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人的心中充滿了黑暗,罪惡便在那裡滋長起來,有罪的並不是犯罪的人,而是那製造黑暗的人。——雨果
歷史上有過許多的混亂時期,國家處在內憂外患的境遇,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於那些艱苦生活的貧困人民,更是雪上加霜。
那些時期,人心惶惶,生存下來成了人們唯一的希冀,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尖銳,本來擁有的和諧秩序被徹底打碎,人們為了活著不惜一切代價,甚至走上違法的道路,況且在那種形勢下,法律根本約束不了人們什麼,正所謂「倉廩實而知禮節」,連生死都決定不了的日子,又怎可能顧及情懷?
也就是那些時期,催生了許多「危險」地域,這些地域,也是那些違法的人逃亡首選之地,因為一旦到了這個地方,就很難受到管理,漸漸的,越來越多的犯人聚到了一起,讓這個地方更加「黑暗」,於是這裡的人囂張跋扈,為所欲為。
就比如被稱為人間魔窟的「九龍城寨」,被人們認為是「邪惡聚集地」,連警察都不敢進入,可見這個地方是多麼怖懼。
城寨歷史,逐步淪落
香港九龍城寨,位於香港九龍的東北部,靠近啟德機場,雖然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但當時的混亂,仍舊能讓途經這個地方的人脊背發涼。
這樣混亂的地方,一定是經歷了很多很多故事才成為這樣的,其實九龍城寨在之前並非一個混亂之地,九龍城寨最早有記載的是在中國的宋朝時期,這個地方在那時是被當作防禦據點用來保衛國家的,是正義的使者。
到了後來,因為清朝閉關鎖國導致國力衰弱,此時的西方經過工業革命富強了起來,於是為了佔領原料市場就將魔抓伸入了中國,「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亙古不變,戰爭的失敗,讓中國割地賠款,於是香港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
1898年時,雖然英國佔領了香港,但願意將九龍城寨交給滿清派兵管轄,在《展拓香港界址專條》這個條約裡可以看出當時的各項規定,所以那時的九龍城寨,隨處可見駐紮的清軍,還有中國官員在他們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職。
除了有中國士兵和中國官員外,還有中國人民在那裡生活,據說,當時的九龍城附近有一個碼頭,可以方便九龍城寨內的軍民出行的同時,也可以進行一些商品的貿易。
這樣比較安穩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在這之後,九龍城寨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是成為人間魔窟的開始。
到了1941-1945年這段時期,日本侵略中國,同時也佔領了香港,並拆毀了九龍城寨全部的城牆,為的是要擴建啟德機場旁邊的明渠。
後來就是我國人民奮勇抗戰,最終勝利,日本投了降,大批的移民和無家可歸者也就在九龍城寨留居。也就是這些人的力量,將後來想要進來整頓的英國政府無可奈何,他們用自己的力量抵抗成功,保護了自己利益的同時也在向其他想要整頓的人宣告立場。
由於這個地方,當時的香港警察與殖民政府都無權過問,中國政府無暇顧及也不想管理,於是就成了無人問津之地,也被人調侃成「三不管」地區,哪裡的法律都約束不到它,所以貧窮、混亂、病態時時刻刻都在這個地方呈現著。
更為可悲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後,又有大批難民從華南地區到九龍城寨聚居,大量的人員到來,使得這個地方更加混亂,香港和英國政府,徹底放棄了對這個地方管理的想法。
於是這裡就不受任何管束,使得違法的事情在那裡盛行,賭博、販毒、賣淫的行為屢見不鮮,那裡的醫院也同樣存在著各種亂像。
居住破舊髒亂,人心惶惶
在這樣可以為所欲為的地方,我們腦子裡出現的畫面就是十分富足,那裡的人會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房屋建築很華麗,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因為缺少管理,沒有人會在意自己房屋以外的任何東西,誰都不會拿自己的錢來修建公共設備。
而且隨處可見違建建築,於是那個地方又髒又亂,一般人根本忍受不了那樣的住所,疾病也容易纏上那裡的人。
因為這個地方的土地可供住房的面積是有限的,又有這麼多的人湧進來居住,而且人數一直在不斷增長,所以沒有地方住就只能亂搭亂建,這樣一來,房子與房子就變得擁擠,各種電線纏繞在一起,下水管道隨意延伸,所以也導致水管漏水和堵塞的現象,地面的青苔隨處可見,陰暗潮溼是這個地方的代名詞。
偷電偷水是常有的事,而且在這裡用的電都要給黑道交錢,並且偷電是很危險的事,因為私自拉電線,若不懂電路知識,很容易被觸身亡,若拉成了還有極大的可能被發現,就會給掐斷,所以在這裡停水停電是十分常見的事,可見這裡的生活是如此的艱難。
除了生活上艱難,就連看醫上也十分不易,由於港英政府當時不承認中國醫生的資格,所以城寨也成為了一些無牌醫生的聚集地,治療水平很難得到保證。
所以如果不是萬不得已,很多人不會選擇居住在這樣的一個地方,各種犯罪頻繁發生,這裡的人們個個人心惶惶。
終被摧毀,成為歷史
將九龍城寨這樣的地方摧毀,其實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很多人在那裡住了很久,滋生的黑暗根深蒂固,要將這裡徹底改變是一項很大的工程。
其實在1973-1974年間,香港警察曾為了拆除九龍城寨花過很多心思,他們曾派出過3000名警察,進入城寨,想要剷除寨內的一些黑幫勢力,但是最終城寨還是恢復成原來的樣子,甚至比原來更差,違建更為嚴重,沒有任何規劃可言,並且犯罪率也逐漸提升,比香港的平均數字要高得多。
最終這裡的問題讓中英兩國都坐不住了,於是在1984年,兩國籤了《中英聯合聲明》這個條約,著力解決香港問題,九龍城寨得到了很大的重視。
在1987年,兩國商量出了對策,決定拆毀寨城,將居民安置到別的地方,於是從那以後,九龍城寨就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成為了歷史。
九龍城寨的地方很小,在拆毀之前居然有50000多名居民,就拿城寨面積0.026平方公裡來算,人口密度大約為每平方公裡大概有190萬人,如此龐大的數字,可以看出當時的居住環境是多麼可怕。人多了資源就不夠分配了,當然就容易出現許多問題。
慶幸的是人們脫離了那樣的苦海,那段暗無天日的歲月終於成為了歷史。
小結:
九龍城寨已經成為了歷史,如今的和平時代不會再出現那時的亂象,國家的法制健全,人民生活富足,都使得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互助、互敬、互愛,越來越成為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那些以往的黑暗早已被埋入了歷史,留在了過去。
戰爭是一切悲劇的原罪,若沒有戰爭,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來此居住,若沒有侵略者的打擾,這裡一直會是一些人熱愛生活的天堂,所以,有罪的人不可怕,製造黑暗的人才值得痛恨!所以我們要熱愛和平,用我們的努力,保護我們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