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光學推出可見光-近紅外響應增強的科研級光譜儀

2021-01-12 美通社

上海2012年4月2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海洋光學推出的Maya2000 Pro-VIS-NIR(www.OceanOptics.com )是一款峰值量子效率達到80%,可見光-近紅外區具有高靈敏度,響應極為出色的的背照式二維面陣CCD光譜儀。Maya2000 Pro-VIS-NIR光譜儀特別適用於低光度應用,例如拉曼分析、半導體處理中的氣體分析、以及生命科學領域的生物樣本測定。

下載高清晰圖像: http://halmapr.com/oo/MayaPro-VIS-NIR.jpg

Maya2000 Pro-VIS-NIR內核為具有低etalon效應的科研級探測器,在400-1100nm範圍內具備高量子效率。其他特點還包括可提供光譜儀和其他設備之間精確計時和同步的觸發功能。用戶可選擇三種低抖動觸發模式以及標準運行模式(自由連續光譜獲取)。主要用於藉由脈衝光源獲取光譜,以及在樣品通過生產線或傳感器達到每種溫度時實現光譜同步獲取。 

此外,Maya2000 Pro-VIS-NIR擁有30針接口和10個可編寫數字輸入/輸出埠,支持RS-232通訊。其升級的板載可編寫高速FPGA控制器功能,可實現觸發等性能優勢。

關於海洋光學(Ocean Optics)和豪(HALMA):

總部位於美國佛羅裡達的海洋光學(www.OceanOpticsChina.cn)是世界領先的光傳感和光譜技術解決方案提供商,為您提供測量和研究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先進技術。海洋光學在亞洲與歐洲設有分部,自1992年以來,在全球範圍內共售出了近20萬套光譜儀。海洋光學擁有龐大的產品線,包括光譜儀、化學傳感器、計量儀器、光纖、薄膜和光學元件等等。洋光學的產品在醫學和生物研究、環境監測、科學教育、娛樂照明及顯示等領域應用廣泛,公司隸屬英國豪邁集團。創立於1894年的豪邁(HALMA www.halma.cn)是國際安全、健康及傳感器技術方面的領軍企業,倫敦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全球擁有4000多名員工,約40家子公司。豪邁目前在上海、北京、廣州、成都和瀋陽設有代表處,並且已在中國開設多個工廠和生產基地。

欲了解最新豪邁中國新聞並訂閱RSS,請訪問豪邁中國新聞博客:http://halmapr.com/news/halmacn/。您也可以通過下面的連結訪問公司英語新聞博客:http://halmapr.com/news/oceanoptics/ 。

相關焦點

  • 海洋光學高解析度近紅外光譜儀擴展波長測量範圍
    上海2012年9月27日電 /美通社/ -- 海洋光學(www.oceanopticschina.cn)推出了新款小型近紅外光譜儀NIRQuest512-1.9。這款高解析度近紅外光譜儀NIRQuest512-1.9的響應範圍可達1100-1900納米,從糧食生產和化學處理的變化監測到為半導體裝配和醫療進行雷射特徵分析,該光譜儀可應用於各種領域。
  • 海洋光學推出新款Vivo大功率近紅外光源
    海洋光學的Vivo近紅外光源是一款用於360-2,000納米範圍的可見光-近紅外光譜的袖珍鎢滷光源。Vivo可以與所有的海洋光學光譜儀、光纖和取樣附件相兼容,可以輸出強大的反射光並得出其他測量結果。大功率光源是用於製藥、糧油加工以及食品安全行業近紅外分析的理想光源。
  • 海洋光學新款Vivo大功率近紅外光源
    )的Vivo近紅外光源是一款用於360-2,000納米範圍的可見光-近紅外光譜的袖珍鎢滷光源。Vivo可以與所有的海洋光學光譜儀、光纖和取樣附件相兼容,可以輸出強大的反射光並得出其他測量結果。大功率光源是用於製藥、糧油加工以及食品安全行業近紅外分析的理想光源。 Vivo的四種鎢滷光源用於與探測光纖成90度角的反射光測量,且能夠自如開關以實現精確控制。比起傳統的方法,強大的燈泡光源輸出可以讓光譜儀積分時間變得更短,通過系統設置甚至可實現1毫秒的積分時間。
  • 近紅外光譜儀操作步驟_近紅外光譜儀波長範圍
    打開APP 近紅外光譜儀操作步驟_近紅外光譜儀波長範圍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12-11 16:00:38   近紅外光譜儀操作步驟
  • 海洋光學:重點發展手持和便攜拉曼光譜儀
    海洋光學的拉曼光譜儀主要有三大類產品:  1、 模塊化拉曼光譜儀  主要由高性能的模塊化光譜儀作為檢測核心,搭配各類拉曼相關部件,包括雷射器,採樣附件,sers增強晶片等,多用於科研,教學,以及用於設備集成。是公司傳統的產品線,歷史悠久,用戶眾多。
  • 海洋光學推出 JAZ 光譜儀的高強度脈衝氙燈光源
    -具有良好穩定性的低功率高頻氙燈光源- 上海2010年6月10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微型光譜儀領域的先行者海洋光學,又推出了一種可集成在 JAZ 光譜儀上的脈衝式氙燈光源。Jaz-PX 是一種高頻、低弧的氙燈,尤其在吸光率、生物放射、螢光和磷光等紫外線-可見光範圍內的應用中特別有用。
  • 國產近紅外光譜儀將在民用市場大有所為
    從上世紀70年代末,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在糧食和飼料領域的應用開始,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近紅外分析學科獲得了長足的進展,目前我國近紅外光譜分析在農業、石化、製藥、食品、菸草等眾多領域的研究十分活躍,並且形成了包括科研、應用和儀器產業的完整體系。
  • 珀金埃爾默推出全新FT 9700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
    致力於為創建更健康的世界而不懈努力的珀金埃爾默,日前宣布推出全新的FT 9700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FT 9700基於珀金埃爾默在設計和生產紅外光譜儀方面70餘載的豐富經驗研發,具有極簡的操作性、優越的性能和出色的性價比。
  • 近紅外光譜儀相關企業走訪調研
    惠通幾年前就開始研發近紅外光譜儀技術,於2010年3月,該公司的《MEMS內嵌式、可攜式智能紅外光譜探測器研發》項目通過了驗收。但是,該儀器的一致性、光學效率等性能的提高還需要時間解決。目前,該儀器正在多個應用單位使用,通過用戶的反饋不斷完善儀器技術,相信不久該產品將實現產業化。
  • 藍菲光學高端光譜儀推出兩款應用:手機LED閃光燈與汽車車燈測試
    廣州2015年7月20日電 /美通社/ -- 作為全球光測量技術的領導者,由美國藍菲光學有限公司(Labsphere)研發的高端光譜儀CDS 3020/3030近幾年在中國業內廣受好評。
  • 乾貨:模塊化微型光譜儀應用系統全解析
    對於主要進行近紅外光譜檢測的客戶來說,可以選擇裝配有InGaAs探測器的光譜儀,這種類型的探測器,對近紅外信號的響應,遠高於常規的矽基底探測器。  按照光源的波長進行分類主要分為UV、VIS、NIR波段,即可以分為紫外、可見、紅外波段的光源。這裡主要針對測量應用目的:校準、激發和照明,對光源進行介紹。  2.1校準光源  使用氘滷鎢燈可以實現在紫外-可見-近紅外波段為校準光譜儀系統的絕對響應提供最可靠的數據。
  • 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常見問題解答
    幹涉儀是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將光源發出的光通過分束器分成2束,分別到達動鏡和定鏡,通過動鏡的移動進行傅立葉變換,產生幹涉信號,因此幹涉儀的穩定性是決定儀器的穩定性的關鍵。  實現其性能的關鍵是動鏡在快速運動過程中光路不能發生偏轉,如發生偏轉,定鏡與動鏡的光路幹涉信號降低,儀器的靈敏度降低。同時幹涉儀應具有抗振能力。
  • 海洋光學光譜儀登陸火星顯身手
    上海2012年8月8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海洋光學(www.oceanoptics.com) HR2000光譜儀搭建的LIBS系統順利完成八個月的太空之旅抵達火星。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管理局(NASA)於2011年11月發射了裝載有海洋光學HR2000定製光譜儀的火星科學實驗車 -- 「好奇」號火星探測車,抵達後將對火星表面土壤成分進行探測。
  • 賽默飛世爾科技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的緣起、發展與展望
    1975年Nicolet以領先的1180FFT處理系統自主生產從可見至遠紅外全光譜波段、光譜解析度達0.06cm-1的高端7199型系列FTIR光譜儀;1979年除推出了第一臺成本較低的MX-1型FTIR光譜儀之外,還相繼推出的真空型的Nicolet 200SXV系列FTIR光譜儀,從而擁有了最完整的FTIR系列儀器產品,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FTIR製造廠商。
  • 海洋光學為 Maya2000 Pro 光譜儀增添觸發功能和界面選項
    上海2011年11月24日電 /美通社亞洲/ -- 海洋光學為其 Maya2000 Pro 背照式 CCD 微型光譜儀增添了觸發功能,以便在光譜儀和其他設備之間提供精準的計時和同步性。現可提供低頻抖動觸發模式和普通操作模式。
  • 紅外光譜儀和紅外熱像儀的區別
    紅外光譜儀是光譜儀的一種,是將紅外光分離成光譜的光學儀器。按照其色散元件的不同,可分為稜鏡光譜儀、光柵光譜儀和幹涉光譜儀等。稜鏡或光柵光譜儀屬於色散型光學器件,有一定的入射光損失;幹涉光譜儀屬於非色散型器件,對光無散射,有高通量、高靈敏度等特點。
  • OmniVision推出Nyxel近紅外技術
    近日, OmniVision推出了Nyxel近紅外技術,在相同近紅外光量下成像更清晰;而且減少了對LED燈的需求,從而降低了功耗。它基於CMOS圖像傳感器技術,適用於低光、夜視等領域,諸如安防監控、機器視覺、無人機、AR/VR、汽車和醫療等領域。
  • 國產傅立葉變換近紅外光譜儀如何做大做強
    為改變這一現狀,在國家科委批准下北京第二光學儀器廠(現歸屬北京北分瑞利分析儀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分瑞利公司)於1987年從美國ANALECT公司引進了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設計及製造技術,通過對引進技術的消化和吸收,於1993年7月27日成功開發了我國第一臺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WQF-400型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填補了國內空白。
  • 級聯光場調控增強上轉換螢光與選擇性多波長窄帶近紅外光電探測
    目前,針對多波段窄譜帶的NIR光電探測技術的研究,主要集中於集成多個不同帶隙並且對NIR具有不同響應能力的紅外半導體材料。這無疑會增加器件設計與使用的複雜性、穩定性以及製備成本。最近的一些研究表明,具有雙光子或多光子泵浦特徵的稀土上轉換材料,可以將NIR光子轉換為可見或紫外光子,並為較寬帶隙的半導體所吸收,製備出性能優異的上轉換PDs。
  • 晶片級FT-IR光譜儀開啟智能應用新時代
    近紅外光譜已經廣泛應用於科研、工業、農業、製藥以及食品安全等領域的定性及定量物質分析。然而近紅外光譜儀一直以來都因為體積大、價格高等問題限制了其在消費級產品中的應用。如今隨著MEMS和ASIC技術的發展,Si-Ware公司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晶片級傅立葉紅外光譜儀NeoSpectra Micro。