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為什麼要成立哲學研究所?

2021-02-11 哲學之路
來源:《光明日報》(2020年09月25日)記者 齊芳

2020年9月24日,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揭牌儀式上,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研究員給自己的研究生出了一個題目,驗證一個學術假說。這位研究生進行了兩組嚴謹的實驗,卻沒有得到假說預測的結果。他和他的導師都有點沮喪,認為結果是失敗的。導師還表示,如果第三組實驗也沒有得到預測結果,那麼就給學生換一個課題。

  

「這怎麼能說是失敗呢?這應該是成功的。這只能說明這對師生都缺乏科學哲學修養。」蒲慕明說:「科學哲學普遍接受的一個觀點是,科學假說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給實驗來證實的,而是給實驗反駁的。科學實驗的目的不是要驗證假說,而是要推翻或者修正假說,從假說、到反駁、到新假說的出現,這才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研究的過程。我認為這對師生要做的不是換一個題目,而是沿著這個方向更深入地做下去。」

  

這個例子,或許能夠解答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的初衷。

  

回顧歷史,中國科學院成立之初,是一個集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於一身的綜合性研究機構,並於1955年成立了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1977年,在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基礎上,正式組建中國社會科學院,而中國科學院則專注於自然科學的研究。時至今日,中國科學院的定位是中國自然科學最高學術機構、科學技術最高諮詢機構、自然科學與高技術綜合研究發展中心。

本文由公號哲學之路編輯發布

中科院哲學所按照現代新型研究所的治理模式,設立戰略諮詢委員會、學術委員會和所務委員會。戰略諮詢委員會名譽主任由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擔任,主任委員由李樹深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量子物理學家孫昌璞院士擔任,副主任委員由中國科學院大學哲學系胡志強教授擔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對中科院哲學所提出了幾點希望,第一點就是要「精準定位,密切圍繞當代科學的前沿和基礎問題開展研究」。他說,「特別是要結合物理學、生命科學、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在宇宙、生命、意識的本質這些正醞釀革命性突破的問題上,開闢新的思維空間。」白春禮表示:「中國的科學發展要實現階段性跨越,就必須緊扣科學前沿中的基本問題進行開拓和創新,而不能只是在已建立的概念體系和研究路徑上跟蹤國際上的工作。為此,科學家必須提升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其中哲學學習和哲學思維的訓練非常重要。」他說,從歷史的維度來看,哲學是科學之源從科學發展的動力來看,哲學往往是革命性科學思想的助產士,「在科學革命階段,科學共同體需要建立新的範式,需要用新的概念之網來重新整理科學事實。而科學概念和思想的變革,有賴於科學家完成思維上的自我超越,這時候必然會涉及哲學上的爭論,必然會在哲學思想中尋求靈感。」從人類的知識系統來說,從人類探索自然真理的過程來說,科學和哲學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任何科學理論的內核,都帶有某些哲學預設。科學的發展往往會帶來哲學觀念上的變化,而哲學思想的變革也會為科學的洞見提供廣闊的思想空間。可以這樣來說,缺乏哲學的科學是盲目的,而缺乏科學的哲學是空洞的。正是科學和哲學的相互激蕩,使得人類的思想一次一次突破和超越自我,造就了人類文明的輝煌。」

思想丨文化丨詩意丨哲學

桃 李 春 風 一 杯 酒

江 湖 夜 雨 十 年 燈

主 編丨劍 羽

點亮在看 讓思想發光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成立
    光明日報北京9月24日電(記者齊芳)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哲學所」)24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揭牌。
  • 哲學指導造晶片?中科院成立哲學研究所,網友們議論紛紛
    中國科學院和晶片相關的所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半導體所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不過第一件大事就是成立了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成立哲學研究所也就是說現在的社會科學院就是當年中科院哲學研究所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儀式在國科大舉行
    9月24日,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右二)、中國科學院大學校長李樹深院士(左二)等共同為中國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揭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國科大名譽校長白春禮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張濤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國科大黨委書記、校長李樹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高鴻鈞院士,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周琪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蒲慕明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長孫昌璞院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北京大學副校長王博,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王穎,國科大校黨委副書記
  • 人民大學成立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
    10月13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現代邏輯與科學技術哲學研究所成立大會暨第一期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社會-人文論壇」在人大逸夫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召開。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哲學院院長馮俊在會上致詞。
  •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
    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中國科學院學部成立大會於1955年6月1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報告回顧了我國建國以來自然科學以及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發展分析了我國科學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明確提出今後科學工作的方針任務及應採取的主要措施。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原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是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博士後流動站建站單位,是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國家畢業生就業重點保證單位。主要研究大氣中各種運動和物理化學過程的基本規律及其與周圍環境(四大圈層)的相互作用。
  • 華為與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集微網12月23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圖片來源:華為官網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所長於海斌和華為雲核心網研發總裁王洪利共同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揭牌。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的前沿陣地
    研究所的誕生1949年6月,當時擔任山東大學教授的童第周與曾呈奎二人去北平(今北京)參加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在會上,正在籌備建立中國科學院的竺可楨專門找到了他們倆,共同商討建立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這次談話就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的起點。
  •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北極星大氣網訊: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碳中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掛牌成立。中心的成立將推進碳排放的科學研究,預估2030年和2060年的全球及我國碳收支特徵,研究規劃最優碳中和路徑的方法論,評估可能生態工程方案和轉換能源結構的科學途徑,為我國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提供科技支撐。
  •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 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淵源於1928年成立的國立中央研究院工程研究所,1959年獨立建所,定名為中國科學院矽酸鹽化學與工學研究所,1984年改名為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60周年發展紀實
    2010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迎來60周年華誕,撫今追昔,意在登高望遠;知往鑑今,志在開拓未來。作為新中國成立最早的海洋科研機構之一,海洋研究所見證了新中國海洋科研事業的起步、創新與發展。回首60年的發展歷程,海洋研究所邁出的每個步伐,無不踩著時代的旋律,打上時代的烙印。
  •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
    2020年「環境 能源 動力——走近工程熱物理所」暑期夏令營招募通知 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位於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內,前身系國際著名科學家吳仲華院士1956年創立的中國科學院動力研究室。
  • 戴彬彬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領導座談
    11月17日上午,區委書記、懷柔科學城黨工委書記戴彬彬與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牟克雄,就籌建新型研發機構交流座談。區委副書記、區長、懷柔科學城黨工委副書記於慶豐參加。戴彬彬指出,聚焦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應緊抓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契機,瞄準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等前沿領域,探索科學、技術和產業相融合的改革做法,確保新型研發機構可持續發展。同時,懷柔區將成立工作專班,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交易、展示平臺,做好各項服務保障工作。
  • 普通人為什麼要讀哲學?
    哲學並不是無關痛癢的辯論,從諸子百家到宇宙心學,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哲學思想深深地影響著每個人,影響著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及看待自己的方式。 中國人為什麼如此看重穩定? 為什麼喜歡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 「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
    10月28-29日,「哲學與認知科學的交鋒與交融」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與認知科學交叉平臺」成立大會召開。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和自動化所、中國科學院大學,以及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五十餘位專家學者與會。
  •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成立
    近日,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與華為5G+工業網絡聯合創新中心籤約暨揭牌儀式在瀋陽舉行。雙方將依託聯合創新中心,聚合產學研優勢資源,優選產業夥伴,在5G+工業網絡場景探索、技術研究、標準定義、原型驗證和應用推廣等方面進行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動5G+工業網絡及工業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
  •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以下簡稱「青藏高原所」) 於2003年成立,是順應地球系統科學發展潮流、支撐青藏高原研究而設立的研究機構。研究所實行北京部、拉薩部和昆明部的「一所三部」運行模式。中國科學院藏東南高山環境綜合觀測研究站
  •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2015考研複試時間及安排
    >作者:   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2015年考研複試時間基本上是每年3-4月底之間。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為引導和激發青年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零距離體驗感知海洋科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於2020年7月中下旬舉行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
  •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
    11月10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科學哲學與邏輯學系成立大會舉行。同日,科學哲學和邏輯學國際研討會開幕,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出席會議並致辭。  科學哲學和邏輯學早已成為各國知名大學十分重視的學科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