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沉降達10多公分(南海網記者 楊振東攝)
路面出現的裂紋(南海網記者 楊振東攝)
人工在路面開槽排水(南海網記者 楊振東攝)
取樣混凝土厚薄明顯不均(南海網記者 楊振東攝)
東方網9月9日消息:海口椰海大道路面出現大量裂縫、沉降問題,項目建設單位,海口城建集團城市發展有限公司回應稱,椰海大道抗折強度超過設計標準,出現斷裂下陷等問題,主要原因是由於大貨車超載超速嚴重。對此說法,不少網友質疑,認為決非只是超載、超速所致那麼簡單,應該嚴查質量問題。9月8日,南海網記者帶著網友疑問,再次在該路段進行實地調查。
新修路面沉降落差達10公分
9月8日上午,南海網記者驅車從椰海大道新近開通的海榆中線入口處,沿途對椰海大道巡查。當車行至椰海大道1.1公裡處,就開始感覺汽車像衝浪一樣起伏前行。
記者下車查看發現,從1.1公裡開始至2公裡間近1公裡的路面「波浪起伏」、高低不平。記者在出現沉降的一段約35米的距離內,用繩索粗略量了一下,路面起伏落差竟達10公分左右。路面出現明顯沉降拉開的不規則裂紋,一道道的劃破路面。
新修路面竟開溝槽引水
新修路面出現嚴重的沉降現象讓人詫異,接下來記者還發現更加可笑的現象。正當記者在查看沉降情況時,路面一條人工開鑿的不規則溝槽吸引了記者眼光。細看該溝槽長約8米,寬約3公分,幾乎橫向穿越椰海大道北幅路面,由淺至深引向路邊排水溝的排水口。該溝槽開鑿在出現沉降路面的低洼處,估計是為了低洼處的排水而開鑿的。
路面混凝土層厚薄不均
同時記者還發現,在該路段短短約50米內,有關單位部門鑽孔取樣達9處之多,留下直徑約10公分的深洞,鑽孔取樣後的樣品被整齊的擺放在隔離綠化帶上。記者隨意用四個樣品進行對比發現,路面混凝土層嚴重厚薄不均,最薄和最厚的相差達5公分,最薄的僅有約20公分。但據記者了解,該路段設計標準厚度為25公分。
行車象跳「的士高」
記者驅車繼續前行,從2公裡處開始至3公裡處的路面較好,感覺平坦。但從3公裡處開始前行,就發現路面像百衲衣一樣縫縫補補,一路密密麻麻的布滿了補丁。記者以時速60公裡的車速前進,從4.5公裡處開始,路面開始布滿密密麻麻的縱橫交錯的裂紋,車輛行駛在上面發出有節奏的「哐當、哐當」的聲音,恰似的士高的音樂一路伴隨。這種現象一直延續到6公裡處。從6公裡處開始直到海瑞橋,路面情況較好。
從海榆中線入口到海瑞橋全程12公裡。記者從海瑞橋折返一路查看發現,椰海大道北幅路面情況與南幅大致一樣。
眾司機認為該路存在質量問題
在採訪途中,看到記者拍照,一些司機主動停車與記者搭訕,司機們一致表示,該路明顯存在嚴重質量問題。「超載造成的,難道只有這條路才有超載的嗎?」司機陳師傅說,在海口不超載的路恐怕只有新華南路和博愛路了,其他的路為什麼沒有這麼快就出現這些問題呢?
椰海大道設計標準如何?實際建設質量如何?相關部門驗收情況又如何?南海網記者將繼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