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雲豹,我國臺灣地區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因體側分布著6塊雲狀的暗色斑紋而得名,在1972年,因人類活動等因素導致臺灣雲豹走向滅絕,如今,人們只能在博物館中才能欣賞到臺灣雲豹。
中國犀牛,曾經大量生存在中國地區的犀牛,至宋朝開始,犀牛的角就被人視為珍貴的中藥材,在近代更是在利益的驅使下,大肆進行商業性的捕殺,導致在20世紀時期,中國犀牛就已經蹤跡全無,於1922年被宣布滅絕。
胃育蛙,屬龜蟾科動物,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的特有動物,它們最奇特之處在於哺育後代的方式。據悉,雌性胃育蛙會將體外受精後的卵吞入胃部,在胃部孵化哺育幼崽,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用嘴排出。
新疆虎,又稱作羅布泊虎,原本是大量分布於中國新疆地區的虎類,受人為因素的影響於1916年後便在野外銷聲匿跡,1920年被宣布完全滅絕。據悉,1916年是人們能發現新疆虎的最後一年。
南極狼,曾經是福克蘭群島上唯一的陸生哺乳動物,同時也是近代歷史上第一種滅絕的犬科動物,在1876年,因人類捕殺及棲息地受到毀壞而逐步走向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