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們,
獲取更多CSCB2020相關資訊
「新冠肺炎」疫情嚴峻形勢下,衡陽醫學院自2月11日開學來,做到「教師不停教、學生不停學」。衡陽醫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19年被認定為線下湖南省一流本科課程,本學期面向4個學院6個教學班,共15個自然班合計475名學生開課。面對疫情下的教學,課程教學團隊改變教學形式,積極開展線上在線教學改革,有機融入病毒相關知識,做到線上在線學習與線下課堂教學質量實質等效。
《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負責人、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會員李國慶博士積極組織課程教學團隊學習在線課程資源和技術平臺軟體的使用,改變教學形式,適當調整教學內容,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摸索教學具體形式,與學生進行試教。課程教學團隊探索出「雨課堂+騰訊課堂+QQ群」具體教學形式,教師通過「雨課堂」進行教學活動管理,布置教學、發布電子教材、預習指南、檢測習題、複習測驗等,同時利用「雨課堂」或「騰訊課堂」進行網絡直播教學,講解知識難點、重點和前沿進展,開設多種課堂討論形式,利用QQ群發布即時消息和進行課後答疑。
教師在《醫學細胞生物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將病毒知識有機融入課堂教學中,現實題材與課堂知識緊密結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需要的時代緊迫感,培養學生整合解決問題能力。在《緒論》的教授中,講解「細胞與病毒」,課程以冠狀病毒為例,講解病毒的結構、病毒的遺傳多樣性、病毒的寄生性、病毒的增殖,讓學生掌握「病毒必須要在細胞內才能進行繁殖和表現基本生命活動」的知識,一些舉例就是採用剛剛報導的新型冠狀病毒的文獻。在《細胞信號轉導》的教授中,講解「受體酪氨酸激酶介導的信號通路」,教師以「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信號轉導在SARS冠狀病毒所致肺纖維化中的作用」進行文獻討論,針對類似的新型冠狀病毒也導致肺纖維化,進行治療方式、藥物設計等開放式討論,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培養創新能力。教師還將在「細胞周期」、「細胞死亡」等章節融入「冠狀病毒蛋白質誘導宿主細胞周期阻滯和細胞凋亡」的知識。
李國慶博士進行線上教學
來源:衡陽醫學院
1980-2020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