑洞是類星體TON 618內部存在的黑洞,大小約為660億個太陽質量。
  • 發現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超大質量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6.7億年
    宇宙從誕生到發出第一束光歷經了數百萬年時間,接著恆星開始形成、聚集成星系,然後星系氣體與塵埃圍繞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旋轉,形成整個宇宙中最明亮的物體:類星體。最近,天文學家再觀測到當今距離最遙遠的類星體與最古老的黑洞,形成於大爆炸後僅6.7億年,打破了3年前的最遠類星體記錄。
  • 天文學家發現早期宇宙直接形成超大質量黑洞的證據
    天體物理學家一直認為超大質量黑洞也以這種方式誕生,誕生後不斷吸食周圍的物質,身軀越來越大。問題是,這一過程需要很長時間。半人馬座A,內部潛伏著一個特大質量黑洞在茫茫宇宙,科學家觀測到一些非常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
  • 伽馬射線模式暗示星系可能擁有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研究小組指出,這可能是星系中心有兩個超大質量黑洞的跡象。 傳統觀點認為,潛伏在大多數星系中心的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銀河系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Sagittarius A*距離地球約26,000光年,質量約為太陽的400萬倍。雖然人們普遍認為星系只存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但某些星系可能存在兩個超大質量黑洞在理論上卻是行得通的。
  • 如果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接近地球會發生什麼?
    是否超大質量的黑洞對地球的影響只處於理論層面?如果確實是這樣(或者並不是這樣),當這樣一個黑洞移動得足夠近到可以毀滅我們的星球時會發生什麼?通過十分艱難的運算過程,我對這種觀點做了一些思考。最簡短的答案是「是的」,這確實「可能」發生。
  • 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有多遠?
    此次的研究數據,讓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近了2000光年,但是還不需要擔心太陽系會被黑洞吞噬,由於太陽系按照自己的軌道運動,想要被黑洞吞噬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太陽系還需要繼續前進25800光年:    該研究是日本射電銀河系探索的一部分,其目標是探究銀河系的三維結構。
  • 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的M87巨星系!
    視界望遠鏡(EHT)已公布了黑洞視界的首張圖像,黑洞視界是光無法逃脫黑洞巨大引力的區域。這個巨大的黑洞,有著65億個太陽質量,位於橢圓星系梅西耶87 (M87)。EHT是一個國際合作組織,它在美國的支持包括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這張來自美國宇航局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圖片顯示了整個M87星系的紅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