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成立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

2021-01-09 人大新聞網

10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第一期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人文論壇」在人大逸夫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哲學院院長馮俊在會上致詞。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祖洽、王梓坤、中國邏輯學會會長張家龍、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王玉平,哲學和邏輯學界的知名學者範岱年、孫小禮、宋文堅、金吾倫、劉大椿、曾國屏、張志偉、王路等70餘人參加了會議。

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是經校長辦公會議批准成立的一個交叉研究機構。研究所的宗旨是依託人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強大優勢,開展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同時在「主幹的文科、精幹的理工科」的辦學思路下倡導科學與人文交融的理念,整合校內外學術資源、拓展國際交流空間,開展有特色的科學-社會-人文的跨學科研究。

馮俊副校長在致辭中指出,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在人大建校70周年校慶前夕成立是學校學科建設中一項載入史冊的重要事件。他強調,中國人民大學邏輯學和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具有深厚的歷史傳統和獨特的學術優勢,期望新成立的研究所能夠依託現代邏輯和科學技術哲學展開跨學科的前沿研究,進一步推動人民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的繁榮發展。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物理學家黃祖洽教授從自身的治學經歷談起,闡發了學科間交叉、融合對學術發展的必要性。他表示非常欣喜地看到中國人民大學在這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中國邏輯學會會長張家龍、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秘書長王玉平、北京大學哲學系周北海、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吳彤、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劉大椿、所長劉曉力分別發言。大家暢談了開展跨學科交叉研究在當今科技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的積極意義,相信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必將為我國邏輯與哲學事業的進步及其社會文化功能的發揮做出一份獨特的貢獻。

成立大會上還舉行了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人文論壇」的啟動儀式。第一期論壇特邀美籍華裔科學哲學家、佛羅裡達大學哲學系劉闖教授報告「物理世界與自由意志」。劉教授從量子力學的視角,結合當代哲學的最新理論探討了自由意志在物理世界中如何可能的問題。論壇上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校的師生還與劉教授展開了充分的交流。「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人文論壇」今後將每月定期舉辦一次,努力為國內外學者提供一個廣闊的交流平臺,為促進科學與人文的交叉研究創造更多的學術合作機會。

原文連結:人大成立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

相關焦點

  • 「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在紀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之際,為了充分發揮自然辯證法(科學技術哲學)「為國服務」的功能,「科學技術哲學與社會系統工程學術研討會暨黃順基教授九十華誕慶典」於7月3日成功舉行。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出席了相關活動。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洪大用代表學校講話。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
    光明日報北京9月24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
  • 中國科學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09月25日)記者 齊芳2020年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
  • 哲學指導造晶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網友們議論紛紛
    不過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了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中國科學院大學玉泉路校區舉行也就是說現在的社會科學院就是當年中科院哲學研究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5月7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該報告,決定將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改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地位與中國科學院等同,相當於部委一級。現在中科院成立哲學,很有必要。老鐵們,你們怎麼看?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中國的哲學、倫理學和宗教學教學科研重鎮,新中國哲學教育的「工作母機」,是目前國內教授最多、規模最大、學科配備最齊全、人才培養體系最完善、具國際聲譽的哲學院系,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QS世界大學哲學學科排名32位(2020),連續三年大陸高校排名第一。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國科大舉行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右二)、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院士(左二)等共同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9月24日電(記者 張之豪)9月24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暨科學與哲學前沿問題研討會」在中國科學院大學(以下簡稱國科大)玉泉路校區舉行。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
    11月10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大會舉行。同日,科學哲學和邏輯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出席會議並致辭。  科學哲學和邏輯學早已成為各國知名大學十分重視的學科領域。
  • 科學技術哲學在中國的興起與發展
    新中國成立之初,自然辯證法的理論工作也是和當時開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直接聯繫在一起的,主要針對科技工作者和理工科師生。中國科學技術哲學學科建制化發展始自1956年。1956年6月,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了自然辯證法研究組。這是新中國第一個自然辯證法的專業研究機構,可作為學科建制化發展的一個正式起點。
  • 「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
    10月24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主辦的「現代化進程中的哲學問題與道德治理」學術研討會暨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重大規劃創新平臺成立大會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 向世界一流邁進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學科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2020年3月3日,在英國QS全球教育集團發布的第10年度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專業在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1368所高校5大學科群48個學科的評估中,連續兩年全球排名32位,連續三年保持中國大陸高校哲學專業中名列第一。消息傳來,給正向著世界一流奮進的人大人帶來一份欣慰,幾多鼓舞。
  • 「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第二季成功舉辦
    為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命名組建70周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隆重推出「哲學的殿堂—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由著名哲學家陳先達、張立文、劉大椿擔任學術顧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院長臧峰宇、黨委書記徐飛擔任總策劃。講座第一季於2020年7月下旬舉辦,以騰訊會議在線直播、B站轉播等方式向公眾開放,獲得了社會的高度評價與積極反響。
  • 南哲學科|南京大學邏輯教學的回顧與展望
    1960年南京大學恢復哲學專業不久即設立了邏輯學教研室,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82年獲得邏輯學碩士學位授權以來,南京大學邏輯學科獲得了長足發展。2001年開始招收邏輯學方向博士生,2003年獲得邏輯學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並以本專業為主體設立「南京大學現代邏輯與邏輯應用研究所」,2011、2017年作為哲學一級學科分學科先後入選江蘇省優勢學科工程、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建設工程。
  • 講座回顧|林德宏: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
    2019年10月9日,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榮譽資深教授林德宏老師為南大學子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學術講座。林老師的講座題目是「現代理論物理學的哲學思考」,講座由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所所長潘天群老師主持。現代物理理論是相對經典物理理論來說的。
  • 復旦成立全國首個科邏系:嘗試從專業研究到「哲學+」的轉變
    11月10日至11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召開了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大會暨科學哲學與邏輯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建系的契機、意義和願景復旦大學哲學學院院長孫向晨教授在開幕式上介紹道:「作為建院之初就已確定要建設的系,新的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是原哲學學院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力量強強聯合的產物,它的最大特點是:其一,與傳統的研究相比,專注科學哲學、邏輯學的前沿問題以及與其他各學科、特別是數學和自然科學的交叉融合,形成教學
  •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舉辦紀念建所四十周年系列活動
    12月1日,為紀念建所四十周年,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舉辦了系列紀念活動。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副校長朱信凱,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主任、清史研究所名譽所長、一級教授戴逸,以及來自海內外的嘉賓、校友、在校學生等共二百餘人參加了活動。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一開始中國人面對西方的堅船利炮,覺得打不過人家;後來慢慢地發現堅船利炮的背後是發達的科學技術,然後進一步理解到西方的典章制度和哲學思想,這些都和科學技術有著一種關係,儘管不是表面的、直接的聯繫,所以中國人才有興趣去了解西方哲學。比如我上個學期開課講亞里斯多德,他的思想在現代科學技術出現之前就已存在,其對於科學的理解——或者說希臘科學思想,奠定了後來整個現代社會科學技術形成的邏輯基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
    12月23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成立大會在合肥舉行。  成立大會上,韓啟德與信長星共同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揭牌。省衛計委與中國科大籤署了關於共建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的合作協議。當天,作為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重要組成部分的臨床醫學院,在中國科大附屬第一醫院南區掛牌,附屬第一醫院南區二期同步正式開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成立生命科學與醫學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生命科學與醫學部23日在合肥成立。同時,安徽省立醫院掛牌成為中科大附屬第一醫院。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國科學院三方協商,決定共同建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與醫學部。
  • 現代科學發展與中國古代哲學思維
    2012年世界科學界發現並證明了「希格斯玻色子(higgsboson)」的存在之後,科學與哲學的關係的話題,再次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從而出現了2013年北京大學黃鐵軍教授與湯一介教授之間的一場對話。     黃鐵軍先生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教授和數字媒體研究所的所長,湯一介先生是北京大學哲學系的資深教授、知名的研究中國哲學史的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