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在中國絕跡後重現的物種,第4種起源於恐龍時代

2020-12-05 自然界小偵探

小齒靈貓,也叫作小齒椰子貓,是一種體型較小的靈貓科動物,生活在東南亞等地區,在中國只有雲南省地區有分布,但數量極為稀少,在上世紀已被列為滅絕物種,但在2011年卻重新被當地人發現。

雲南梧桐,產中國雲南四川等地,是一種優美的觀賞落葉喬木,在1998年時候曾經被宣告是野外滅絕物種,直到2017年人們再一次在野外發現了雲南梧桐。

陝西羽葉報春,多年生草本,原本是產於陝西南部的一種植物,但除了模式標本外,100多年來再也沒有人採集到,被認為是滅絕物種,最近人們才發現在湖北野外一直存在著陝西羽葉報春。

崖柏,一種起源於恐龍時代的植物,原產於北美和東亞,因其數量極為稀少,自然更新困難,甚至一度被宣布是滅絕物種,後在中國重新發現,並向世界宣布崖柏沒有滅絕。

伊犁鼠兔,一種產於新疆天山山脈的山地哺乳動物,身材嬌小,直到1983年才被人們發現,由於分布範圍狹小,極為罕見,期間甚至滅絕消失了20年左右,直到2014年才被重新發現。

相關焦點

  • 這5種滅絕生物極可能重生, 第3種一千年前在中國絕跡
    袋狼,袋狼也叫作塔斯馬尼亞虎,是近代體型最大的一種有袋類食肉動物,起源於400萬年前,於上世紀三十年代滅絕,但在2016年,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有人在澳大利亞地區拍攝到了疑似袋狼奔跑的畫面,這也證明了袋狼極可能會重現於世。
  • 5種延續至今的史前物種,它們比恐龍還要古老
    水母,分布於世界多個海域的浮遊物種,出現的時間比恐龍還要早遠,在6.5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在多次物種滅絕事件的洗禮之後仍舊有少部分群體延續至今。目前在世界上的水母大約有250種,形態各異且多數具有劇毒。新疆北鯢,目前是我國新疆地區史前唯一存活至今的有尾兩棲動物,起源於2.4億年前,比恐龍出現的時間要早。被人在1866年發現之後甚至絕跡長達一個世紀才又被人重新發現。鱟魚,史前殘存下來的古老海洋生物,有著3億多年的生存演化歷史。目前,在我國的浙江以南沿海地區較為常見,且因鱟魚具有較高的食用價值,在國內多個地區都被當成特色菜品之一。
  • 盤點5類原始動物,第3種起源於四百萬年前,滅絕於上世紀
    尤因它獸,又稱恐角獸,是在恐龍滅絕長達兩千多萬年後,首次出現在地球上的巨型原始動物。頭部6對以上的犄角使它們看起來尤為地面目猙獰,雄性個體還長有長達30釐米的獠牙。在後來又因為環境的急劇變化而走向滅絕。
  • 6種現存唯一的物種,第4種絕跡七十年,可能已滅絕
    中南大羚,也被叫做武廣牛,是在上個世紀末才發現的一個物種,由於它太過特殊,跟已知的那些動物差別甚大,因此被劃分稱為一個獨立的屬,即中南大羚屬,它們跟牛亞科最為即將。皺鰓鯊科,皺鰓鯊科現存的唯一物種就是皺鰓鯊,皺鰓鯊是一種現存的史前物種,起源於上億年前,是一類稀少罕見的物種,也是鯊魚中最原始的一種。鴨嘴獸科,鴨嘴獸這類動物是鴨嘴獸科現存唯一的物種,僅在澳大利亞生存,擁有非常原始的特徵,是單孔目中人們最熟悉的代表,其後足有刺,內存毒汁,屬於卵生哺乳動物。
  • 6種近乎絕跡的動物,其中一半為中國獨有物種
    斑鱉,中國特有的一種爬行動物,雖然自古以來就有記載,但斑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以往人們常把它當作黿,以致於斑鱉即使稀少也沒有得到重視,現今也是最接近滅絕的動物。紅狼,分布於美國東南部的一種犬科動物,它們曾經是廣泛而且大量存在的一種動物,隨著環境的惡化以及人類的獵殺,紅狼最終在野外滅絕,現今已人工繁育放回野外,但仍是近乎絕跡的一種。小山猴,分布在智利中南部的一種有袋目哺乳動物,作為有袋類動物它們同樣源自於澳大利亞地區,後遷移至南美,是微獸目下僅剩的唯一一種動物,近乎絕跡。
  • 盤點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實在太可惜了,第4種全球已不到百頭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 6種瀕臨滅絕的生物,其中食猿雕上榜,第5種是中國特有。1.食猿雕。顯而易見,這種雕類以猿猴類為食物。所以這種雕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大雕。但是隨著環境的惡劣變化,這種雕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且它們繁衍的數量很少,所以已經成了瀕危物種。
  • 盤點5大已滅絕的原始物種,第3種有望通過克隆重新「復活」
    禽龍,史前大型的鳥腳類恐龍,身長在9米以上,身軀高達4至5米。
  • 3種新鳥5種絕跡鳥安家滇池
    滇池生態環境發生了明顯改變,5萬畝滇池湖濱生態溼地吸引了許多鳥類來昆明「安家落戶」,消失已久的喜鵲、烏鴉,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8種鳥類在昆明被發現,其中有3種為首次在昆發現,滇池湖濱生態溼地逐漸成為了鳥類的天堂和樂園。發現絕跡多年的烏鴉喜鵲來了美麗的昆明有著「春城」之稱,也正因春城四季如春、氣候宜人,吸引鳥兒們紛紛飛到昆明過冬。
  • 中國5種極為珍稀的物種,第3種被很多人養作寵物
    臺灣猴,中國特有種,外貌與獼猴十分相似,僅產於中國臺灣省的南部和中部,曾在大陸地區的動物園中十分常見,但在21世紀後,臺灣猴逐漸在大陸地區消失,僅存於臺灣,數量十分稀少。野駱駝,野生駱駝曾存活在世界許多地方,但時至今日,竟有中國西北和蒙古阿塔山附近存在野駱駝,可見其稀少程度,全球野駱駝的數量可能還不及1000隻,是一種處於滅絕邊緣的生物。緬甸蟒,俗稱琴蛇,南蛇等,在一些地方甚至是泛濫成災的物種,但在中國卻數量稀少,為一級保護對象,現今大多人喜歡飼養緬甸蟒,它也成了最受歡迎的爬寵之一。
  • 5種外形恐怖的滅絕動物,恐狼上榜,第4種生存的時代令人敬畏
    說到已經滅絕的大型動物,可能最令人們熟知的是恐龍。然而除了恐龍之外,曾經還有許多看著很恐怖的生存在這世界上。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5種外形恐怖的滅絕動物:其中第3種會將牙齒插進敵人身體使其斃命,第4種生存的時代非常令人敬畏。
  •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
    這6種史前動物至今存在,有3種在中國,還有一種與恐龍交手過!第2種生物是考拉,它和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在當地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被澳大利亞稱為國寶。它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要比熊貓還要早些,大約是距今2500萬年前,在最古老的澳大利亞大陸上就出現了考拉的祖先,是澳大利亞的珍貴物種當中最為原始的樹棲動物。
  • 盤點中國5種來勢洶洶的入侵物種,第3種就在我們身邊
    雀鱔,是北美或中美等地區特有的生物,中國著名的入侵物種之一,生性十分兇悍,幾乎會對河流裡的任何魚類發起攻擊,成年的雀鱔身長甚至能夠達到3米以上,現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兇猛的淡水魚」之一。非洲蝸牛,屬於中大型的蝸牛物種,被列為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食性雜而廣泛,甚至會蠶食紙張與同類屍體,且具有極高的繁殖能力,一次可產下數百顆的卵,在我國,嚴重危及蔬菜等農作物的生長。亞洲虎蚊,又稱作白紋伊蚊,是起源於東南亞國家的雙翅目蚊科生物。如今卻成了中國最為常見的入侵生物之一,現今幾乎遍布在我國各個家庭之中,就潛伏在我們身邊。
  • 中國可能滅絕的4種動物,第一種已絕跡,最後一種比大熊貓還稀有
    地球上的物種數不勝數,並且模樣也是千奇百怪,很多動物都能夠引發人們的各種興趣,而且就在我們國家也有很多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說到瀕臨滅絕的動物,當然就是那種非常珍貴,不可替代,也是不可再生的物種,而我們要說到的4種動物就是那種瀕臨滅絕的動物,尤其是第一種,基本上已經絕跡了,然而最後一種卻比大熊貓還要稀有
  • 史前生物「殭屍魚」重現英國!科學家:2020後的世界或將徹底改變
    史前生物「殭屍魚」重現英國!
  • 中國5種已滅絕的生物,第3種絕跡千年,有可能重生
    馬來切喙鱷,俗稱馬來鱷,幾百年前在中國南方還生活有馬來鱷,但早已滅絕
  • 6種近代滅絕的稀奇動物,第4種起源於四百萬年前,有復活可能
    馬裡恩象龜,塞席爾群島上特有的象龜物種,在被人類發現時,僅僅只剩下一隻。更令人惋惜的是,這隻象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沒多久便死去,且並不屬於自然老死,而是被某名士兵手槍走火所打死的。斑驢,又稱作半身馬,是平原斑馬的一個亞種。曾經大量生存在非洲地區的稀奇馬類,前半身具備斑馬的條紋,後半身又像馬。
  • 6種多次目擊的未確認生物,第4種可能在中國已絕跡
    魔克拉姆邊貝,這是一種被人們多次爭議的未確認生物,目擊於非洲剛果河流域,在20世紀初便有人聲稱目擊了這一種大型的生物,被猜測可能是殘存的龍腳下目恐龍。海和尚,這種動物跟日本流傳的河童有相似之處,跟猿類有些相似,甚至被認為是生活在海裡的猿類生物,其身份仍未確認,據稱早期在中國沿海地區被目擊,上世紀60年代後便很少見,可能在中國已絕跡。雪人,雪人是一種談論較多的未知生物,在喜馬拉雅山附近被有多次目擊案例的發生,它們可能全身長毛,具有很大的腳,跟人類或者猿類十分相似。
  • 地球5種存活至今的古老動物,第3種被譽為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海蜇,一種水生無脊椎動物,同時也是現存最古老的動物,在5.05億年前就在地球上出現了,在海洋中漂浮生活,因為海蜇的營養極為豐富,成為餐桌上經常出現的一道美食佳餚。三眼恐龍蝦,一種出現在三億年前的古生代石炭紀時期的生物,三眼恐龍蝦在經歷了三次地球世紀大滅絕之後,至今仍有數種品系存活至今,可以說生命力非常的頑強。腔棘魚,它們最早出現於3.77億年前衍化形成,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但腔棘魚被認為約在6,000萬年前即已滅絕,而1938年又開始出現在人類的視線當中,被譽為是「恐龍時代的活化石」。
  • 7種所剩無幾的物種,第5種或已經滅絕多年
    華南虎,華南虎是現存體型比較小的老虎,僅分布於中國,有時候也被稱為廈門虎,南中國虎,華南虎的數量所剩無幾,野生的華南虎更是基本絕跡。巴達庫爾龜,這是一種體型龐大的淡水龜,主要生活在東南亞地區,棲息於大型河流或入海口的紅樹林區,野外狀態下的巴達庫爾龜種群數量所剩無幾,甚至在許多分布區域已絕跡多年。鄂西商陸,商陸是分布於中國、朝鮮、日本及印度的一種中央種子類植物,而鄂西商陸便是2018年三月份在我國湖北地區新發現存在的一種商陸,發現個體稀少,不足50株。
  • 6種在近代絕跡的動物,第3種滅絕三十年後被復活
    墨西哥灰熊,棕熊亞種之一,是體型較小的棕熊,這種動物曾經是墨西哥地區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一般棲息在樹林中,到20世紀50年代後灰熊便逐漸消失,到了60年代久絕跡了。聖多美臘嘴雀,在近代絕跡的一種鳥類,在20世紀前這種動物一直生活在聖多美地區,主要取食植物性食物,體長在20釐米左右,在20世紀後便基本滅絕。胃育溪蟾 ,也叫南部胃育蛙,實際上這種兩棲動物是在1970年代才發現的物種,但在發現的十年後就絕跡消失了,不過滅絕三十年後便有專家成功的「復活」了一個胃育溪蟾的活體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