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可以生存在淡水裡麼?河口三角洲,鯊魚出沒,要小心

2021-01-15 劉同學的科學戰記

鯊魚在所有的海洋中都能看到。它們大多不在淡水中睡覺,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牛鯊和河鯊,它們既吃海水也吃淡水。鯊魚在2000米(7000英尺)以下的深處很常見,有些甚至更深處,但在3000米(10000英尺)以下它們幾乎完全沒有。

人們對鯊魚最深的研究是在3700米(12100英尺)深處的葡萄牙角鯊。在南部非洲的紹特斯通,黑頂脊鯊便在附近遊弋。在能見度低的罕見情況下,黑頂鯊魚可能會傷人,把人誤以為是動物。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是無辜的,但鯊魚不會理解人的無辜。

大多數淡水鯊魚出現在荒野中的大型河流組織中。哥倫比亞鯊魚便代表著河流、半鹹水河口以及中美洲和北拉丁美洲沿岸的海洋中的淡水鯊魚。世界淡水鯊魚的數量正在減少,特別是在東南亞,因為大壩的建設和繁殖場的消失。

淡水鯊魚生活的水文環境的pH值應該在6.8和8.0之間。哥倫比亞鯊魚或高鰭鯊魚喜歡較高的pH值和鹼度。大多數鯊魚的體溫應該是74到80華氏度。臺灣鯊魚的體溫可以低至60華氏度。

大多數人想像不到鯊魚在淡水環境中生存,但它們確實生活在一些湖泊和河流中。牛鯊是在淡水中發現的最常見的鯊魚種類,牛鯊到淡水環境中的目的是繁殖。在牛鯊的交配季節,它們就會遊到淡水河流中交配。某些種類的鯊魚在澳大利亞和東南亞的淡水河流中也存在。

那麼在哪裡可以找到淡水鯊魚呢?首先,淡水鯊魚一般在河口出沒,很少在離海岸太遠的地方出沒。事實上,在地球上有一些地方你會很幸運地發現這樣有趣的現象,某些湖泊中竟然有鯊魚的存在。

有證據表明,鯊魚不僅在澳大利亞的河流中遊泳,它們還在河流中繁殖。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叢林裡,兩起截然不同的死亡事件引起了媒體的關注。鯊魚襲擊了村民,在塞皮克河殺死了兩名男子。在未開發的河流中牛鯊是生活在海灣表層水域分布廣泛的淡水鯊魚。河口、河流和湖泊,它們有一種特殊的力量,可以滲透到河流和高鹽海灣的深處,它們經常出現在離海洋數百公裡的地方,也可能出現在河口和流入該海洋的淡水附近,一般在3到30米深之間,而這些地方就可能有鯊魚出沒。

沙洲鯊和黃鯊魚也會在淡水水域中出沒。黃鯊通常生活在一種叫做紅樹林沼澤的熱帶水域,這些沼澤裡滿是貝類、海鮮和小魚,它們為年輕的黃鯊提供了穩定的食物,河口的紅樹根為新生的鯊魚提供了一個躲避捕食者的好地方。

由此可見,海洋並不是鯊魚的唯一棲息地,在某些淡水河中也有鯊魚的出沒。

相關焦點

  • 世界十大鯊魚出沒的海灘,以及鯊魚襲擊事件
    事實上,在Geyser Rock和Dyer Island(被稱為Shark Alley)之間狹窄的海峽中有許多著名且臭名昭著的大白鯊,鯊魚籠潛水已成為這裡的熱門旅遊景點。很多遊客只是為了鯊魚來到甘斯拜。幾百美元,公司將帶你出去乘船到鯊魚出沒的水域,將冒險的潛水員淹沒在一個籠子裡,垂釣獵物,等待一個大白鯊接近充滿潛水員的籠子。
  • 在淡水也可以生存,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公牛真鯊
    就拿鯨鯊來說,成年後的鯨鯊體型龐大,全長可以達到20米左右,巨大的嘴巴一次進食可達上百斤食物。在所有鯊魚中,鯨鯊的脾氣相對溫和,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為食,平時生活在氣候比較溫暖的海域,分布區域並不是固定不變,也會有遷移等行為,由於體型巨大,一般都是單獨活動,很少成群出沒。
  • 可以在淡水中生存的鯊魚
    它可以在淡水中自由穿梭,捕食,甚至還可以在淡水中繁殖。牛鯊背黑腹白,身體呈紡錘形,軀體特別強壯,體長可達2米多。除此以外,它的性情十分兇猛,勇猛好鬥,是對人類威脅最大的三種鯊魚之一。我們都知道鯊魚對於血腥味特別敏感。如果有動物受傷流血,它就會追上前去撕咬,但是對於沒有受傷的動物尤其是人,它們往往會視而不見。
  • 巴哈馬群島宏都拉斯藍洞,最危險的潛水勝地,小心鯊魚出沒
    今天小語給大家介紹的是巴哈馬群島宏都拉斯藍洞,最危險的潛水勝地,小心鯊魚出沒。宏都拉斯藍洞是在冰河時代末期形成的一個石灰石坑洞。位於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完美的圓形洞口四周由兩條珊瑚暗礁環抱著。宏都拉斯藍洞,被稱為世界十大地質奇蹟之一。由於它處在貝里斯境內,因而又名貝里斯大藍洞。冰河時期是個乾涸的大洞,冰川融化,海平面的升高讓它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 淡水鯊魚是鯊魚嗎? 能不能吃?
    什麼是淡水鯊魚?  淡水鯊魚也被稱作虎頭鯊、斧頭鯊、巴丁魚等,其中有黑色的被稱作「淡水黑鯊」,白色的被稱作「淡水白鯊」,它們和鯰魚的關係更近,除了外形,與鯊魚是完全不相干的,而且它們很膽小,地地道道的淡水魚。
  • 如果強行讓鯊魚在淡水環境生存,會發生什麼?
    鯊魚雖然不是海洋生態系統最兇猛的存在,但它也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然而我們所聽聞的大多數鯊魚襲擊人類事件都發生在鹹水區域,這種現象幾乎沒有在淡水區域發生過,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鯊魚也無法在淡水區待太久,否則它自己也會吃不消。那麼,淡水環境會給鯊魚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 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在淡水也可以生存,如今被圈養在水族館
    1916年,在美國新澤西州發生了五起恐怖襲擊的案件,造成4人死亡,一時間大家很是恐慌,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案件均和鯊魚有關。而在這5起案件當中,有3起發生在馬塔旺溪,一條淺海潮汐河流,寬度為12米,和公海的距離為24米。
  • 以為淡水就沒有鯊魚?太天真,讓你們看看「淡水鯊魚」長什麼樣!
    確實有報導過鯊魚用牙齒攻擊人類的事實咱們跟它們比起來真skr弱小弄不過啊因此有部分人都不敢去海邊覺得太危險了你不會天(wú)真(zhī)的以為鯊魚只在海水中生存???其實淡水也是有鯊魚存在的看著照片竟感覺它還有點萌萌的但是小編要囑咐你千萬別被它騙了公牛真鯊對於人類來說是最具危險性的鯊類之一另外兩種是鼬鯊和食人鯊!
  • 淡水裡有海豹、鯊魚……
    在歌聲裡,在那神秘的貝加爾湖,聽眾能夠找到真正的自己。當多年以後物是人非,身邊人不再是當初那個想著一生一世的人時,再回想起當年留過深愛痕跡的貝加爾湖畔時,所想起的大概就是這一生一世時間太少,不夠來得及兌現諾言吧。
  • 為什麼鯊魚不能在淡水中生活
    鯊魚或許是可怕的捕食者,但它們也有著明顯的弱點:大多數鯊魚都不能在淡水中生活。從金魚到虹鱒魚,約有40%的硬骨魚生活在淡水中,但僅有5%的軟骨魚(鯊魚、鰩形目)有這種適應能力。
  • 每天認識一種魚(589)丨公牛鯊:像健碩的公牛,唯一一種生活在鹽水和淡水中的鯊魚.
    不僅海裡有鯊魚,淡水裡也有鯊魚。
  • 人工養殖的淡水鯊魚是不是感覺很新奇?一起來看看吧
    大家好,我是百家號作者,一提到鯊魚,大家是不是心裡發慌,但小編今天要說的是人工養殖的淡水鯊魚,是不是感覺很新奇?一起來看看吧。最近記者在網絡上看到這樣的消息,說,北京的一些養殖場和垂釣園裡居然有人養起了淡水鯊魚。
  • 溫哥華Kits Beach海灘有鯊魚出沒,小心它的毒刺!
    當時,鯊魚的左邊還有一顆小海豹的禿頭,遠處還有一隻蒼鷺。鑑於很少會在近海區發現這種鯊魚的蹤跡,水族館認為它不是在捕獵,或是擱淺了。據悉,太平洋白斑角鯊不常出現在淺海區,卻會成群結隊地在BC附近海域出沒。
  • 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之一,多次投身電影事業
    公牛真鯊被認為是3種最危險鯊魚之一。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ISAF 2018)的數據,從歷史上看,公牛真鯊至少造成了100次針對人類的無端攻擊,其中27起是致命的。然而,很可能該物種可能會造成的傷害更多。許多人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危險的鯊魚。它的體積大,對淡水的傾向、豐富且靠近人類,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比噬人鯊或鼬鯊更具威脅性。
  • 【名優新品種】淡水鯊魚生活習性生長習性介紹
    【名優新品種】淡水鯊魚生活習性生長習性介紹2015-02-28 11:3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瀏覽量: 29685 次 我要評論   ■&nbsp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畜牧獸醫水產局&nbsp賴春濤/文圖  淡水鯊魚屬圓腹屬,是蘇氏圓腹的俗稱,因體型似鯊而被稱為「淡水鯊魚」,其實和鯊魚並無親緣關係
  • 美國鱷魚不得了:狂吃鯊魚 畫面恐怖
    美國的鱷魚不得了,居然開始捕食鯊魚起來。據CNET報導,一份針對美國沿海地區如喬治亞州和佛羅裡達州的動物研究表明,鱷魚有時會以比自己小一號的鯊魚為食。通常,鱷魚生活在淡水,鯊魚生活在鹹水,兩者沒有交集。但是,許多鯊魚和鰩魚能遊到淡水,從而被鱷魚發現。
  • 淡水鯊魚的觀賞價值極高,但如何養殖呢?抓住這幾點就好
    鯊魚在大家的印象中是兇猛,危險和可怕,但是今天要說的鯊魚是養殖在池塘中的,這種鯊魚和我們印象中的鯊魚不一樣,它們體型和鯊魚很像,所以被稱為是「淡水鯊魚」,但其實淡水鯊魚和真正的鯊魚並沒有什麼關係。關於池塘的選擇我們要根據我們的養殖數量來自行界定,池塘的話最好可以選擇在靠近水源,水質沒有受到汙染,進出口排水都比較方便的地方。因為淡水鯊魚是一種非常膽小的魚,所以我們的養殖池塘周圍一定不要有公路和人多的地方。池塘中的水要保持在1.5-2米之間,魚苗投放之前要對池塘進行消毒,可以選擇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清理過後要晾曬一周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 鯊魚也可以很溫柔?它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最溫柔的鯊魚
    在鯊魚種群中,最臭名昭著的要數食人鯊了,別說海洋裡的小動物,就是人類也要讓它三分。潛水要防止被它們攻擊,開船還要擔心它們攻擊船隻,真是讓人煩惱。大概也是因為鯊魚愛吃肉,而且體型很大,所以經常給人一種兇狠的印象。
  • 《飢餓的鯊魚》進化人面魚在哪出沒 進化人面魚出沒地點一覽
    導 讀 飢餓的鯊魚進化人面魚出沒地點一覽,人面魚是一種特殊的魚,吃下後有豐厚的獎勵,能讓鯊魚快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