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哲學之用:第一屆「哲學與管理」全國高峰論壇

2020-12-05 澎湃新聞

哲學有何用?這是一個始終伴隨著哲學思考者的老話題,在新時代新境域下,這個話題又總會時常泛起。思之惑起,欲罷不能。走出哲學象牙塔,各種答案紛沓而至,其中不乏異想天開與深刻的洞見。在管理領域,哲學被視為擒龍功,高瞻遠矚,抑或大而不當,或毀或譽,莫衷一是。

為探「哲學之用」究竟,推動管理理論邁向新境界,2020年11月14日,來自全國各高校、研究機構的3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安徽宣城,參加由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主辦,安徽宣酒集團承辦的第一屆「哲學與管理」全國高峰論壇。

本場論壇的序幕,戴兆國教授代表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向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先生贈送了兩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19卷23冊本《力岡譯文全集》。

貢華南教授向與會同仁介紹了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的成立緣由——繼承與發展著名哲學家馮契先生「轉識成智」之哲學傳統。

如何使哲學走出象牙塔,不再只是少數知識精英的思辨遊戲,真正能夠為現實生活,如為企業管理提供助益,這不僅僅是哲學工作者亟需解決的問題,更是企業家們殷切期盼的。宣酒集團董事長李健先生在主旨發言中,結合多年企業管理經驗與哲學原典研讀體悟,以一個個豐富的具體實例為基礎,結合中西方哲學資源,提出了一套富有創見的「一」哲學的觀點,引發了在座學者廣泛熱議。江蘇社科院胡發貴教授就「一」哲學中「一」與「多」的關係、「和」與「同」的關係等問題與李健先生進行了商榷。宣城市委黨校伍萬雲教授與張美美老師,從哲學的角度對創新與傳承的關係、政府與企業的關係進行了新思考。宣城市委黨校高歡歡老師從宏觀的角度論述了哲學在實踐中運用的必要性。來自揚子集團的董正國先生則從「兩面性」「必然性」和「度」三個方面,以歷史的角度和思想史的角度論證了企業家學習哲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徽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楊柏嶺教授從「化」的進路出發,剖析了華夏民族文化的傳播特徵及其當代傳播學理論建設和實踐的啟示與價值。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劉梁劍教授認為,哲學工作中要多向企業家學習,把握時代精神,在具體事件中做哲學,這才是真正的做哲學。與會學者分別從不同進路深入挖掘中國酒文化的傳統。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郝旭東副教授從殷商的酒器入手,考察殷商酒文化並由此引出其與當時的祭祀與禮制的關係,證明酒文化對殷商社會的有效運轉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潘斌教授從「飲」的語詞起源出發,圍繞「飲」與「酒」的關係,挖掘理解「飲」的本質含義,由此可以拓展和深化我們對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形上闡釋。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郭曉東教授從鄉飲酒禮的角度看社會教化的意義,在他看來,鄉飲酒禮的意義在於成就孝弟、尊賢、敬長、養老的道德風尚,從而達到教化社會的目的。

上海交通大學哲學系餘治平教授從經學的角度詮釋了《周書·酒誥》中對酒的規定,在他看來,文王與周公將酒與個體自我的品德修養聯繫了起來,賦予酒以道德內涵和禮教的規定,以酒立德。同濟大學谷繼明副教授從釀酒的意象切入,創造性地解釋了《易傳》中「天地氤氳」與「男女構精」之間的邏輯過渡。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王振鈺副教授另闢蹊徑,考證了《紅樓夢》中包括黃酒、燒酒、屠蘇酒、虛酒在內的幾種酒的來源和產地,為中國傳統酒文化的源流考證提供了佐證。

中國的古聖先賢大多都與酒有不解之緣,在西安交通大學哲學系鍾治國副教授看來,王陽明作為中國儒學史上最具豪傑氣象的學者之一,他的狂者氣質的發端、彰顯和形成,始終都與酒密切相關,可以說,酒成其「狂」,「狂」見於酒。說到「狂」,就不得不使人想起莊子,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劉梁劍教授從莊周之夢的一個角度提示了哲學之用:哲學是批判反思窮理、盡性至命的生命之學。上海財經大學郭美華教授則以《莊子》中酒的內容為中心進行分析,認為酒能夠讓人的真實狀態完整呈現出來,某種意義上說,是否能夠真正理解認識一個人,要看他喝醉之後另一面的樣子。江蘇社科院哲學所焦德明博士從莊子「得全於酒」的思想入手,認為哲學之用與酒之用可以類比,酒可以使人擺脫日常的生活狀態,而哲學之用也可以使人脫離蒙昧俗世之習知。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餘亞斐副教授深入挖掘孔子那裡酒與道德關係,在他看來,日常生活中,道都體現在孔子的舉手投足之中,孔子的道同樣也在酒中,酒中之道即是飲酒而不為酒困即不累於酒,有節有度而無癮。

千百年來,酒文化始終伴隨著中國人的文明與精神生活,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高瑞傑博士從酒與禮樂文明的關聯入手,認為聖人製作禮儀,以酒鬯之設為禮儀之核心,其禮通行於陰陽、鬼神和人情,從中可以窺見三代改制之樞機——醉酒飽德之義,亦可寓於其中。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朱承教授認為,飲酒體現了中國傳統公共生活的秩序,以及人們對於美好公共生活的嚮往,禮樂文化中的飲酒傳統,對於維護傳統公共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意義。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戴兆國教授認為酒性與人性相生相應,在他看來,酒有四性,酒之化性可以助人之氣性,酒之溫性可以顯人之理性,酒之醉性可以激人之狂性,酒之神性可以發人之靈性。

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張濤副教授從新物性、新法性、新人性、新神性四個角度出發,提出了新時代的新酒性觀點。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胡萬年教授則從一個宏觀的視野,對中西酒文化進行了一番比較。在他看來,中國酒文化具有酒仙氣質,西方酒文化則蘊含了酒神精神,前者超脫,後者狂醉,但殊途同歸的是,二者都折射出了追求自由精神的實質。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智慧研究院貢華南教授梳理了從商周到明代「醉」的觀念史演變。在他看來,千百年來,從內容到形式,「醉」不斷被建構、經營與完善,成為了獨立自足且味道十足的精神場域,源源不斷地為人們提供著夢想和希望,「醉」在中國思想中紮根,成為了中國思想的內在品格。

論壇最後,江蘇社科院胡發貴教授做了總結髮言,他再次對主辦方華東師範大學與安徽師範大學、承辦方安徽宣酒集團表示感謝。他認為,這次論壇的文章有考據、有義理、有辭章、有詩文,從各個不同角度回答了哲學與管理、哲學與酒的三個主要問題:歷史存在、哲學存在與生活存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學會動態】第一屆全國配子發生高峰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
    【學會動態】第一屆全國配子發生高峰論壇在合肥成功舉辦 2020-12-25 1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會議回顧丨「時間與永恆」——現象學與古典哲學論壇舉行:緣起...
    我們將這一論壇系列命名為「哲學與宗教的相遇」(Symposium Philosophiae et Theologiae),「『時間與永恆』(Tempus et Aeternitas)——現象學與古典哲學論壇」是這一系列的第一次會議。本次會議從籌劃到正式舉辦,共歷時半年,大致過程如下:1.會議主題:我們共同商定「時間與永恆」這一會議主題。
  • 會議預告丨時間與永恆——現象學與古典哲學論壇之一
    (向上滑動啟閱)邀請函自西方哲學誕生伊始,時間與永恆的關係問題便成為了眾多思想巨擘孜孜以求的經典問題,直至今日,它仍然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主導問題之一。時間與永恆關係的每一次變革,不管是在哲學領域中的變革,還是在物理學領域中的變革,都曾給本學科帶來根本性的範式轉變。
  • 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聯合主辦,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承辦的紀念「太原會議」四十周年暨當代西方哲學發展新趨勢全國學術研討會在山西太原開幕。山西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張雲澤,山西大學黨委書記符惠明,中國社會科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總編輯張江,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黨委書記王立勝,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山西大學教授江怡,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大學教授韓水法,中共中央黨史與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馮俊教授,已故著名哲學家杜任之教授之子杜江先生,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山西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
  •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在寧召開
    中國江蘇網訊 9月19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暨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高層論壇在南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定型的哲學根據」。
  • 我區兩名青年學者參加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
    2020年9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以線上會議形式如期舉行。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黨委書記王立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所長張志強、《哲學動態》編輯部主任陳薇分別在會上致辭,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等廣西青年學者參加了論壇。
  • 林光洪作為中學生代表出席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
    9月1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舉辦線上會議,中國社科院哲學所黨委書記王立勝、中國社科院哲學所所長張志強、《哲學動態》編輯部主任陳薇分別在會上致辭。陳薇對參加本屆中國青年哲學論壇的青年學者表示歡迎,同時給予殷切厚望。陳薇提到,此次參加論壇的青年學者中,不僅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各大院校的青年教授、研究生,還有中學生代表。
  •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召開
    原標題:「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壇暨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2020年高層論壇」召開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深入學習、研究、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 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
    扛起新使命、開啟新徵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就是要緊緊圍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的要求,找準方位、科學謀劃,奮勇攀登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高峰。哲學社會科學屬於培根鑄魂的工作,在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增強人民群眾精神力量上責無旁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蘇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是新思想在江蘇的具體化。
  • 2019第二屆全國(東營)石油化工高峰論壇會議通知
    各有關單位:  為推進石化行業高端化、差異化發展,提升全行業轉型升級能力,優化產業布局,提升發展質量,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將於2019年4月17~18日在東營召開 「2019第二屆全國(東營)石油化工高峰論壇」。
  • 分論壇 | 2020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高峰論壇
    組織機構主辦:中國康復醫學會承辦: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專業委員會論壇時間2020年11月29日8:30-16:30論壇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3層報告廳(北京市朝陽區天辰東路7號)11月29日(周日)2020中國康復醫學會醫養結合高峰論壇會議室:C區三層報告廳08:30-08:40李蘭娟 致辭08:40-08:50孟 莉 致辭08:50-09:00
  •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評價體系 第六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評價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2019年11月27日 09:52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畢雁 字號
  • 中國人生哲學的高階管理哲學,一篇文章帶你全面認識中國哲學
    提供國人在閱讀傳統經典、學習古人的智慧的時候,找到更為準確的方向,找到更加有用的定位。關鍵詞:孔孟、老莊、周易、人物誌、菜根譚、高階管理哲學01 前言高階管理指得是管他人、管部屬、管組織、公司、國家的管理,所以是上層階級的管理智慧。
  • 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召開
    6日,由全國茶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茶葉學會、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暨標準化工作年會在安溪縣召開。同時表示,當前我國茶標準體系尚不完善,與國際有機標準接軌相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本次會議在安溪召開,對推進茶產業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來自全國茶業界的專家學者共商茶事、共話發展,為中國茶產業標準化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馬克思哲學的性質與德國古典哲學的遺產
    中國政法大學李德順教授明確提出:我們講馬克思哲學和德國古典哲學的關係,應該是站在馬克思的立場來看德國古典哲學,而不是用德國古典哲學來肢解和重塑馬克思哲學。這個問題是我們治學方向上的一個重大的實質的問題。
  • 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
    2019年12月1日,由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辦、《學術月刊》雜誌社承辦的「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創新與學術評價高端論壇」在上海舉行。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徐炯出席會議並講話。來自全國的著名專家學者、期刊界與轉載與評價機構代表以及科研管理部門代表百餘人參加此次會議。
  • 徵文啟事 | 「交大會計合作論壇」暨第一屆學術年會(2019)
    經全體發起單位討論決定, 「交大會計合作論壇」暨第一屆學術年會(2019)擬於 2019 年 4 月 13 日在交通大學 123 周年校慶之際由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會計與財務系承辦。為了保證論壇質量,提高學術交流水平,現面向海內外公開徵文。
  • 周濟部長在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2006年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科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06年7月7日《教育部通報》第16期  2003年12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高度重視並切實抓好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教材體系建設。
  • 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暨標準化工作年會在安溪舉行
    11月6日,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暨標準化工作年會在「中國茶都」福建安溪召開。全國茶界的大師泰鬥、頂尖專家齊聚一堂,共商茶事、共話發展,為中國茶產業標準化發展注入新的強大動能。在全國茶產業標準化高峰論壇上,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副會長柯家耀在致辭中表示,當前我國茶標準體系尚不完善,與國際有機標準接軌相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茶產業的快速發展,本次會議在安溪召開,對推進茶產業標準化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 「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在紀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際,為了充分發揮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為國服務」的功能,「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暨黃順基教授九十華誕慶典」於7月3日成功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出席了相關活動。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代表學校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