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的前沿陣地

2020-09-05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中國海洋地標——黃海篇

———— / BEGIN /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也是我國海洋科學的發源地。它是海洋科學的前沿陣地,那裡的科研人員為了國家的海洋事業默默地奮鬥和付出著。

  • 研究所的誕生

1949年6月,當時擔任山東大學教授的童第周與曾呈奎二人去北平(今北京)參加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在會上,正在籌備建立中國科學院的竺可楨專門找到了他們倆,共同商討建立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這次談話就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的起點。

1950年3月,中國科學院確定海洋研究所的建立要分兩步走。第一步是成立單學科的海洋生物研究室,等到條件成熟了再成立綜合性海洋研究所。根據這一建設思路,1950年8月1日,經過多方籌備,中國第一個海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正式成立。1954年1月1日,該研究室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7年1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擴建為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在1958年全國海洋普查開展之後,為了促進海洋科學的研究事業,1959年1月,正式成立綜合性多學科的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由童第周擔任所長。這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綜合實力最強的海洋研究機構之一。

  • 成果與師資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標本館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洗禮,在幾代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在創新發展中成長壯大,在我國海洋科學主要領域的開拓和發展、維護國家海洋權益、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海洋災害防治、海洋生態與環境防護和社會經濟進步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在為國民經濟服務方面,開展了海洋經濟動植物的生物學和人工養殖原理研究,先後進行了海帶、紫菜、中國對蝦、貽貝、海灣扇貝等人工養殖原理和方法的研究,做出了許多開創性和奠基性的工作。

成果的取得與研究所內完備的師資是密不可分的。截至2018年8月,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7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600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102人。研究所內有一座國內規模最大也是功能最為齊備的海洋生物培育樓,可以模擬多種海洋環境進行研究工作。研究所的海洋生物標本館收藏了自1889年至今的各類海洋生物標本80餘萬號,其中含模式標本有1600餘種1900餘號,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大型多功能現代化標本館。研究所還擁有以我國目前最先進的海洋科學綜合考察船「科學」號為代表的科考船隊,承擔了一系列重要的海洋科學考察航次任務,獲取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在深海探測技術及科學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圖片、文章來源:《中國海洋地標》


———— / END / ————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為引導和激發青年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零距離體驗感知海洋科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於2020年7月中下旬舉行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60周年發展紀實
    1950年2月3日,中國科學院研究計劃局在北京召開動生物學研究機構調整座談會後,成立了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上海),並在青島設立海洋生物研究室,從開展海洋生物學研究著手,逐步擴展到海洋科學的全部領域,然後再建立多學科、綜合性的海洋研究機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的組建正式列入了中國科學院的議事日程。1950年8月1日,這是一個永遠值得紀念的日子,歷史將永遠銘記。
  •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香港大學30日宣布,該校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於11月24日籤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雙方將成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海洋及環境等領域的科研協作。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考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 南通市與海洋所籤約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
    1月1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籤約儀式在青島舉行。南通市副市長徐輝和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在協議書上簽字,海洋所黨委書記王啟堯主持會議。孫松首先全面介紹了研究所學科布局、重大科研成果、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院地合作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情況,詳細介紹了海洋所在江蘇沿海地區相關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進展。
  • 聚焦東南亞及周邊海洋地球科學前沿熱點
    ◎冉偉民/文「中國-東協海洋地球科學學術研討會」網絡視頻會議日前成功召開。會議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發起,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礦產資源評價與探測技術功能實驗室、東亞東南亞地學計劃協調委員會(CCOP)聯合承辦。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   歡迎全國各大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我所2020級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推免碩士生)和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直博生),上述兩類統稱推免生。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
    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隆重舉行建所70周年紀念活動。結合疫情防控要求,海洋所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雲所慶」,紀念活動通過網絡同步在線直播。中國科學院瀋陽分院院長韓恩厚代表中國科學院向海洋所成立70周年表示祝賀。
  • 2015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照港有限公司聯合招聘博士後研究...
    2015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照港有限公司聯合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章  日照事業單位QQ交流群:點擊加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
  • 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招生簡章複試分數報錄真題答案考研經驗
    研究所介紹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是我國海洋科學的發源地。西海岸新區園區建有科考船岸基支撐平臺,江蘇南通建有中科院長江口生態站,位於青島市古鎮口軍民融合區的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及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正在建設中。   研究所現有在職職工700餘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近600人,兩院院士3人,博士生導師102人,碩士生導師172人,設有一級博士學位點3個,二級博士學位點9個,碩士學位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點3個和1個海洋科學博士後流動站。
  • 南海海洋研究所2002年招生
    博士招生: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9年,所址廣州,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海洋研究機構之一。全所現有職工525人,其中科技人員389人,含研究員35人(博士導師25人),副研究員和高級工程師114人。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新上線門戶網站發布5套特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發布海洋數據三維可視化平臺,展示全球海洋環境變化、海洋風暴潮可視化預警、綠潮可視化監測、海洋環境預報等應用案例。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舉辦「奇妙海洋探秘之旅」線上公眾科學日
    5月23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奇妙海洋探秘之旅」公眾科學日活動成功舉辦,豐富多彩的直播內容吸引了超過8萬名觀眾參與觀看。本屆公眾科學日首次採用線上形式舉辦,並通過今日頭條、抖音進行同步直播。2個小時的直播中,公眾跟隨主持人的腳步在線雲遊國內規模最大、亞洲館藏量最豐富的海洋生物標本館及深海標本庫,與科研人員一起通過科學實驗「探秘海洋」,並進行了生動有趣的海洋科普知識問答,可謂是開啟了一場「奇妙海洋探秘之旅」。
  • 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發布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十大難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濟南9月24日電(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邢婷)今天,以「創新海洋科技 引領產業發展」為主題的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在青島舉行,會上同時發布了海洋領域前沿科學和工程技術十大難題。中國科學院院士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管華詩、包振民,挪威技術科學院院士託吉爾·摩恩,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伊安·艾利森等國內外知名院士專家出席大會。據了解,大會旨在深入落實海洋強國戰略,加強國際海洋科技領域交流,聚集全球海洋人才、學術、產業資源,打造海洋學術交流高端平臺,搭建「雙招雙引」平臺和政產學研金服用融合的海洋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2018年10月,11位院士、3位將軍出席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方案專家論證會。   ▲2018年11月,新型地球物理綜合科考船「實驗6」號在廣州中船黃埔文衝開建。自此,他們以嶄新的面貌、偉岸的形象、奮進的姿態、創新的碩果,百舸爭流,乘風破浪,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康莊大道上勇敢向前。 開拓基業 不忘初心 鏡頭拉回到60年前,年輕的共和國即將迎來建國10周年的喜慶日子。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在中科院廣州分院籌備時期籌建,1959年1月7日正式在穗成立。初期暫設在南海水產研究所,1960年初遷至廣州新港路。不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果榮獲2019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員團隊完成的「熱帶西太平洋暖池熱鹽結構與變異的關鍵過程和氣候效應」榮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該獎項是山東省內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的最高級別獎勵,凸顯了近年來該省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
  • 海南省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 提升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梁鋒 記者陳明攝影報導  2012年1月3日,新年伊始,海南省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海口籤署《關於加強南海海洋氣象業務科研合作的協議》,旨在進一步提升南海海洋氣象業務科研能力
  • 海洋科學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戰略研討會暨「海洋數據科學發展戰略...
    2019年4月3日,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中國海洋大學承辦的海洋科學與大數據融合發展戰略研討會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中國科學院學科發展戰略研究項目「海洋數據科學發展戰略研究」啟動會在青島召開。
  • 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將落戶青島西海岸 13家研究機構共同建設...
    其中,一期佔地860畝,建設內容包括科研區深海研究中心樓、物理海洋樓及海洋地質樓、海洋綜合技術樓、國際科研交流中心、教學樓、專家公寓等;二期位於三沙路以西,佔地約737畝。2016年,中科院青島科教園在西海岸新區奠基。該項目由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涉海研究所集群、青島科教園發展中心、產業研發單元四部分組成。到2020年,預計海洋學院園區總人數將達到2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