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

2020-07-20 浙報融媒體

「任何一個好產品的標誌之一,就是用儘量少的材料做到更高的質量。這些材料還應該是可回收,好處理的。」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首席教授益小蘇說。

多年來,他憑著對複合材料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帶領他的團隊步入國內一流、國際矚目的複合材料科學發展快車道,在高性能結構性複合材料多功能化、航空先進複合材料技術以及綠色複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近日,本端記者獲悉,由益小蘇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雙方將共同開展航空先進複合材料領域的研發。

寧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

以國際技術發展為舞臺,以世界領先為目標

去年,中歐合作大項目ECO-COMPASS結題。該項目於2016年立項,由中國政府和歐洲政府共同資助設立,其成立背景源自歐盟針對歐洲航空業設計的「潔淨天空」研究計劃,共有來自中國和歐洲的19家研究機構、大學和企業參與。益小蘇是中方負責人。

「對於中國科學家來說,這樣一個大型的、多國參與的研究合作機會非常難得。」他介紹,全球範圍內都在研究如何通過複合材料,實現航空運輸業節能減排的目標。在這個方向上,通過ECO-COMPASS項目間的國際合作,他們已經有了突破。

「我們的思路之一是嘗試用植物纖維做航空複合材料的增強材料。」據悉,益小蘇與合作夥伴創新性地選擇了薴麻,並成功研製了連續薴麻纖維增強的複合材料,經歐洲合作夥伴檢測,其力學性能優異。「中國富產薴麻,這是中國特色的材料資源和財富,如果它能走向世界,不僅將帶動中國麻產業的轉型升級,還將是中國複合材料技術對世界的一份貢獻。」

這體現了益小蘇一直以來的科學觀——一個好的科學家、好的工程技術人員,應該以國際技術發展為舞臺,以世界領先為目標。「我們發明的技術要有國際競爭力,這要求我們的材料科研人員與世界一流科研人員同臺競技,並且在技術上超越他們。」

致力於綠色複合材料研究的首席教授

2017年,益小蘇被聘為寧波諾丁漢大學先進複合材料李達三首席教授。同年,中航復材-寧波諾丁漢大學可持續複合材料聯合實驗室揭牌。實驗室成立之初,綠色複合材料即是團隊的重點研究領域。

寧諾教授領銜的研究團隊與空客達成合作意向

(左一為益小蘇教授)

「目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分子材料都是來自於石油,而地球上的石油資源是有限的。」益小蘇介紹,「只要地球在,有一個東西是生生不息的,那就是植物,因為植物是可再生的」。

在實驗室裡,有一艘非常醒目的賽艇,側面印有諾丁漢大學的校徽。這是團隊與杭州一家賽艇製造商為響應「綠色亞運」共同研發的新型賽艇。它就是由綠色複合材料打造的。通過替代原來的以石油為原料的樹脂材料,新型賽艇將從源頭上大大降低資源浪費。經過一系列的測試評價,目前該賽艇已從技術上驗證了可行性,其性能與用傳統材料製造的賽艇性能相當。

「這項技術實際用於商業生產,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綠色材料和綠色製造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益小蘇認為,而在這個過程中,實驗室研究扮演的應該是一個開發技術和引領技術的角色。「我們希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創新技術,包括新的產品、新的理念、新的材料等等。」

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複合材料研究

目前,由益小蘇擔任一導的博士生共有四位。他的博士生胡東源說,益老師特別平易近人,在研究中不拘泥於形式,經常能給他帶來啟發。他會對實驗的難度進行評估,當他覺得有難度的時候,他就和大家一起攻關。並且,他還會帶大家參加一系列國際尖端會議。

或許是受到導師的影響,胡東源希望自己博士畢業後能夠加入到產業界。「益老師一直告訴我們,不要為了研究而研究,要為了應用而研究。有些成本太高、工序過於複雜、原材料太稀少的新材料,即使性能十分優秀,也不太適合進行深入研究。」胡東源說。

「我一直非常喜歡與年輕人一起,我會盡己所能地分享給他們我的經驗,但他們的很多創新、天馬行空恰恰給材料研究注入了活力。我認為我們的這項研究前景非常廣闊,我也很期待更多有志於綠色多功能複合材料研究的青年人加入。」

關於空客的合作,益小蘇不願多談。不過,他給我們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有沒有想過,也許某一天我們乘坐飛機的時候,飛行輕得幾乎聽不見噪音,幾乎不產生碳排放,而飛機的材料還可以是循環使用是生物降解。」

相關焦點

  • 中科院8個研究所來煙臺聯姻 達成22個合作意向
    截至目前,市人才服務中心已邀請中科院30多個院所的180多位專家教授,先後13次來我市舉辦較大規模技術項目發布與洽談會,推廣發布技術項目1700多項,雙方共達成各類合作協議、意向380多項。   達成22個合作意向  煙臺創元熱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我市工業節能環保領域一枝新秀。
  • 寧諾教授連續五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榜,解碼「學術大咖」背後的寶藏故事
    當被問到為什麼能連年獲得高被引學者榮譽,張教授給出了秘訣:「我研究的是區塊鏈、網際網路等新興領域的內容,國外學者對中國的技術很感興趣,而我們的優勢正好是將中國與世界聯通,而寧諾團隊與國外大學有比較多的合作,被引用的概率就高。」「學術文章不是寫得讓別人看不懂,而是要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最好高中生也看得懂。」
  • 南華生物與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教授達成合作共識
    (原標題:南華生物與諾貝爾獎得主塞門扎教授達成合作共識)
  • 「頂牛」教授益小蘇:綠色複合材料研究的開拓者
    寧波諾丁漢大學李達三首席教授益小蘇說。多年來,他憑著對複合材料科學和技術的基礎研究與實踐應用,帶領他的團隊步入國內一流、國際矚目的複合材料科學發展快車道,在高性能結構性複合材料多功能化、航空先進複合材料技術以及綠色複合材料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
  • 長春理工大學與吉大小天鵝達成合作意向
    中國技術交易所與吉林省科技大市場現場籤訂合作協議;另外,美國易服企業信息化解決方案公司與長春交泰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中國農科院特產研究所與康美新開河(吉林)藥業有限公司、東北師範大學與吉林省奇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吉林大學與長春聖金諾生物製藥有限公司、長春理工大學與長春吉大小天鵝儀器有限公司、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與長春迪瑞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23項成果轉化項目達成合作意向,合作金額6158萬元,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他提到,站立姿下的MRI成像在血流灌注、脊柱成像等領域的臨床研究上有突出的意義,如常見的「椎間盤突出」的站立姿MRI評估。此外,新冠肺炎主要攻擊肺部,這臺可旋轉的MRI與超極化惰性氣體MRI結合,也將為肺部疾病的診斷和愈後評估提供全新的理解和新的研究視野。
  • 全球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
    更直白地說,無液氦超導磁體技術實現了突破,世界首臺可旋轉的雙姿態核磁共振成像儀有望落戶寧諾。「我們成功研發了1.5T-Alpha全身型無液氦超導磁體,現已穩定運行了一年,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該項目課題負責人,寧波諾丁漢大學醫學影像中心主任王成波告訴記者,這臺超導MRI磁體以成本低、安全性高的銅帶代替了原來的冷媒液氦,通過直接傳導冷卻技術製冷。
  • 遼寧朝陽市與臺灣大自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遼寧朝陽市與臺灣大自然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2016年07月12日 15:1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7月12日朝陽訊 7月
  • 青海省與東深科技達成31.86億元鋁燃料電池投資合作意向
    記者從青海省工信廳獲悉,近日,我省相關人員赴四川省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初步與德陽東深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東深科技(000021))達成31.86億元項目投資合作意向,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成效。本次我省與東深科技(000021)達成的投資項目合作內容包括年產15萬噸鋁空氣電池用燃料鋁加工、5萬套鋁燃料電池、5000輛純電動環衛車、3萬輛冷鏈車,以及一個鋁空氣電池實驗室在內的全電池產業鏈項目,總投資31.86億元。
  • 【省工信廳】我省與東深科技達成31.86億元投資合作意向
    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近日,我省相關人員赴四川省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初步與德陽東深新能源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東深科技)達成31.86億元項目投資合作意向,招商引資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此次招商是為了有效拓展我省鋁工業及能源產業鏈條延伸,提升產業體系完整性,充分帶動相關產業協調發展。
  • ...未果的博天環境與葛洲壩生態環境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此次...
    經公司控股股東匯金聚合、實際控制人趙笠鈞先生與葛洲壩生態公司友好協商,為了進一步促進公司的良好發展,各方於2021年1月6日在武漢市籤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本協議為戰略合作的原則性框架文件,就葛洲壩生態公司擬收購博天環境5%股權及後續合作事宜,達成戰略合作意向。
  • 我院孫錕教授領銜團隊入選上海市衛健委協同創新集群
    我院孫錕教授領銜團隊入選上海市衛健委協同創新集群 2020-06-11 03: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州數碼與三星SDS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發力中國數位化市場
    據公告顯示,神州數碼與三星集團旗下IT解決方案供應商三星SDS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MOU),就在中國市場展開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技術及業務合作達成初步意向,未來將共同發力中國數位化市場。
  • 引智| 光谷再迎院士團隊!武漢乾冶與中科院汪衛華院士達成合作意向
    近日,光谷企業、武漢乾冶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院院士汪衛華籤署合作意向協議,擬共建院士工作站。據介紹,武漢乾冶位於光谷金融港,是專業從事不鏽鋼、碳鋼、有色金屬冷軋成套設備及板帶處理成套設備的高新技術企業。
  • 荷蘭Flying-V翼身融合驗證機 德國成功首飛 與空客合作
    據英國《飛行國際》網站2020年9月2日刊文,荷蘭研究人員2019該項目由代爾夫特技術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研發,首次飛行在德國的一個空軍基地,並得到了空客公司團隊的支持,空客公司也成為該項目的最新合作夥伴
  • 空客接近與星宇航空達成60億美元A350訂單
    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空客接近達成一項向臺灣初創航企星宇航空(StarLux Airlines)出售寬體飛機的協議,按照目錄價格,該訂單金額約為60億美元。  該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稱,空客與星宇航空的談判涉及12架A350-1000和五架A350-900飛機。他還指出,雙方尚未達成最終協議,該交易仍然可能會落空。
  • 上海可佑納米與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11月9日,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可佑納米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淨院士納米鉑金除醛新品發布會在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得益於日本Bioepock股份公司在納米鉑金粒子技術領域二十多年積累的專利技術和先進的研發優勢,可佑納米與日本Bioepock股份公司專家技術團隊建立了股權合作關係並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共同組建企業在中國合作開發納米鉑金產品,進一步打造納米鉑金系列產品的研發、測試、市場推廣為一體的戰略合作平臺,研發出更安全、高效、接近自然的市場應用產品和專利技術,更廣泛的提升空氣治理相關應用領域產品的技術能級
  • 聚焦冠脈微循環,張敏州教授領銜速效救心丸新研究項目啟動
    該項目由廣東省中醫院張敏州教授團隊與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發起,旨在觀察速效救心丸對急性冠脈症候群微循環保護的臨床與基礎研究,包括一個臨床研究和兩個基礎研究。基礎研究部分:一方面驗證速效救心丸通過激活Kv1.5通道改善冠脈微循環障礙的分子研究機制假說;另一方面,以張敏州教授團隊前期研究成果為基礎,以哺乳靈長類動物恆河猴為研究對象,探索速效救心丸治療室顫的電生理機制,為中醫藥預防心源性猝死
  • 莫樹錦(Tony Mok)教授團隊研究成果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7年度十大重磅論文
    莫樹錦(Tony Mok)教授領銜的國際多中心肺癌研究AURA3入選《新英格蘭醫學雜誌》評選出的2017年度十大「最值得關注」的論文。   近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 評選出了2017年度十大「最值得關注」的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