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追蹤到神秘高能中微子的來源,指向超大質量黑洞

2021-01-16 前瞻網
天文學家追蹤到神秘高能中微子的來源,指向超大質量黑洞
 Emma Chou • 2020-05-18 15:35:59 來源:前瞻網 E4245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中微子是一種神秘而又難以捉摸的粒子。它們的質量很小,沒有電荷,與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很少。與此同時,它們也非常普遍。

在任何時刻,你身體的每一平方釐米都有大約1000億個中微子在流動。中微子是由大爆炸產生的,從恆星到超新星的一切物質都在產生中微子。

最近的中微子謎團之一是由南極脈衝瞬變天線(ANITA)探測到的一些中微子開始的。與大多數大型靈敏陣列的中微子探測器不同,ANITA是一個由氣球懸掛的無線電探測器。它只能在高能中微子撞擊南極冰層時探測到它們,從而產生一束射電光。 

今年早些時候,ANITA探測到一些奇怪的信號,這些信號似乎是由極高能量的中微子觸發的。這些中微子的能量如此之高,以至於它們似乎違背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

位於南極洲的冰立方中微子探測器也探測到了高能中微子。這些中微子並不像ANITA探測到的那樣充滿能量,但它們可以為高能中微子的產生提供線索。

最近一個研究小組研究了一個可能的來源:類星體的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引力發電站。當周圍的熱氣體受到重力和電磁場的擠壓時,它可以釋放出大量的能量,包括高能中微子。

因此,研究小組將冰立方的40多個中微子探測器與俄羅斯的RATAN-600射電望遠鏡的射電觀測結果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當類星體遇到射電耀斑時,中微子也會被探測到。

最有可能的解釋是,當類星體特別活躍時,射電耀斑會產生伽馬射線爆發。伽馬射線與周圍的原子碰撞,引發了中微子的爆發。

由於中微子的傳播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它們到達地球的時間與射電暴的時間相同。

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研究,它解決了高能中微子之謎的一部分。我們現在知道了產生這些中微子的一種方式,但最具能量的中微子的來源仍然未知。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科學家追蹤宇宙中微子的來源意外發現幕後BOSS是怪物黑洞!
    高能中微子是難以捕捉的粒子,科學家認為它們是由宇宙中最強大的事件產生的,例如星系合併和物質落入超大質量黑洞。它們以略低於光速的速度運動,很少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這使得它們能夠不受阻礙地跨越數十億光年的距離。
  • 高能中微子來自超大質量黑洞?
    中微子是一種非常神秘的粒子,它們的質量很小,沒有電荷,而且很少與其他物質相互作用。同時它們也非常普遍,幾乎每時每刻都有大約1000億個中微子會在你身體的每平方釐米中流動。科學家認為中微子是由大爆炸產生的,但是具體來源尚未可知。近日,南極脈衝瞬變天線安妮塔探測到一些中微子。與大多數的中微子探測器不同,安妮塔是一個由氣球懸掛的無線電探測器。
  • 宇宙中微子可能來源於大質量黑洞的光冕
    冰立方中微子觀測站觀測到的高能宇宙中微子的起源,是令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困惑不解的謎。一個新的模型可以幫助解釋由最近的中微子和伽馬射線數據推斷出的這些中微子的意外大通量。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Penn State)的研究人員在2020年6月30日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Physical Review Letters)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描述了這個模型,指出活動星系核心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是這些神秘中微子的來源。
  • 古老的超大質量黑洞擁有指向地球的粒子束
    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它是我們目前所觀測到的最古老、也是最遙遠的黑洞,距離地球大約有130億光年,更為重要的是,該黑洞發出的明亮粒子束方向恰好指向地球。研究人員介紹,新發現的超大質量黑洞被命名為PSO J030947.49+271757.31,是迄今為止所觀測到的距離最遠的耀變體。科學家可以通過物體特徵波長的紅移來測量空間中發光光源的距離。耀變體是活躍星系核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
  • 俄研究人員追蹤到高能宇宙中微子的來源:類星體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俄羅斯的研究人員現在已經追蹤到了一些超高能中微子的來源--來自活躍類星體的射電耀斑。中微子是帶著中性電荷的基本粒子,幾乎沒有質量。它們非常常見,在核反應堆和武器、太陽、超新星和宇宙射線與地球大氣層相互作用時產生。
  • 終於,物理學家弄清了南極高能幽靈粒子的來源之謎:耀變體黑洞!
    2017年9月22日,科學家通過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探測器——位於南極的「冰立方」(IceCube Neutrino Observatory),探測到了神秘的 「幽靈粒子」 。此次發現的粒子穿越40億光年到達我們身邊,普通人無從得知,科學家卻異常困惑。
  • 天文學家觀察到一顆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迷住了」
    一個2.15億光年遠的恆星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遮蓋,這使它成為迄今為止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恆星意粉觀測。義大利麵條化聽起來不是很科學,但是它是對實際發生情況的相當準確的描述。困在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軌道上的註定恆星最終會撞到某種引力的最佳位置,從而使所有東西變成狗屎。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或改變我們認識宇宙方式
    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2017年9月22日,「冰立方」觀測站探測到一顆中微子後,天文學家爭相尋找它的源頭——位於一個遙遠星系中央的超大質量黑洞。此次發現的中微子可能源自快速旋轉的超大質量黑洞兩極釋放出的加速高能粒子流。在此之前,高能宇宙射線的來源一直是科學界的一大未解之謎。除宇宙射線外,這一最新發現還為科學家提供了探索宇宙深處的新途徑。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中微子 將這樣改變宇宙
    此次找到的高能中微子是該類型中首次被人類發現的粒子。科學家對其追根溯源,發現其來自40億光年外的一處橢圓星系。該星系中央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中心直接瞄準地球發射光線和輻射。該星系屬於「耀變體」。有了它提供的證據,天文學家終於解開了關於高能宇宙射線的一大百年之謎。宇宙射線由快速移動的基本粒子構成,對太空人和飛機乘客而言都是一大威脅。
  • 天文學家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發現神秘巨環 直徑達40光年
    天文學家在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發現神秘巨環 直徑達40光年 來源:騰訊科技 • 2019-03-05 11:45:36
  • 恆星在繞著超大質量黑洞「畫花瓣」
    4 月 16 日,國外媒體曝出天文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ESO)的超大望遠鏡(VLT)觀測到一顆恆星在銀河系中心,環繞著超大質量的黑洞運轉著。這一發現驗證了愛因斯坦提出的廣義相對論中所預測的結果。這一期待已久的結果是在天文學家近 30 年的追蹤觀測之下,依靠近年來發展得越來越精確的科學觀測手段才最終得以實現。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黑洞陷入宇宙
    這個結構大約是銀河系大小的300倍,包含一個超大質量的黑洞,它將附近的六個星系困在一個宇宙氣體的 "蜘蛛網"中。這為早期宇宙如何能如此迅速地成長提供了新的啟示。 在周四發表在《天文學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一個由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合作組織詳細介紹了類星體 "SDSS J1030+0524"(簡稱J1030)周圍的環境。
  • 一個來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自超大質量黑洞的「幽靈粒子」穿越太空,鑽進了南極冰層!
    這臺探測器能夠探測到來自深空的高能亞原子粒子——有著「幽靈粒子」之稱的中微子。中微子從深空來到地球,可能直接來自於超新星爆炸殘餘或者黑洞。普通的望遠鏡無法觀測到神秘莫測的中微子,但冰立方可以。它是迄今為止建造的世界上最大的中微子望遠鏡。
  • 天文學家在「死亡」螺旋星系中發現了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美國一個天文學家團隊使用從哈勃太空望遠鏡獲得的圖像,在距離地球25億光年的碰撞過程中發現了兩個超大質量黑洞。 兩個黑洞將繼續彼此靠近,在時空中發出巨大的漣漪——可以在地球上探測到的引力波。這些黑洞的發現將幫助天文學家更好地了解這些巨大的漣漪。
  • 天文學家發現:超大質量微型黑洞
    藝術想像圖:矮星系RGG 118中心的黑洞。作者|Brid-Aine Parnell天文學家在3.4億光年外的一個矮星系內發現了一個微乎其微但具有超大質量的黑洞。這個微型黑洞是已知處在一星系中心的最小黑洞,而質量卻是太陽的50,000倍。
  • 天文學家記錄罕見天象:一個太陽被超大黑洞「麵條化」後吞噬
    據最新一期《皇家天文學會月刊》刊發的論文,天文學家罕見地捕捉到一顆太陽大小的恆星被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的全過程。當這顆恆星落入黑洞可怕的引力範圍,在被稱為「麵條化」的過程中被撕碎成薄薄的氣體流,最後被黑洞吞噬。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怎麼形成的?日本天文學家稱其來自於超大質量恆星
    而超大質量黑洞(又稱巨型黑洞)是宇宙中質量和體積最大的單一天體類型,比如在我們銀河系中心位置,就有一個相當於太陽的431萬倍質量的超大質量黑洞,而在銀河系的鄰居仙女座星系的中心,有一顆大約1億倍太陽質量的黑洞,去年公布的首張黑洞照片的m87中心黑洞,質量更是達到了太陽的56億倍,不過它還並不是最大質量的黑洞,已知質量最大的黑洞為Ton618,相當於太陽質量的660億倍。
  • 超大質量黑洞的神秘光環,Sgr A *周圍的冷氣體有多大?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心,有一個被稱為Sagittarius A*的超大質量黑洞。通常情況下,它的名字會被縮寫為Sgr A *,也叫做射手座A *、人馬座A*。在它的周圍,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團神秘的星際氣體,這個超大質量黑洞看上去好似被一個神秘的氣體光環所圍繞。它的發現,對科學家了解黑洞的生長過程、以及如何影響其周圍的環境,都提供了很多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