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事故多發,每次發生火災都會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下面是一些火災的案例:
案例一:
2019年5月12日上午8點40分左右,廣東省中山市南頭鎮飛躍路奧馬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二分廠突大大火
案例二:
廣東中山市坦洲鎮坦神北路117號源客隆機電工程部五金店發生火災,過火面積10平方米,火災造成6人死亡。起火原因:電線短路(圖片源於網絡)
案例三
2019年11月1日 東升鎮商貿城起火,多人受傷。起火原因:鎂合金粉爆燃
每當火災發生的時候就意味著人員和財產的重大損失,要預防火災我們就要先了解火災的基本知識。
一、理解什麼是火災:
定義:火災是指時間與空間上失去控制的燃燒所造成的災害
二、火災的分類
按照國家標準《火災分類》(GB/T 4968—2008)的規定,火災分為A、B、C、D、E、F六類。
1)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這種物質通常具有有機物性質,一般在燃燒時能產生灼熱的餘燼。如木材、棉、毛、麻、紙張火災等。
2)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
3)C類火災:氣體火災。如煤氣、天然氣、甲烷、乙烷、氫氣、乙炔等。
4)D類火災:金屬火災。如鉀、鈉、鎂、鈦、鋯、鋰等。
5)E類火災:帶電火災。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如變壓器等設備的電氣火災等。
6)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三、火災發生的條件
火災發生的條件:氧氣、可燃物、點火源,即火的三要素,簡稱火三角。這三個要素缺少任何一個,燃燒不能發生和維持,因此火的三要素是火災燃燒的必要條件。
四、火災發生的原因
我國的火災統計將「火災原因」分為放火、電氣、違章操作、用火不慎、吸菸、玩火、自燃、雷擊、原因不明和其他等10類。電氣、用火不慎及吸菸是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起火原因,2019年1至8月份,全國共接報火災16.61萬起,亡933人,傷560人,直接財產損失20.53億元。
五、火災的發展
初起階段:起火後十幾分鐘裡,燃燒面積不大,煙氣流動速度較慢,火焰輻射出的能量還不多,周圍物品和結構開始受熱,溫度上升不快。初起階段是滅火的最有利時機,也是人員安全疏散的最有利時段。因此,應設法把火災及時控制、消滅在初起階段。
2.發展階段:燃燒面積擴大,燃燒速度加快。
3.猛烈階段:燃燒強度最大,熱輻射最強。
4.下降和熄滅階段:逐漸減弱直至熄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