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種在近代絕跡的動物,第3種滅絕三十年後被復活

2020-12-05 自然界小偵探

墨西哥灰熊,棕熊亞種之一,是體型較小的棕熊,這種動物曾經是墨西哥地區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一般棲息在樹林中,到20世紀50年代後灰熊便逐漸消失,到了60年代久絕跡了。

聖多美臘嘴雀,在近代絕跡的一種鳥類,在20世紀前這種動物一直生活在聖多美地區,主要取食植物性食物,體長在20釐米左右,在20世紀後便基本滅絕。

胃育溪蟾 ,也叫南部胃育蛙,實際上這種兩棲動物是在1970年代才發現的物種,但在發現的十年後就絕跡消失了,不過滅絕三十年後便有專家成功的「復活」了一個胃育溪蟾的活體胚胎。

阿拉伯駝鳥,說到鴕鳥我們一般會想到非洲鴕鳥,但在近代的阿拉伯半島也生活著一種鴕鳥,因為一直都是被獵殺的對象,在20世紀開始絕跡。

馬提尼克綠鸚鵡,這種鸚鵡由於失去棲息地等原因在18世紀便已開始絕跡,但後來發現棲息在瓜德羅普的鸚鵡跟它們十分相似,可能是相同物種。

歐洲野馬,歐洲野馬是史前的野馬,分布在法國南部及西班牙東部至俄羅斯中部,是在近代滅絕的一種馬科動物,最後一隻野生的歐洲野馬不到20世紀就死亡了。

相關焦點

  • 6種近代滅絕的稀奇動物,第4種起源於四百萬年前,有復活可能
    但遺憾的是,這種稀奇蛙類在1999年左右就滅絕。馬裡恩象龜,塞席爾群島上特有的象龜物種,在被人類發現時,僅僅只剩下一隻。更令人惋惜的是,這隻象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沒多久便死去,且並不屬於自然老死,而是被某名士兵手槍走火所打死的。斑驢,又稱作半身馬,是平原斑馬的一個亞種。曾經大量生存在非洲地區的稀奇馬類,前半身具備斑馬的條紋,後半身又像馬。
  • 這5種滅絕生物極可能重生, 第3種一千年前在中國絕跡
    >   猛獁象,也叫作長毛象,曾是地球上最大的象類之一,源於非洲,出土最多猛獁象化石的地方是在北極圈附近,更有永久凍土中出土的猛獁象有完好的骨髓,這極大的提高了復活猛獁象的可能性
  • 6種滅絕於近代的奇特動物,第4種身披虎紋,有復活可能
    但可惜的是這種奇特的動物在1984年才被人發現,並於一年後被人判為已滅絕動物。擬斑馬,曾經生存在南非地區的奇特動物,前半身相伴嗎,後半身卻像馬,在當地一度被人視為肉用來源,加之其獨特的皮毛在黑市交易中具有極高的價值,促使了人們對擬斑馬的獵殺活動,最終導致擬斑馬在19世紀後期走向滅絕。昆士蘭毛鼻袋熊,滅絕於近代1900年,曾是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地區特有的袋熊。
  • 5種絕跡多年的動物,第3種於2018年宣告滅絕
    加拿大荒地盤羊,曾生存在美國以及加拿大南部地區的一種盤羊屬動物,其毛髮較短,夏季富有光澤,秋冬季開始脫毛,顏色也有變化,曾經分布數量眾多,因拓荒者肆意捕殺等原因,加拿大荒地盤羊最終於1910年走向滅絕。
  • 6種因人類而滅絕的動物,第4種被克隆後「復活」,僅存活了7分鐘
    白足澳洲林鼠,在20世紀初仍舊有少數生存在澳洲地區,在當時是自然界中刨土能力最拔尖的生物之一,但由於天生是鼠類不受人類喜愛,於1902年被人類滅殺至絕跡。德克薩斯紅狼,墨西哥沿岸特有的小型狼種,在20世紀中期由於人類大量的開墾荒地,致使紅狼的生態環境受到嚴峻挑戰,不得不入侵人類的畜牧地獵食,最終在1970年被人當成偷獵賊槍殺至滅絕。大象鳥,曾經生存在馬達加斯加一種巨型的鳥類,身高超過3米,體重高達半噸重,僅僅一個大象鳥的卵就有人臉那麼大,但很可惜,這種生物在受到人類捕殺之後滅絕於1649年。
  • 6種近乎絕跡的動物,其中一半為中國獨有物種
    斑鱉,中國特有的一種爬行動物,雖然自古以來就有記載,但斑鱉直到2002年後才被確認為有效種,以往人們常把它當作黿,以致於斑鱉即使稀少也沒有得到重視,現今也是最接近滅絕的動物。紅狼,分布於美國東南部的一種犬科動物,它們曾經是廣泛而且大量存在的一種動物,隨著環境的惡化以及人類的獵殺,紅狼最終在野外滅絕,現今已人工繁育放回野外,但仍是近乎絕跡的一種。小山猴,分布在智利中南部的一種有袋目哺乳動物,作為有袋類動物它們同樣源自於澳大利亞地區,後遷移至南美,是微獸目下僅剩的唯一一種動物,近乎絕跡。
  • 6種近代滅絕動物,第4種仍有機率倖存在中國
    大海牛,近代已滅絕的大型哺乳動物,是海牛目下身形最龐大的一種,成年個體體長達到7.5米左右,是唯一一種適應寒帶氣候的海牛動物,在1768年因人類捕殺走向滅絕。大海雀,水生鳥類的一種,飛行能力在演化的過程中逐漸退化,取而代之的是水中極佳的遊泳能力,在五百多年前曾大量生存於大西洋的島嶼之中,由於繁殖力地下,加上類過度獵殺而滅絕。原牛,曾經大量存在與歐亞大陸上的古老牛種,起源於一萬年前的冰河時期,是現代家牛的祖先生物,身形龐大,長有巨角。在人類大肆捕殺及毀壞它們的棲息地之下,最終在1627年走向滅絕。
  • 過去300年裡,在中國已經滅絕的6種動物
    旅行隨筆: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記錄生活,展現世界,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和大家聊聊過去300年裡,在中國已經滅絕的6種動物。 第一種:新疆虎。新疆虎是一個已經在新疆絕跡的老虎種群。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 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原標題: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盤點科學家希望復活的24種滅絕動物  我有話說卡羅萊納長尾小鸚鵡  在2013年於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TEDx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
  • 5類滅絕於近代的動物,第3種能在胃部孵卵,用嘴生娃
    臺灣雲豹,我國臺灣地區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因體側分布著6塊雲狀的暗色斑紋而得名,在1972年,因人類活動等因素導致臺灣雲豹走向滅絕,如今,人們只能在博物館中才能欣賞到臺灣雲豹。中國犀牛,曾經大量生存在中國地區的犀牛,至宋朝開始,犀牛的角就被人視為珍貴的中藥材,在近代更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大肆進行商業性的捕殺,導致在20世紀時期,中國犀牛就已經蹤跡全無,於1922年被宣布滅絕。胃育蛙,屬龜蟾科動物,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的特有動物,它們最奇特之處在於哺育後代的方式。
  • 已滅絕生物又重生?日本計劃復活猛獁象,但有種動物近復活了7分鐘
    所以科學家們一直在思考如何復活這些已經滅絕的動物,而在克隆技術出現之後,人們意識到這些滅絕動物真的有望被復活了。那麼難道真沒有成功復活的滅絕動物嗎?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也算是一大進步,相信終有一天,我們會把滅絕掉的生物復活出來。【同題文推薦閱讀】10種滅絕生物可能重生有了遠古生物的基因圖譜,「再造」它們成為可能。自從科學家去年11月宣布破解猛獁幾乎所有基因後,能否「再造」猛獁引起人們大量猜測。
  • 5種已經消失了的珍貴物種,第3種有可能被重新「復活」
    旅行鴿,人們所悉知的北美旅鴿,是近代已滅絕的鳥類生物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物種之一,種群曾經高達上億隻,經過人類的不斷獵殺之後永遠消失在地球。北美白狼,身體通白,體型較為龐大的狼,它們曾經光不在北美大平原上,截止1880年開始不斷遭受人類捕殺,經過三十多年的捕殺,最終使北美白狼成為第一種走向滅絕的北美狼。斑驢,又稱為半身斑馬,是南部非洲的一種奇特生物,前半身猶如斑馬的形態,其肉具有一定的食用價值,受到當地人的殘忍捕殺之後,滅絕於1883年。如今藉助日益完善的克隆技術,科學家期望將斑驢重新復活。
  • 5種珍貴的滅絕動物,圖3存在四百萬年,或能被人重新「復活」
    南極狼,學名稱作福克蘭群島狼,是曾經生存在地球最南端位置的狼,這種狼在1876年就因為人類捕殺走向滅絕了,同時,南極狼也是歷史中第一種因人類而走向滅絕的犬科動物。墨西哥灰熊,曾經是墨西哥一帶數量最多的肉食性動物,在上世紀,人們還可以在森林中發現到墨西哥灰熊的足跡,但自近代以來,人類與灰熊的矛盾日益加劇,為了保護農村,當地村民將這種灰熊趕盡殺絕,在1964年終於再也見不到灰熊的身影。袋狼,一種體表長有老虎一樣斑紋的狼,在距今四百萬年前就已經存在了。在上世紀,人們依舊能夠在澳洲地區發現到袋狼的身影。
  • 近代相繼滅絕的5種珍貴物種,圖3在本世紀曾被人成功「復活」
    在演化的過程中大海雀的雙翼逐漸退化,基本失去了飛行能力,但是在水中的遊動速度卻很快,曾經大量生存在大西洋的島嶼之中,被人發現後因人為捕殺而在1844年滅絕了。昆士蘭毛鼻袋熊,一種外型憨態可掬的袋熊可物種,由於賴以生存的棲息地被毀壞以及認為獵殺等因素,這種動物早在上世紀初就已經走向滅絕了,如今,人們只有在博物館中才可能見到它們。
  • 盤點5大已滅絕的原始物種,第3種有望通過克隆重新「復活」
    是人類史上第一種被發現的恐龍物種,其化石骨骼最早在1822年於英國南部地區所發現,此後人們又在歐洲、北美、北非及東亞地區再次發現其化石。
  • 5種因人類而滅絕的物種,第3種曾藉助克隆技術重新「復活」
    西非黑犀牛,其足跡曾經遍布在非洲中西部地區的大草原上,自1980年其,一度被人視為捕獵對象,儘管當時略有保護措施,但是卻形同虛設。由於保護不力及過度捕殺,在2001年西非黑犀牛僅剩下10頭,最終難逃滅絕命運,於2011年完全滅絕。
  • 5種讓人惋惜的物種滅絕故事,第3種被人類發現後只存活了27年
    南極狼,學名稱作福克蘭群島狼,是當地唯一一種陸生哺乳動物,也是歷史上第一種走向滅絕的犬科動物。在十九世紀以前它們是生存在地球最南端的狼,幾乎無所畏懼,以至於基本不害怕拿著利器的人類,最終被人獵殺殆盡。亞洲獵豹,曾經生存在南亞和中東地區的大型貓科動物,它們是陸地上的短跑冠軍,平均奔跑時速高達每小時113千米,在歷史上,亞洲獵豹經常淪為當地王公貴族獵殺的對象,就這樣,野外的亞洲獵豹數量急劇減少,在1948年走向滅絕。斯特拉海牛,最令人惋惜的物種滅絕事件之一,斯特拉海牛是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成年個體體長在8米左右。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 渡渡鳥、斑驢在列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
  • 5種被認為已滅絕的動物,第3種僅存中國,仍剩有活體
    拉斯維加斯豹紋蛙,又稱維加斯谷蛙,主要分布在內華達州的克拉克縣等地區,在克拉克縣曾發現了10個拉斯維加斯豹紋蛙的標本,現在被認為是已滅絕動物,經過仔細探查後依然不能發現它們的影蹤。東部美洲獅,屬美洲獅亞種,因其常棲息深山,因此也被叫做山獅,曾經分布在加拿大東南部、美國東北部,絕跡多年,已經超過 80 年未出現蹤跡,於2018年正式被宣布滅絕。白鰭豚,分布於中國長江中下遊區域的一種淡水鯨類,為中國特產,在野外已經絕跡很多年,被大多人認為是已滅絕的一個物種,但事實上白鰭豚並沒有完全滅絕,仍剩有極少數的活體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