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騰訊新聞、騰訊視頻、騰訊大粵網、騰訊內容開放平臺推出創•踐•未來——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策劃,精選這40年來的40個熱詞,全方位地回顧這重要的40年。
2006年末2007年初,人們的目光並沒有放在即將到來的本命豬上,而是手拿著三支高香的熊貓。與憨厚可愛的國寶不同的是,這隻「熊貓」是一款令人憤然叫苦的電腦病毒。
▲圖片來自網絡
「熊貓燒香」是它最廣為人知的代號,自2006年11月第一次出現,到次年2月結束,它的高香「燒」至全國數百萬用戶的電腦中,上千企業的區域網崩潰。
病毒會將系統中所有exe的文件改成熊貓燒香圖案,大部分用戶沒來得及備份的文件都會丟失,遊戲用戶的虛擬金幣也不翼而飛。不僅如此,它還能在被感染的電腦中將網頁文件尾部添加病毒代碼,其他用戶瀏覽這些網站時也會被感染。
其實病毒本身的技術手段並不高超,原創的很少,更多的是沿用往前的病毒編碼攻擊,但這種瘋狂的傳播方式使病毒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到了後期,作者甚至從數日一更新到每日數更新,不斷完善原先漏洞。到了1月9日,病毒的變種數量達到了306個,全國各地都沉浸在熊貓的噩夢中,2006年度中國大陸地區電腦病毒疫情和網際網路安全報告更是直接將它評為「毒王」。
用戶束手無策,只能電話或網絡求助反病毒公司和電腦高手,還有憤怒的網友發帖懸賞10萬美金通緝這款病毒的作者。
但這場喧鬧之初,沒有人找到始作俑者的蹤跡。直到自發解毒的反病毒論壇網友們發現了玄機。作者在病毒編碼中常有留言,留言一般十分簡短,但後面一定會加上「whboy」(武漢男孩)的籤名。在病毒大戰的拉扯中,武漢男孩甚至還與反毒者們打起了招呼,如「找我啥事?」猖狂的炫耀也暴露了蹤跡。
2007年2月,春節已經越來越近,年僅27歲的李俊,以及他的同夥被警方抓獲,成為了中國第一批因製作電腦病毒被判刑的人。在此之前,中專畢業,小試編程的李俊,和將病毒賣給其他公司的王磊、雷磊和張順,每天都可獲利三五千不等。
▲圖片來自網絡
病毒被清,嫌犯被抓,但熊貓燒香留給網友的「病毒」卻並沒有終結。先是360帶起殺毒軟體免費潮,引發軟體混戰,後是《熊貓燒香題詩三百首》的惡搞橫空出世,網友們在貓撲等論壇上相繼接龍。李白名詩《將進酒》被改為:「君不見熊貓之香網上來,系統崩潰不復回。君不見殺毒軟體沒辦法,朝如青絲暮成靶。雖被感染須盡歡,莫使微機空對月。」《虞美人》則變成了「滿機熊貓關不住,三支高香出牆來」。《還珠格格》和《滿城盡帶黃金甲》也難逃此劫,創作熱潮席捲。
網絡狂歡淡下後,人們也開始反思李俊的經歷。他在北京廣州等地面試殺毒軟體公司,卻屢屢碰壁,中專學歷可能是被拒的一大因素。這讓國人開始思考用人單位對學歷的過分重視是否必要。
喧囂過後,中國很少再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病毒,直到2017年5月的「永恆之藍」比特幣病毒爆發,大量用戶的電腦被鎖定,文件丟失,人們又回憶起了當年被熊貓支配的恐懼。
勾搭大粵君?
▼
微信號:dayuejun01
推 薦 閱 讀
▼
(點擊圖片,即可閱讀)
近期福利
▼
▼
動一下你的手指,給小編比一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