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晚的《新證券法初解讀:核心法制完善A股中長線利好,但羅馬非一天建成》一文裡明確說了:「利好方面:最直接受益的無疑是承擔發行任務的券商板塊,其次就是因此孵化項目上市率會明顯增長的創投板塊……」,周一這兩個板塊的多隻漲停股都是從小漲開盤最後拉的漲停,短線敏銳的朋友又可以嗨了一把。
周一四大指數在早盤低開回踩後,臨近午盤休市前開始大幅拉升,直至下午兩點完成了一波大幅拉漲,但大盤黃白兩線敞口很大,個股方面依舊是漲幅超過3%的勉強達到300隻,下跌的仍有上千隻。對指數貢獻最大的無疑是之前一晚已經提醒了的最直接受益於註冊制的券商板塊:
但很顯然,周一這麼暴力拉升後,券商板塊的處境也相當尷尬了,一是已經處於前期套牢盤的下方,再往上需要大量的資金持續注入,二就是恰逢年底資金面最緊缺的時刻 。
上周日晚,聽海在轉發《劍指「割韭菜」:保護散戶是新證券法「鮮明人設」》的新聞時也評論了:「散戶自己也需要提高自身知識和見識,掌握必要的自我保護能力!」:
上周五的《多周期共振頂背離,半年多來首次,珍惜最後的逃離良機!》一文裡,聽海也明確說了:「頂部形成多層次的頂背離疊加,當然也並非全然不能化解,但必須是真正的放量大陽線才能化解頂背離」,所以當下象周一這樣的,四大指數暴力拉升的局面,可以思考這幾個問題:
1、指數這麼上漲,化解了之前小雙頂的局面了嗎?答案是沒有,對吧?
2、指數這麼上漲,化解了上周五形成的多周期共振頂背離了嗎?答案依舊是沒有,對吧?
3、上周五衝高回落以及本周一早盤的回踩算是充分釋放了風險了嗎?答案依舊是沒有吧?
再結合近期一直強調關注的量能,以大盤為例,日成交量僅為2674億,勉強摸到正式上攻需要的量能級別的門檻罷了,而且量能需要持續性,這個想達到在年底緊缺的資金面前面,難度可想而知。而且周一無論最高點還是收盤點位都超過了先前的17號的高點,但2674億的量能卻明顯低於當日的3021億,典型的量價背離。分時量能方面,看文末附帶的分時圖,很明顯上攻時跟隨的量能不足,分時層面典型的量價背離。其它三大指數也是一樣的就不贅述了。所以,總而言之,風險並未因周一的上漲而排除,這樣的上漲純屬構築頂部拉高出貨的性質。
上面的圖依次是周一(30號)的四大指數收盤狀況、當天所有個股的漲跌情況、大盤分時圖和創業板指分時圖。
(堅持原創碼字不易,各位朋友認為有可取之處敬請點讚、關注或留言等支持鼓勵。認可文章觀點的朋友歡迎分享轉發!
免責聲明:本文純屬聽海個人觀點,為聽海對股市思考的筆記,無法保證正確,不喜請勿噴!不構成投資入場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