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普通的足球比賽,竟讓劉慈欣萌發了黑暗森林法則的靈感

2020-11-09 鵬鵬說

科幻迷們堅信一點,外星智慧生命與文明不僅存在,而且數量極其龐大,這種信念穩固地深扎於他們的內心。電工出身的劉慈欣自然也不例外。


如果這眾多文明中如果有一部分得知其他部分的存在,並且能夠相互交流的話,很可能已經存在一個宇宙文明社會。

這個文明社會可能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態,宇宙文明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些都是劉慈欣以及所有科幻迷非常感興趣的問題。

在中國的科幻小說中,對外星文明往往有著美好的想像。認識到這點的劉慈欣產生了一種逆反心理,他試圖構建一個糟糕的宇宙,一個令人直呼「黑,真**黑」的恐怖秩序下的宇宙。

研究宇宙文明社會的唯一現實參照物就是人類社會本身。地球上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文明,每個文明本身都是極其複雜的,而這些文明間的相互作用也呈現出錯綜複雜的狀態,其間有著數不清的政治、經濟、文化因素。以這個參照物來研究宇宙文明社會,很難得出一個明晰的結論。


直到劉慈欣在觀看某次足球比賽時得到了啟發。

那是劉慈欣第一次觀看足球比賽,地點在北京工人體育場,對陣雙方是中國隊對義大利桑普多利亞隊

彼時,工作不久的劉慈欣只能買得起最便宜的票,坐在最後一排。

在下面遙遠的球場上,球員們本身複雜技術動作已然隱去,球場上出現的只是由二十三個點構成的不斷變化的矩陣(有一個特殊的點是足球)。

連那場比賽最耀眼的球星古利特,在劉慈欣的眼中都只是一個點。

後悔沒帶望遠鏡的他,同時也感覺到,正因為細節的隱去,球賽卻呈現出清晰的數字結構。

而這不就是星空的樣子嗎!

星際間遙遠的距離隱去了文明世界內部的複雜結構,在我們這樣的觀察者眼中,外星文明只是一個個的光點,每個文明世界內部的種種複雜結構,只凝聚為每個光點有限的參數個變量。這也使得宇宙文明社會呈現出明晰的數學機構。

用這種方式來考察宇宙文明社會,比如需要設定一個公理體系,以此為基礎進行推論。

便誕生了葉文潔在楊冬墓前告訴羅輯的兩個公理:

公理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公理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公理一應該足夠堅實,但公理二的後半部分還沒有被宇宙學所證實。不過如果這兩個公理只是用在科幻小說中,作為小說的一個世界觀設定,在邏輯上應當還是說得過去的。


與此同時,還產生了三個基於事實的推測:

一、猜疑鏈。

宇宙文明間的相互交流和理解十分困難,基本無法判斷對方是善意還是惡意。

這是由於:

A.星際間的遙遠距離,按照目前已知的物理學規律,交流需要漫長的時滯;

B. 雙方巨大的生物學差異,地球上生物分類為界、門、綱、目、科、屬、種,階級越是往上,彼此之間的差異就越大。

人與不同「屬」的生物已經不可能相互理解。在宇宙中,如果考慮到非碳基生命的存在,外星種族與人類的差異可能超越了「界」一級。

二、技術爆炸。

人類從石器時代走到農業時代用了十萬年,而從蒸汽時代到資訊時代只用了二百年。

任何一個文明世界隨時都可能發生技術爆炸,所以僅僅是原始的嬰兒文明或萌芽文明也充滿了危險。

《三體》中被提到的技術爆炸次數至少有兩次:

一次是在大低谷結束後,人類突然覺得剩下的數百年時間應該好好享受。「人性的解放必然帶來科技的提升」,儘管有智子對物理的鎖死,但在有限的理論空間下,人類科技還是突飛猛進,甚至高傲的人類產生了三體人也不過爾爾的錯覺,最終被一顆水滴打回原形。

一次是在黑暗森林法則震懾下, 三體人表面上與人類和諧相處。三體文明受到地球世界的巨大影響,思想自由得到鼓勵,個體的價值得到尊重,引發了類似文藝復興的思想啟蒙運動,進而促使了技術的跨越式增長。

三、探測可逆。

這個推測源自光學中的「光路可逆原理」,在宇宙中,如果一個文明能夠探測到另一個文明的存在,那麼後者也遲早能探測到前者的存在。

基於以上的公理和推測,可以進行一番簡單的邏輯推導,進而得出一個宇宙文明社會可能的形態。

《黑暗森林》中,羅輯向大史形象生動的闡述並再現了整個推導過程,最終如願以償地得到了一個最糟的宇宙文明圖景。

正如小說的書名所暗示,這樣一個宇宙呈現出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黑暗狀態,其中的文明世界之間只存在一種可能的關係:一旦發現對方,立刻摧毀之。這種關係與文明本身的道德狀況無關,只要上述兩個公理成立,這就是它們必然的行為準則。

這個結論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一個最黑暗的解釋: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將很快被消滅,所以宇宙一片寂靜。


當然,這只是科幻小說所展現的一種可能性,目前,面對宇宙的詭異的大寂靜,我們對此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

科幻小說是一種關於可能性的文學,它把各種可能性排列出來供讀者欣賞,而其中最有魅力的往往是那些最不可能的可能性。而在這個神奇的宇宙中,任何看似不可能的可能性都有可能成為現實,如一位天體物理學家所說:「恆星這東西,如果不是確實存在,本來可以很容易證明它不可能存在。

所以,在宇宙的各種可能性中,加入一個最糟的可能,至少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相關焦點

  • 劉慈欣:是黑暗森林法則
    劉慈欣:這是黑暗森林法則在前幾年,由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還有BBC,都公布了一個令世界十分震驚的消息:"天文學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遙遠星系的神秘信號。在該無線電信號中,有個非常不尋常的重複信號。
  • 社科院專家: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或真實存在
    叢林進化論  黑暗森林或真實存在  劉慈欣在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三體》中提出了一個很有名的概念,「黑暗森林法則」,這個法則認為,宇宙中每一個文明都是拿槍的獵人,「被發現,總有一個被消滅」。劉慈欣的「黑暗森林法則」在網絡上受眾極廣,有網友直接表示,「趕緊停止向宇宙發射信號,抹去地球的坐標」。  劉慈欣說,「黑暗森林法則並不是一個科學概念,只是我在作品中的一個設定,或者說只是一種可能性,而宇宙中的可能性是無限多的,比如說一種極端的可能,宇宙中只有地球上有生命。所以不必把它當做定律,科幻作家的任務,就是把各種可能都寫出來,讓讀者有更廣闊的視野」。
  • 對劉慈欣的《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的邏輯分析
    劉慈欣創作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中,提出了一個驚為天人的理論:黑暗森林法則。引起了社會各界專家以及廣大網友的熱烈討論。所謂「黑暗森林法則」是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為該理論提供依據的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
  • 劉慈欣:黑暗森林法則
    其實,這也是宇宙間高等文明的本能,在這種本能的影響下,才出現了如劉慈欣在書中描述的「黑暗森林」法則。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如此看來,三體人在發現地球後,之所以沒有第一時間進攻,主要還是由於沒有摸清地球的真正實力,這也很好地體現了劉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
  • 劉慈欣《三體》中黑暗森林法則:不管落不落後都要挨打?
    在《三體》第二部《黑暗森林》中設定了一個黑暗森林法則,今天和大家一起來談談這個話題。大劉在一次南國書香節大劉的講座後,我曾問過他這個問題:黑暗森林法則在小說中有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等作為理論支撐,很多讀者也就認定了這樣一個法則
  • 一人拔高了中國科幻的劉慈欣,他說的黑暗森林法則確實存在
    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以及我國科幻作家劉慈欣,對於尋求地外文明一事都有著一致的觀點:不要與那些未知的文明接觸,尤其是文明水平可能在我們之上的。你無從得知他們的目的、友善程度,就如同《三體·黑暗森林》中的生存法則。
  • 《三體》中讓所有文明都害怕的黑暗森林法則,離我們還有多遠?
    在科幻小說《三體》中,讓所有文明都害怕的黑暗森林法則,離我們還有多遠?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黑暗森林法則只適用於中、高級文明,對於低級文明和大神級文明歸零者是不適用的。因為對於前者來說,他們根本意識不到黑暗森林法則的存在。
  • 網際網路裡的「黑暗森林」法則
    網絡何其危險,簡直就是一個「黑暗森林」!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呢? 宇宙中危險的「黑暗森林」 「黑暗森林」理論來源於劉慈欣的小說《三體》,它跟宇宙文明有關:整個宇宙都是一座黑暗的森林,每一個文明都是森林中帶槍的獵人。
  • 外媒看FAST:劉慈欣說的黑暗森林法則成立嗎?
    日前,《大西洋月刊》高級副總編羅斯安德森(Ross Anderson)造訪了這裡,並與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進行了深入交流,討論了關於黑暗森林法則的不同看法。 去年一月份,中國科學院邀請中國優秀科幻作家劉慈欣訪問西南地區最新的國家級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座巨型望遠鏡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其寬度幾乎相當於美國阿雷西沃天文臺設在波多黎各的望遠鏡的兩倍。
  • 《三體》中極為可怕的黑暗森林法則,它會出現在現實中嗎?
    引言:劉慈欣在《三體》中塑造了一種無形的規則,凡是存在於宇宙中的文明都必須遵守這個規則,它就是「黑暗森林法則」。雖然黑暗森林法則被認為是最殘酷最現實的法則,但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那麼現實的宇宙中是否存在黑暗森林法則呢?
  • 宇宙像一片黑暗無比的森林。在森林中,到處都是不懷好意的獵手
    然而當問及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意見時,他卻給出了不一樣的答案。劉慈欣鄭重其事地說:"是否回應應該由國際社會來決定,就他本人而言是不會回應的,至少現在不要立刻回,會繼續了解監聽,並希望能夠破譯其中一些信息。"那麼劉慈欣為何不建議立即回復這段外星信號呢?在《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就能給出一個答案。而整個《三體》三部曲,都是圍繞著這個法則開展。
  • 黑暗森林法則,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
    2008年,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橫空出世,隨即便吸引了一大波讀者,書中所講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更是讓廣大讀者甚至是科學家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什麼是黑暗森林法則呢?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是由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在三體中引入的法則,法則認為宇宙中的物質總量基本不變,一個文明的出現就代表另一個文明的終結,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一般潛行在林間,每個獵人都必須小心,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在這片森林中,他們就是永恆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跟吃雞遊戲是一樣的道理。
  • 《三體》中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否真實存在?人類文明何去何從……
    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大慈筆下的黑暗森林法則。2006年5月,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巨作《三體》開始連載更新,書中所講到的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更是引發了讀者激烈的討論。書中描繪的宇宙就如一片黑暗森林,夜空中的星星點點都可能是一個個文明,而每個文明都是一名帶槍的獵人同時又是一個肥美的獵物,像幽靈一般潛行與林間,為了躲避其他獵人的追擊或捕捉其他獵物,大家都是小心翼翼,如果他被其他獵人發現或者發現其他獵物,那麼其中必有一方滅亡。如果此法則真實存在的話,我們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是否安全,這需要我們知道宇宙的兩大公理。
  • 黑暗森林法則,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
    黑暗森林法則也講到,整個宇宙就像是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位帶槍的獵人。一旦有一個獵人發出了動靜,其他文明會根據猜疑鏈做出的第一反應就是先消滅它。你認為這個理論法則對嗎?如果換做是你你會主動聯繫外星人嗎?不得不說用黑暗森林理論用來解釋「費米悖論」確實是很好的一種思路,但小說和現實畢竟還是有些差距的。
  • 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
    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問一個問題:你覺得外星人存在嗎?我認為存在!黑暗森林法則是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羅輯提出的一個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技術爆炸:劉慈欣認為,一個文明技術的發展是不確定的,都是通過一場技術的革命,從而使得文明爆炸性發展。就好像人類文明是通過工業革命所以才會在近兩百年間得到質的飛躍。所以細思極恐的是,由於一個文明的誕生到發展所需要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因此地球可能之前曾經有過文明,他們從誕生到發展就花了一萬年,但是很快就把自己玩壞了。畢竟幾十億年過去,曾經的證據啥都沒了。
  • 劉慈欣設計的「黑暗森林法則」還不夠黑!我們活在外星動物園裡
    劉慈欣在《三體》中,給出了一個宇宙社會學概念——黑暗森林法則。按照「黑暗森林法則」,我們當下進行的太空探索,其實是向整個宇宙公開地球位置,人類已經暴露了!如果被更高智慧等級的外星人發現,人類將被奴役、地球將遭到滅頂之災;我們應該悄悄藏在黑暗的宇宙森林裡,不聲不響地「猥瑣發展」。
  • 黑暗森林法則到底說的是什麼?
    3 黑暗森林法則黑暗森林法則是在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羅輯提出的一個宇宙社會學的核心理論,也是對費米悖論的一個解釋。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
  • 我也仰望星空:用黑暗森林法則看區塊鏈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於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小心翼翼。——劉慈欣《三體》9月1日,網飛(Netflix)宣布將把劉慈欣所著長篇科幻小說《三體》三部曲搬上螢屏,拍攝英文電視劇。作為一名《三體》的粉絲,聽到這一消息時,我是頗為興奮的。雖然美國人可能拍不出《三體》的精髓,但是在特效加持下的《三體》誰又不會喜歡呢?
  • 黑暗森林法則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黑暗森林法則含義與我們看過的很多科幻片中善良的外星人不一樣,劉慈欣在《三體》中設想的外星文明的道德高度是值得商榷的,他認為存在零道德的宇宙文明是完全可能的。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在《三體》系列小說《黑暗森林》中提出的,簡單點說就是在宇宙中不慎暴露自己位置的文明一定會被幹掉。從作者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假說;從小說的角度看,這就是宇宙文明生存的真相。
  • 《流浪地球》原著作者劉慈欣最強IP《三體II:黑暗森林》改成舞臺劇...
    不僅是中國人知道了原來在科幻界還有這麼一個人的存在,就連老外們也不得不對這個看起來實在太普通的科幻小說家肅然起敬。前陣子《阿麗塔:戰鬥天使》上映,著名的科幻導演詹姆斯·卡梅隆「駕臨」北京,和劉慈欣來了一次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