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現南極磷蝦 「避難所」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該團隊認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據介紹,孫松研究組聯合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英國南極局、那不勒斯動物所和墨西拿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整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Discovery航次之後全球唯一一次單季節環南極航次)南極磷蝦樣品數據、KRILLBASE南極磷蝦資料庫(1926-2016)和南極磷蝦穩定同位素元數據等多個大資料庫並進行研究,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系列新觀點,從更廣的環南極尺度上提供了新的視角,為南極周邊海洋保護區建設和磷蝦漁業的合理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支撐。

研究指出,南極磷蝦在環境快速變化的大西洋扇區豐度減少,相對穩定的印度洋和太平洋扇區成為南極磷蝦的避難所,能夠比一個世紀之前容納更多的磷蝦種群,即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確定和保護這些區域在今後的南極保護區研究至關重要。

研究還提供了第一份環南極南極磷蝦同位素基底值,對於開展南大洋食物網結構及模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該項研究由來自不同國家的科學家共享數據和觀點合作共同完成,成為南大洋研究的國際合作範例,研究結果引起國內外同行廣泛關注。(中國日報青島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發現南極磷蝦「避難所」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該團隊認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 海洋所發現南極磷蝦「避難所」!最新研究成果顯示磷蝦種群正在恢復
    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27日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科研團隊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認為南極磷蝦在主要聚集區豐度減少,但通過新的避難所正呈現一定的恢復力。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區是南極磷蝦的主要聚集區,也是磷蝦漁業的主要集中區。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西南極海域的快速變暖和海冰減少使得此區域磷蝦豐度顯著降低,為南大洋的保護敲響了警鐘。
  • 中科院海洋所發現南極磷蝦新「避難所」
    半島全媒體記者 徐傑9月27日,記者從中科院海洋所獲悉,近日,該所研究員孫松團隊聯合普利茅斯海洋實驗室、英國南極局、那不勒斯動物所和墨西拿大學的科學家,通過整合中國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Discovery航次之後全球唯一一次單季節環南極航次)
  • 海洋所等在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南大洋食物網的重要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避難所使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上。
  • 中科院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近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團隊最新發表在生態學top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文章顯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 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原標題:海洋所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近日,海洋所孫松研究組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團隊最新發表在生態學top期刊Limnology and Oceanography的文章顯示,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的恢復力。  人們從100年前的Discovery遠徵南極時代起就認為南大洋的大西洋扇區是南極磷蝦的主要聚集區(70%的磷蝦種群聚集於此),此區域也是磷蝦漁業的主要集中區。
  • 我國科學家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觀點
    &nbsp&nbsp&nbsp&nbsp新華社客戶端青島9月28日電(記者張旭東)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松帶領的科研團隊近日對南極磷蝦大尺度時空變動提出新的觀點:南大洋食物網的關鍵物種——南極磷蝦通過新的避難所對南大洋主要棲息地快速升溫和海冰減少呈現一定恢復力。
  • 南極磷蝦功能與研發學術交流會在青舉行
    6日,在青島大學學術交流中心隆重召開了南極磷蝦功能與研發學術交流大會。本次大會是由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主辦,中國南極磷蝦產業聯盟,青島深海鮮科技有限公司協辦,青島陽光華齡健康諮詢有限公司承辦。
  • 中國南極科考造福吃貨 南極磷蝦有望端上百姓餐桌
    新華社 綜合  賴氨酸含量超金槍魚  在本次南極科考隊中,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以及中國海洋大學等單位組成南極周邊海域磷蝦等生物資源考察與評估項目組,在中國南極中山站附近的普裡茲灣進行了南極磷蝦資源聲學映像數據採集和15個站位的拖網採樣。
  • 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原標題: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 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   導讀:【南極磷蝦蛋白質含量高含人體必需的8種胺基酸】記者日前從中國第31次南極科考隊獲悉,經過4年多的快速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一條從捕撈到加工的產業鏈已初具規模,南極磷蝦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 深海鮮探秘南極,走進磷蝦的世界高峰論壇在青順利舉行
    2020年6月14日,「發展藍色海洋經濟,建設海洋強國--探秘南極,走進磷蝦的世界」高峰論壇在青島藍色矽谷港中旅(青島)海泉灣度假區順利舉行。來自中國極地研究中心自然資源部極地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曾任中國第26次和第33次南極科學考察隊長城站的陳波站長;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崔球博士;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EPA DHA專利持有人,高級健康管理師張暉教授;南極磷蝦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山東道姆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李全榮董事長、李為國總經理及周越主任;青島深海鮮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澤坤、副總裁吳全先、青島市場負責人陳萌先生等嘉賓出席此次論壇
  • 探秘|南極磷蝦不是蝦?南極磷蝦麵面觀
    磷蝦是一類海洋浮遊甲殼動物,隸屬於甲殼綱、軟甲亞綱、真蝦部、磷蝦目。它們的獨有特徵是:指狀具有足鰓,具有發光器,胸肢沒有分化、都為雙肢型。磷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種類也非常多,我國沿海就有一種太平洋磷蝦分布,不過它們比起南極磷蝦要小。形態特徵南極磷蝦長成達1-2釐米長,2克重。它的胸甲部份與甲殼相連。
  • 不是蝦的南極磷蝦
    你知道什麼是南極磷蝦嗎?南極磷蝦名字叫蝦,看起來像蝦,卻和平時在市場上所見到的蝦有所不同。從分類上看,磷蝦其實不是蝦,而是介於浮遊動物和遊泳動物之間的一種甲殼類生物。它們與其他長尾類蝦外觀有所不同,長有指狀足鰓,具有發光器,胸肢沒有分化、都為雙肢型。
  • 南極磷蝦為何號稱「海洋糧食」,儲量超全世界糧食總量,營養還高
    磷蝦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小蝦,以南極地區的資源量最為豐富,特別小看這種小蝦米,在地球上它的儲量比全球所有的糧食總產量還多,2019年全世界的糧食總產量為27.22億噸,這其中包括了小麥、大麥、水稻、玉米、大豆、綠豆、高粱、穀子、紅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然而全世界海洋中磷蝦的儲量樂觀估計在百億噸以上,相當於全世界糧食總產量的4倍
  • 我國南極磷蝦船加速「出海」
    而以南極磷蝦捕撈科考船為代表的旗艦式高端漁船的建造,將為我國遠洋漁業的健康發展及我國建設海洋強國發揮重要的作用。在2008年,南極海洋生物資源養護委員會(CCAMLR)就確定相應區域總的許可捕撈量為347萬噸,同時要求在南極磷蝦資源分布最集中的區域,一旦捕撈量達到62萬噸就必須停止捕撈,直到資源得到恢復。實際上,受制於高成本及法律和政治因素,南極磷蝦的捕撈量從未達到過限制水平。&nbsp&nbsp&nbsp&nbsp捕撈的經濟效益也被看好。
  • 遇見磷蝦,愛上南極鮮純營養
    「經過4年多的發展,中國南極磷蝦產業從無到有,端上中國百姓的餐桌成為可能。」一條磷蝦大約3-5釐米長,100隻磷蝦還不及一臺iPhone6重。它們生活在南極大陸架水域,世界上生物量最大的物種之一,就是傳說中的大魚吃小魚,小魚吃的「蝦米」,是鯨魚、企鵝和海豹這些南極動物的主食。
  • 拓荒者黃洪亮:三赴南極 為我國磷蝦開發拿回第一手資料
    東方網記者劉輝7月10日報導:假如給你一次機會,你願意奔赴南極科考嗎?假如路途艱辛、再來兩次呢?2005年,來自上海東海水產研究所的黃洪亮首次踏上南極科考的徵程。2009年、2011年他冒著危險再赴地球之南「約會」磷蝦。
  • 科普知識--南極磷蝦油
    南極大陸曾被譽為"潔白無瑕"的世界,地球上的最後一塊"淨土"。南極大陸周圍的海洋被稱為富饒、潔淨的"海上牧場"。南極洲終年被冰雪覆蓋,十分寒冷。但是,海洋裡卻充滿了生機,那裡有海藻、珊瑚、海星和海綿,大海裡還有許許多多叫做磷蝦的微小生物,它是南極洲眾多的魚類、海鳥、海豹、企鵝以及鯨類賴以生存的食物,它在南大洋食物鏈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南極磷蝦是繼糧食、石油、煤炭之後的地區第四大資源。
  • 在西太平洋研究暖池、在南極探索磷蝦……青島多艘科考船假期馳騁深海大洋
    中國科學院海洋所「科學」號考察船的隊員們,在遠洋大海度過了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在海上過節過年,對我們來說也算是『常態化』的工作狀態了。」康中平是本航次「科學」號科考船政委,他告訴記者,「科學」號剛剛完成在西北太平洋執行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共享航次「2020年度西太平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項目。
  • 南極磷蝦的能好怎?
    磷蝦是一類海洋浮遊高等甲殼動物,隸屬於甲殼綱、軟甲亞綱、真蝦部、磷蝦目(Euphausiacea),它們與其他長尾類的主要區別是:指狀足鰓、發光器,胸肢沒有分化、都為雙肢型。磷蝦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種類也非常多,我國沿海就有一種太平洋磷蝦(Euphausia pacifica)分布,不過它們比起南極磷蝦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