駿馬大道桂陽職中至樟市路口
路面修復工程開工啦!
眾所周知,駿馬大道雙向六車道,是我縣過境車輛的交通樞紐,輻射面廣,為全面提高我縣公路路面養護和服務水平,滿足我縣遠期交通量發展需求,助推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10月21日,公路建設養護中心投入450餘萬元對駿馬大道桂陽職中至樟市路口路段進行瀝青混凝土路面修復施工。
2010年,駿馬大道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因城鎮化需要,於2012年進行了「白改黑」(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鋪瀝青混凝土的施工工藝,路面變為瀝青混凝土)。隨著瀝青路面本身的老化,以及車流量的逐年增加,特別是過境的重車和超載車的增加,以及剛性路面上加鋪柔性路面材料,剛性路面伸縮縫成年累月起伏波動,造成柔性路面疲勞破損,致使瀝青路面出現裂縫、坑槽、鬆散等病害。為了改善路面狀況,保證行車舒適、安全、快捷,對這路段進行維修養護已是刻不容緩。
這次路面修復工程包括路面加鋪、檢查井抬升、平石加鋪等。瀝青混凝土路面43210m2、透層、粘層、封層46820m2,病害處治1.925km, 雨水口、檢查井抬升310套,路緣石、路肩石維修與更換3850m, 交通安全設施拆除與更換1925m等。處治工藝上兼顧質量控制與造價控制,對不同病害採取不同對症處方。病害較嚴重路段採取:銑刨原路面12cm(5+7)瀝青層至水泥混凝土板表面,去除白改黑加鋪設計時設置的處置材料,在經檢測板角底脫空處鑽孔灌注乳化瀝青,再在板縫處貼50cm寬抗裂貼,然後刷粘層(要求0.8~1.0kg/m2改性乳化瀝青),最後鋪築7cm中粒式瀝青砼下面層(AC-20C)+5cm中粒式SBS改性瀝青砼中面層(AC-16C)。病害一般路段採取:路面清掃後表面灑布乳化瀝青粘層PCR(0.8~1.0kg/m2改性乳化瀝青),再攤鋪4cm 細粒式SBS改性瀝青砼上面層(AC-13C)。通過以上處治措施,該路段未來幾年能達到暢、潔、綠、美、安的營運目標。
近幾年來,桂陽縣在公路建設養護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跟經濟發展需求仍有較大的差距,公路建設養護發展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加強公路建設養,實現交通強國還有很多的事要做。但,為守護大家的暢通安全,公路人始終在路上!
【來源:縣公路建養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