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大數據全球共享 新上線門戶網站發布5套特色...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中心通過門戶網站首次發布特色數據產品5套,包括:全球海洋溫度格點數據集、全球海洋鹽度數據集、全球海洋層結數據集、全球海洋熱含量數據集、基於廣義回歸神經網絡的全球海洋表層二氧化碳分壓數據集。除此之外,還發布了高質量的全球海洋現場觀測數據集,涵蓋1985年至今的上千萬條海洋溫度、鹽度觀測數據。
-
【中國科學報】海洋所海洋大數據中心向全球開放共享資源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數據中心新版門戶網站正式上線運行,面向國內外用戶開放共享數據資源,提供數據共享、匯交、應用及計算服務。 據介紹,中心通過門戶網站首次發布特色數據產品5套,包括全球海洋溫度格點數據集、全球海洋鹽度數據集、全球海洋層結數據集、全球海洋熱含量數據集、基於廣義回歸神經網絡的全球海洋表層二氧化碳分壓數據集。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報名通知 為引導和激發青年大學生從事科研的興趣和熱情,零距離體驗感知海洋科學,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於2020年7月中下旬舉行2020年海洋科學暑期夏令營活動。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科學的前沿陣地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新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海洋科學研究的國立機構,也是我國海洋科學的發源地它是海洋科學的前沿陣地,那裡的科研人員為了國家的海洋事業默默地奮鬥和付出著。研究所的誕生1949年6月,當時擔任山東大學教授的童第周與曾呈奎二人去北平(今北京)參加自然科學工作者代表會議籌備會。在會上,正在籌備建立中國科學院的竺可楨專門找到了他們倆,共同商討建立海洋研究機構的想法。這次談話就是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的起點。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現南極磷蝦 「避難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該團隊認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現南極磷蝦「避難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據介紹,孫松研究組聯合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英國南極局、那不勒斯動物所和墨西拿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整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Discovery航次之後全球唯一一次單季節環南極航次)南極磷蝦樣品數據、KRILLBASE南極磷蝦資料庫(1926-2016)和南極磷蝦穩定同位素元數據等多個大資料庫並進行研究
-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2020年接收推薦免試生招生簡章 歡迎全國各大院校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申請我所2020級推薦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簡稱:推免碩士生)和直接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簡稱:直博生),上述兩類統稱推免生。
-
海南省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籤署合作協議 提升氣象...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梁鋒 記者陳明攝影報導 2012年1月3日,新年伊始,海南省氣象局與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在海口籤署《關於加強南海海洋氣象業務科研合作的協議》,旨在進一步提升南海海洋氣象業務科研能力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果榮獲2019年度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員團隊完成的「熱帶西太平洋暖池熱鹽結構與變異的關鍵過程和氣候效應」榮獲山東省自然科學一等獎。該獎項是山東省內基礎科學研究成果的最高級別獎勵,凸顯了近年來該省海洋科學研究領域的迅猛發展。
-
獻給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建所六十周年—新聞—科學網
自此,他們以嶄新的面貌、偉岸的形象、奮進的姿態、創新的碩果,百舸爭流,乘風破浪,在加快建設海洋強國的康莊大道上勇敢向前。 開拓基業 不忘初心 鏡頭拉回到60年前,年輕的共和國即將迎來建國10周年的喜慶日子。中科院南海海洋所在中科院廣州分院籌備時期籌建,1959年1月7日正式在穗成立。初期暫設在南海水產研究所,1960年初遷至廣州新港路。不
-
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研究所招生簡章複試分數報錄真題答案考研經驗
、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2個功能實驗室,設有學會聯合辦公室、文獻信息中心、科考船運行管理中心、公共技術中心、海洋科學大數據中心、海洋觀測網絡管理中心、中科院海洋生物標本館7個研究支撐單元。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做出了「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要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依託中國科學院海洋先導科技專項,積極致力於深海技術裝備研發、深海研究體系建設及深海極端環境與戰略性資源探索的先導性研究。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60周年發展紀實
2010年8月1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將迎來60周年華誕,撫今追昔,意在登高望遠;知往鑑今,志在開拓未來。作為新中國成立最早的海洋科研機構之一,海洋研究所見證了新中國海洋科研事業的起步、創新與發展。回首60年的發展歷程,海洋研究所邁出的每個步伐,無不踩著時代的旋律,打上時代的烙印。
-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
香港大學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設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新華社香港11月30日電 香港大學30日宣布,該校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於11月24日籤署諒解備忘錄,共同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的海洋環境而努力。雙方將成立海洋生態與環境科學聯合實驗室,以促進內地與香港在海洋及環境等領域的科研協作。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考研...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和新技術開發的綜合性海洋科學研究機構。
-
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
為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科研工作支撐,2020年2月18日,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持的國家微生物科學數據中心發布「全球冠狀病毒組學數據共享與分析系統」(http://nmdc.cn/#/coronavirus)。
-
南通市與海洋所籤約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
1月11日,南通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共建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南通)籤約儀式在青島舉行。南通市副市長徐輝和中科院海洋所所長孫松在協議書上簽字,海洋所黨委書記王啟堯主持會議。孫松首先全面介紹了研究所學科布局、重大科研成果、人才隊伍、能力建設、國際合作、院地合作與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情況,詳細介紹了海洋所在江蘇沿海地區相關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和進展。
-
資源共享-全球各種地理數據下載匯總(附連結)
中國地球系統科學數據共享網http://www.blackland.csdb.cn/default.asp東北黑土農業生態資料庫http://www.iwmidsp.org/iwmi/info/main.aspRS GIS Unit-國際水管理研究所
-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為全球海洋觀測貢獻「中國智慧」
多年來,海洋一所重視並切實推進國際海洋科技合作,在極地與大洋觀測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未來,海洋一所將更加深入地參與全球海洋觀測領域的合作,為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切實踐行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作出中國貢獻、提供中國方案。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慧為我校學子作專題報告
12月10日,山東科技大學第22期創新創業大講堂暨機電學院校友論壇在機電學院樓報告廳成功舉辦,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慧主要從事西太平洋海洋環流動力學及其氣候效應方面的研究,曾三次作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西太平洋開放共享航次首席科學家成功完成科考任務,先後主持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目前已發表論文30餘篇,作為骨幹成員獲得2017年度中國科學院傑出科技成就獎「熱帶太平洋西邊界流研究集體」稱號。
-
2015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照港有限公司聯合招聘博士後研究...
2015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日照港有限公司聯合招聘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章 日照事業單位QQ交流群:點擊加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