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斯教授:人類如何靈活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2021-02-28 祝卓宏

面對新冠病毒,每一個國家很自然地把重點放在身體健康問題以及經濟和形勢問題上。我們的政府在努力減輕醫療體系的壓力,還有那些受疫情影響而沒有足夠的食物、積蓄和能力去照顧親人、子女的人們所承受的壓力。這給了我們巨大的力量,讓我們的生活得以為繼。

但是我們更不應忽略我們所要面臨的心理層面的挑戰。如果還不給予其足夠重視的話,我們都將面臨相當程度的行為改變和隨之而來的心理上的挑戰,比如恐懼和焦慮、面對潛在或者實際發生的失業損失、經濟損失,甚至失去至親的痛苦。而且我們不得不處理我們的認知焦慮,以及我們對自己和所愛的人的擔憂。因此我們要做好準備,接受新角色的挑戰,以新的方式行動起來支持我們的家庭或社區

當然,處理這所有的一切是相當不易的。人類要迎接危機的挑戰、要改變自己的行為這並非易事。但行為科學已經發現了一小部分技能,這一小部分技能對於此時此刻而言是相當有益的。實際上,它們不僅能幫助我們共克時艱,而且在此之後,也能幫助我們重整旗鼓,並且它們也會因我們所經受的「勇氣大考驗」而大放異彩。

數十年來,我(海斯教授)和我的同事一直致力於研究被我們成為「心理靈活性」的一小部分技能。當然這些事情,說起來容易學起來難,做起來更難。我們需要在情感和認知上,保持開放的技巧以便能與更深層次的自我相聯繫,而非僅是虛構的自我或者是我們向其他人樹立的人設,我們要從更深層次的視角或意識以及更多精神層面的自我意識去進行自我聯繫。如果我們願意這樣做,我們就能以一種靈活、流動且自願的方式來支配我們的注意力,讓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到重要的事情上,從而我們能夠自主地在自己的行為中選擇想要表現出來的能力以及在我們所處的環境中去培養習慣。以上所提及的技巧統稱為心理靈活性。

經過數百項研究,我們發現在諸如這樣的時刻,這些技巧對我們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我們已經證明,面對自然災害、暴力犯罪、校園槍擊和性虐待的人們,如果能夠在應對這些危機時心理更加靈活,就會更快地康復並且重振旗鼓。但是,如果他們不能培養這些富有靈活性的技能,他們很可能會出現心理問題並讓自己的生活受到限制。

我們的研究表明那些確診患癌並且動過手術的人,更容易找到重振士氣的方法。換言之,如果他們能有效施展靈活性這項技能,他們更能在遭遇創傷後成長

但這些技能並不總能奏效。單獨來看,它們實際上是一個體系,相輔相成。我們研究這些技能已經很長時間了,特別是通過研究接納承諾療法或接納承諾訓練(也被稱為 ACT)。在這兩個方面,認知行為療法都是最早的新形式之一。早在 35 年前,ACT就將目光聚焦於心理靈活性,我們發現接納承諾療法 (ACT)有助於改變這些軌跡且對於人類思維所在之處均可起作用。但是我們也發現,如果片面看待這些信息,它們向研究這項工作的人們傳達的信息,是不太可能起到應有作用的。例如,25 年前,人們會告訴你,如果你急於尋找一種方式來放鬆或消除焦慮,安撫自我並試圖找到一種方法來減少這種困難情緒,很多時候是沒什麼用的。而你現在更有可能看到一些博文或報刊雜誌建議:你不應該與焦慮作鬥爭,而應該學著接納它、觀察它、描述它。這很棒!也奏效了。但為了擺脫或緩解這些困擾情緒,我們也得少一些批判。我們必須找到一種自我意識,從這種自我意識中,我們甚至有可能對困難的情感敞開心扉。所以,我要說的其中一點是:對那些面臨著新冠病毒挑戰的人們,花點時間,尤其是我們現在待在家裡做著同樣的事,我們保持社交距離只能在網上完成大部分工作、我們待在家裡有時間去閱讀、審視自我,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我們可以審視這一套心理靈活性技能。此外,如果你感興趣的話,我想告訴你有關心理靈活性技能的內容,並給你建議一些你可能會做的事情。

在此次危機期間,關於情緒開放的問題,我們需要學會以一種善待自我、開放式分享經驗的方式來面對情感挑戰。但是,這麼一來,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從雜念、憂慮和沉思中抽身而退,這是批判和擔憂。

停下片刻,你會注意到自己的思緒範疇,並從中找出最有利於你的思緒,再學會如何放手。簡言之,讓他人不幹擾你的思緒。這些雜念、憂慮和沉思毫無依附,不用聽從它們的指令或抵制它們。你能通過有益的思緒指導自己的行為,將其他思緒拋之腦後。如果沒有比這個更深層次、更卓越或以自我意識為視角的連接,我們就無法做到這一切。

將我們的意識連接起來,這是我們更加靈性的一面。所以,如果你有心靈練習的想法,現在正是實踐的好時機,但是還有一個陷阱,就是你意識到了一部分恐懼意識及消極的雜念,但好在沒有完全捲入其中,這讓你在這場危機中更有能力選擇做些什麼。我們需要以一種靈活、流動且自願的方式將注意力投注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而非讓我們大腦的注意力被某個特定時刻出現的刺激物拉扯,思緒飄零,沒有歸處。這樣我們就能著眼當下,由內而外。同時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可以決定將注意力投注於何處。我們需要研究我們真正想要反映我們實際行為的東西:我們想要反映的是人和行為品質是什麼樣的?以及我們如何做可以讓我們想要流傳給他人的一些東西一直持續下去?我們如何創造基於價值觀的行為習慣?而ACT中六個靈活性措施(見下圖)將能在這場危機中助你一臂之力,且行為科學在成千上萬的研究中,已經清楚地表明這些技能值得你花時間學習,值得你用心吸收、值得你用腦牢記,值得你將其用於應對內心糾葛,以及與所愛的人打交道。因為,你不僅會得到升華、渡過難關,而且可能會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危機之後真正崛起。

相關焦點

  • 空客更改飛機交付方式 新冠肺炎疫情下 靈活變通推進業務恢復
    自2020年新年伊始,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範圍肆虐,對世界經濟和諸多產業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航空業是受到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隨著部分地區的疫情逐步好轉,如何積極恢復業務推進復甦成了各大公司面臨的挑戰。面對此次史無前例的危機,空中巴士採取了多項措施予以應對,其中一項便是飛機的靈活交付方式。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信息與合作是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
    《人類簡史》作者、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尤瓦爾·赫拉利教授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截止當地時間3月21日,以色列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800例,而全球確診病例累計超過28萬,已造成1萬多人喪生。在人類歷史上曾發生過多次席捲全球的瘟疫,那麼,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是什麼?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駐耶路撒冷記者孫伶俐近日採訪了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面對這場還在全球持續升溫的疫情,他指出只有公開信息與國際合作才是人類戰勝疫情的關鍵。全球矚目的新銳歷史學家、以色列希伯來大學赫拉利教授創作的《人類簡史》三部曲一經面市就成為暢銷書。
  • 外交部介紹中國-紐西蘭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視頻會議情況
    有記者提問,據報導,中國和紐西蘭日前舉行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專家視頻會。你能否介紹一下具體情況?趙立堅介紹道,7月3日,中國-紐西蘭舉行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專家視頻會議。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已經發布了相關消息。會上,中新雙方專家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治開展了研討,分別介紹了新冠肺炎疫情最新發展形勢、防控經驗和復工復產採取的相關舉措。
  • 河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召開
    王東峰在河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上強調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許勤主持會議1月3日上午,河北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省委書記、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王東峰在會議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元旦春節期間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防止疫情擴散蔓延,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以實際行動當好首都政治「護城河」。1月3日上午,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會議在石家莊召開。這是會議現場。
  • 港中大(深圳)專家學者講解人工智慧如何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面對新冠疫情蔓延的形勢,如何理解和準確分析其傳播過程,如何迅速開發診斷技術和有效藥物,如何使用信息技術推動復工復產是疫情防治防控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市人工智慧與機器人研究院(AIRS)和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聯合主辦的「疫情與人工智慧」公開學術講座於3月22日晚在直播平臺開播。
  • 美國舊金山市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據美國《國會山報》報導,美國舊金山市市長倫敦·布裡德周二(25日)宣布該市進入緊急狀態,原因是人們對新冠肺炎暴發感到擔憂。報導稱,布裡德在一份聲明中說,儘管舊金山還未出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但「全球形勢正在迅速變化,我們需要加強準備。」
  • ...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新華社耶路撒冷3月24日電 專訪:國際合作是全球戰勝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訪《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新華社記者陳文仙 尚昊以色列歷史學家、《人類簡史》三部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教授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
  • 石家莊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
    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專題會議強調 堅持認識到位職責到位措施到位 以更加堅決果斷精準高效的工作打贏疫情防控硬仗 邢國輝主持會議並講話 1月7日凌晨,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
  • 【時政要聞】我縣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會議
    【時政要聞】我縣召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領導小組會議 2021-01-13 18: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藍皮書:靈活用工成為企業應對不確定性的保護傘
    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指出,作為用工企業應對社會、政策、經濟環境、技術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有效戰略,靈活用工是企業提高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關鍵之一,主要在於它幫助企業建立或提高應對危機或不確定性的柔韌性。在波詭雲譎的國際政治與商業市場環境下,在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第四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諸多挑戰下,在2020年席捲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通過靈活用工建立企業的人力資本柔韌性對企業走出危機至關重要。  據了解,中國靈活用工發展藍皮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和人瑞人才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
  • 中科大附一院教授赴義大利協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中國科大附一院教授赴義大利協助當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受國家衛生健康委委派,3月25日中午,安徽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專家徐曉玲教授作為中國政府第三批赴義大利抗疫醫療專家組顧問,從福建福州飛赴義大利支援該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 莫莉:從「非典」看新冠肺炎疫情過後可能面臨的問題及其應對
    針對疫情期間,政府應對中所暴露出的反應慢、效率低、信息不暢等問題,推動了應急管理分散協調、臨時響應模式到綜合協調應急管理模式的轉變。2018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成立,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綜合應急管理模式。在本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政府在物資調配、統籌應急資源方面有了較好的應對。
  • 新冠肺炎疫情的公共倫理啟示
    觀點提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出現了新的道德現象,產生了新的公共倫理要求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在疫情防控過程中,如何對待疫區、疫區的人們以及感染者,才既有科學合理性又有道德正當性呢?感染者、疑似感染者或密切接觸者又該受到哪些道德約束?疫情產生了諸如此類的道德現象、倫理問題與倫理訴求,因此,構建應對重大公共衛生危機的公共倫理體系,對於保障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來說非常重要。
  • 中醫藥如何防治新冠肺炎?上海兩位教授在重要英文期刊發表社論和綜述
    學界人士認為,這一社論和綜述,系統闡述了我國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的科學內涵,為未來新發突發傳染病的中醫藥防治探索了一條可行的路徑與方法,對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和中醫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為應對新冠疫情,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先後發布7版 COVID-19 診療方案,由第三版首次提出了中醫治療方案,此後幾版升級、修改中醫治療方案,更好地治療新冠肺炎。他們認為,早期中醫藥的幹預措施,不僅具有預防方面的優勢,而且還可個性化、多目標地進行疾病治療,如加快COVID-19患者的症狀改善,並使患者康復;預防輕度或中度病例發展成重症,並幫助減輕公眾的恐慌和焦慮。
  • 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數位化進程按下快進鍵
    來源:第一財經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此次舉國抗擊新冠肺炎,可能是中國企業、政府和社會進入數字科技時代的標誌性事件。在人類戰爭史的啟示錄中,科技的進步與應用是亙古不變的主題。當下的疫情如戰爭,沒有硝煙但來勢洶洶:它加速著新技術、新模式對現有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衝擊與革新,成為新模式的孵化器。
  • 西南財經大學舉行「發展靈活就業應對抗疫長期化」線上研討會
    4月9日,西南財經大學「發展靈活就業應對抗疫長期化」線上研討會舉行,來自政府、媒體、學界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齊聚一方屏幕,共同圍繞「靈活就業與抗疫長期化、靈活就業與新業態、靈活就業與新技術、靈活就業面臨的新問題」等話題展開熱烈討論。
  • 太陽能業界領袖呼籲通過重大改變舉措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在由《光伏》雜誌發行人Eckhart Gouras主持的印度國際可再生能源展(Renewable Energy India Expo)網絡研討會上,太陽能製造商和開發商們紛紛表示:「我們正在學習如何應對這場大流行。」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調查問卷反饋報告
    活動時間:2020年3月5日—2020年3月31日 自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開展以來,全市上下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為更好打贏此次疫情戰役,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學校複課復學工作,南通市政府網站於2020年3月5日至2020年3月31日開展了此次問卷調查,現將本次調查結果反饋如下: 一、調查結果 1.您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注程度?
  • 全市2020年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實戰演練總結會議召開 慎終如始...
    近日,全市2020年應對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實戰演練總結會議召開。會議要求,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慎終如始、再接再厲,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把疫情防控網扎得更密更牢,堵住所有可能導致疫情反彈的漏洞。
  •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與農村貧困的影響幾何?JIA作出解讀
    光明網訊(記者 宋雅娟 張蕃) 近日,《農業科學學報(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簡稱JIA)組織策劃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對農業與農村貧困的影響」專題於2020年第12期正式出版,全球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