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2021-01-18 人大新聞網

在紀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際,為了充分發揮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為國服務」的功能,「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暨黃順基教授九十華誕慶典」於7月3日成功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出席了相關活動。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代表學校講話。全國政協原秘書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原理事長朱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何祚庥,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原書記、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程天權,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哲學組召集人、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原主任龐元正,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董春雨,《教學與研究》主編、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秦宣,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大學教授王恆禮,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蘇越,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少將、教授劉戟峰,山西大學副校長、教授高策,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黃順基,先後致辭。中國人民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一級教授陳先達發表了書面講話。國土資源部原黨組成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原黨組書記兼原局長、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地學哲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孟憲來,北京郵電大學原副校長鍾義信,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710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於景元,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院長兼科技委主任薛惠鋒,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劉孝廷,出席了會議。原國家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系統科學研究會理事長烏傑委託秘書打來電話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研討會上半段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姚新中教授主持,下半段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北京化工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崔偉奇教授。

會議主要圍繞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定位、發展與社會功能的相關問題展開討論。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定位。恩格斯晚年在致力於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系統化的過程中,創作了科學巨著《自然辯證法》。《自然辯證法》傳入中國以後,在哲學領域中形成了自然辯證法專業。改革開放後,為了與國際學術研究規範接軌,自然辯證法專業改稱為科學技術哲學,但是,採用了「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的表述法。陳先達教授指出,科學技術哲學可以作為哲學的二級學科存在和發展,但不能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分離出去。如果把科學技術哲學作為獨立哲學學科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分離出去,必然兩敗俱傷。黃順基教授指出,自然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關於自然界和自然科學發展的普遍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和科學觀,又是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起著巨大的作用;科學技術哲學是自然辯證法在新科學技術時代的新發展。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方向。大家一致認為,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必須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關注和研究科技革命的最新進展,進行哲學概括和抽象。何祚庥教授強調指出,必須高度關注智能硬體、可再生能源、「網際網路+」三大技術革命及其社會影響,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程天權教授指出,要研究智能技術的雙重效應,大力發揮其正面作用,克服技術異化。秦宣教授指出,大數據的發展不僅會帶來重大的社會影響,而且會推動社會主義的創新發展。劉戟峰教授指出,從戰略的基本目的來講,武器裝備是打人的,而人是以物理、生理、心理三種方式存在的,現在,現代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歷著從物理學戰爭向生物學戰爭和心理學戰爭的轉變,因此,軍事科學技術哲學必須研究這一轉變。黃順基教授指出,科學技術哲學的發展必須協調推進自然辯證法、地學哲學和社會系統工程三門學科。通過討論,大家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在科技革命如火如荼發展的背景下,科學技術哲學(自然辯證法)是一門大有作為的學科。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社會功能。在朱訓同志擔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期間,提出了將「為國服務」作為自然辯證法發展方向的倡議。董春雨教授指出,我們必須牢固樹立和堅持為國服務的理念,讓我們的研究服務於當前的社會發展的需求,為提高全民的科技素養服務,為協調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要在解決STS等複雜問題方面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和聰明才智。高策教授結合山西省的實際,強調科學技術哲學在制定國家能源政策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哲學要圍繞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展開研究。黃順基教授強調,科學技術哲學可以利用自己的優勢為國家智庫建設做出貢獻。

關於科學技術哲學的公共教學。董春雨教授指出,經過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的發展,全國各高校已經形成了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完整的科學技術哲學專業教育體系,並以自然辯證法概論課程為核心,在我國研究生思想政治課的教育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劉戟峰教授指出,要適應心理學戰爭的發展趨勢,在政治理論課中加強心理教育。

在討論上述學術問題的過程中,與會專家學者對黃順基教授的學術成就也做出了肯定。洪大用教授高度評價了黃順基教授在邏輯學、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社會系統工程等方面的學術貢獻。朱訓同志充分肯定了黃順基教授對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工作的貢獻和支持。龐元正教授指出,黃順基教授堅持哲學與具體哲學相結合的研究方向,廣泛吸收數學、邏輯學、系統科學、信息科學、經濟學、管理學等學科的成果和資源,為哲學理論創新做出了重要貢獻;黃順基教授堅持哲學研究的馬克思主義方向,把自然辯證法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社會科學與思維科學相交叉的哲學學科加以研究,為開創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堅持哲學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對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我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做出了系統闡發,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要的理論貢獻。蘇越教授指出,黃順基教授為推動我國邏輯學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具有挑戰、創新、包容三種學術品質,這是他能夠做出突出學術貢獻的重要保證,值得大家學習。

7月3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舉辦了「社會系統工程與協調推進『四個全面』」公共政策研討會。

此次學術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主辦。來自中共中央黨校、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科研和教學單位的110餘位專家、學家以及來自中央和北京市的10多家媒體的記者出席會議。

黃順基,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長期擔任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常務理事、自然辯證法發展史專業委員會主任、教育與普及工作委員會主任,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技術社會學研究所所長。黃順基教授是中國人民大學馬列主義研究班第一屆研究生,1951年留校以後,主要從事邏輯學和自然辯證法的研究。20世紀50年代後期,黃順基和邏輯學教研室主任王方名在《教學與研究》上發表系列論文,對蘇聯學術界關於形式邏輯學科性質的觀點提出質疑,指出形式邏輯不是一門哲學學科,不能把同一律視為康德的形上學;形式邏輯研究推理的形式,至於推理的內容則是其他學科研究的對象。這一見解引起了毛澤東主席的高度重視和評價。1957年4月的,毛主席在中南海頤年堂接見了黃順基、王方名兩位學者,與他們進行了長達六個多小時的學術談話。1978年以後,黃順基教授主要從事自然辯證法的教學和研究,作為國務院批准的自然辯證法專業博士生導師,也是中國自然辯證法和科學技術哲學的重要推動者。1985年,由黃順基先生主編的《大槓桿——震撼社會的新技術革命》一書出版。該書運用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對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作了非常具有創造性的論述,受到了錢學森先生的肯定,一時洛陽紙貴。

相關焦點

  • 人民大學成立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
    10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第一期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人文論壇」在人大逸夫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哲學院院長馮俊在會上致詞。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第二季成功舉辦
    為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70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隆重推出「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由著名哲學家陳先達、張立文、劉大椿擔任學術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黨委書記徐飛擔任總策劃。講座第一季於2020年7月下旬舉辦,以騰訊會議在線直播、B站轉播等方式向公眾開放,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與積極反響。
  • 向世界一流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0年3月3日,在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的第10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專業在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1368所高校5大學科群48個學科的評估中,連續兩年全球排名32位,連續三年保持中國大陸高校哲學專業中名列第一。消息傳來,給正向著世界一流奮進的人大人帶來一份欣慰,幾多鼓舞。
  • 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院際合作研討會舉辦
    8月8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院際合作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馮惠玲,《數字人文研究》執行總編、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院長劉越男,哲學院院長臧峰宇,藝術學術院長牛宏寶,文學院院長陳劍瀾,歷史學院院長黃興濤,歷史學院常務副院長朱滸,國學院黨委副書記華建光,國學院副院長吳洋,中國人民大學數字人文研究中心秘書長、信息資源管理學院錢明輝等參加了研討會。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和宗教學教學科研重鎮,新中國哲學教育的「工作母機」,是目前國內教授最多、規模最大、學科配備最齊全、人才培養體系最完善、具國際聲譽的哲學院系,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QS世界大學哲學學科排名32位(2020),連續三年大陸高校排名第一。
  • 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新冠肺炎疫情專項課題匯報研討會
    5月19日下午,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聯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組織召開新冠肺炎疫情專項課題匯報研討會。副校長劉元春出席,科研處處長兼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嚴金明教授主持會議。劉元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給整個國家和社會帶來了很多挑戰,同時也為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出了一份考卷。
  • 全國政治儒學與現代世界研討會在京舉辦
    10月27日,由春秋研究院、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及清華大學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聯合舉辦的「全國政治儒學與現代世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觀察者網獨家報導。附錄:2012全國政治儒學與現代世界研討會演講嘉賓及演講主題(排名無先後)蔣 慶 ( 陽明精舍):「賢能政治」的制度架構:「儒教憲政」對民主憲政的超越與吸納李瑞全(臺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跨越西方當代政治困局之第十個民主模式:當代新儒家之民主政治模式白彤東(復旦大學教授):儒家之混合政體為何比自由民主政體優越
  • 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
    原標題: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哲學的學科建制性發展始於自然辯證法在中國的傳播與發展,成熟於改革開放後,是中國社會發展新思維的重要提供者與變革參與者。迄今,中國科學技術哲學已成為對中國當代社會與思想影響深遠的學科之一。
  • 「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
    10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主辦的「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成立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 「傳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發展」研討會舉行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志強 通訊員 楊洪源 董鍵銘)學科體系建設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之一。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12月3日,「傳承與創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 《第一哲學的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
    2020年12月18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哲學會講: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第一哲學的支點》(以下簡稱《支點》)引發的思考』研討會」在京舉行。與會學者圍繞趙汀陽先生這部著作涉及的哲學思想、哲學的根本問題、形上學的可能路徑等議題展開研討。
  • 研討會丨《道體學引論》:後哲學時代的中國哲學再出發?
    《道體學引論》甫一面世,即引起思想界廣泛關注和討論,廣州的中山大學,北京的清華、北大、人大,上海的復旦、同濟等高校都曾打算召開讀書會、研討會,北京大學中國文化與哲學研究所率先於2019年12月6日舉行「當代中國哲學五人談」活動,以「生生:技術統治時代如何做哲學」為主題,圍繞丁耘教授新作和北京大學吳飛教授的《生命的深度》展開深度對話。
  • 吳向東:中國價值哲學四十年
    ②主要代表作有李連科的《世界的意義———價值論》(人民出版社,1985)、李德順的《價值論———一種主體性的研究》(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王玉樑的《價值哲學》(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袁貴仁的《價值學引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等。
  • 清華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學術研討會舉辦
    清華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學術研討會舉辦清華新聞網12月26日電 12月21日,「清華大學-日本東北大學學術研討會」在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會前,校長邱勇會見了日本東北大學校長裡見進(Susumu SATOMI)教授一行,就加強兩校科研合作、聯合培養研究生等議題交換了意見。
  • 學術動態|江蘇省自然辯證法2019年年會暨「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
    2019年11月23日,江蘇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19年年會暨「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勝利召開。來自省內外的老中青少四代學人相聚金陵,圍繞會議主題進行研討。本次會議由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江蘇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主辦,南京大學哲學系承辦。
  • ...籌備研討會在平潭召開 實驗區管委會與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籤約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研究基地」籌備研討會在平潭召開 實驗區管委會與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籤約 2020-08-14 2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
    11月10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大會舉行。同日,科學哲學和邏輯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出席會議並致辭。  科學哲學和邏輯學早已成為各國知名大學十分重視的學科領域。
  • 中國宏觀經濟論壇(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11月28日,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2020-2021)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院長劉偉,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蔡昉,中銀國際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銀行原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徵,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委員,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中國宏觀經濟論壇聯席主席楊瑞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 社會工作專業價值與倫理研討會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舉辦
    」在山東青年政治學院舉辦。曾華源教授從中西方文化對比中的價值倫理差別表現談起,認為文化價值必須融入社會工作專業價值倫理教育,與情境相符合的適當性服務才是真正的專業服務,才能被認可。高鑑國教授在介紹內地社會工作專業倫理體系的若干特點與背景的基礎上,指出構建中國內地社會工作專業倫理體系要充實和完善更具專業導向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改進專業倫理守則的執行機制以及發展社會工作專業倫理教育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